SlideShare ist ein Scribd-Unternehmen logo
1 von 15
Downloaden Sie, um offline zu lesen
孫子兵法與合作共贏(中華夢) 
-從甲午戰爭談起 
「中日甲午戰爭一百二十周年紀念學術研討會」 
中英文題目: Prospect of Chinese Dream from the Book of Sun-tzu and the 
Retrospect of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the year of 120th commemoration 
張建華 (Richard Chang) 
華夏培元有限公司(經典智慧領袖培訓◎總經理) 
中華文化孫子兵法研究學會(研究員、台北分會會長) 
中華企業研究院(副研究員);哈孫俱樂部(SIG/FB 創辦人) 
中英文摘要 (Executive Summary) 
本文作者首先介紹孫子兵法系統基模,並依此基模為架構分析清日甲午 
戰爭,著重在戰略、戰術、戰備、戰將和戰情等五個面向上分析中(大清國) 
日雙方軍力比較。換言之,以兵法系統基模為架構,以人為主,以事為輔, 
以甲午戰爭為例、為內容。目的在吸取教訓,展望未來,吾人相信中日合作 
才能共創雙贏,不僅在東亞,甚至在亞洲、在世界可以創造全球和平幸福; 
這是不可能發生在採二元對立(競爭)思維下、採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西方 
價值體系中。唯有在以王道、天道為主的中華文化之上才能推進世界和平與 
全人類幸福。 
文中主要引用日本人宗澤亞(清日戰爭作者)與岡田充(資深評論人/日本 
共同通信社) 等人的看法,並輔以維基(wiki)和收集到相關資料,期使國人從 
系統角度觀察、解析所以成敗的因由原委,以期獲悉教訓並為警惕。 
文末不追悔已逝過往,只期待國人記取成功與失敗之經驗,重新思考孫 
武子道勝與全勝雙贏之叮嚀、教誨,為中日兩國的和平共存、合作共贏與東 
亞共榮共好,衷心合作共同努力。吾人相信合則兩利:除了發揚中華兵學王 
道精神外,並避免地區衝突和帝國主義者從分裂中取利。最終創造兩國人民 
共同幸福和互利互助,中國夢是真實可行而可期待的。筆者非歷史學家,引 
用史例不妥處,尚祈指正,容後修改。 
中英文關鍵詞 (Key Words) 
孫子兵法、甲午戰爭、中國夢、軟實力、巧實力、妙實力、Art of War, First 
Sino-Japanese War, 
壹、 前言 (Introduction) 
今年(2014)是甲午戰爭120 周年,日俄戰爭110 周年,以及第一次世 
界大戰 100 周年等關鍵意涵的一年(黃埔軍校90 年校慶)。當此中國和平 
崛起之時,面對紛擾不斷的世局,我們在紀念歷史過往之外,更應從勝敗
教訓中習得經驗,不再重蹈覆轍,並能展開新局創造地球為人間樂土。 
本文借用孫子兵法系統基模(Archetype, 原型架構) 來分析解構複雜 
事件。該系統基模 除了可將孫子兵法本身錯簡可以釐清之外,並可予以 
分析、綜合形成易教易記易用的分類架構。孫武子之「不遺」可見,孫子 
兵法一書之價值於焉展現。 
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 是第一次中日戰爭(First Sino-Japanese 
War),是大清帝國和大日本帝國在朝鮮半島、遼東、山東半島及黃海等 
地進行的一場戰爭。1894 年(光緒二十年,時年為甲午年)稱甲午戰爭。 
最終清朝政府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本章節先從基模(見圖) 之上端戰圖、戰旨談起,再論及下端之戰果, 
並略及戰地和戰法。 
一、 戰圖 (戰旨) 
(一) 爭戰之意圖與宗旨:道勝 
(非戰)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破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于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 
攻之法也。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 
者也。此外在「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 
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謀攻篇第三)」在綜合國力比較之後,孫武子還是從不戰、非戰與 
求全角度建議。武聖人用心若此,天地可鑑,中華文化的王道精神 
由此兵學經典中更形突顯。上下同欲、民與上同意者勝,全國團結 
一心或全公司上下有共同願景(有夢最美、希望相隨),一以貫之的 
組織焉能不強。然而此道必為正道,若為邪道豈能長久? 
(二) 日本人之意圖: 
清光緒八年,朝鮮發生新舊黨之爭,日本、清廷皆派兵朝鮮平亂。 
清光緒十一年,中日兩國代表李鴻章、伊藤博文於天津簽訂《中日 
天津條約》,中日兩國均自朝鮮撤兵,並約定:「將來朝鮮如有事, 
清日兩國或一國要派兵,應先行文知會;及其事定,仍即撤回,不 
再留防。」清光緒二十年,朝鮮東學黨起事,亂平後要求日本同時 
從朝鮮撤兵,日政府反要求中日兩國留兵,共同改革朝鮮內政,為 
清廷所拒。日本干涉朝鮮計劃意圖明顯。7 月25 日豐島海戰,7 月 
28 日夜,日本陸軍進攻牙山清軍,發生激戰,清軍不支,退向平壤。 8 
月1 日,中日雙方正式宣戰。日本對滿清挑釁意圖。1894 年日本 
發佈由日本中國通宗方小太郎撰寫的《開誠忠告十八省之豪傑》檄 
文:…時不可失,機不復來。古人不言耶:天與不取,反受其咎。 
卿等速起。勿為明祖所笑! 
孫子兵法云: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侍敵之可勝。不可勝在 
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
勝可知,而不可為。… 善戰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古之善戰者,勝于 
易勝者。(軍形篇) 大清國敗象已經顯露,招引日本領導菁英「此其 
時也」。 
(三) 大清國之意圖 - 避戰: 
孫子兵法中以不戰而屈人之兵(非戰、反戰、無戰)為善為高,以能 
不戰、非戰(戰以外的一切可能) 為首要考量,再次以慎戰和備戰而 
不求戰為先,不得以則善戰(或智戰)並求利戰這是中華兵學文化的 
王道的精神,也不懼戰也不避戰,面對可能的衝突而不逃避、不退 
縮以求和。大清國其時已進入組織生命週期末段,朝廷中以慈禧懼 
戰和李鴻章的避戰求和為主流,以保其軍事力量為首,其敗亡可知 
矣。 
又當北洋水師與戰時,不見南洋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等馳援, 
孫子兵法云: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 
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各軍區水師無法協同 
(collaboration)作戰相互支援(亦避戰),一心一德,同心同德,豈不敗 
乎!譬如:公司因利潤中心制,組織內部上下左右交相爭利,不相 
互支援,這種組織豈能長久。 
二、 戰果 
(一) 孫子兵法中所求之戰果是全勝 
孫子兵法之道在非戰與求全,互利雙贏、兩全齊美。凡用兵之法, 
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 
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謀攻篇);安國全軍 
之道也。(火攻篇);自保而全勝也。(軍形篇) 
孫武子用反覆疊字來強調「全」之重要,筆者更要指出,通貫全 
書精神,此全不僅己全也包括敵全的雙全共贏,利己也利人。由謀 
攻篇中非戰、不戰亦更佐證孫武子的仁心厚道。中華兵學所教導之 
不戰而屈人之兵乃善之善者也。日本軍國主義諸野心政客屢次侵略 
他國殺害他民,雖不失敵之敗也,但忘卻兵法中的宗旨和目的是道 
勝和全勝,結果是傷害他國及其人民,也惡果傷害日本的國民百姓, 
使父母失去兒子、老婆沒了老公、兒女沒了父親。明治維新後,習 
西方技術外,也承襲了西人的物競天擇、優勝劣敗、適者生存、強 
凌弱眾暴寡的重商主義,搶地盤、爭資源的思想和行徑。 
(二) 日本人欲求戰果是… 
清日甲午戰爭爆發。光緒帝下令要殉戰(死地求生),李鴻章卻 
要「棄戰保船」保留淮軍的資本、實力,使丁汝昌兩難。政府官員 
不斷攻擊丁汝昌(北洋水師提督) 及李鴻章消極避戰。9 月,丁汝昌 
奉命率北洋水師主力護送陸軍增援朝鮮駐軍,18 日返航時,在鴨綠
江口的大東溝附近海域遭遇日本艦隊,雙方發生黃海海戰。海戰 
中,丁汝昌在旗艦「定遠」艦飛橋上指揮,被炮火所傷,事先卻沒 
有指定旗艦指揮不靈後 何艦繼任,使得北洋水師各自為戰。經過5 
個小時鏖戰,北洋水師惜敗,致遠、經遠、超勇三艘巡洋艦被擊沉, 
揚威號被濟遠撞沉,廣甲號逃逸擱淺自毀,共計損失5 艘巡洋艦, 
餘艦均受傷嚴重,北洋水師被日本海軍重創,沒有沉沒的軍艦全體 
投降。 
清朝戰敗,只得向日本求和,簽下《馬關條約》(1895 年間), 
條約指明,清方須承認朝鮮為獨立國,撤出朝鮮半島。割讓台灣、 
澎湖及其附屬島嶼予日本。又要求大清國向日本開放多個中國內陸 
的港口城市,包括沙市、重慶、蘇州、杭州。要求向日本賠款,日 
本便獲得2.3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還規定日本輪船可沿內河駛入 
上述個通商口。日本貨物在中國內地必須免去內地稅。這使日本經 
濟迅速發展,改變了東亞地區由英國和俄國對立和爭霸的原有格 
局,導致1902 年的英日聯盟及1904 年的日俄戰爭。 
甲午戰爭後所簽訂的《馬關條約》是自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簽 
訂的《南京條約》來對中國危害最大的不平等條約。條約簽訂後, 
台灣和澎湖淪為日本殖民地,巨額賠款亦加重中國人民負擔及增
強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力量。允許在華設廠、增闢通商口岸便於資本 
主義國家資本輸出。甲午戰爭及《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
的半殖民地化。清軍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北洋水師的覆滅)標誌 
著大清帝國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再次成為列強鯨吞蠶食的對象。 
清朝國內的改革派對自身弱點有了更深認識,促使後來政治制度的 
改革,即1898 年的戊戌變法。 
三、 戰地、戰法 
(一) 海戰、陸戰 
1. 第一階段陸戰與海戰雙向進行:從1894 年7 月25 日到9 月17 日。 
戰爭分陸戰與海戰雙向進行。陸戰主要是在朝鮮半島上的平壤之 
戰,海戰主要是黃海海戰。 
黃海海戰是雙方海軍主力在黃海北部海域進行的戰役規模的海 
戰。亦稱甲午海戰、大東溝海戰。此役北洋海軍失利,自此退入 
威海衛,又執行李鴻章避戰保船的命令,使黃海制海權落入日本 
聯合艦隊之手,對甲午戰爭的後期戰局具有決定性影響。 
2. 第二階段以陸戰為主:從1894 年9 月17 日到11 月22 日。戰場位 
於遼東半島以陸戰為主。25 日旅順陷落。日軍執行旅順大屠殺。 
對城內進行4天3夜的搶劫、屠殺和強姦,大批平民死亡。李鴻章
曾經提出「若水師至力不能支時,不如出海拚戰,即戰不勝,或能
留鐵艦等退往煙台。」但是受到丁汝昌的堅決反對從而使得北洋水 
師繼續困守在港內。 
3. 第三階段獻降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清廷求和心切,派李鴻章為全權 
大臣,赴日議和。第三次會談時日相伊藤博文才正式將日軍攻打澎 
湖之事告知李鴻章。 
4. 李鴻章避戰保船可以是戰術,但卻不可以是戰略。當日本帝國知大 
清國求和心切而權臣李鴻章的戰略為避戰和保存實力之時,豈能不 
得寸進尺?逐步擴大侵略占領。甲午戰爭全貌,分為陸地與海上兩 
個戰場,海上慘敗,陸地敗慘。 
貳、本章節依序由戰略、戰術、戰備、戰將和戰情等五個層面(見上圖)進一步剖 
析孫子兵法的警世箴言。接下章節即以甲午戰爭案例與之見證。 
一、 戰略 
在戰略層次上,有原理、常道可資遵循,有方向、有指導,且為不 
易之法。孫子兵法中即指出許多古今中外皆同的基本戰略訴求。玆舉 
三例如下: 
(一) 利動: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九地篇,火攻篇) 非利不動, 
非得不用,非危不戰。(火攻篇)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 
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始計篇) 是故智者之慮,必雜于利害。雜 
于利,而務可信也;雜于害,而患可解也。(九變篇) 故不盡知用 
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作戰篇) 
(二) 速勝:其用戰也貴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 
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 
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
有也。…故兵貴勝,不貴久。(作戰篇)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 
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 
(三)先勝: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善戰者,立于 
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 
後求勝。…古之善戰者,勝于易勝者。(軍形篇) … 
二、 戰術 
在戰略指導下,戰術層次上,只有原則依循,變換出奇、臨機應變 
是為詭道,且為變易之法,對手視之為詐術。通常是現場/臨場的教戰 
守則,為保命、為求勝、為快速、為成本所採行的奇正、虛實、迂直… 
等詭詐欺敵作為。 
(一) 奇正: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奇正是也;奇正相生,如循 
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 
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之 
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兵勢篇) 
(二) 虛實: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虛實是也。(兵勢篇) 夫兵形象 
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 
(因)應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 
謂之神。(虛實篇) 
(三)十二詭道: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 
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 
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始計篇) … 
三、 戰備 
在規劃佈局上,有類似今日專案(項目)管理的原理敘述。必先確定 
戰地範圍(scoping),再確立度量標準以便估計彼此多少(量),數字出來 
之後就可以比較(稱),比較出成本、風險與收益之後就知道勝敗了(知 
勝、先勝)。而在廟堂中廟算就是用集體智慧(brainstorming),作較客觀、 
週延的共同決策,避免個人主觀衝動、偏見而造成損失、挫敗。經過 
深思熟慮和客觀評比之後,即知己亦知彼,再加上知天知地,豈能不 
百戰不殆,勝乃可全。 
(一) 比較稱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軍形篇) 
(二)廟堂廟算:夫未戰而廟算 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 不勝者, 
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 
矣。(懸權而動) 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 
能?兵眾孰強?士卒孰練?天、地孰得?法、令孰行?賞、罰孰明? 
吾以此知勝負矣。(始計篇) 
(三)知己知彼:故曰:知己、知彼,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地形篇) 故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
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謀攻篇) 
四、 戰將 
在戰略、戰術和戰備成事之法外,最重要的還是將帥領導力 
(leadership) 了。孫子兵法中相當多句子都叮嚀、耳提面命將帥注意事 
項。成事在人,沒有無能的兵,只有平庸的將。因篇幅有限,玆舉三 
例: 
(一) 授權((((ddddeeeelllleeeeggggaaaattttiiiioooonnnn)))):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 
主曰必戰,無戰可也。(地形篇) 知勝者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 
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 
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謀攻篇) 是故 不爭天下之 
交,不養天下之權,信己之私,威加于敵,故其城可拔,其國可隳ㄏㄨㄟ 
。 
(九地篇)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九變篇) 
(二) 專業((((pppprrrrooooffffeeeessssssssiiiioooonnnnaaaallll)))):故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不知三軍之不可以進 
而謂之進,不知三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為縻軍;不知三軍之 
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 
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謀 
攻篇) 
(三)若使一人((((cccchhhhaaaaiiiinnnn ooooffff ccccoooommmmmmmmaaaannnndddd)))):故善用兵者,焚舟破釜,攜手若使一 
人,不得已也。故善用兵者,禁祥去疑,至死無所之;(九地篇) 齊 
勇若一,政之道也;剛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攜手若使 
一人,不得已也。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犯三軍之眾,若使一 
人。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專一,則勇者不得獨 
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故夜戰多火鼓,晝戰多旌旗, 
所以變人之耳目也。(軍爭篇) 
五、 戰情 ((((IIIInnnntttteeeelllllllliiiiggggeeeennnncccceeee SSSSyyyysssstttteeeemmmm)))) 
孫子兵法在用間篇強調情報系統的重要性。情報的收集完整 
(comprehensive)而正確(accurate),分析、判斷與決策至為重要,戰情會直 
接影響上述四個層面。使得競合賽局由科學進入藝術境界。善之善者也, 
就是能夠從硬實力、軟實力(Soft Power)到巧實力(smart power),能夠軟硬 
兼施,剛柔並用,而妙實力(optimal power)更需戰情之綜合判斷而巧妙運 
用,達到最佳效果、效益(中期)和效應(長期)。 
(一)凡軍之所欲擊,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殺,必先知其守將、左右、 
謁ㄧㄝˋ 
者、門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間必索知之。故明君賢將,所以 
動而勝人,成功出于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 
象于事,不可驗于度。必取于人,知敵之情者也。(用間篇) 
(二)故惟明君賢將 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 
恃而動也。非聖智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非微妙不能得間之 
實。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用間篇)
(三)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間俱起, 
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因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內 
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死間者,為誑 
事于外,令吾間知之,而傳于敵。生間者,反報也。(用間篇) 
參、 本章節以甲午戰役為案例來說明孫子兵法的思想或學說之歷久彌新,雖 
二千六百年以上,其指導與精義仍適為世人學習和奉行。 
一、 戰略 ((((SSSSttttrrrraaaatttteeeeggggyyyy)))) 
(一) 在日方「可勝在敵而不失敵之敗也。」經常地震的日本看到了1840 
年鴉片戰爭之後大清國衰敗列國搶食分裂中土,明治維新 
(1860~1880) 的改革、躍進和開放亦使日本領導階層眼紅近鄰的肥 
肉(大清國末年)。例如:1894 年10 月,日本發佈由日本中國通宗 
方小太郎撰寫的《開誠忠告十八省之豪傑》檄文,對清國治下中國 
人實行號召「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宣傳策略以進行戰爭準備,... 
故船載糧食、兵器,約期赴肋。時不可失,機不復來。古人不言耶: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卿等速起。勿為明祖所笑! 
(二) 在清方,,執行李鴻章避戰保船的命令(vs.光緒帝的死戰)。為保存自 
己實力,李犧牲國家。譬如:在3431 枚開花彈中,有3071 枚早在 
黃海海戰前就已撥給北洋海軍。蘇小東《甲午年徐建寅奉旨查驗北 
洋海軍考察》猜測:「至於這批開花彈為什麼沒有用於黃海海戰, 
惟一的解釋就是它們當時根本不在艦上,而是一直被存放在旅順、 
威海基地的彈藥庫里。由此可見,造成北洋海軍在黃海海戰中彈藥 
不足的責任不在機器局,也不在軍械局,而在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 
身上。」開戰後,丁汝昌執行李鴻章「保船制敵」的方針,消極避
戰,,,,「仍心存僥倖,出海護航時,竟然連彈藥都沒有帶足,致使北 
洋海軍在彈藥不足的情況下與日本艦隊進行了一場長達5 個小時 
的海上會戰,結果極大地影響了戰鬥力的發揮,也加重了損失的程 
度」。海戰時(訓練用)炮彈在五個小時內用盡,豈能不敗。戰略指 
導的錯誤影響了戰術、戰備和戰將的發揮。 
1894 年前,洋務運動已開展了30 多年(同光中興),大清國海 
軍力量達世界第7 名,亞洲第1 名勝過日本(總排水量)。中國人仍 
慘敗的原因,從軍事上言,戰略錯誤為戰敗主因。 
二、 戰術 ((((TTTTaaaaccccttttiiiiccccssss)))) 
(一) 海戰在中午時分開始,雙方皆在11 時15 分和11 時30 分發現敵方。 
由於清艦是從朝鮮運兵回來,加上未裝舷側速射炮側面火力貧弱, 
而定遠級的主炮都排在前方所以艦隊以一字形排開;日艦則是尋戰 
而來,由坪井航三率第一游擊隊的吉野等四艘快速巡洋艦為前鋒, 
伊東祐亨帶領的本隊慢速六艦在後成一字陣。12 時清軍下令變 
陣,排成尖峰形。13時開始炮擊:時間不久,艦隊(海軍聯合艦隊)
中央成凹陷形。面對清軍鐵甲艦攻勢,日艦被迫後退。此時日艦包
抄清軍右側,由於日艦較快加上清軍指揮不當,右側艦隊被殲滅; 
丁汝昌之座艦也被炮擊,炮震力導致正在持雙筒望遠鏡觀看海面戰 
局的丁汝昌從二樓高炸飛摔落甲板,左手臂骨摔斷重傷。激戰5 
小時後,北洋艦隊損失巡洋艦5 艘,包括經遠、致遠、超勇、揚威 
和廣甲,受傷4 艘,但成功完成護航運載清劉銘傳淮軍12 營陸軍 
登陸鴨綠江岸。日艦僅傷5 艘,先行撤離戰場。戰後北洋艦隊未敢
主動出擊,日本聯合艦隊達到了控制黃海制海權的目的。 
(二) 光緒帝下令要尋戰,而李鴻章卻要“棄戰保船”保留淮軍的資本。 
丁汝昌陷於兩難境地。李鴻章有慈禧撐腰,又是丁汝昌提拔。原應 
可在戰術上分兩組,一組接戰、嚴守和掩護,另一組回基地補給彈 
藥(卸下訓練用彈)。或者,攻其所必救。由南洋水師、廣東水師或 
福建水師 進攻日本首府直擊日本本土或攻擊其補給線(機動剿殺 
日方海上貿易船),甚至可因糧於敵,作後方牽制或前後夾擊日本 
主力聯合艦隊。但在李鴻章執意下,北洋水師餘部投降,全軍覆沒。 
避戰的戰略使戰術受限而屈居劣勢。 
三、 戰備 ((((PPPPrrrroooojjjjeeeecccctttt,,,, RRRReeeeaaaaddddiiiinnnneeeessssssss)))) 
(一) 雙方海軍有形資源比較稱勝 
北洋水師(又稱北洋艦隊、北洋海軍)是清朝建立的近代海軍艦 
隊,在1888 年12 月17 日,於山東威海衛劉公島正式成立,一度 
為規模世界第八、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可是在1894~1895 年的中 
日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北洋海軍自1888 年正式建軍後,配置有 
鐵甲艦定遠號及鎮遠號,各有12 寸巨炮4 門,航速分別為14.5 節 
及15.4 節。然而之後到甲午戰爭之前6 年沒有再添置鐵甲艦。 (在 
此期間,重修頤和園花費近十幾艘定遠級鐵甲艦的費用。1889 年 
光緒皇帝大婚花費近三艘半定遠級鐵甲艦的費用。1891 年戶部尚 
書翁同龢奏准暫停南北海軍購買外洋槍炮船隻3 年。)儘管滿清海 
軍總噸位大於日方,而日方之機動靈活卻勝於滿清北洋艦隊。 
1891 年,戶部上奏停止購買海軍軍械三年。至此以後,北洋 
海軍未能新增一炮一艦。時為海軍技術突飛猛進之時,至1894 年 
甲午戰爭爆發時北洋艦隊已多年未置新艦,不少舊艦又過量使用, 
部份應進行之改造工程如更換新式火炮亦未能施行。原有的戰艦 
已開始落伍,無論航速、射速皆落後於日本。 
戚本章認為遠東英艦隊司令裴利特曼說的「是役也,無論員 
兵素質、艦速或火炮射速、新式艦,實以日本艦隊為優」是正確 
的。 
(二) 後勤補給
一干管帶也全用錯了炮彈,不用海戰時的開花爆破彈,用了穿 
甲彈甚至訓練彈。生死關頭、國家安危。筆者不認為船上官兵有爆 
破彈不用而用訓練彈,也不以為丁汝昌為避戰、棄戰而下令不得使 
用開花爆破彈。例如:豐島海戰中,日本吉野號被一枚濟遠艦150 
毫米口徑火炮擊中右舷,擊毀舢板數隻,穿透鋼甲,擊壞發電機, 
墜入機艙的防護鋼板上,然後又轉入機艙里。可是由於彈頭裡面未
裝炸藥,所以擊中而不爆炸,使吉野號僥倖免於報廢。黃海海戰中, 
北洋海軍發射的炮彈有的彈藥中「實有泥沙」,,,,有的引信中「僅實 
煤灰,故彈中敵船而不能裂」。或曰:彈藥不足 確實是客觀的, 
後勤不力造成的(國產炮彈質量低下,藥包引信與彈不能配齊「克虜 
伯炮有藥無彈,阿姆斯壯炮有彈無藥!」等因素)。另,擔任天津軍 
械局總辦、負責軍需供應的張士珩是李鴻章的外甥,被指責供給海 
軍的彈藥不合格。梁啟超為此評論說:「槍或苦窳,彈或贗物,槍 
不對彈,藥不隨械,謂從前管軍械之人皆廉明,誰能信之?」 
四、 戰將 
(一) 訓練紀律 
1. 据載,因李鴻章解僱當時訓練海軍的英國人琅威理,引致北洋 
艦隊軍紀出現問題,「有某西人偶登其船,見海軍提督正與巡 
兵團同坐斗竹牌也。」「每北洋封凍,海軍歲例巡南洋,率淫 
賭於香港、上海,識者早憂之」。雇用洋人或學洋鎗大炮等技 
術而不及於紀律規範層面。君不見「中國水雷船排列海邊,無 
人掌管,外則鐵鏽堆積,內則穢污狼藉,業已無可駛用。」北 
洋水師繼承了晚清軍隊落後的制度和習氣,水師腐敗,劉公島 
上賭場,妓院數十家,福建人把持著整個艦隊日常職能,甚至 
在戰鬥中,管帶還在岸上嫖妓。 
(二) 領導威令 
領導丁汝昌(安徽廬江縣,清朝北洋水師提督)「孤寄群閩人之上, 
遂為閩黨所制,威令不行」。劉步蟾則被人們稱為「實際上之提 
督者」。1888年,北洋水師(北洋艦隊)正式建軍,丁汝昌任提督。 
李鴻章知道丁汝昌「只識弓馬」,不懂海戰,此任命乃因為丁汝昌 
是李鴻章同鄉且政治上比較可靠。丁汝昌掌控水師並不得法,比 
較著名的例子是水兵平日將其當貨船用,貪污運費,水師官兵利 
用艦隊走私也有所聞。另,丁汝昌是威海北洋水師管帶(艦長) 
與廣東籍管帶民族英雄鄧世昌不合,兩管帶(艦長)彼此冷漠、 
藐視,豈能互助支持。 
(三) 專業內行 
在海洋上,丁汝昌「只識弓馬」,不懂海軍建設和海戰,致 
使北洋艦隊喪師黃海,一敗塗地。北洋艦隊各主要戰艦艦長及高級
軍官幾乎全為福州船政學堂畢業,多位曾前往英國留學或實習,甚 
至有方伯謙、林永昇及薩鎮冰等人畢業於英國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 
院。中層軍官內不少為原留美幼童,被召回國後到福建水師學堂學 
習海軍後服役。艦隊內一直亦有外國人擔任軍官作技術專家及指 
導。成軍初期的總教習 (總查)為英國人琅威理,至甲午戰爭時則 
為德國人漢納根。李鴻章派陸軍提督丁汝昌統領北洋水師。2 月11 
日在威海英國海軍顧問鼓動投降獻艦,部份水師叛軍持械要脅丁汝 
昌向日軍投降。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由上述資料知各艦艦長皆為專業本科(船政學堂),而北洋水師 
艦隊長丁汝昌卻是外行又與各專業艦長不和又無法處理洋人鼓動 
投降獻艦。軍士惑矣!軍士疑矣!孫武子言猶在耳。 
(四) 李鴻章的貪污腐敗: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 
一等肅毅伯爵,中國近代私人武裝淮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在經濟 
上與英國羅斯柴爾德家族財閥有私人來往。 對於彈藥供應的問題 
李鴻章要負一定責任。擔任天津軍械局總辦、負責軍需供應的張士 
珩是李鴻章的外甥,供給海軍的彈藥不合格。梁啟超評論說:「槍 
或苦窳,彈或贗物,槍不對彈,藥不隨械,謂從前管軍械之人廉明, 
誰能信之?」 李鴻章當政期間,曾通過各種途徑聚斂了可觀的財 
富。李鴻章遺産估計有幾百萬兩白銀(約合人民幣10 億元, (北方新 
報)。此外,由於日本拒絕張萌桓和邵友濂為談判代表,李氏不得 
不受命赴日本講和,在赴馬關前向朝廷要求,而再獲三眼花翎。甲 
午戰敗,李鴻章力主拉攏俄國共同對付日本,與沙皇俄國簽署《中 
俄密約》,權衡之下於中國利權做出相當程度的犧牲。直到1901 
年(中俄密約簽訂五年後)維特仍然在打電報給駐北京全權公使指 
示協定締結後可再打五十萬盧布給李鴻章。 時任俄羅斯陸軍大臣 
的庫羅巴特金也在日記中說維特收買了李鴻章。 翁同龢曾出上聯 
「宰相合肥 天下瘦」譏諷李鴻章。左宗棠評價李鴻章是:「對清 
朝而言,十個法國將軍,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李鴻章誤 
盡蒼生,將落個千古罵名」。曾國藩曾說「李少荃拚命做官,俞蔭 
甫(俞樾)拚命著書」。李鴻章熱衷官場,亦深得朝廷倚重,歷數 
十年而不衰,顯然得益於他的為官之道。梁啟超在《李鴻章傳》中 
評價「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吾 
欲以兩言論之,曰:不學無術、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勞苦、 
不畏謗言,是其所長也。」李鴻章死前,遺產都分給了後代,外孫 
張志沂(張愛玲父親)得租界洋樓八幢,金銀無數。 李經方(為李 
鴻章姪子,後過繼鴻章為子) 清朝滅亡後,晚年轉向實業,1933 年 
立下遺囑,明定遺產分配方案,在合肥、巢縣、六安州、霍山都有 
大量房地產。晚清用1600 萬兩白銀購德國軍艦,李鴻章的親信駐
德公使李鳳苞按例收回扣5%即80 萬兩白銀。 事後有人指責李鳳 
苞將此款私扣,李鳳苞回辯說,這80 萬兩都是給李鴻章及其家人 
用作國外旅資,自己沒有私吞。李鴻章在招商局、電報局、開平煤 
礦、中國通商銀行等都有不少的股份。而李鴻章在開戰後竟還向日 
本賣煤(華夏經緯網)。 
若上述記錄屬實,雖於大清國末期(物必先腐而後蟲生),較之 
同時代曾、左官人,李鴻章誠屬大清國罪臣。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文官愛財、武官怕死,國豈能不亡。 
五、 戰情 
(一) 硬實力已知落後 
1894 年甲午戰爭前,劉步蟾多番向李鴻章陳述日本正大力發展 
海軍,提出北洋水師必須按年添置新艦以制日。在黃海海戰前半個 
月李鴻章上書光緒帝要求「保艦」的祕摺上,陳述中日軍事實力時, 
寫道:「查北洋海軍可用者,『僅定遠、鎮遠兩艘』……」,之後 
他致電駐英公使龔照瑗「急速搶購四千噸以上的大型巡洋艦」與「搶 
購智利鐵甲艦兩艘」,顯示出了焦慮。 
在硬實力亦不如日方,劉步蟾(右翼總兵,福州船政學堂第一期 
定遠號管帶(自盡)早報知腐朽的政治體制與腐敗的官僚體系。但 
技術兵種的硬實力豈能搶購、搶訓及搶用的? 
(二) 洩漏軍機 ((((軍事軟實力) 
丁汝昌在 1886 和1891 年曾經兩次率領北洋艦隊訪問日本。不 
是展現大清國水師實力而是曝露我方弱點,毫無紀律。譬如:在日 
妓館鬧事為武人好淫自古已然(李鴻章);水師提督丁汝昌原是陸軍將 
領,任職十多年,既不懂海軍也不去學習海軍知識。 
艦隊長與艦上官兵如此,而日本軍官也登艦親睹若此。君不聞孫子 
兵法云:凡軍之所欲擊,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殺,必先知其守將、 
左右、謁者、門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間必索知之(姓名之人的長 
短、背景、習性…等等)。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于 
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驗于度。 
必取于人,知敵之情者也。(用間篇) 
(三) 情報無知: 
清軍對日軍情報全無。日艦隊全體出擊也不知道,以致準備不 
足,倉促應戰。日軍雖未能一戰全殲清軍,然黃海之制海權已得, 
大東溝海戰日軍勝利為不爭事實。 
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不知戰之地,不知 
戰之日,則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後,後不能救前, 
而況遠者數十里,近者數里乎?(虛實篇) 李鴻章赴日談判時,日方 
對光緒和李鴻章之間的聯繫了如指掌,對慈禧太后、光緒皇帝敕命
李鴻章的賠款二萬萬兩白銀的底線也十分清楚,於是在談判中寸步 
不讓,最終獲取了最大利益。情報的洩漏或破解,使大清國在談判 
桌上居於劣勢。 
(四) 1894 年8 月4 日,清政府對日宣戰的第四天。天津扣住了改裝易服 
潛伏下來的日本間諜石川伍一。然而,此時日本間諜在中國活動已 
有十幾年之久,他們龐大的間諜網已經深入到中國內地最偏遠的邊 
塞。他們編寫的有關中國的報告,堪稱一部包羅萬象的中國百科全 
書。他們對中國的瞭解,甚至遠遠超過了廟堂之上的清廷。李鴻章 
的外甥張士珩做軍械局總辦(部屬:劉棻)與日本間諜組織(如:樂善 
堂)長期交往(北洋內部通敵),並與日本駐華武官神尾光臣交好。石 
川伍一案是清政府破獲的第一起日本間諜案。此後,清政府才真正 
開始重視在華潛伏的日本間諜。然而,此時日本間諜組織已經在華 
活躍了十多年,他們龐大的間諜網已經深入到中國大地的各個角 
落。 
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間俱 
起,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因間者,因其鄉人而用 
之。(用間篇) 在情報戰上,大清國已未戰先敗,完全被日方掌控 
中。 
肆、 結語 ((((SSSSuuuummmmmmmmaaaarrrryyyy,,,, CCCCoooonnnncccclllluuuussssiiiioooonnnn)))) 
孫子兵法有千年以上智慧,系統基模提供完整解構與理解,是所有中高 
階主管必讀必修,道理明顯。而站在前人智者肩上,我們更接近成功; 
利用兵法的指導向前推展事務,從兩岸合作共贏為起點,推進至以美利 
利天下為我中華文化特色與天職。以硬實力為基礎,以軟實力為方法, 
展現巧實力(smart power, both hard and soft powers),建立有中國特色的 
妙實力。 
一、 腐敗和墮落必然導致組織滅亡,企業如此,國家亦然。中外古今歷 
史告訴我們:組織(企業或國家) 生命週期到末段必然出現貪腐、不公不 
義、墮落、價值紊亂…等病態。避免落入加速滅亡之境,唯有反貪腐及 
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堅持公平正義。兩岸皆然,誰曰非是。兩岸在戰略 
上應是在共同的文化基模上合作共贏,在戰術上合演雙簧,滿足觀者想 
像。 
二、 東海(釣魚島)))) 與南海的爭議與合作共贏。地球資源屬於大地之母,不 
屬你我或任何組織, 民或臨近住民必需學會共享共好,任何想排他、 
獨占、獨享皆屬妄想、貪婪與災難。戰爭由此而起,相互毀滅也破壞生 
態,最後毀滅地球,毀滅人類生存空間。 
孫子兵法以道勝為旨、全勝為果。與鄰為友,共同開發。故大國以 
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國不過欲兼蓄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
下。(道德經61) 大國崛起而不為鄰所畏懼而欽敬者謙下能容;大國崛 
起成威脅而為鄰所憎恨而厭惡者狂傲欺人。國人當以日人在二戰之敗引 
以為戒,不重蹈覆轍。此外強硬的作風更引入帝國主義者的借力使力, 
如安倍修憲、加強美日安保和越南、菲律賓的武器購入和鏈島封鎖的戰 
略夥伴,殊為不智。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著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2013/12/31:新華網) 
正是轉大國為強國的關鍵,中華文化軟實力的展現和發揮。 
三、 戰情(IIIInnnntttteeeelllllllliiiiggggeeeennnncccceeee SSSSyyyysssstttteeeemmmm))情報信息掌握及預判。史諾登(Edward 
Snowden)向媒體透露稜鏡計劃(PRISM)指2009 年倫敦舉行二十國集團 
峰會期間,倫敦當局利用特設網咖,於電腦安裝軟體程式截取電郵及監 
控資料,又入侵手機保安系統,監視與會各國領袖及官員通訊和電郵檔 
案(wiki)。另,希拉蕊(Hillary Rodham Clinton)新書(Hard Choices)提出 
「巧實力」(smart power)之說,即「以軍事、政治等硬實力,輔以文 
化、價值、經濟、科技等軟實力,依據情勢選擇適當工具,形成巧實力。」 
書中記載:在丹麥一場大型氣候變遷國際會議中,我帶著歐巴馬,突襲 
溫家寶場子(闖進一場有中國總理在場的非公開會議。中國邀請印度、 
巴西與南非等國召開「秘密」會議。) 清日甲午戰爭中,日方情報系統 
掌握了大清國之武器、軍事、政治、外交(當權派慈禧太后、李鴻章力 
主避戰議和)…等等情資,提供判斷和決策。可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不知彼, 不知己,每戰必殆。 
四、利用媒體宣傳和歪用國際公法包裝(合理化侵略行為)。政客/軍國主義者 
利用領土民族主義造勢 (岡田充,《釣魚臺列嶼問題:領土民族主義的 
魔力》(台北:聯經,2014)) 日本共同社記者剛田充先生,根據中、日、 
台三方面的資料撰寫「領土民族主義的魔力」一書指出老謀深算的石原 
慎太郎適時出現。以領土問題去刺激中國展現強勢作為,進而煽動日中 
對立。如此一來,可提升日本人的國防意識,堅固了已逐漸淡化的國家 
意識。這是我的觀察,而且還完全命中。」 日本以此誇大宣傳, 似乎 
要讓人覺得:「好像中國將會用武力取回尖閣諸島,所以我們必須要必 
須加強防衛力!」在此氛圍下產生輿論效果。安倍政權匆促決定行使集 
團自衛權,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並且加強沖繩地區的軍力等作為,似乎 
也是利用「中國威脅論」下所展現的行動。 
日本人宗澤亞(ZONG ZEYA) 在“清日戰爭(1894-1895)日本勝戰 
的要素之考察”一文中從戰勝國角度剖析日本方面朝野的整合,在現 
實與危機感下一致對外,政客和好戰份子如何細膩操作和準備,值得 
參考。簡言之,吾人若不能記取歷史經驗和教訓,歷史悲劇和不幸將 
再重演,四十年後發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日戰爭(1937-1945),日本政 
客和好戰份子將大和民族帶往毀滅。大和族(徐福之後)和滿州族同為中 
華民族兄弟手足,如何聯盟共好和合作共贏,就是在孫子兵法和諸經
典智慧中,就是在硬實力、軟實力上,到巧實力和妙實力的提昇過程 
中。願華夏子民共勉,共創中國夢。 
附錄、 
1111.... 書面發表:清日戰爭日本勝戰的要素之考察;;;; 發表人:宗澤亞/《清日戰爭》 
作者。工程師兼作家(株)UTEC United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 ~ , 
Tokyo , Japan . 中山大學金屬系化學專業畢業,中國科學院所屬研究所十二 
年勤務。八十年代末移居東京,歷經留學、 化學工程師、電子工程師等職。 
多年專注日本民間風俗文化史、清日戰爭史、日本明治維新史的研究。著書 
有《日本近世性文化》《清日戰爭》《明治維新的國度》等。 
2. 專題報告:《釣魚臺列嶼問題-領土民族主義的魔力》評論; 報告人:岡田充(資 
深評論人/日本共同通信社) 
*註:參「中日甲午戰爭一百二十周年紀念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2222000011114444 銘傳 
大學臺北校區大會議室,2222000011114444年55月33330000、33331111日。

Weitere ähnliche Inhalte

Mehr von Chang Richard

孫子兵法與專案管理(Pmbok)1030
孫子兵法與專案管理(Pmbok)1030孫子兵法與專案管理(Pmbok)1030
孫子兵法與專案管理(Pmbok)1030Chang Richard
 
從孫子兵法看諸子 -談食安與黑心 1123
從孫子兵法看諸子 -談食安與黑心 1123從孫子兵法看諸子 -談食安與黑心 1123
從孫子兵法看諸子 -談食安與黑心 1123Chang Richard
 
孫子兵法的企業應用(十二勝道 -結構簡介) 1221
孫子兵法的企業應用(十二勝道 -結構簡介) 1221孫子兵法的企業應用(十二勝道 -結構簡介) 1221
孫子兵法的企業應用(十二勝道 -結構簡介) 1221Chang Richard
 
孫子兵法的企業營運與戰略應用 0327(桃園扶輪社)
孫子兵法的企業營運與戰略應用 0327(桃園扶輪社)孫子兵法的企業營運與戰略應用 0327(桃園扶輪社)
孫子兵法的企業營運與戰略應用 0327(桃園扶輪社)Chang Richard
 
02 國學的經營與領導-儒家人倫
02 國學的經營與領導-儒家人倫02 國學的經營與領導-儒家人倫
02 國學的經營與領導-儒家人倫Chang Richard
 
01 國學的經營與領導-道家自然
01 國學的經營與領導-道家自然01 國學的經營與領導-道家自然
01 國學的經營與領導-道家自然Chang Richard
 
05 國學的經營與領導-全勝用方策
05 國學的經營與領導-全勝用方策05 國學的經營與領導-全勝用方策
05 國學的經營與領導-全勝用方策Chang Richard
 
孫子兵法與合作共贏(中華夢)-從甲午戰爭談起Ppt
孫子兵法與合作共贏(中華夢)-從甲午戰爭談起Ppt孫子兵法與合作共贏(中華夢)-從甲午戰爭談起Ppt
孫子兵法與合作共贏(中華夢)-從甲午戰爭談起PptChang Richard
 
孫子兵法與中華文化的軟實力(巧與妙實力)Ppt
孫子兵法與中華文化的軟實力(巧與妙實力)Ppt孫子兵法與中華文化的軟實力(巧與妙實力)Ppt
孫子兵法與中華文化的軟實力(巧與妙實力)PptChang Richard
 
孫武子與鬼谷子合參 看兩岸與世界和平(Ppt 4)
孫武子與鬼谷子合參 看兩岸與世界和平(Ppt 4)孫武子與鬼谷子合參 看兩岸與世界和平(Ppt 4)
孫武子與鬼谷子合參 看兩岸與世界和平(Ppt 4)Chang Richard
 
經典智慧與養生 身心靈排毒滋養到合一
經典智慧與養生 身心靈排毒滋養到合一經典智慧與養生 身心靈排毒滋養到合一
經典智慧與養生 身心靈排毒滋養到合一Chang Richard
 
孫子兵法與中華文化的巧實力與妙實力
孫子兵法與中華文化的巧實力與妙實力孫子兵法與中華文化的巧實力與妙實力
孫子兵法與中華文化的巧實力與妙實力Chang Richard
 

Mehr von Chang Richard (12)

孫子兵法與專案管理(Pmbok)1030
孫子兵法與專案管理(Pmbok)1030孫子兵法與專案管理(Pmbok)1030
孫子兵法與專案管理(Pmbok)1030
 
從孫子兵法看諸子 -談食安與黑心 1123
從孫子兵法看諸子 -談食安與黑心 1123從孫子兵法看諸子 -談食安與黑心 1123
從孫子兵法看諸子 -談食安與黑心 1123
 
孫子兵法的企業應用(十二勝道 -結構簡介) 1221
孫子兵法的企業應用(十二勝道 -結構簡介) 1221孫子兵法的企業應用(十二勝道 -結構簡介) 1221
孫子兵法的企業應用(十二勝道 -結構簡介) 1221
 
孫子兵法的企業營運與戰略應用 0327(桃園扶輪社)
孫子兵法的企業營運與戰略應用 0327(桃園扶輪社)孫子兵法的企業營運與戰略應用 0327(桃園扶輪社)
孫子兵法的企業營運與戰略應用 0327(桃園扶輪社)
 
02 國學的經營與領導-儒家人倫
02 國學的經營與領導-儒家人倫02 國學的經營與領導-儒家人倫
02 國學的經營與領導-儒家人倫
 
01 國學的經營與領導-道家自然
01 國學的經營與領導-道家自然01 國學的經營與領導-道家自然
01 國學的經營與領導-道家自然
 
05 國學的經營與領導-全勝用方策
05 國學的經營與領導-全勝用方策05 國學的經營與領導-全勝用方策
05 國學的經營與領導-全勝用方策
 
孫子兵法與合作共贏(中華夢)-從甲午戰爭談起Ppt
孫子兵法與合作共贏(中華夢)-從甲午戰爭談起Ppt孫子兵法與合作共贏(中華夢)-從甲午戰爭談起Ppt
孫子兵法與合作共贏(中華夢)-從甲午戰爭談起Ppt
 
孫子兵法與中華文化的軟實力(巧與妙實力)Ppt
孫子兵法與中華文化的軟實力(巧與妙實力)Ppt孫子兵法與中華文化的軟實力(巧與妙實力)Ppt
孫子兵法與中華文化的軟實力(巧與妙實力)Ppt
 
孫武子與鬼谷子合參 看兩岸與世界和平(Ppt 4)
孫武子與鬼谷子合參 看兩岸與世界和平(Ppt 4)孫武子與鬼谷子合參 看兩岸與世界和平(Ppt 4)
孫武子與鬼谷子合參 看兩岸與世界和平(Ppt 4)
 
經典智慧與養生 身心靈排毒滋養到合一
經典智慧與養生 身心靈排毒滋養到合一經典智慧與養生 身心靈排毒滋養到合一
經典智慧與養生 身心靈排毒滋養到合一
 
孫子兵法與中華文化的巧實力與妙實力
孫子兵法與中華文化的巧實力與妙實力孫子兵法與中華文化的巧實力與妙實力
孫子兵法與中華文化的巧實力與妙實力
 

孫子兵法與合作共贏(中華夢)-從甲午戰爭談起

  • 1. 孫子兵法與合作共贏(中華夢) -從甲午戰爭談起 「中日甲午戰爭一百二十周年紀念學術研討會」 中英文題目: Prospect of Chinese Dream from the Book of Sun-tzu and the Retrospect of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the year of 120th commemoration 張建華 (Richard Chang) 華夏培元有限公司(經典智慧領袖培訓◎總經理) 中華文化孫子兵法研究學會(研究員、台北分會會長) 中華企業研究院(副研究員);哈孫俱樂部(SIG/FB 創辦人) 中英文摘要 (Executive Summary) 本文作者首先介紹孫子兵法系統基模,並依此基模為架構分析清日甲午 戰爭,著重在戰略、戰術、戰備、戰將和戰情等五個面向上分析中(大清國) 日雙方軍力比較。換言之,以兵法系統基模為架構,以人為主,以事為輔, 以甲午戰爭為例、為內容。目的在吸取教訓,展望未來,吾人相信中日合作 才能共創雙贏,不僅在東亞,甚至在亞洲、在世界可以創造全球和平幸福; 這是不可能發生在採二元對立(競爭)思維下、採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西方 價值體系中。唯有在以王道、天道為主的中華文化之上才能推進世界和平與 全人類幸福。 文中主要引用日本人宗澤亞(清日戰爭作者)與岡田充(資深評論人/日本 共同通信社) 等人的看法,並輔以維基(wiki)和收集到相關資料,期使國人從 系統角度觀察、解析所以成敗的因由原委,以期獲悉教訓並為警惕。 文末不追悔已逝過往,只期待國人記取成功與失敗之經驗,重新思考孫 武子道勝與全勝雙贏之叮嚀、教誨,為中日兩國的和平共存、合作共贏與東 亞共榮共好,衷心合作共同努力。吾人相信合則兩利:除了發揚中華兵學王 道精神外,並避免地區衝突和帝國主義者從分裂中取利。最終創造兩國人民 共同幸福和互利互助,中國夢是真實可行而可期待的。筆者非歷史學家,引 用史例不妥處,尚祈指正,容後修改。 中英文關鍵詞 (Key Words) 孫子兵法、甲午戰爭、中國夢、軟實力、巧實力、妙實力、Art of War, First Sino-Japanese War, 壹、 前言 (Introduction) 今年(2014)是甲午戰爭120 周年,日俄戰爭110 周年,以及第一次世 界大戰 100 周年等關鍵意涵的一年(黃埔軍校90 年校慶)。當此中國和平 崛起之時,面對紛擾不斷的世局,我們在紀念歷史過往之外,更應從勝敗
  • 2. 教訓中習得經驗,不再重蹈覆轍,並能展開新局創造地球為人間樂土。 本文借用孫子兵法系統基模(Archetype, 原型架構) 來分析解構複雜 事件。該系統基模 除了可將孫子兵法本身錯簡可以釐清之外,並可予以 分析、綜合形成易教易記易用的分類架構。孫武子之「不遺」可見,孫子 兵法一書之價值於焉展現。 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 是第一次中日戰爭(First Sino-Japanese War),是大清帝國和大日本帝國在朝鮮半島、遼東、山東半島及黃海等 地進行的一場戰爭。1894 年(光緒二十年,時年為甲午年)稱甲午戰爭。 最終清朝政府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本章節先從基模(見圖) 之上端戰圖、戰旨談起,再論及下端之戰果, 並略及戰地和戰法。 一、 戰圖 (戰旨) (一) 爭戰之意圖與宗旨:道勝 (非戰)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破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于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 攻之法也。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 者也。此外在「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 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謀攻篇第三)」在綜合國力比較之後,孫武子還是從不戰、非戰與 求全角度建議。武聖人用心若此,天地可鑑,中華文化的王道精神 由此兵學經典中更形突顯。上下同欲、民與上同意者勝,全國團結 一心或全公司上下有共同願景(有夢最美、希望相隨),一以貫之的 組織焉能不強。然而此道必為正道,若為邪道豈能長久? (二) 日本人之意圖: 清光緒八年,朝鮮發生新舊黨之爭,日本、清廷皆派兵朝鮮平亂。 清光緒十一年,中日兩國代表李鴻章、伊藤博文於天津簽訂《中日 天津條約》,中日兩國均自朝鮮撤兵,並約定:「將來朝鮮如有事, 清日兩國或一國要派兵,應先行文知會;及其事定,仍即撤回,不 再留防。」清光緒二十年,朝鮮東學黨起事,亂平後要求日本同時 從朝鮮撤兵,日政府反要求中日兩國留兵,共同改革朝鮮內政,為 清廷所拒。日本干涉朝鮮計劃意圖明顯。7 月25 日豐島海戰,7 月 28 日夜,日本陸軍進攻牙山清軍,發生激戰,清軍不支,退向平壤。 8 月1 日,中日雙方正式宣戰。日本對滿清挑釁意圖。1894 年日本 發佈由日本中國通宗方小太郎撰寫的《開誠忠告十八省之豪傑》檄 文:…時不可失,機不復來。古人不言耶:天與不取,反受其咎。 卿等速起。勿為明祖所笑! 孫子兵法云: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侍敵之可勝。不可勝在 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
  • 3. 勝可知,而不可為。… 善戰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古之善戰者,勝于 易勝者。(軍形篇) 大清國敗象已經顯露,招引日本領導菁英「此其 時也」。 (三) 大清國之意圖 - 避戰: 孫子兵法中以不戰而屈人之兵(非戰、反戰、無戰)為善為高,以能 不戰、非戰(戰以外的一切可能) 為首要考量,再次以慎戰和備戰而 不求戰為先,不得以則善戰(或智戰)並求利戰這是中華兵學文化的 王道的精神,也不懼戰也不避戰,面對可能的衝突而不逃避、不退 縮以求和。大清國其時已進入組織生命週期末段,朝廷中以慈禧懼 戰和李鴻章的避戰求和為主流,以保其軍事力量為首,其敗亡可知 矣。 又當北洋水師與戰時,不見南洋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等馳援, 孫子兵法云: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 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各軍區水師無法協同 (collaboration)作戰相互支援(亦避戰),一心一德,同心同德,豈不敗 乎!譬如:公司因利潤中心制,組織內部上下左右交相爭利,不相 互支援,這種組織豈能長久。 二、 戰果 (一) 孫子兵法中所求之戰果是全勝 孫子兵法之道在非戰與求全,互利雙贏、兩全齊美。凡用兵之法, 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 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謀攻篇);安國全軍 之道也。(火攻篇);自保而全勝也。(軍形篇) 孫武子用反覆疊字來強調「全」之重要,筆者更要指出,通貫全 書精神,此全不僅己全也包括敵全的雙全共贏,利己也利人。由謀 攻篇中非戰、不戰亦更佐證孫武子的仁心厚道。中華兵學所教導之 不戰而屈人之兵乃善之善者也。日本軍國主義諸野心政客屢次侵略 他國殺害他民,雖不失敵之敗也,但忘卻兵法中的宗旨和目的是道 勝和全勝,結果是傷害他國及其人民,也惡果傷害日本的國民百姓, 使父母失去兒子、老婆沒了老公、兒女沒了父親。明治維新後,習 西方技術外,也承襲了西人的物競天擇、優勝劣敗、適者生存、強 凌弱眾暴寡的重商主義,搶地盤、爭資源的思想和行徑。 (二) 日本人欲求戰果是… 清日甲午戰爭爆發。光緒帝下令要殉戰(死地求生),李鴻章卻 要「棄戰保船」保留淮軍的資本、實力,使丁汝昌兩難。政府官員 不斷攻擊丁汝昌(北洋水師提督) 及李鴻章消極避戰。9 月,丁汝昌 奉命率北洋水師主力護送陸軍增援朝鮮駐軍,18 日返航時,在鴨綠
  • 4. 江口的大東溝附近海域遭遇日本艦隊,雙方發生黃海海戰。海戰 中,丁汝昌在旗艦「定遠」艦飛橋上指揮,被炮火所傷,事先卻沒 有指定旗艦指揮不靈後 何艦繼任,使得北洋水師各自為戰。經過5 個小時鏖戰,北洋水師惜敗,致遠、經遠、超勇三艘巡洋艦被擊沉, 揚威號被濟遠撞沉,廣甲號逃逸擱淺自毀,共計損失5 艘巡洋艦, 餘艦均受傷嚴重,北洋水師被日本海軍重創,沒有沉沒的軍艦全體 投降。 清朝戰敗,只得向日本求和,簽下《馬關條約》(1895 年間), 條約指明,清方須承認朝鮮為獨立國,撤出朝鮮半島。割讓台灣、 澎湖及其附屬島嶼予日本。又要求大清國向日本開放多個中國內陸 的港口城市,包括沙市、重慶、蘇州、杭州。要求向日本賠款,日 本便獲得2.3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還規定日本輪船可沿內河駛入 上述個通商口。日本貨物在中國內地必須免去內地稅。這使日本經 濟迅速發展,改變了東亞地區由英國和俄國對立和爭霸的原有格 局,導致1902 年的英日聯盟及1904 年的日俄戰爭。 甲午戰爭後所簽訂的《馬關條約》是自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簽 訂的《南京條約》來對中國危害最大的不平等條約。條約簽訂後, 台灣和澎湖淪為日本殖民地,巨額賠款亦加重中國人民負擔及增 強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力量。允許在華設廠、增闢通商口岸便於資本 主義國家資本輸出。甲午戰爭及《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 的半殖民地化。清軍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北洋水師的覆滅)標誌 著大清帝國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再次成為列強鯨吞蠶食的對象。 清朝國內的改革派對自身弱點有了更深認識,促使後來政治制度的 改革,即1898 年的戊戌變法。 三、 戰地、戰法 (一) 海戰、陸戰 1. 第一階段陸戰與海戰雙向進行:從1894 年7 月25 日到9 月17 日。 戰爭分陸戰與海戰雙向進行。陸戰主要是在朝鮮半島上的平壤之 戰,海戰主要是黃海海戰。 黃海海戰是雙方海軍主力在黃海北部海域進行的戰役規模的海 戰。亦稱甲午海戰、大東溝海戰。此役北洋海軍失利,自此退入 威海衛,又執行李鴻章避戰保船的命令,使黃海制海權落入日本 聯合艦隊之手,對甲午戰爭的後期戰局具有決定性影響。 2. 第二階段以陸戰為主:從1894 年9 月17 日到11 月22 日。戰場位 於遼東半島以陸戰為主。25 日旅順陷落。日軍執行旅順大屠殺。 對城內進行4天3夜的搶劫、屠殺和強姦,大批平民死亡。李鴻章 曾經提出「若水師至力不能支時,不如出海拚戰,即戰不勝,或能
  • 5. 留鐵艦等退往煙台。」但是受到丁汝昌的堅決反對從而使得北洋水 師繼續困守在港內。 3. 第三階段獻降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清廷求和心切,派李鴻章為全權 大臣,赴日議和。第三次會談時日相伊藤博文才正式將日軍攻打澎 湖之事告知李鴻章。 4. 李鴻章避戰保船可以是戰術,但卻不可以是戰略。當日本帝國知大 清國求和心切而權臣李鴻章的戰略為避戰和保存實力之時,豈能不 得寸進尺?逐步擴大侵略占領。甲午戰爭全貌,分為陸地與海上兩 個戰場,海上慘敗,陸地敗慘。 貳、本章節依序由戰略、戰術、戰備、戰將和戰情等五個層面(見上圖)進一步剖 析孫子兵法的警世箴言。接下章節即以甲午戰爭案例與之見證。 一、 戰略 在戰略層次上,有原理、常道可資遵循,有方向、有指導,且為不 易之法。孫子兵法中即指出許多古今中外皆同的基本戰略訴求。玆舉 三例如下: (一) 利動: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九地篇,火攻篇) 非利不動, 非得不用,非危不戰。(火攻篇)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 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始計篇) 是故智者之慮,必雜于利害。雜 于利,而務可信也;雜于害,而患可解也。(九變篇) 故不盡知用 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作戰篇) (二) 速勝:其用戰也貴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 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 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
  • 6. 有也。…故兵貴勝,不貴久。(作戰篇)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 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 (三)先勝: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善戰者,立于 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 後求勝。…古之善戰者,勝于易勝者。(軍形篇) … 二、 戰術 在戰略指導下,戰術層次上,只有原則依循,變換出奇、臨機應變 是為詭道,且為變易之法,對手視之為詐術。通常是現場/臨場的教戰 守則,為保命、為求勝、為快速、為成本所採行的奇正、虛實、迂直… 等詭詐欺敵作為。 (一) 奇正: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奇正是也;奇正相生,如循 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 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之 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兵勢篇) (二) 虛實: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虛實是也。(兵勢篇) 夫兵形象 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 (因)應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 謂之神。(虛實篇) (三)十二詭道: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 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 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始計篇) … 三、 戰備 在規劃佈局上,有類似今日專案(項目)管理的原理敘述。必先確定 戰地範圍(scoping),再確立度量標準以便估計彼此多少(量),數字出來 之後就可以比較(稱),比較出成本、風險與收益之後就知道勝敗了(知 勝、先勝)。而在廟堂中廟算就是用集體智慧(brainstorming),作較客觀、 週延的共同決策,避免個人主觀衝動、偏見而造成損失、挫敗。經過 深思熟慮和客觀評比之後,即知己亦知彼,再加上知天知地,豈能不 百戰不殆,勝乃可全。 (一) 比較稱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軍形篇) (二)廟堂廟算:夫未戰而廟算 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 不勝者, 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 矣。(懸權而動) 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 能?兵眾孰強?士卒孰練?天、地孰得?法、令孰行?賞、罰孰明? 吾以此知勝負矣。(始計篇) (三)知己知彼:故曰:知己、知彼,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地形篇) 故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
  • 7. 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謀攻篇) 四、 戰將 在戰略、戰術和戰備成事之法外,最重要的還是將帥領導力 (leadership) 了。孫子兵法中相當多句子都叮嚀、耳提面命將帥注意事 項。成事在人,沒有無能的兵,只有平庸的將。因篇幅有限,玆舉三 例: (一) 授權((((ddddeeeelllleeeeggggaaaattttiiiioooonnnn)))):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 主曰必戰,無戰可也。(地形篇) 知勝者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 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 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謀攻篇) 是故 不爭天下之 交,不養天下之權,信己之私,威加于敵,故其城可拔,其國可隳ㄏㄨㄟ 。 (九地篇)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九變篇) (二) 專業((((pppprrrrooooffffeeeessssssssiiiioooonnnnaaaallll)))):故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不知三軍之不可以進 而謂之進,不知三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為縻軍;不知三軍之 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 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謀 攻篇) (三)若使一人((((cccchhhhaaaaiiiinnnn ooooffff ccccoooommmmmmmmaaaannnndddd)))):故善用兵者,焚舟破釜,攜手若使一 人,不得已也。故善用兵者,禁祥去疑,至死無所之;(九地篇) 齊 勇若一,政之道也;剛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攜手若使 一人,不得已也。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犯三軍之眾,若使一 人。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專一,則勇者不得獨 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故夜戰多火鼓,晝戰多旌旗, 所以變人之耳目也。(軍爭篇) 五、 戰情 ((((IIIInnnntttteeeelllllllliiiiggggeeeennnncccceeee SSSSyyyysssstttteeeemmmm)))) 孫子兵法在用間篇強調情報系統的重要性。情報的收集完整 (comprehensive)而正確(accurate),分析、判斷與決策至為重要,戰情會直 接影響上述四個層面。使得競合賽局由科學進入藝術境界。善之善者也, 就是能夠從硬實力、軟實力(Soft Power)到巧實力(smart power),能夠軟硬 兼施,剛柔並用,而妙實力(optimal power)更需戰情之綜合判斷而巧妙運 用,達到最佳效果、效益(中期)和效應(長期)。 (一)凡軍之所欲擊,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殺,必先知其守將、左右、 謁ㄧㄝˋ 者、門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間必索知之。故明君賢將,所以 動而勝人,成功出于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 象于事,不可驗于度。必取于人,知敵之情者也。(用間篇) (二)故惟明君賢將 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 恃而動也。非聖智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非微妙不能得間之 實。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用間篇)
  • 8. (三)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間俱起, 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因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內 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死間者,為誑 事于外,令吾間知之,而傳于敵。生間者,反報也。(用間篇) 參、 本章節以甲午戰役為案例來說明孫子兵法的思想或學說之歷久彌新,雖 二千六百年以上,其指導與精義仍適為世人學習和奉行。 一、 戰略 ((((SSSSttttrrrraaaatttteeeeggggyyyy)))) (一) 在日方「可勝在敵而不失敵之敗也。」經常地震的日本看到了1840 年鴉片戰爭之後大清國衰敗列國搶食分裂中土,明治維新 (1860~1880) 的改革、躍進和開放亦使日本領導階層眼紅近鄰的肥 肉(大清國末年)。例如:1894 年10 月,日本發佈由日本中國通宗 方小太郎撰寫的《開誠忠告十八省之豪傑》檄文,對清國治下中國 人實行號召「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宣傳策略以進行戰爭準備,... 故船載糧食、兵器,約期赴肋。時不可失,機不復來。古人不言耶: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卿等速起。勿為明祖所笑! (二) 在清方,,執行李鴻章避戰保船的命令(vs.光緒帝的死戰)。為保存自 己實力,李犧牲國家。譬如:在3431 枚開花彈中,有3071 枚早在 黃海海戰前就已撥給北洋海軍。蘇小東《甲午年徐建寅奉旨查驗北 洋海軍考察》猜測:「至於這批開花彈為什麼沒有用於黃海海戰, 惟一的解釋就是它們當時根本不在艦上,而是一直被存放在旅順、 威海基地的彈藥庫里。由此可見,造成北洋海軍在黃海海戰中彈藥 不足的責任不在機器局,也不在軍械局,而在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 身上。」開戰後,丁汝昌執行李鴻章「保船制敵」的方針,消極避 戰,,,,「仍心存僥倖,出海護航時,竟然連彈藥都沒有帶足,致使北 洋海軍在彈藥不足的情況下與日本艦隊進行了一場長達5 個小時 的海上會戰,結果極大地影響了戰鬥力的發揮,也加重了損失的程 度」。海戰時(訓練用)炮彈在五個小時內用盡,豈能不敗。戰略指 導的錯誤影響了戰術、戰備和戰將的發揮。 1894 年前,洋務運動已開展了30 多年(同光中興),大清國海 軍力量達世界第7 名,亞洲第1 名勝過日本(總排水量)。中國人仍 慘敗的原因,從軍事上言,戰略錯誤為戰敗主因。 二、 戰術 ((((TTTTaaaaccccttttiiiiccccssss)))) (一) 海戰在中午時分開始,雙方皆在11 時15 分和11 時30 分發現敵方。 由於清艦是從朝鮮運兵回來,加上未裝舷側速射炮側面火力貧弱, 而定遠級的主炮都排在前方所以艦隊以一字形排開;日艦則是尋戰 而來,由坪井航三率第一游擊隊的吉野等四艘快速巡洋艦為前鋒, 伊東祐亨帶領的本隊慢速六艦在後成一字陣。12 時清軍下令變 陣,排成尖峰形。13時開始炮擊:時間不久,艦隊(海軍聯合艦隊)
  • 9. 中央成凹陷形。面對清軍鐵甲艦攻勢,日艦被迫後退。此時日艦包 抄清軍右側,由於日艦較快加上清軍指揮不當,右側艦隊被殲滅; 丁汝昌之座艦也被炮擊,炮震力導致正在持雙筒望遠鏡觀看海面戰 局的丁汝昌從二樓高炸飛摔落甲板,左手臂骨摔斷重傷。激戰5 小時後,北洋艦隊損失巡洋艦5 艘,包括經遠、致遠、超勇、揚威 和廣甲,受傷4 艘,但成功完成護航運載清劉銘傳淮軍12 營陸軍 登陸鴨綠江岸。日艦僅傷5 艘,先行撤離戰場。戰後北洋艦隊未敢 主動出擊,日本聯合艦隊達到了控制黃海制海權的目的。 (二) 光緒帝下令要尋戰,而李鴻章卻要“棄戰保船”保留淮軍的資本。 丁汝昌陷於兩難境地。李鴻章有慈禧撐腰,又是丁汝昌提拔。原應 可在戰術上分兩組,一組接戰、嚴守和掩護,另一組回基地補給彈 藥(卸下訓練用彈)。或者,攻其所必救。由南洋水師、廣東水師或 福建水師 進攻日本首府直擊日本本土或攻擊其補給線(機動剿殺 日方海上貿易船),甚至可因糧於敵,作後方牽制或前後夾擊日本 主力聯合艦隊。但在李鴻章執意下,北洋水師餘部投降,全軍覆沒。 避戰的戰略使戰術受限而屈居劣勢。 三、 戰備 ((((PPPPrrrroooojjjjeeeecccctttt,,,, RRRReeeeaaaaddddiiiinnnneeeessssssss)))) (一) 雙方海軍有形資源比較稱勝 北洋水師(又稱北洋艦隊、北洋海軍)是清朝建立的近代海軍艦 隊,在1888 年12 月17 日,於山東威海衛劉公島正式成立,一度 為規模世界第八、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可是在1894~1895 年的中 日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北洋海軍自1888 年正式建軍後,配置有 鐵甲艦定遠號及鎮遠號,各有12 寸巨炮4 門,航速分別為14.5 節 及15.4 節。然而之後到甲午戰爭之前6 年沒有再添置鐵甲艦。 (在 此期間,重修頤和園花費近十幾艘定遠級鐵甲艦的費用。1889 年 光緒皇帝大婚花費近三艘半定遠級鐵甲艦的費用。1891 年戶部尚 書翁同龢奏准暫停南北海軍購買外洋槍炮船隻3 年。)儘管滿清海 軍總噸位大於日方,而日方之機動靈活卻勝於滿清北洋艦隊。 1891 年,戶部上奏停止購買海軍軍械三年。至此以後,北洋 海軍未能新增一炮一艦。時為海軍技術突飛猛進之時,至1894 年 甲午戰爭爆發時北洋艦隊已多年未置新艦,不少舊艦又過量使用, 部份應進行之改造工程如更換新式火炮亦未能施行。原有的戰艦 已開始落伍,無論航速、射速皆落後於日本。 戚本章認為遠東英艦隊司令裴利特曼說的「是役也,無論員 兵素質、艦速或火炮射速、新式艦,實以日本艦隊為優」是正確 的。 (二) 後勤補給
  • 10. 一干管帶也全用錯了炮彈,不用海戰時的開花爆破彈,用了穿 甲彈甚至訓練彈。生死關頭、國家安危。筆者不認為船上官兵有爆 破彈不用而用訓練彈,也不以為丁汝昌為避戰、棄戰而下令不得使 用開花爆破彈。例如:豐島海戰中,日本吉野號被一枚濟遠艦150 毫米口徑火炮擊中右舷,擊毀舢板數隻,穿透鋼甲,擊壞發電機, 墜入機艙的防護鋼板上,然後又轉入機艙里。可是由於彈頭裡面未 裝炸藥,所以擊中而不爆炸,使吉野號僥倖免於報廢。黃海海戰中, 北洋海軍發射的炮彈有的彈藥中「實有泥沙」,,,,有的引信中「僅實 煤灰,故彈中敵船而不能裂」。或曰:彈藥不足 確實是客觀的, 後勤不力造成的(國產炮彈質量低下,藥包引信與彈不能配齊「克虜 伯炮有藥無彈,阿姆斯壯炮有彈無藥!」等因素)。另,擔任天津軍 械局總辦、負責軍需供應的張士珩是李鴻章的外甥,被指責供給海 軍的彈藥不合格。梁啟超為此評論說:「槍或苦窳,彈或贗物,槍 不對彈,藥不隨械,謂從前管軍械之人皆廉明,誰能信之?」 四、 戰將 (一) 訓練紀律 1. 据載,因李鴻章解僱當時訓練海軍的英國人琅威理,引致北洋 艦隊軍紀出現問題,「有某西人偶登其船,見海軍提督正與巡 兵團同坐斗竹牌也。」「每北洋封凍,海軍歲例巡南洋,率淫 賭於香港、上海,識者早憂之」。雇用洋人或學洋鎗大炮等技 術而不及於紀律規範層面。君不見「中國水雷船排列海邊,無 人掌管,外則鐵鏽堆積,內則穢污狼藉,業已無可駛用。」北 洋水師繼承了晚清軍隊落後的制度和習氣,水師腐敗,劉公島 上賭場,妓院數十家,福建人把持著整個艦隊日常職能,甚至 在戰鬥中,管帶還在岸上嫖妓。 (二) 領導威令 領導丁汝昌(安徽廬江縣,清朝北洋水師提督)「孤寄群閩人之上, 遂為閩黨所制,威令不行」。劉步蟾則被人們稱為「實際上之提 督者」。1888年,北洋水師(北洋艦隊)正式建軍,丁汝昌任提督。 李鴻章知道丁汝昌「只識弓馬」,不懂海戰,此任命乃因為丁汝昌 是李鴻章同鄉且政治上比較可靠。丁汝昌掌控水師並不得法,比 較著名的例子是水兵平日將其當貨船用,貪污運費,水師官兵利 用艦隊走私也有所聞。另,丁汝昌是威海北洋水師管帶(艦長) 與廣東籍管帶民族英雄鄧世昌不合,兩管帶(艦長)彼此冷漠、 藐視,豈能互助支持。 (三) 專業內行 在海洋上,丁汝昌「只識弓馬」,不懂海軍建設和海戰,致 使北洋艦隊喪師黃海,一敗塗地。北洋艦隊各主要戰艦艦長及高級
  • 11. 軍官幾乎全為福州船政學堂畢業,多位曾前往英國留學或實習,甚 至有方伯謙、林永昇及薩鎮冰等人畢業於英國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 院。中層軍官內不少為原留美幼童,被召回國後到福建水師學堂學 習海軍後服役。艦隊內一直亦有外國人擔任軍官作技術專家及指 導。成軍初期的總教習 (總查)為英國人琅威理,至甲午戰爭時則 為德國人漢納根。李鴻章派陸軍提督丁汝昌統領北洋水師。2 月11 日在威海英國海軍顧問鼓動投降獻艦,部份水師叛軍持械要脅丁汝 昌向日軍投降。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由上述資料知各艦艦長皆為專業本科(船政學堂),而北洋水師 艦隊長丁汝昌卻是外行又與各專業艦長不和又無法處理洋人鼓動 投降獻艦。軍士惑矣!軍士疑矣!孫武子言猶在耳。 (四) 李鴻章的貪污腐敗: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 一等肅毅伯爵,中國近代私人武裝淮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在經濟 上與英國羅斯柴爾德家族財閥有私人來往。 對於彈藥供應的問題 李鴻章要負一定責任。擔任天津軍械局總辦、負責軍需供應的張士 珩是李鴻章的外甥,供給海軍的彈藥不合格。梁啟超評論說:「槍 或苦窳,彈或贗物,槍不對彈,藥不隨械,謂從前管軍械之人廉明, 誰能信之?」 李鴻章當政期間,曾通過各種途徑聚斂了可觀的財 富。李鴻章遺産估計有幾百萬兩白銀(約合人民幣10 億元, (北方新 報)。此外,由於日本拒絕張萌桓和邵友濂為談判代表,李氏不得 不受命赴日本講和,在赴馬關前向朝廷要求,而再獲三眼花翎。甲 午戰敗,李鴻章力主拉攏俄國共同對付日本,與沙皇俄國簽署《中 俄密約》,權衡之下於中國利權做出相當程度的犧牲。直到1901 年(中俄密約簽訂五年後)維特仍然在打電報給駐北京全權公使指 示協定締結後可再打五十萬盧布給李鴻章。 時任俄羅斯陸軍大臣 的庫羅巴特金也在日記中說維特收買了李鴻章。 翁同龢曾出上聯 「宰相合肥 天下瘦」譏諷李鴻章。左宗棠評價李鴻章是:「對清 朝而言,十個法國將軍,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李鴻章誤 盡蒼生,將落個千古罵名」。曾國藩曾說「李少荃拚命做官,俞蔭 甫(俞樾)拚命著書」。李鴻章熱衷官場,亦深得朝廷倚重,歷數 十年而不衰,顯然得益於他的為官之道。梁啟超在《李鴻章傳》中 評價「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吾 欲以兩言論之,曰:不學無術、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勞苦、 不畏謗言,是其所長也。」李鴻章死前,遺產都分給了後代,外孫 張志沂(張愛玲父親)得租界洋樓八幢,金銀無數。 李經方(為李 鴻章姪子,後過繼鴻章為子) 清朝滅亡後,晚年轉向實業,1933 年 立下遺囑,明定遺產分配方案,在合肥、巢縣、六安州、霍山都有 大量房地產。晚清用1600 萬兩白銀購德國軍艦,李鴻章的親信駐
  • 12. 德公使李鳳苞按例收回扣5%即80 萬兩白銀。 事後有人指責李鳳 苞將此款私扣,李鳳苞回辯說,這80 萬兩都是給李鴻章及其家人 用作國外旅資,自己沒有私吞。李鴻章在招商局、電報局、開平煤 礦、中國通商銀行等都有不少的股份。而李鴻章在開戰後竟還向日 本賣煤(華夏經緯網)。 若上述記錄屬實,雖於大清國末期(物必先腐而後蟲生),較之 同時代曾、左官人,李鴻章誠屬大清國罪臣。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文官愛財、武官怕死,國豈能不亡。 五、 戰情 (一) 硬實力已知落後 1894 年甲午戰爭前,劉步蟾多番向李鴻章陳述日本正大力發展 海軍,提出北洋水師必須按年添置新艦以制日。在黃海海戰前半個 月李鴻章上書光緒帝要求「保艦」的祕摺上,陳述中日軍事實力時, 寫道:「查北洋海軍可用者,『僅定遠、鎮遠兩艘』……」,之後 他致電駐英公使龔照瑗「急速搶購四千噸以上的大型巡洋艦」與「搶 購智利鐵甲艦兩艘」,顯示出了焦慮。 在硬實力亦不如日方,劉步蟾(右翼總兵,福州船政學堂第一期 定遠號管帶(自盡)早報知腐朽的政治體制與腐敗的官僚體系。但 技術兵種的硬實力豈能搶購、搶訓及搶用的? (二) 洩漏軍機 ((((軍事軟實力) 丁汝昌在 1886 和1891 年曾經兩次率領北洋艦隊訪問日本。不 是展現大清國水師實力而是曝露我方弱點,毫無紀律。譬如:在日 妓館鬧事為武人好淫自古已然(李鴻章);水師提督丁汝昌原是陸軍將 領,任職十多年,既不懂海軍也不去學習海軍知識。 艦隊長與艦上官兵如此,而日本軍官也登艦親睹若此。君不聞孫子 兵法云:凡軍之所欲擊,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殺,必先知其守將、 左右、謁者、門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間必索知之(姓名之人的長 短、背景、習性…等等)。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于 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驗于度。 必取于人,知敵之情者也。(用間篇) (三) 情報無知: 清軍對日軍情報全無。日艦隊全體出擊也不知道,以致準備不 足,倉促應戰。日軍雖未能一戰全殲清軍,然黃海之制海權已得, 大東溝海戰日軍勝利為不爭事實。 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不知戰之地,不知 戰之日,則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後,後不能救前, 而況遠者數十里,近者數里乎?(虛實篇) 李鴻章赴日談判時,日方 對光緒和李鴻章之間的聯繫了如指掌,對慈禧太后、光緒皇帝敕命
  • 13. 李鴻章的賠款二萬萬兩白銀的底線也十分清楚,於是在談判中寸步 不讓,最終獲取了最大利益。情報的洩漏或破解,使大清國在談判 桌上居於劣勢。 (四) 1894 年8 月4 日,清政府對日宣戰的第四天。天津扣住了改裝易服 潛伏下來的日本間諜石川伍一。然而,此時日本間諜在中國活動已 有十幾年之久,他們龐大的間諜網已經深入到中國內地最偏遠的邊 塞。他們編寫的有關中國的報告,堪稱一部包羅萬象的中國百科全 書。他們對中國的瞭解,甚至遠遠超過了廟堂之上的清廷。李鴻章 的外甥張士珩做軍械局總辦(部屬:劉棻)與日本間諜組織(如:樂善 堂)長期交往(北洋內部通敵),並與日本駐華武官神尾光臣交好。石 川伍一案是清政府破獲的第一起日本間諜案。此後,清政府才真正 開始重視在華潛伏的日本間諜。然而,此時日本間諜組織已經在華 活躍了十多年,他們龐大的間諜網已經深入到中國大地的各個角 落。 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間俱 起,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因間者,因其鄉人而用 之。(用間篇) 在情報戰上,大清國已未戰先敗,完全被日方掌控 中。 肆、 結語 ((((SSSSuuuummmmmmmmaaaarrrryyyy,,,, CCCCoooonnnncccclllluuuussssiiiioooonnnn)))) 孫子兵法有千年以上智慧,系統基模提供完整解構與理解,是所有中高 階主管必讀必修,道理明顯。而站在前人智者肩上,我們更接近成功; 利用兵法的指導向前推展事務,從兩岸合作共贏為起點,推進至以美利 利天下為我中華文化特色與天職。以硬實力為基礎,以軟實力為方法, 展現巧實力(smart power, both hard and soft powers),建立有中國特色的 妙實力。 一、 腐敗和墮落必然導致組織滅亡,企業如此,國家亦然。中外古今歷 史告訴我們:組織(企業或國家) 生命週期到末段必然出現貪腐、不公不 義、墮落、價值紊亂…等病態。避免落入加速滅亡之境,唯有反貪腐及 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堅持公平正義。兩岸皆然,誰曰非是。兩岸在戰略 上應是在共同的文化基模上合作共贏,在戰術上合演雙簧,滿足觀者想 像。 二、 東海(釣魚島)))) 與南海的爭議與合作共贏。地球資源屬於大地之母,不 屬你我或任何組織, 民或臨近住民必需學會共享共好,任何想排他、 獨占、獨享皆屬妄想、貪婪與災難。戰爭由此而起,相互毀滅也破壞生 態,最後毀滅地球,毀滅人類生存空間。 孫子兵法以道勝為旨、全勝為果。與鄰為友,共同開發。故大國以 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國不過欲兼蓄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
  • 14. 下。(道德經61) 大國崛起而不為鄰所畏懼而欽敬者謙下能容;大國崛 起成威脅而為鄰所憎恨而厭惡者狂傲欺人。國人當以日人在二戰之敗引 以為戒,不重蹈覆轍。此外強硬的作風更引入帝國主義者的借力使力, 如安倍修憲、加強美日安保和越南、菲律賓的武器購入和鏈島封鎖的戰 略夥伴,殊為不智。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著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2013/12/31:新華網) 正是轉大國為強國的關鍵,中華文化軟實力的展現和發揮。 三、 戰情(IIIInnnntttteeeelllllllliiiiggggeeeennnncccceeee SSSSyyyysssstttteeeemmmm))情報信息掌握及預判。史諾登(Edward Snowden)向媒體透露稜鏡計劃(PRISM)指2009 年倫敦舉行二十國集團 峰會期間,倫敦當局利用特設網咖,於電腦安裝軟體程式截取電郵及監 控資料,又入侵手機保安系統,監視與會各國領袖及官員通訊和電郵檔 案(wiki)。另,希拉蕊(Hillary Rodham Clinton)新書(Hard Choices)提出 「巧實力」(smart power)之說,即「以軍事、政治等硬實力,輔以文 化、價值、經濟、科技等軟實力,依據情勢選擇適當工具,形成巧實力。」 書中記載:在丹麥一場大型氣候變遷國際會議中,我帶著歐巴馬,突襲 溫家寶場子(闖進一場有中國總理在場的非公開會議。中國邀請印度、 巴西與南非等國召開「秘密」會議。) 清日甲午戰爭中,日方情報系統 掌握了大清國之武器、軍事、政治、外交(當權派慈禧太后、李鴻章力 主避戰議和)…等等情資,提供判斷和決策。可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不知彼, 不知己,每戰必殆。 四、利用媒體宣傳和歪用國際公法包裝(合理化侵略行為)。政客/軍國主義者 利用領土民族主義造勢 (岡田充,《釣魚臺列嶼問題:領土民族主義的 魔力》(台北:聯經,2014)) 日本共同社記者剛田充先生,根據中、日、 台三方面的資料撰寫「領土民族主義的魔力」一書指出老謀深算的石原 慎太郎適時出現。以領土問題去刺激中國展現強勢作為,進而煽動日中 對立。如此一來,可提升日本人的國防意識,堅固了已逐漸淡化的國家 意識。這是我的觀察,而且還完全命中。」 日本以此誇大宣傳, 似乎 要讓人覺得:「好像中國將會用武力取回尖閣諸島,所以我們必須要必 須加強防衛力!」在此氛圍下產生輿論效果。安倍政權匆促決定行使集 團自衛權,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並且加強沖繩地區的軍力等作為,似乎 也是利用「中國威脅論」下所展現的行動。 日本人宗澤亞(ZONG ZEYA) 在“清日戰爭(1894-1895)日本勝戰 的要素之考察”一文中從戰勝國角度剖析日本方面朝野的整合,在現 實與危機感下一致對外,政客和好戰份子如何細膩操作和準備,值得 參考。簡言之,吾人若不能記取歷史經驗和教訓,歷史悲劇和不幸將 再重演,四十年後發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日戰爭(1937-1945),日本政 客和好戰份子將大和民族帶往毀滅。大和族(徐福之後)和滿州族同為中 華民族兄弟手足,如何聯盟共好和合作共贏,就是在孫子兵法和諸經
  • 15. 典智慧中,就是在硬實力、軟實力上,到巧實力和妙實力的提昇過程 中。願華夏子民共勉,共創中國夢。 附錄、 1111.... 書面發表:清日戰爭日本勝戰的要素之考察;;;; 發表人:宗澤亞/《清日戰爭》 作者。工程師兼作家(株)UTEC United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 ~ , Tokyo , Japan . 中山大學金屬系化學專業畢業,中國科學院所屬研究所十二 年勤務。八十年代末移居東京,歷經留學、 化學工程師、電子工程師等職。 多年專注日本民間風俗文化史、清日戰爭史、日本明治維新史的研究。著書 有《日本近世性文化》《清日戰爭》《明治維新的國度》等。 2. 專題報告:《釣魚臺列嶼問題-領土民族主義的魔力》評論; 報告人:岡田充(資 深評論人/日本共同通信社) *註:參「中日甲午戰爭一百二十周年紀念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2222000011114444 銘傳 大學臺北校區大會議室,2222000011114444年55月33330000、333311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