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ist ein Scribd-Unternehmen logo
1 von 58
Downloaden Sie, um offline zu lesen
2018 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贊助單位
共同主辦
主辦單位
目錄
壹、 前言 .......................................................................................................... 1
一、 計畫緣起........................................................................................................1
二、 民間行動捲動珊瑚保育意識........................................................................1
三、 民間力量持續延燒........................................................................................2
貳、 計畫宗旨................................................................................................... 3
參、 計畫目標................................................................................................... 3
肆、 行動策略及成效........................................................................................ 4
一、 公開招募,民間參與....................................................................................4
二、 推廣及宣傳,提高觸及範圍......................................................................11
三、 資訊公開及分享..........................................................................................15
四、 「向下扎根,培力社區..............................................................................17
伍、 調查結果與分析.......................................................................................19
一、 各地點概述與結果......................................................................................19
二、 綜合討論......................................................................................................50
三、 現今台灣海域面臨之困境及復育策略......................................................52
陸、 結論及未來展望.......................................................................................53
一、 珊瑚礁體檢數據持續積累..........................................................................53
二、 提升在地參與..............................................................................................54
三、 數據品質的提升..........................................................................................54
摘要
2018 年台灣珊瑚礁體檢延續往年台灣本島及離島的調查,招募了 147 人次志工,
在 21 個樣點拉了 40 條穿越線,調查時間為四月中至十一月中,共累積 120 筆資
料。
調查結果經分析後得到以下發現:
 各樣點 2-6 米的活珊瑚覆蓋率中,依據國際珊瑚礁體檢基金會的標準,有 4
個樣點達到優良(>50%)的程度,分別是澎湖東嶼坪西側、綠島柴口、蘭
嶼母雞岩和南獅;有 8 個樣點則為一般(25-50%),而有 4 個樣點屬於不
佳(<25%),分別是龍洞四號、小琉球的漁埕尾、美人洞和厚石裙礁。
 各樣點 6-12 米活珊瑚覆蓋率情形,超過 50%的樣點有 7 個樣點,分佈在墾
丁及除了小琉球外的離島,澎湖東嶼坪、綠島和蘭嶼,而東嶼坪南側甚至超
過 75%,達到極優程度;有 8 個樣點屬於一般程度;5 個樣點則是不佳,多
分佈在東北角、北海岸和小琉球。
 各地水下調查過程中時常可見廢棄漁網纏繞在礁盤或珊瑚上,民生垃圾散落
礁中,顯示台灣各珊瑚礁區遭受嚴重過漁及陸源廢棄物污染。
 綠島大白沙 5 米及 10 米、石朗 10 米的活珊瑚覆蓋率對比 2016 年明顯下降
許多(大白沙 5 米處由 79.4%變為 28.1%;大白沙 10 米處 81.9%變 58.8%;
石朗 10 米處由 58.8%變為 26.9%),推測可能因為 2016 年 9 月時莫蘭蒂颱
風所致。
 小琉球自從在 2016 年 9 月強颱莫蘭蒂重創後,三個調查點的活珊瑚覆蓋率
仍低,且厚石裙礁 5 米處還觀察到結螺群聚啃食珊瑚。
 許多地點都觀察到泥沙覆蓋,包含台東基翬、杉原、基隆潮境、龍洞 1.5 號
等,基翬的泥沙覆蓋情況依舊嚴重且為全台最高,高達 17.8%,
台灣大多珊瑚礁區的健康狀態屬於「一般」程度,顯見台灣環境之得天獨厚,有
利於珊瑚生長。如進行保護及復育措施,還是能令我們的海洋恢復生機。可行的
復育措施有:劃設海洋保護區、海洋遊憩區的承載量限制、加強執法、沿岸及河
川中上游開發/開墾的限制並落實水土保持工作、汙水排放的管制、積極淨灘/淨
海等等。
壹、前言
計畫緣起
珊瑚礁為海中的熱帶雨林,孕育豐富生命,2007 年東沙環礁正式成為台灣首座
的海洋國家公園,海洋教育也於 2009 年正式進入中小學課程中,似乎可見政府
對海洋環境重視的曙光及海洋保育意識的抬頭。然而目前各處珊瑚礁區受到人為
破壞及威脅的狀況仍時有所聞,顯見台灣在實際作為上仍有不足之處。
自 1997 年國際珊瑚礁年的全球性珊瑚礁普查,世界各地包括台灣開始以珊瑚礁
體檢(ReefCheck)監測珊瑚礁狀況,然而台灣珊瑚礁仍然在持續劣化。根據全
球珊瑚礁監測網(Global Coral Reef Monitoring Network)2004 年到 2007 年的監
測結果顯示,台灣地區珊瑚覆蓋率有逐漸減少趨勢,各處珊瑚礁區幾乎都被破壞
或正遭受到嚴重干擾。因此,珊瑚礁體檢將從調查轉為「守護行動」,讓全民一
起監測珊瑚礁健康狀況。
民間行動捲動珊瑚保育意識
2009 年台灣珊瑚礁體檢首次由民間發起、民間參與,所有調查員皆是一般潛水
客,因關心海洋透過公開招募而加入行動,看似困難的全台大調查,因為 56 人
次潛水志工的支持,順利完成。相關結果及分析,也在民間團體和志工的努力下
登上報紙;另外,利用網站、座談分享等各式活動,讓珊瑚礁體檢終於不再只是
學術活動,而是如國際間實行已久的志工模式,是能讓全民參與的行動。
當年台灣珊瑚礁體檢的結果發現,全台六個調查點:東北角、澎湖東嶼坪、小琉
球、台東杉原、蘭嶼、綠島當中,活珊瑚覆蓋率最高為 52%,勉強達到國際間所
定義的「優良珊瑚礁」(50%-75%),其他則是「一般」(25%-50%),或「不
佳」(25%以下)。若未能持續監控珊瑚礁的健康狀態,並採取有效的保育措施,
台灣地區珊瑚礁海域消失的速度可能遠高於預期,促使我們加速保育工作的步
伐。
民間力量持續延燒
台灣珊瑚礁體檢從 2009 年起,至今邁入第十年,本會持續排除萬難並邀請潛水
志工們一同為全台珊瑚礁進行健康檢查,每年都招募到近百人次志工為台灣民眾
傳達湛藍海水中的點滴故事。同時為了達到長期監測的目的,歷年來都盡可能延
續往年調查地點,以達到同地點時間序列上的比較。
蕃仔澳(淺), 4.25 小琉球蛤板灣(淺),
9.375
蘭嶼機場外礁(淺),
8.75
鼻頭角(深), 52.5
綠島柴口(深),
51.875
0
10
20
30
40
50
60
珊瑚覆蓋率(%)
2009年調查點(按時間排序)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
淺(3-5m)
深(6-10m)
莫拉克颱風
貳、計畫宗旨
落實珊瑚礁體檢(ReefCheck)民間的參與精神,以民間潛水志工的觀點規劃行
動,並積極邀請潛水教練或在地志工認養和包梯,讓珊瑚礁守護及海洋保育能更
貼近民眾,確實引發大眾對於海洋的關心,將社會對於「海鮮文化」的觀念導正
為「海洋文化」。
另外,透過號召潛水客加入珊瑚礁體檢,提供潛水愛好者踏入守護海洋行列的管
道,使潛水本身成為負責任旅遊的一環,帶動在地永續發展,建立海洋思維的新
型態旅遊方式。
最後,藉由記錄海中珊瑚生態系之健康狀況,結合全台民力開始在當地社區累積
長期調查數據,推動珊瑚礁保育。
參、計畫目標
延續全台珊瑚礁調查:由北至南針對台灣本島及離島,選擇台灣各地多處不同的
珊瑚礁海域進行水下調查,以監測不同地區的海洋狀況。
 累積調查力量:調查不中斷,持續每年在相同地點的調查將能累積有效守
護力量。
 深化社區參與:由在地團體擔任地區性主辦,讓珊瑚礁體檢深入地方,確
實建立符合當地海域的監測機制。
 活化海岸社區:強調參與者對環境的付出與保護,讓外來者不再消費環境,
而是用海洋思維的永續觀念體驗社區、為社區注入活力。
 落實民間參與:由民間團體主辦,資深潛水志工參與執行團隊,並公開號
召更多一般潛水員加入行動協助調查,落實國際珊瑚礁體檢的初衷。
 強化科普教育:更多媒體參與、更簡單的介紹方式、更易懂的訊息傳播。
 爭取珊瑚生存權:宣導並爭取大眾認知到珊瑚也是生物,不是岩石或石塊,
孕育海洋生命力的珊瑚礁生態系應予以保護。
 確保海洋健康:藉由各種活動、宣傳之推動,讓更多民眾以實際力量一同
維護家鄉的海洋環境。
肆、行動策略及成效
公開招募,民間參與
此次為第十年由民間主辦的珊瑚礁體檢,目標是持續喚醒守護珊瑚礁及海洋的意
識。潛水者是其中一群最了解海底變化及珊瑚礁狀況的人,如能持續提供珊瑚體
檢資訊,將使關心海洋的潛水者了解到現今珊瑚礁的狀態,不僅提供管道讓他們
付出一己之力,也提供民眾一個非學術管道認識海洋。如果民眾廣為周知通行全
球的珊瑚礁體檢,將提昇台灣的海洋觀,也多了全民監督的力量。今年活動總計
招募了 147 人次志工。
2018 年珊瑚礁體檢活動流程表
活動日期 地點 舉辦場次
4/21-22 及 11/17-18 墾丁 2
4/14-15 綠島 1
5/11-13
台東杉原、基翬及花
蓮石梯坪
1
5/20 野柳 1
5/25 龍洞四號 1
5/26 龍洞 1.5 號 1
6/8-11 澎湖 1
6/30-7/1 蘭嶼 1
7/7 番仔澳 1
8/19 潮境 2
9/26 小琉球 1
辦理模式
每個梯次因為地點、交通運輸、或其他環境條件之不同,以及考量當地合作潛店、
社區或志工隊等在地團隊之量能,辦理方式分成下列三種:
 協會主辦
由協會自行規劃、籌備和招募志工,多以離島和偏遠地區為主,包含:澎湖東嶼
坪、綠島、蘭嶼、台東基翬、台東杉原、花蓮石梯坪等。
 潛店合辦
在部份區域採用和業者或教練共同主辦的方式舉辦活動,因為他們熟悉平常活動
海域,也有管道對客人或學員進行宣傳。協會與有意願之合格潛水教練合作,由
協會處理報名流程等行政事項,而教練負責活動聯絡事項及活動時成員之水下安
全。教練也會協助在自己的潛水社團、俱樂部或潛水店招募學員或客人為志工,
進行該梯次調查活動。優點為教練熟悉參與成員的潛水程度,成員間默契也會優
於一般招募志工。以此方式舉辦的梯次包含:東北角龍洞四號、龍洞 1.5 號、番
仔澳、野柳、基隆潮境。
 地方主辦
延續往年慣例,在部份區域採用由當地社區、業者或志工隊主辦的方式舉辦活動。
透過這一套簡單、系統性、廣泛適用的珊瑚礁體檢方法,將能協助其追蹤他們周
遭珊瑚礁的變化和海洋環境所面臨的困境。體檢活動由當地社團、志工隊、潛水
店家主辦,負責規劃、招募和報名等所有事項,邀請協會提供相關協助及技術指
導,包含:小琉球、墾丁。
報名資格
珊瑚礁體檢招募對象為「氣瓶支數 50 支以上之合格潛水員」(部分場次需具有
船潛經驗)等級以上之年滿 18 歲之民眾。
因為珊瑚礁體檢不同於休閒潛水,須完成特定任務,而較類似水下工作,且隨行
之科學指導員也僅能提供科學技術指導,不像導潛能照顧到志工的安全性,因此
限定合格潛水執照且能照顧自己的潛水員。
報名宣傳
各梯次行動簡章和報名表將於至少活動前一個月公告,所有活動皆採網路報名,
先於官網公告,並透過臉書台灣珊瑚礁體檢社團、其他潛水社團或合辦教練廣為
宣傳,此外也會以 EDM 形式提供給參與過的志工。
報名方式及流程
主要以網路報名方式登記;入選方式以報名順序為主,額滿為止。如果報名資格
不符或資料不完整,主辦單位有拒絕之權力,並以候補名單遞補。而如果沒有在
公告時間內完成付費手續,即視為未完成報名程序,主辦單位一樣可以取消報名
資格以候補名單遞補。
活動模式
珊瑚礁體檢行動舉辦模式以兩大主軸進行,一為短天數(多為 1-3 天)、行程僅
包含行前訓練及水下調查的「珊瑚礁體檢」;另一則為長天數,與在地社區有較
多互動或搭配較多休閒行程的「珊瑚礁體檢假期」,依照各個地區的特性,選擇
不同的進行模式作最有效率的安排。
模式一:珊瑚礁體檢行動
此為單純的潛水調查行動,天數短,大約在 1-3 天左右,行動過程中不包括食宿
及任何交通安排,進行方式為:體檢前由科學指導員進行 1.5-2 個小時的珊瑚礁
體檢課程;接著由教練和科學指導員確認任務分配;著裝下水進行調查。調查結
束後,科學指導員將帶領志工就所記錄的數據進行討論分析。
本年度全台珊瑚礁體檢以此模式進行的地點包含綠島、台東基翬、台東杉原、花
蓮石梯坪、東北角番仔澳、東北角龍洞四號及 1.5 號、北海岸野柳、墾丁、小琉
球、基隆潮境。
模式二:珊瑚礁體檢假期
珊瑚礁體檢工作假期除涵蓋志工服務項目,也將提供志工食宿、當地交通或文化
生態導覽。除一般珊瑚礁體檢行前訓練、水下操作及後續討論,所有志工都在當
地社區過夜,不僅在服務過程中了解當地的議題,過程中的也可把各項花費直接
回饋到社區,參與志工也能與社區產生更深刻的連結。而珊瑚礁體檢假期進行的
地點通常是較少人為活動的場域,並且因為位置較偏遠,多半沒有設置汙水或廢
棄物處理系統,當地生態系也格外容易受到人為干擾。真正的「生態工作假期」,
不僅是讓志工了解當地人文及自然生態的假期,也是減輕志工在活動中對當地生
態造成的污染及干擾,達到真正的環境友善的假期,因此活動在以下方面各有特
別設計:
 使用純天然可分解的盥洗用具
小島或偏鄉常缺乏汙水處理系統,生活廢水將直接排放到海洋,任何多餘的人造
化學成份,都將造成海洋生態的負擔。活動進行期間由主辦單位準備所有盥洗劑、
清潔劑,包括天然洗髮精、潤髮乳、肥皂、牙膏等,邀請所有參與志工與工作人
員一同體驗純淨低汙染的假期。
 垃圾減量及嚴謹垃圾回收
為了守護海洋,活動中都將詳細考量任何可能造成海洋破壞的環節。工作假期期
間將要求所有參與人員自行攜帶盥洗用具(包含毛巾、牙刷等)及環保餐具,從
源頭減少垃圾製造量;製造的所有垃圾,都將嚴格進行分類並妥善處理,不讓生
活垃圾意外進入海洋成為海洋生物殺手。
本年度於澎湖東西嶼坪及蘭嶼採用此種類型的舉辦模式。
行動費用
各梯次珊瑚礁體檢由志工自行負責交通費、膳宿和活動費用,另將尋求經費補助
講師費、氣瓶費、船費、器材費等,以因應各調查點狀況不同所產生的費用價差,
讓各梯次潛水志工所負擔的費用不致差距過大且在合理範圍。
志工聯繫及互動
珊瑚礁體檢行動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志工,因此行動中的各個面向,都特別注意如
何讓志工確實了解珊瑚礁體檢的意義、關心珊瑚保育、進而付出守護珊瑚的行動,
因而規劃以下互動形式:
 行前聯繫
行前通知內容包含寄送「珊瑚礁體檢操作指南」,供志工先行了解珊瑚礁體檢事
項,同時強調珊瑚礁體檢是工作,並非一般休閒潛水,以免對於行動有過大落差,
而後否定珊瑚礁體檢的行動價值;另外,活動過程中為達垃圾減量,也將要求志
工自行攜帶所有環保餐具。
 調查後數據分享
於每次珊瑚礁體檢水下行動後分享數據並視情況邀請志工聚餐,除聯繫志工感情
外,更重要的是分享數據,讓志工瞭解該處海域的珊瑚礁狀況,並且適時邀請志
工發表心得感想。
 發送志工快訊
珊瑚礁體檢秉持「資訊公開」的精神,為了讓志工瞭解調查過後的數據,其呈現
出來所代表的意義,並且持續和其他參與過的志工有所連結,因此在行動結束後,
將發送志工快訊,內容不僅包含當梯調查數據、活動快訊,也附有活動照片和相
關新聞報導,讓志工對於其他海洋保育消息不脫節。志工快訊以電子郵件寄發給
當梯或曾參與過活動的潛水志工,提供有興趣的人士從粗淺到專精的各階層資訊。
今年共發送 14 篇志工快訊,成功寄達 39,575 封。
編號
發送日
期
快訊標題 網址
1 3/22
潛季來臨,快為自己預約下
一趟體檢行程
--
2 5/23
2018 年珊瑚礁體檢開跑 首
站落腳墾丁
https://e-info.neticrm.tw/civicrm/
mailing/view?reset=1&id=2398
3 6/7
綠島潛店與潛客共同參與珊
瑚礁體檢 一同守護海洋生
態
https://e-info.neticrm.tw/civicrm/
mailing/view?reset=1&id=2423
4 6/19
花東連線體檢 台東基翬泥
沙覆蓋情況依然嚴重
https://e-info.neticrm.tw/civicrm/
mailing/view?reset=1&id=2479
5 7/6
東嶼坪珊瑚覆蓋優 志工驚
生態豐富
https://e-info.neticrm.tw/civicrm/
mailing/view?reset=1&id=2523
6 8/9
野柳珊瑚礁體檢 藻類覆蓋
率攀升需關注
https://e-info.neticrm.tw/civicrm/
mailing/view?reset=1&id=2572
7 8/15
蘭嶼珊瑚生長佳 玉女岩海
綿覆蓋率減少
https://e-info.neticrm.tw/civicrm/
mailing/view?reset=1&id=2565
8 8/28
【免費講座】海裡的公民科
學家 x 海龜點點名
--
9 8/31
番仔澳、潮境珊瑚礁有泥沙
覆蓋 能見度易受影響
https://e-info.neticrm.tw/civicrm/
mailing/view?reset=1&id=2611
10 9/11
【免費講座】海裡的公民科
學家 x 鯊魚報報
--
11 9/26
【免費講座】海裡的公民科
學家 x 珊瑚健康觀測
--
12 10/7
【免費講座】海裡的公民科
學家 x 珊瑚礁體檢
--
13 10/11
小琉球珊瑚覆蓋率持續低迷
需時間回復
https://e-info.neticrm.tw/civicrm/
mailing/view?reset=1&id=2651
14 12/14
墾丁合界觀察到零星的新死
珊瑚
https://e-info.neticrm.tw/civicrm/
mailing/view?reset=1&id=2708
圖說:珊瑚礁體檢快訊示意圖
影像留存及呈現
所有珊瑚礁體檢活動照片都將上傳到網路相簿 flickr 提供志工下載外,並且透過
臉書介面達到快速分享及公開的目的,同時也讓大眾了解珊瑚礁體檢舉辦的過程。
除此之外,歷年活動照片上傳至網路相簿,達到長久留存活動資料的目的。
推廣及宣傳,提高觸及範圍
官方網站
「海洋及海岸守護」網站(http://teia.tw/seawatch)不僅刊載珊瑚礁體檢成果,內
容還涵蓋海洋文選、海洋倡議,具體宣揚協會對於海洋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的理
念。2018 年度網站造訪不重複瀏覽量為 52,481 人次(以 2018 年 1 月 1 日至 2018
年 12 月 05 日計算)。
圖說:海洋及海岸守護網站
推廣活動
i. 珊瑚礁體檢體驗課
為推廣珊瑚礁體檢,針對擁有至少 30 支氣瓶經驗的潛水員舉辦體驗活動,讓更
多潛水愛好者透過活動了珊瑚礁體檢在做什麼、如何做。活動內容以認識珊瑚礁
體檢和如何操作調查為主,分別有陸上模擬和水下實作兩個部份。為了增進
Eco-diver Trainer 之經驗值,由黃三鄺教練協助籌備體驗活動及擔任講師,同時,
也邀請珊瑚礁體檢資深志工在體驗活動中擔任助教,以達到經驗傳承之目的。今
年度共舉辦 2 梯次體驗活動,參與體驗的潛水人員共 12 名。
日期 地點 參與人數 資深志工
6/23 龍洞 1.5 號 5 6
6/24 龍洞 1.5 號 7 6
圖說:6/24 參與潛水員合照
ii. 擺攤
受邀至 2018 台灣國際潛水暨度假觀光展,於 6/22-24 期間於臺北花博爭豔館擺
攤,宣傳及推廣珊瑚礁體檢,並邀請現場民眾加入臉書珊瑚礁體檢社團,共計增
加 129 名社團成員。
圖說:潛水展期間和民眾介紹珊瑚礁體檢(圖片來源:由主辦單位拍攝)
iii. 海洋保育講座
透過實體講座,將海洋保育的知識傳達給潛水人或一般民眾。本次系列講座規劃
主題為「海裡的公民科學家」,邀請不同類型的海洋公民科學家行動發起人介紹
目前在台灣進行的海洋公民科學家行動,藉此擴大宣傳,廣邀潛水人加入,並且
也傳遞海洋保育概念。系列講座舉辦期間為 9-10 月,每隔週週三晚上七點半至
九點半於台北長寬高文創空間進行,共舉辦四場,吸引了 135 人次觀眾到場。
日期 講座主題 講者 參與人數
9/5 海龜點點名 馮加伶 28
9/19 鯊魚報報 蘇珊慧 31
10/3 珊瑚健康觀測 廖運志 37
10/17 珊瑚礁體檢 徐巧玲 39
圖說:10/3 講座現場
社群網站之經營
現今社群網已成為許多人資訊交流、互相聯繫的管道,其特性是散播速度快、範
圍廣。鑑於時代潮流的演進,本會成立「台灣珊瑚礁體檢」臉書社團,即時公開
講座訊息、報名資訊及相關海洋保育新聞等,不僅達到資訊流通的目的,成員之
間討論互動也相當密切,達到資訊公開及分享交流的目的。目前社團成員共 2,777
位(統計至 2018.12.05)。
宣傳及推廣-紙本摺頁
為廣為推廣珊瑚礁體檢,提升知名度以吸引更多潛水志工參與,本會透過擺攤或
網路社群邀集店家協助擺放摺頁。摺頁攤開時正面可當小海報使用,正面呈現珊
瑚礁體檢調查的 18 種指標性魚類及無脊椎動物,並且標註各物種在生態中扮演
的角色及遭受捕撈的原因。一方面增加水下辨識能力,另一方面發揮環境教育作
用。今年共計接觸 34 個夥伴,包含潛水店家、民宿和餐廳等,甚至學校營隊,
遍布全台各地。
圖說:成功商水全國高中海洋文學營(蔡安泰提供)
資訊公開及分享
成果公開
基於資訊公開的精神,每次珊瑚礁體檢結束後,都會將調查結果公開於本會官網
上(teia/seawatch),內容不僅以圖表呈現,並搭配簡單的分析說明,解釋數據
可能代表的意義或是可能的成因。此外也會將網頁分享至臉書珊瑚礁體檢社團,
讓有興趣了解的潛水人員也有管道獲得資訊。
編號 調查地點 連結
1 墾丁(春季)
https://teia.tw/zh-hant/seawatch/event/15195
/report/16270
2 綠島
https://teia.tw/zh-hant/seawatch/event/15195
/report/16418
3
台東基翬、杉原
花蓮石梯坪
https://teia.tw/zh-hant/seawatch/event/15195
/report/16487
4 北海岸野柳
https://teia.tw/zh-hant/seawatch/event/report
/16893
5 東北角龍洞四號
https://teia.tw/zh-hant/seawatch/event/15195
/report/16836
6 東北角龍洞 1.5 號
https://teia.tw/zh-hant/seawatch/event/15195
/report/17388
7 澎湖東嶼坪
https://teia.tw/zh-hant/seawatch/event/15195
/report/16690
8 蘭嶼
https://teia.tw/zh-hant/seawatch/event/15195
/report/16875
9 東北角番仔澳
https://teia.tw/zh-hant/seawatch/event/15195
/report/16720
10 基隆潮境
https://teia.tw/zh-hant/seawatch/event/15195
/report/17102
11 小琉球
https://teia.tw/zh-hant/seawatch/event/15195
/report/17392
12 墾丁(秋季)
https://teia.tw/zh-hant/seawatch/event/report
/17827
圖說:成果報告示意圖
新聞報導
除了以快訊分享體檢數據和發現,必要時也將以新聞報導方式刊登在環境資訊中
心,並分享在臉書「台灣珊瑚礁體檢」社團。今年共產出 6 篇新聞,其中一篇為
番仔澳及潮境新聞轉譯為英文。
日期 媒體 標題 連結
4/20 環境資
訊中心
2018 年珊瑚礁體檢正
式開跑 首站落腳墾丁
http://e-info.org.tw/node/211120
4/27 環境資
訊中心
時隔兩年體檢綠島珊
瑚礁 仍見莫蘭蒂颱風
侵襲效應
http://e-info.org.tw/node/211266
6/14 環境資
訊中心
澎湖東嶼坪珊瑚覆蓋
優 志工驚呼生態豐富
http://e-info.org.tw/node/212194
9/06 環境資
訊中心
公民科學家來體檢 番
仔澳、潮境發現泥沙蓋
珊瑚
https://e-info.org.tw/node/213843
9/12 環境資
訊中心
Taiwan Reef Check
2018 Reveals Reefs
Covered by Silt
https://e-info.org.tw/node/213943
12/12 環境資
訊中心
公民科學家如何幫助
海洋?珊瑚礁體檢的
十年省思與展望
https://e-info.org.tw/node/215501
向下扎根
志工培力:生態潛水家員 Eco-diver 培訓課程
為了深化及提昇臺灣潛水人員進行珊瑚礁體檢的能力,持續進行生態潛水員培訓,
這將有助於增加志工的珊瑚礁體檢知識及操作的精準度。訓練過程等同一門潛水
專長,透過室內學科及野外實習,學員將獲得所有進行珊瑚礁體檢所需的知識,
包含:指標性魚類、無脊椎動物及底質的辨認、如何設置穿越線等。完成結訓的
志工將由珊瑚礁體檢基金會認證為生態潛水員,持有此一認證,可在印度太平洋
地區加入其他與珊瑚礁體檢基金會相關組織的珊瑚礁體檢。今年協會與 iDiving
愛潛水全方位潛水中心及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合辦,共進行三梯培訓,訓練出
26 位生態潛水員。
日期 參與人數 合辦單位/團體
5/24-25, 6/2 -3 3 iDiving
7/31-8/3, 8/11-12 9 iDiving
8/11-12, 8/18-19 8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12/12-14 6 --
生態潛水員室內課程 學員學習生物辨識中
志工感恩茶會
由於珊瑚礁體檢仰賴志工回鍋參與才能提升調查數據之品質,因此和志工聯繫感
情極為重要。藉由本次志工感恩茶會,不僅回顧珊瑚礁體檢 9 年之歷程、宣傳生
態潛水員 Eco-diver 認證制度及後續規劃,並且宣傳今年度珊瑚礁體檢行程,邀
請志工持續參與,約 25 人參與。
伍、調查結果與分析
每位志工在下水前都須接受至少 2.5 小時的行前訓練,由本會負責依照珊瑚礁體
檢基金會所頒布的標準調查方法,協助指導及訓練參與之潛水志工。行前課程內
容涵蓋調查方法及指標性物種辨認要點。調查方法以「穿越線」(transect)調
查法為基礎。每組編制包含科學指導員、佈線員(多由教練或導潛擔任)、攝影
(照相)紀錄員、魚類、無脊椎動物及底質調查員。首先科學指導員於水面上與
佈線員決定佈線方向,佈線員先行下水以捲尺拉出一條 100 米長、平行海岸線的
等深穿越線,待佈線員打出浮力棒後,其餘人員偕同科學指導員入水,水下集結,
等待 3-5 分鐘待魚類從驚擾中恢復後,魚類調查員首先出發,其次依序為無脊椎
動物和底質調查員,參照水下圖鑑依序做調查,並將調查結果記錄於水下記錄板
上。
各地點概述與結果
墾丁
墾丁國家公園是我國第一座國家公園,因為位處熱帶海域,海下珊瑚礁發育良好,
為在地帶來許多海洋觀光收益,亦為近海漁業提供源源不絕的資源。然而各項蓬
勃發展的人為活動,也為當地生態帶來諸多壓力。自 1982 年 9 月公告成立國家
公園以來,執法單位礙於人力資源不足,以致海洋生物遭盜捕濫殺之遺憾事件仍
層出不窮,近海違法漁網或廢棄漁網「網死」生命的情形,亦時有所聞。為能永
續經營這片壯麗但脆弱的海洋生態,如果政府部門能和與民間團體、業者或權益
關係人,一同投入監測海洋生態的工作,或許也能成為喚醒民洋保育意識的助
力。
 調查日期:2018 年 4 月 14-15 日及 11 月 17 日
 地方合作:陽光潛水
 志工人次:春季 9 人;秋季 10 人
 調查樣點:合界
 水溫:春季 26-27 度;秋季 25-26 度
 能見度:春季 16-18 米;秋季 5 米
 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5 米兩季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和軟珊瑚總和)分別為 31.875%
和 34.375%,10 米的春季和秋季數據則分別是 55%和 53.75%,以國際標準來看,
5 米的覆蓋率屬於「一般」等級(25-50%),10 米的覆蓋率則屬於「優良」等
級(介於 50-75%),珊瑚組成主要以硬珊瑚為主,軟珊瑚僅有零星分布。比對
合界自 2016 年以來記錄的數據,5 米處硬珊瑚覆蓋率大約在 35%上下,而 10 米
處則在 50%上下。
藻類部分,2018 年 4 月的藻類在兩個深度皆超過了 15%,可能是因為適逢季節
交替,而使藻類數量增多。一般來說在水溫逐漸升高後,藻類也會漸消失;而秋
季 5 米和 10 米的藻類覆蓋度分別是 8.75%和 8.125%,對照往年結果,沒有太大
差異。秋季調查有觀察到零星的新死珊瑚,主要是枝狀和葉片型珊瑚,同時也發
現結螺蹤跡,懷疑極有可能是結螺啃食造成,然而因為沒有直接觀察到結螺直接
聚集在珊瑚上,因此還需持續觀察才能確定。
圖說:合界的新死珊瑚
0
10
20
30
40
50
60
70
%
2018合界底質
5米 2018-Apr
5米 2018-Nov
10米 2018-Apr
10米 2018-Nov
魚類部分,春秋兩季的兩條穿越線都有觀察到蝶魚和鸚哥魚。蝶魚的族群密度在
5 米較低,族群密度分別是 3.75 隻/100m2
(春)和 4.75 隻/100m2
(秋),而 10
米春秋兩季則分別是 12.5 隻/100m2
和 9.75 隻/100m2
。鸚哥魚則沒有顯著不同,
春秋兩季兩個深度的族群密度介於 0.25-0.75 隻/100m2
,最低是春季 5 米和秋季
10 米,最高則是春季 10 米。此外秋季 10 米穿越線記錄到最多魚種,包含石鱸、
笛鯛,以及體長大於 30 公分的石斑,由於野外的石斑遭受到非常嚴重的捕撈壓
力,因此可以記錄到大石斑實屬難得。
0
2
4
6
8
10
12
14
16
隻數/100m2
2018合界指標性魚類族群密度
5米 2018-Apr
5米 2018-Nov
10米 2018-Apr
10米 2018-Nov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8-Apr 2018-Nov 2018-Apr 2018-Nov
5米 10米
隻數/100m2
2018合界魔鬼海膽族群密度
無脊椎動物部分,魔鬼海膽在春季 5 米穿越線的族群密度相當高,為 86.25 隻
/100m2
,秋季則是 55.5 隻/100m2
,而 10 米兩季的族群密度則分別是 14.75 隻/100m2
和 14 隻/100m2
,差異不大。對照往年的數據,合界魔鬼海膽的數量還看不出明
顯趨勢,但是相較台灣其他調查地點都來得高,其原因有可能是食物來源充足、
沒有天敵等諸多因素,究竟成因為何,需要其他更深入的調查才能瞭解。
其他無脊椎動物的部分,硨磲貝的族群密度則是介於 0.75-1.75 隻/100m2
,10 米
兩季調查都是 0.75 隻/100m2
,而最高則是 5 米春季的數據。另外,除了 5 米秋
季的穿越線外,其他都有觀察到清潔蝦,族群密度介於 0.25-0.5 隻/100m2
。
綠島
綠島珊瑚礁的美麗壯觀,潛點類型多樣豐富,海水清澈能見度高,全年潛水皆適
宜,此地一直為潛客津津樂道。綠島的易達性,豐富的海洋生態資源,粗估每年
吸引 40 萬人次造訪。觀光客總量在沒有限制,海洋遊憩運動不受控管,且島上
無任何汙水處理設施之下,生活廢水都是直接排入海中,即便歷年來綠島活珊瑚
覆蓋率都相當高,但是長久下來,還是對當地珊瑚礁生態系造成相當大的壓力及
干擾。2006 年綠島珊瑚爆發黑綿病,或許即是此地珊瑚礁生態系面臨過度環境
壓力所發出的警訊。為了保存綠島珍貴的水下景色,需要長久持續的監測及守護
行動。2017 年 3 月綠島北部發生油污事件,幸而當地相關人士迅速協助清除,
可見當地社區對海洋資源共有和永續使用的保育概念逐漸提升,只是如何協助不
同權益關係人在維持生計及保育間尋求平衡,將是公部門、保育團體及在地人三
方未來可攜手努力的方向。
 調查日期:2018 年 4 月 22 日
0
0.5
1
1.5
2
2.5
隻數/100m2
2018合界指標性無脊椎動物族群密度
5米 2018-Apr
5米 2018-Nov
10米 2018-Apr
10米 2018-Nov
 地方合作:藍莎潛水中心
 志工人次:14 人
 調查樣點:柴口、石朗、大白沙
 水溫:25-26 度
 能見度:25 米
 調查結果
底質調查結果顯示,三處的活珊瑚覆蓋率介於 26.9~65.6%之間,石朗 10 米處最
低,柴口 5 米處最高,柴口 5 米及 10 米、大白沙 10 米的活珊瑚覆蓋率超過 50%,
屬於國際標準「優良」等級,其他穿越線則落在 25~50%,屬於「一般」。
圖說:綠島大白沙的活珊瑚覆蓋率下降許多。(黃靖雲攝)
對比 2016 年時調查結果,調查地點也同樣是這三處,大白沙 5 米及 10 米、石朗
10 米的活珊瑚覆蓋率明顯下降許多(大白沙 5 米處由 79.4%變為 28.1%;大白沙
10 米處 81.9%變 58.8%;石朗 10 米處由 58.8%變為 26.9%),在與當地業者或教
練討論後,推測可能因為 2016 年 9 月時莫蘭蒂颱風所致。
指標性魚類部分,則都有觀察到蝶魚,族群密度在每 100 平方公尺 0.75~5.5 隻,
大白沙 5 米處最低,柴口 10 米處則最高。鸚哥魚僅有大白沙 5 米處沒有記錄到,
族群密度在每 100 平方公尺 0.5~5.25 隻,最低是柴口 5 米,最高為石朗 10 米。
其他則還有零星記錄到石鱸、笛鯛和裸胸鯙。柴口和石朗屬於保護區範圍,禁止
採捕魚類,並且又是當地熱門的浮潛景點,常有餵食行為,因此吸引不少魚群聚
集。
無脊椎動物部分,所有穿越線都有記錄到魔鬼海膽和硨磲貝,其他無脊椎動物則
還有零星觀察到清潔蝦、龍蝦、棘冠海星。硨磲貝族群密度為每 100 平方公尺
0.25~2 隻,最低是柴口 10 米,最高是柴口 5 米。由於 2014 年起台東縣政府已經
公告綠島全島沿岸潮間帶及自平均低潮線向外海延伸 200 公尺小於 15 公分的硨
磲貝禁止採捕,因此近年來調查時多半都能觀察到硨磲貝。「柴口分區」、「石
朗分區」及「龜灣分區」,則是任何大小的硨磲貝都禁止採捕,因此較能記錄到
大於 15 公分的硨磲貝個體。
魔鬼海膽的部分,族群密度為每 100 平方公尺 0.25~81 隻,地點之間數量差距非
常大,最低的是柴口,而石朗、大白沙都可記錄到數十隻。究竟魔鬼海膽是數量
突然增多,抑或者是因為缺少了軟珊瑚的遮蔽,使志工更容易觀察到,由於缺乏
2017 年的調查數據,因此只能持續觀察才能得知。
台東基翬、杉原及花蓮石梯坪
基翬(音同「灰」)位於台東知名景點三仙台南側,源自當地阿美族語「Kihaw」
音譯,意思為「海灣」,屬於三仙台自然保護區範圍,也是今年 3 月公告列入保
育物種的台灣特有種「福爾摩沙偽絲珊瑚」的棲息地之一。
杉原灣 2008 年珊瑚礁體檢結果顯示活珊瑚覆蓋率高達 70%。如此豐富的珊瑚礁
資源提供其他物種棲息及覓食的場所。2010-12 年體檢數據顯示活珊瑚覆蓋率維
持在約 25-50%之間,但新死珊瑚增多,且疑似遭受沉積物覆蓋致死,這些跡象
反映出陸地水土保持不良。
石梯坪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石梯灣,整個區域為海岸階地,因為海蝕地形十分發達,
海蝕平台、隆起珊瑚礁、海蝕溝、海蝕崖和壺穴等,地質景觀多元豐富,同時也
是東部著名的景點,每到假日總是吸引大批到東海岸遊玩的旅客在潮間帶戲水。
但鮮為人知的是,除了地質景觀,這裡也蘊藏豐富珊瑚礁生態和多樣的海洋生物,
而附近部落居民的生活也與這片海息息相關。
 調查日期:2018 年 5 月 12-13 日
 志工人數:台東 11 人;花蓮 12 人
 調查樣點:台東基翬、杉原及花蓮石梯坪
 水溫:26-27
 能見度:基翬 6-8 米;杉原 3-4 米;石梯坪 10-12 米
 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三個地點的活珊瑚覆蓋率杉原為 28.8%,基翬和石梯坪皆為 44.4%,
而基翬和杉原的組成以硬珊瑚為主,而石梯坪則是硬珊瑚和軟珊瑚為主(軟珊瑚
覆蓋率 18.1%)。其他值得關注的部分,杉原的新死珊瑚高達 7.5%,不僅是三
個地點最高,在其他調查點也罕有記錄,而藻類覆蓋率 20%也偏高,可能因素是
季節轉換或營養鹽偏高等因素,是否因為藻類覆蓋導致珊瑚死亡,有待持續觀察;
基翬的泥沙覆蓋情況依舊嚴重,覆蓋率高達 17.8%,是三個地點中最高。
近年基翬及杉原周邊土地都不時有開挖、整地的狀況,極有可能因此導致或是加
劇現今環境不佳的情形。
圖說:台東基翬被泥沙覆蓋的珊瑚。
指標性魚類部分,三個地點皆有記錄到蝶魚,族群密度為每 100 平方公尺
1.25-3.375 隻,最低是杉原,最高則是基翬。由於杉原的能見度是三個地點中最
差,也極有可能是因為能見度太低,不利於觀察。此外,基翬還有記錄到鸚哥魚
和裸胸鯙,杉原則是記錄到石鱸,然而數量都不多。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魔鬼海膽的族群密度為每 100 平方公尺 0.75-3.625 隻,
最高是基翬,最低則是杉原。另外還有在杉原、基翬發現硨磲貝,而其他無脊椎
動物則是都缺席。
而從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的數量來看,再加上調查過程不時可見到漁網或垃圾,顯
見這三個地點還是受到不少人為干擾。
北海岸野柳
野柳因擁有奇岩怪石,包含:女王頭等,還有豐富的地質景觀,因此已用文化資
產保護法公告為野柳地質保護區。每年遊客為了欣賞這裡的海岸風光,絡繹不絕。
而保護區的範圍不只限於陸地,周邊 20 米水深的海域也處於保護區的範疇,因
此一般潛水人員或漁船難以靠近,雖然還是有釣客會進入釣魚,某種程度下也保
護了這裡的海洋生態。
 調查日期:2018 年 5 月 20 日
 地方合作:iDiving 愛潛水全方位潛水中心
 志工人次:10 人
 調查樣點:野柳岬南側
 水溫:24-25 度
 能見度:5 米處 5 米,10 米處 10 米
 調查結果
底質調查結果顯示,野柳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軟珊瑚)屬於「一般」等級,5
米處達 43.8%(硬珊瑚 23.1%、軟珊瑚 20.6%)、10 米處為 20% (硬珊瑚 11.9%、
軟珊瑚 8.1%)。藻類覆蓋率分佈明顯較 2016 年同月份為高,5 米處為 45%、10
米處為 35.6%,可能因為調查當時海水溫度尚未升高(2016 年 5 月時水溫為 27-28
度),較適合藻類生長。而 10 米處底質除了藻類、岩石及活珊瑚覆蓋外,海綿
覆蓋率達 7.5%,屬近年之冠。
圖說:野柳的蝕骨海綿。(蕭伊真攝)
除了過去常見的馬桶海綿外,還發現為數不少的蝕骨海綿。這種海綿會分泌酸性
物質,讓石灰岩礁體脆弱化,若大面積佔據礁盤,將不利於其他附著生物(例如
珊瑚)生長。去年蘭嶼珊瑚礁體檢志工曾觀察到蝕骨海綿大量生長的情形,目前
東北角僅番仔澳有零星的觀察記錄,本次則在野柳 10 米處觀察到牠的分佈,未
來是否會擴散,仍需持續觀察。野柳 10 米處底質亦常記錄到海扇、海鞭等喜好
生長於強流處的物種,歸類在「其他」項下,本次觀察的覆蓋率為 4.4%。
魚類調查顯示,兩條穿越線都有觀察到蝶魚,但 5 米處每一百平方公尺只有 2
隻,10 米處則僅有 0.5 隻。笛鯛僅有 10 米處觀察到,族群密度為每一百平方公
尺為 1.25 隻,此外,5 米穿越線上則還有裸胸鯙,族群密度為每一百平方公尺
0.5 隻。高經濟價值的野生石斑,10 米處記錄到兩隻大於 30 公分體長的石斑外
(每一百平方公尺 0.5 隻),這在北部海域相當罕見,此外,兩條穿越線都可觀
察到不少體長小於 30 公分的石斑,以 10 米處總數 21 隻為最多。這些小石斑是
否能在野柳地質保護區的保育庇蔭下持續成長,仍待志工們持續觀察。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雖然志工們努力查找樣區中的礁縫,仍少有斬獲,僅有
深處記錄到一隻龍蝦(每一百平方公尺 0.25 隻)。過去偶爾可見的清潔蝦及魔
鬼海膽,本次都未觀察到。
本次調查雖然在兩條穿越線仍觀察到廢棄漁線(環境衝擊程度為中-低程度),
但上面已覆滿了鈣化珊瑚藻,未觀察到新的漁具垃圾纏繞。近年配合珊瑚礁體檢
調查的李船長表示,近幾年野柳地質公園近岸海域,幾乎已無漁人在此放網捕魚,
因此過去調查時仍常見到廢棄漁網在礁盤上飄揚的情形,已日益改善。本次調查
日未遇上大節慶,因此陸上遊客不多,但在調查結束返回陸地前,志工仍在船上
觀察到水面許多塑膠垃圾,船長表示,近年來漲潮時常有各種塑膠垃圾被帶入岬
灣,本次 10 米處調查亦有記錄,值得持續關注。
東北角龍洞四號
對於珊瑚來說,龍洞灣或許不是那麼適宜珊瑚生長的環境,然而潛客還是陸續在
此地發現許多珍稀生物,如:軟絲、龍王鮋、太平洋多角海蛞蝓(俗稱皮卡丘)
及火焰花枝等。而由於此處海岸是距離全台灣最大都會區-台北市相當近且易達
性高的海洋遊憩運動場域,東北角及北海岸的潛水運動因此相當蓬勃發展,浮潛、
游泳及在潮間帶遊玩人次更是不計其數,龍洞四號(也稱和美國小)的休閒潛水
人次更是大幅度增加。據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研究人員統計,2017 年潛季高峰期,
龍洞四號的潛水員人次一天多達 500 人(張皓婷,未發表數據)。龍洞灣承受遊
憩行為所造成的壓力不言而喻。基於此地生態特性及扮演北部居民在親近海洋上
舉足輕重的角色,然而這片海域卻遭受不受限制的遊憩利用,實有需要長期監測
的需求。
 日期:2018 年 5 月 25 日
 志工人次:14 人
 調查樣點:龍洞四號
 水溫:25-27 度
 能見度:10-12 米
 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5 米和 10 米處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和軟珊瑚總和)介於
12.5-33.75%,以龍洞四號 5 米第二條穿越線最低,以國際珊瑚礁體檢標準分級,
屬於「不佳」,而其他穿越線都約 30%出頭,屬於「一般」等級(25-50%)。較令
人注目的是,四條穿越線的藻類覆蓋率都頗高,介於 16.875-36.875%,龍洞四號
10 米第一條穿越線最低,而其他三條穿越線都超過 20%,而在去年(2017 年)
就有觀察到藻類覆蓋率不低。
圖說:龍洞四號的藻類。(蕭伊真攝)
5 米第二條穿越線藻類覆蓋率最高,而這會不會是導致此條穿越線珊瑚覆蓋率最
低(藻類佔據地盤後,珊瑚難以附著)的原因,再者,一般來說藻類會在春天大
爆發,隨著夏季到來,水溫升高,水體內的營養鹽消耗殆盡後大量消失,因此此
處藻類的覆蓋率值得持續注意。
指標性魚類的部分,4 條穿越線都有觀察到蝶魚,族群密度介於每 100 平方公尺
1.5-2.75 隻,數量最多的是龍洞四號 10 米第二條穿越線,最少的則是 5 米第一條
穿越線。而其他魚類還有觀察到笛鯛、鸚哥魚和裸胸鯙,而最令人驚艷就是 10
米第一條穿越線記錄到體型大於 30 公分的石斑,相當難得。
龍洞四號一向是北部潛水人在夏季時的潛水勝地,每到週末假日水下的休閒潛水
員常成群經過穿越線,容易造成驚擾,今年度首次嘗試在平日進行珊瑚礁體檢,
雖還是有一些休閒潛水員,但數量遠低於假日人數,有效降低人為干擾,可能因
此能記錄到較多魚類。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的部分,則是僅有記錄到魔鬼海膽,族群密度為每 100 平方公
尺 1.5-5.25 隻,最低是 5 米第一條穿越線,最高則是 10 米第一條穿越線。而其
他無脊椎動物,例如以往常看到的清潔蝦,此次則是都沒有記錄到。
東北角龍洞 1.5 號
龍洞 1.5 號位於東北角龍洞灣東北側的九孔池外,與龍洞四號皆是北部潛水員休
閒潛水的熱門地點之一。
 日期:2018 年 5 月 26 日
 地方合作:亞潮吐泡泡同學會
 志工人次:11 人
 調查樣點:龍洞 1.5 號
 水溫:26-27 度
 能見度:5-7 米
 調查結果
底質調查結果顯示,龍洞 1.5 號活珊瑚組成以硬珊瑚為主,活珊瑚覆蓋率(硬珊
瑚及軟珊瑚總和) 5 米處較 2017 年同月份調查為高,勉強達「一般」等級(2018
年 25%,2017 年 18.1%),10 米處則屬於「不佳」等級,且略低於去年調查結
果(2018 年 18.8%,2017 年 20%)。藻類覆蓋率 5 米處為 35%,較 2017 年為低
(42.5%),10 米處為 31.9%,和去年比較無明顯變化。此外 10 米處還記錄到
較 2017 年為高的泥沙覆蓋率(3.1%)。一般來說,泥沙顆粒細小,易受自然潮
汐水流作用而不易沈降堆積在礁盤上,但如果附近有土地開發、或連日大雨沖刷
中上游區域表土,就可能帶來大量泥沙沈積,是造成珊瑚死亡的殺手之一,因此
在珊瑚礁體檢中被視為人為開發指標。本次調查前該區並無大雨記錄,堆積的泥
沙來源為何及後續是否有惡化情形,需密切注意。
圖說:海底沈降的泥沙。(蕭伊真攝)
魚類調查顯示,兩個深度的穿越線都有觀察到蝶魚,但 5 米處族群密度僅有 1.5
隻/100 m2
,10 米處則為 3 隻。此外,皆有觀察到裸胸鯙,族群密度都是每一百
平方公尺 0.25 隻。魚類調查員在 5 米處調查過程中雖然發現幾隻大於 30 公分的
石斑以及 1 隻石鱸,因為已經位於樣區之外,未納入記錄中。而小於 30 公分體
長的石斑,僅在 5 米處記錄到 1 隻,其他指標性魚類闕如。
無脊椎動物指標物種,魔鬼海膽為本區最常見的物種,5 米處的族群密度是每一
百平方公尺 5.25 隻,10 米處為 6.25 隻。兩個深度都記錄到馬糞海膽,族群密度
是 0.25 隻/100 m2
,以及清潔蝦(0.5 隻/100 m2
)。
本次調查仍觀察到廢棄漁線、漁網及塑膠垃圾,水面上亦可見水母漂游在塑膠袋
之間,雖然環境衝擊屬低程度,但即將進入東北角潛水旺季,各式水上活動所帶
來的干擾,仍需持續注意。
澎湖東嶼坪
位於望安與七美海域中間,有兩座相互對望的「少」人島-東嶼坪及西嶼坪。早
期漁業蓬勃發展,兩座島上各有數百居民久居,如今因為漁業沒落,島上國小廢
校,導致人口嚴重外移。現今東、西嶼坪島上分別僅剩十幾位居民。也因為人煙
罕至,島上傳統聚落能夠完整保存下來,致使東嶼坪素有「時間停止的島嶼」之
稱。島上人口稀少,遑論有什麼大型的土地開發,不僅傳統漁村聚落被保存下來,
連帶島嶼周邊的珊瑚礁生態系也因此鮮少受到人為的破壞和干擾。2014 年時,
內政部營建署於東西嶼坪及東西吉嶼成立南方四島海洋國家公園。
 日期:2018 年 6 月 9 日
 地方合作:島澳 77
 志工人次:11 人
 調查樣點:東嶼坪西側、南側及東側
 水溫:24-25 度
 能見度:15-18 米
 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三個地點的活珊瑚覆蓋率都高於 50%,屬於國際標準「優良」等
級。活珊瑚(硬珊瑚與軟珊瑚)覆蓋率介於 63.1-78.8%,最低為東側,最高為南
側。根據國際標準,東側和西側都已達「優良」等級,而南側甚至為「極優」(>75%)。
南側的珊瑚組成主要以軟珊瑚為主,西側和東側則是以硬珊瑚為主。
圖說:軟珊瑚上被藻類附著。
值得注意的是南側有些軟珊瑚的表面被疑似藍綠藻附著,有可能是因為水體中的
營養鹽較高,若是時間一久,極有可能導致軟珊瑚死亡,值得持續關注。
指標性魚類部分,觀察到最多以蝶魚為主,三個地點的族群密度介於 4.5-15 隻/
每 100 平方公尺,最低是東側,最高是西側。有可能是西側硬珊瑚組成以桌型軸
孔珊瑚或枝狀珊瑚為主,較多蝶魚可以棲息的空間。其他魚類則還有觀察到石鱸、
笛鯛、鸚哥魚和裸胸鯙等,以南側觀察到的魚種最多;東側最少,只有蝶魚和裸
胸鯙,雖調查過程觀察到至少三隻大於 30 公分的石斑,因為在樣區外故不列入
紀錄。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西側完全沒有記錄到,南側和東側則都記錄到魔鬼海膽
和硨磲貝,魔鬼海膽族群密度分別為每 100 平方公尺 3.25 隻和 1.5 隻;硨磲貝則
都是每 100 平方公尺 0.5 隻。此外最令人驚艷的,便是在南側記錄到大法螺,族
群密度是每 100 平方公尺 0.5 隻,幾乎是全台之冠。
此次東嶼坪珊瑚礁體檢結果,不僅珊瑚覆蓋率極佳,其他指標性生物的數量和種
類也較其他調查地點來得高,或許是南方四島海洋國家公園保育有成,然而在三
個地點還是觀察到零星魚線、漁網和一般垃圾,顯見多少還是受到人為捕撈壓力,
只是因為交通不便,因此較鮮有人跡。
蘭嶼
蘭嶼海域一向以發展良好的珊瑚礁生態、海水清澈(能見度長高達 20-30 米)及
椰油港大斷層的奇特地形而著名,許多台灣本島潛水客不惜遠道慕名而來。然而
歷年來諸多發生在蘭嶼周邊海域的重大人為或自然災害,如:2005 年 703 油汙
事件、2006 年小蘭嶼漁船擱淺事件、2008 年印尼及海上工作平台擱淺、2009 年
莫拉克風災,可預見這些事件單獨或累積可能對於其周邊海域生態系造成的衝擊,
且蘭嶼因地處邊陲,因此更需要民間力量積極介入,監控蘭嶼珊瑚礁的健康狀
態。
 日期:2018 年 7 月 1 日
 志工人次:13 人
 調查樣點:玉女岩、母雞岩、南獅
 水溫:玉女岩 29 度,母雞岩 28-29 度,南獅 26-27 度
 能見度:30 米以上
 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三個地點的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加上軟珊瑚)介於 46.3-74.4%,
除了南獅 10 米和玉女岩 5 米的穿越線未達 50%,以國際標準來說屬於「一般」
等級,其他穿越線的覆蓋率都>50%,處於「優良」等級,而活珊瑚的組成也多
以硬珊瑚為主。
圖說:蘭嶼玉女岩底質
在 2017 年曾在玉女岩發現大片海綿,今年在 5 米和 10 米處的覆蓋率分別為 8.1
和 8.125%,較往年海綿覆蓋率低,而隨同進行珊瑚疾病調查的研究生也發現珊
瑚、蝕骨海綿和黑皮海綿似乎呈現著互相壓制的競爭關係,究竟三者之間是否真
的存在競爭關係,而整個海綿覆蓋率的是否因為這樣下降,都需留待專家學者進
行更深入的探討才能一窺究竟。
而其他較令人關注是南獅 10 米的藻類覆蓋率為 8.8%,而同在一個海灣的母雞岩
10米也有5%,究竟是季節交替所致的自然演變還是其他原因,還需要持續關注。
指標性魚類部分,三個地點都有記錄到蝶魚,族群密度介於每 100 平方公尺 0.75-8
隻,最低是玉女岩 5 米,最高則是南獅 5 米。其他還有零星觀察到石鱸、鸚哥魚
和裸胸鯙。而母雞岩和南獅兩個樣點是位於同一個海灣中,觀察到的魚種也頗為
一致。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的部分,硨磲貝在兩個調查點南獅和玉女岩都有發現,個體有
大到 30-40 公分,也有不到 10 公分的個體,顯見可能有硨磲貝幼苗的入添補充。
此外南獅 10 米、母雞岩 5 米和玉女岩 10 米都有發現清潔蝦。而魔鬼海膽則僅有
兩條穿越線上有發現。
東北角番仔澳
調查地點臨近深澳岬,過去因軍事管制,讓媲美野柳的地質景觀意外被保留下來,
常吸引觀景民眾及釣客前來。無奈因缺乏管理,陸上常可見到民眾在此烤肉或遊
憩後隨手拋棄的垃圾,破壞這片美麗的海岸土地。
 日期:2018 年 7 月 7 日
 志工人次:12
 調查樣點:番仔澳
 水溫:27-28 度
 能見度:7-8 米
 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5 米和 10 米處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和軟珊瑚總和)分別為 27.5%
和 21.9%,以國際珊瑚礁體檢標準分級,5 米處為「一般」(25-50%),10 米處則
較不佳(<25%)。10 米處有些地方可觀察到一層很薄很薄的泥,而在一些大岩塊
的垂直面反而可觀察到珊瑚長得很好,並且有許多是穗軟珊瑚,而 10 米處的「其
他」覆蓋率也頗高(10%),且多是海鞘。
圖說:番仔澳岩壁上的棘穗軟珊瑚(湯谷明攝)
指標性魚類部分,兩條穿越線都有觀察到的是蝶魚,5 米處和 10 米處的族群密
度分別是每 100 平方公尺 1.75 隻和 3 隻。其他則分別還有觀察到石鱸、石斑和
裸胸鯙,5 米處觀察到的魚類種類較多。而此處相較東北角其他處可觀察到其他
較多種指標性魚類,特別是還有大於 30 公分的石斑,或許是因為此處是瑞芳漁
業資源保育區,近期又因為深澳電廠爭議,海巡巡邏較為落實,減少了許多人為
活動(例如:潛水、釣魚等)干擾。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的部分,兩條穿越線都有記錄到的是馬糞海膽,5 米處和 10
米處的族群密度分別為 0.5 隻和 0.25 隻。此外,還有觀察到魔鬼海膽和小龍蝦數
隻。馬糞海膽和龍蝦都屬於高經濟價值的物種,遭受嚴重的人為捕撈壓力,可能
是因為番仔澳的調查點旁是深澳岬,有垂直岩壁供躲藏,再者,在此活動的人也
較少,才有此一成績。
基隆潮境
潮境保育區於 2016 年 5 月 12 日由基隆市政府依照漁業法公告為禁漁區,面積僅
有 15 公頃。保育區現只有設籍基隆市之市民及基隆區漁會會員可申請採摘石花
菜等經濟型海菜(藻)類,另外,除獲得核准的學術研究及管理單位人員可採捕
外,其他漁撈、垂釣等捕撈行為也完全禁止。因為海底生態豐富,每到假日便成
為民眾戲水、浮潛和潛水的去處。然而調查團隊在當天也觀察到不當的遊憩行為,
例如餵食、捕抓海洋生物進行觀察等,遊客的公德心有待提升。未來本會將持續
進行監測,並期望潮境保育區落實禁漁的成效,能成為我國各地保護海洋資源措
施的參考。
 日期:2018 年 08 月 19 日
 志工人數:10 人
 調查樣點:基隆潮境
 水溫:27 度
 能見度:5-6 米
底質調查顯示,活珊瑚覆蓋率為 35%,主要都是由硬珊瑚組成,在穿越線上並
沒有記錄到軟珊瑚,根據國際珊瑚礁體檢的標準屬於「一般」(25-50%)。此
外,底質生物還有藻類,覆蓋率為 4.4%。而非生物的底質組成主要以岩石為主
(48.8%),而比較令人關注的則是泥沙的覆蓋率為 5%。泥沙的粒徑比沙更小,
因此一旦受擾動,開始在水中懸浮後,需要較多時間才會沈降下來,沈降下來前
都會影響當地水體的能見度,再者,泥沙可能會覆蓋在珊瑚表面,量少時,珊瑚
可啟動自我防衛機制排除,過多時還是會導致珊瑚窒息死亡。而在穿越線即觀察
到珊瑚表面分泌許多黏液形成的膜,包覆著那些泥沙,最後就會透過浪或流將這
些髒污帶走。
圖說:潮境的珊瑚表面有一層黏膜,包覆著泥沙。
魚類則記錄到蝶魚、鸚哥魚裸胸鯙和石斑,和去年記錄到的物種差不多。鸚哥魚
族群密度為每 100 平方公尺 2 隻;其次則是蝶魚,每 100 平方公尺 1.5 隻。裸胸
鯙和石斑則是零星記錄到,石斑較去年的數量低,究竟是因為人為遊憩干擾所致、
或是棲息地空間無法容納等其他因素則不得而知。由於國際珊瑚礁體檢基金會所
要求需記錄的石斑為大於 30 公分的石斑,在考量台灣的情況之下,我們同時也
記錄小於 30 公分的石斑,其族群密度為 2.25 隻,數量遠比其他物種高。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則記錄到清潔蝦、魔鬼海膽和龍蝦。清潔蝦和魔鬼海膽
的族群密度皆為每 100 平方公尺 0.75 隻;而相當難得的是記錄到龍蝦。龍蝦因
為屬於高經濟價值的物種,再者也不是保育物種,因此野生龍蝦受到極大的人為
捕撈壓力。
其他環境衝擊的部分,由於此區已經屬於完全禁捕的區域,再者海科館志工或鄰
近志工隊頻繁地淨海,因此沒有觀察到廢棄漁網、魚線;僅有記錄到一般垃圾一
件。
小琉球
小琉球位於屏東縣東港鎮西南約 14 公里海面上,是因陸地抬升而形成的珊瑚礁
島嶼,也是台灣 14 座離島裡唯一一座。小琉球因距離本島船程僅 20 分鐘,航班
鮮少受風浪影響,全年氣候宜人,旅遊季節較無明顯淡旺季之分,每年粗估可吸
引幾十萬人次上島旅遊。島嶼狹小,民宿旅館超過百家,且無汙水處理設施,生
活汙水皆排放入海,加上鄰近高屏溪及東港溪排放的汙水,再再對小琉球周邊海
域生態系造成壓力。小琉球 2016 年受到莫蘭蒂颱風直撲影響,當年調查結果顯
示珊瑚礁嚴重受到風災影響,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和軟珊瑚總和)介於
0.6-26.9%。小琉球珊瑚礁生態系是否能夠倚靠自然恢復力復原,著實令人憂心,
因此期望藉由持續的水下調查,聚焦各界目光,喚醒當地居民的重視。
 日期:2018 年 9 月 26 日
 地方合作:小琉球海洋志工隊
 志工人次:8 人
 調查樣點:美人洞、漁埕尾、厚石裙礁
 水溫:27-28 度
 能見度:美人洞 10 米、漁埕尾 10 米、厚石裙礁 15 米
底質調查結果顯示,三個地點的活珊瑚(硬珊瑚和軟珊瑚總和)覆蓋率為
8.1-27.5%,美人洞 10 米處最高,漁埕尾 5 米和厚石裙礁 5 米最低。以國際標準
分級,僅有美人洞 10 米屬於「一般」(活珊瑚覆蓋率 25-50%),其他都屬於「不
佳」。自從小琉球在 2016 年受到強颱莫蘭蒂的侵襲後,漁埕尾和厚石裙礁的珊
瑚覆蓋率一直維持低迷。生態遭受破壞僅需要一瞬間,恢復到原本的生機卻需要
很長一段時間。在這個過程中,亟需給當地生態系更多喘息的空間,不論是觀光
客或潛水人,都可採用友善環境的作法,盡自己一份心力。而在厚石裙礁 5 米處
還觀察到有結螺群聚在僅存的活珊瑚上,結螺是會吃食珊瑚的螺類,是否對此處
的珊瑚造成更大的衝擊,很需要持續觀察。
圖說:小琉球厚石裙礁珊瑚被結螺啃食
此外,三個地點都記錄到藻類,其覆蓋率為 0.625-12.5%,最低是厚石裙礁 10 米,
最高則是美人洞 5 米。藻類過多時,會與珊瑚競爭生存空間。而通常藻類較多是
因為水體中的營養鹽濃度較高。究竟小琉球的藻類覆蓋率是否屬於常態、會否再
持續增加以及原因為何,都有待持續關注。
魚類調查結果顯示,三個地點都記錄到蝶魚,族群密度是 0.75-5.25 隻/100m2
,
最高是美人洞 10 米,最低是漁埕尾 5 米。而鸚哥魚則是在美人洞和厚石裙礁都
有記錄,族群密度為 0.75-5.25 隻/100m2
,最低是厚石裙礁 5 米,最高是美人洞
10 米。其他則還有零星發現石鱸、笛鯛。
美人洞是三個地點中記錄到最多魚種的地點,不僅有蝶魚,還有石鱸、笛鯛和鸚
哥魚。蝶魚和鸚哥魚是喜食珊瑚的魚類,因此當地有足夠的珊瑚或可吸引蝶魚和
鸚哥魚停留,美人洞是三個地點中珊瑚覆蓋率最高,再者也常有浮潛業者攜帶餌
料餵食,甚或附近的海上牧場殘餌都可能是吸引魚類停留的原因。
小琉球自 2013 年開始禁用流刺網,還是有漁船屢屢違規,此外其他捕撈方式也
未被禁止。如今當地的珊瑚礁受到颱侵襲、沿岸陸域開發和污水等影響,珊瑚礁
已經相當脆弱,維持生態系健全將更加至關重要。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三個地點都有記錄到魔鬼海膽,其中厚石裙礁 10 米處
的族群密度相當高,為 61.25 隻/100m2
,厚石裙礁 10 米處也是所有穿越線中藻類
覆蓋率最低的地方,有可能是魔鬼海膽喜食藻類的食性發揮了作用,然而魔鬼海
膽數量過多時,也反映出當地生態可能缺乏他的天敵。其他地點魔鬼海膽的族群
密度則介於 0.25-5.5 隻/100m2
,最低是厚石裙礁 5 米處,最高是漁埕尾 10 米處。
其他則有零星記錄到清潔蝦、硨磲貝和龍蝦。此外美人洞和厚石裙礁的調查過程
中都有目擊到海龜。
綜合討論
2018年珊瑚礁體檢,因為鼻頭公園施工中無法進入導致無法獲得鼻頭的數據外,
最終完成其他樣點的調查,本年度總共在 21 個樣點拉了 40 條穿越線。
我們將同一樣點內不同季節(例如:墾丁合界)或同一深度不同穿越線(例如:
龍洞四號)的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和軟珊瑚總和)加總後平均,再依照兩個不
同深度(2-6 米和 6-12 米)分成兩組製圖,而由於各地地形或珊瑚礁盤分布所致,
有些樣點無法在兩個深度都拉出 100 米穿越線,可能會僅有一個深度的數據。
各樣點 2-6 米的活珊瑚覆蓋率中,依據國際珊瑚礁體檢基金會的標準,有 4 個樣
點達到優良(>50%)的程度,分別是澎湖東嶼坪西側、綠島柴口、蘭嶼母雞岩
和南獅;有 8 個樣點則為一般(25-50%),而有 4 個樣點屬於不佳(<25%),
分別是龍洞四號、小琉球的漁埕尾、美人洞和厚石裙礁。一般來說淺處珊瑚礁在
光照充足的狀況下,能夠發育的較好,同時也容易受到人為活動干擾,例如:釣
魚、陸域開發、污水污染等,也較容易受到風災影響,小琉球三個樣點的活珊瑚
覆蓋率之所以不佳的原因即是因為 2016 年受到莫蘭蒂颱風影響所致,至今都還
在復原。
各樣點 6-12 米活珊瑚覆蓋率情形,超過 50%的樣點有 7 個樣點,分佈在墾丁及
除了小琉球外的離島,澎湖東嶼坪、綠島和蘭嶼,而東嶼坪南側甚至超過 75%,
達到極優程度;有 8 個樣點屬於一般程度;5 個樣點則是不佳,多分佈在東北角、
北海岸和小琉球。東北海和北海岸因為冬季低水溫、藻類競爭等因素本就不利於
珊瑚生長,僅偶爾在部分礁區可見到大片珊瑚生長,例如野柳、龍洞四號北側。
43.75
27.5
25
22.1875
48.125
33.125
67.5 65.625
40.625
28.125
65.625
48.75
62.5
8.125
22.5
8.12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野柳
深澳
龍洞1.5號
龍洞4號
基翬
合界
西側
柴口
石朗
大白沙
母雞岩
玉女岩
南獅
漁埕尾
美人洞
厚石裙礁
北海
岸
東北角 台東 墾丁 澎湖
東嶼
坪
綠島 蘭嶼 小琉球
%
2018 各樣點 2-6米活珊瑚覆蓋率
綜合來看,活珊瑚覆蓋率高的地方多在澎湖東嶼坪、綠島、蘭嶼、墾丁等地,有
可能是因為黑潮流經(例如綠島、蘭嶼)、或是緯度低的因素,整年的水溫都適
合珊瑚生長,珊瑚生長良好的地點也常是潛水愛好者及旅客的熱點,因此需有效
的管制旅遊業及潛水業以便維持當地良好的珊瑚礁生態系。
東北角及北海岸活珊瑚覆蓋率較低,處於「一般」或「不佳」的程度。東北角及
北海岸的樣點為亞熱帶岩礁地形,因此活珊瑚覆蓋率相對較低。也因為地理位置
靠近台北,東北角是北部潛水愛好者熱點,近年觀察到潛水員人數上升的趨勢,
建議實施總量管制以維護在地岩礁生態系。
小琉球活珊瑚覆蓋率自從 2016 年 9 月受強颱莫蘭蒂影響後,今年珊瑚覆蓋率仍
較低,同時在厚石裙礁還發現有結螺群聚啃食珊瑚的現象,然而小琉球近年觀光
人潮節節攀升,潛水人次也持續增加,或許當地可採取更積極的保育措施,給予
珊瑚礁喘息的機會。
而各地點不論活珊瑚覆蓋率高或低,指標性魚類及無脊椎動物數量多數是偏低,
此外,調查過程也多少觀察到海洋廢棄物或幽靈漁網。除了過漁威脅外,不少地
點,例如花蓮石梯坪、台東基翬、基隆潮境或龍洞灣也有泥沙覆蓋的問題。
現今台灣海域面臨之困境及復育策略
根據其他的文獻或研究,對現今珊瑚礁區形成威脅的原因大致有下列幾項:
35
20 21.875
18.75
33.4375
44.375
40.625
28.75
54.375
78.75
63.12563.125
26.875
58.75
74.375
71.25
46.25
11.25
27.5
8.7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潮境
野柳
深澳
龍洞1.5號
龍洞4號
石梯坪
基翬
杉原
合界
南側
東側
柴口
石朗
大白沙
母雞岩
玉女岩
南獅
漁埕尾
美人洞
厚石裙礁
基隆北海
岸
東北角 花蓮 台東 墾丁澎湖東嶼
坪
綠島 蘭嶼 小琉球
%
2018 各樣點6-12米活珊瑚覆蓋率
 沿岸土地的開發
 過漁及幽靈漁網
 工業及生活廢水缺乏妥善處理
 海洋遊憩活動的破壞
 海洋廢棄物
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
在進行珊瑚礁保育前,我們必須認知且認同到,珊瑚礁是重要的「生物棲息地」,
珊瑚礁的保育,廣大的海洋生物及人類都將從中受益。如要有效進行保育珊瑚礁
生態系,我們也必須理解海洋是相通的,僅努力在保育單一珊瑚礁區,曠日費時
且只會事半功倍。而為保全健全的珊瑚礁生態系,且因為海洋生物具有遷徙的特
性,顧及其他的海洋生態系的健康是必須的。因此我們所倡議的防治與復育策略
應是全面性針對全台灣周邊海域,而不能僅僅是獨厚某些海域。因此相關的復育
策略包含:
 天然海岸零減損
 加強違法漁撈的稽查
 擴大保護區範圍並落實執法
 落實漁獲申報,加強資源管理
 增加汙染物、汙水監測
 進行海洋生態系監測及建立資料庫
 海洋遊憩活動承載量管制及相關產業的管理
 培養專業海洋研究或產業人才
 海洋環境教育及海洋文化之推廣
 正視海洋廢棄物問題,積極淨灘或淨海
陸、結論及未來展望
珊瑚礁體檢數據持續積累
2018 珊瑚礁體檢活動延續往年調查,迄今已經邁入第十年,今年在全台 10 個地
點完成水下調查,包含:東北角、北海岸、綠島、蘭嶼、台東基翬及杉原、花蓮
石梯坪、墾丁、小琉球、澎湖東嶼坪,足跡遍布全島及離島,底質組成、指標性
魚類及無脊椎動物族群密度調查共累計 120 筆資料。活動結束後,也會將成果報
告上傳至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海洋及海岸網站,使資訊公開分享、透明化,供各界
人士及民眾檢視及了解現今台灣珊瑚礁的概況,並希冀藉此提升民眾的海洋保育
意識。以長期監測的角度來說,今年調查活動的延續,有助益於長期資料的積累。
現今許多環境變遷議題的困境在於缺乏過往的生態調查數據,以致於無法與今日
的狀況作對比,因此使環境變遷的實際情況缺乏量化數據的支持。而由於台灣環
境資訊協會已累積了十年的數據,未來有機會也將尋求其他研究單位或人員的合
作,分析十年數據,期盼從中瞭解這幾年來台灣珊瑚礁區的變化。
提升在地參與
目前多數珊瑚礁體檢多數由協會招募外地志工前往當地進行調查,有時可能因為
交通或旅遊成本過高,降低志工報名意願,或是天候、海況因素導致活動延期或
取消,將可能使數據收集被迫中斷。如果有更多珊瑚礁區周邊社區、業者自發性
加入調查,在地潛水員對於自身海域的熟悉、易達性、調查頻度、機動性等等都
將遠優於外來潛水員。多年來我們陸續獲得許多在地志工或業者支持,今年持續
有這些志工支持和參與,並且邀請更多潛水店一同響應,未來珊瑚礁體檢會持續
向在地深耕前進,最終目標是希望由當地潛水店或潛水教練擔任地區行動的發起
暨負責人,藉此可以確定每次體檢人員及調查方法的一致,也可讓海洋調查數據
在社區累積以發揮最大效能。
數據品質的提升
由志工擔任珊瑚礁體檢調查員所產出的結果,或許不如專業調查人員來的精確,
然而珊瑚礁體檢在珊瑚礁體檢基金會研發下,已是普羅大眾所能輕易上手的科學
調查方法。一般的潛水人的人數還是遠多於專家或學者,因此可以顧及的調查地
點較廣、調查頻度也較高,若是由珊瑚礁體檢每年固定在全台灣重要的珊瑚礁區
收集基礎資料,發現異常事件再回報給學術單位進行後續更深入的追蹤調查,兩
者之間可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並非要取代原有的學術調查。
不可諱言,一次 2 小時的課程,志工能夠吸收的知識還是有限,我們希望持續提
升志工辨識物種的能力以及調查資訊的品質。一是鼓勵他們持續「回鍋」參與,
透過反覆鍛鍊提升自己的辨識能力,同時協會也將逐步推動國際珊瑚礁體檢基金
會所認證的生態潛水員(Eco-diver)制度,進而協助提升珊瑚礁體檢工作效率及
數據精確度。

Weitere ähnliche Inhalte

Was ist angesagt?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fish egg and larvae ppt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fish egg and larvae pptEffe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fish egg and larvae ppt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fish egg and larvae pptAshish sahu
 
CAPE Caribbean Studies 2015 Paper 1
CAPE Caribbean Studies 2015 Paper 1 CAPE Caribbean Studies 2015 Paper 1
CAPE Caribbean Studies 2015 Paper 1 Zara_Mohammed
 
Crab-and-Lobster-Culture.pptxjxjxjxjxj
Crab-and-Lobster-Culture.pptxjxjxjxjxjCrab-and-Lobster-Culture.pptxjxjxjxjxj
Crab-and-Lobster-Culture.pptxjxjxjxjxjDevPanda5
 
Terres domaniales 16 03 2018
Terres domaniales 16 03 2018Terres domaniales 16 03 2018
Terres domaniales 16 03 2018Portail flehetna
 
Import export guarantee rutuja chudnaik
Import export guarantee   rutuja chudnaikImport export guarantee   rutuja chudnaik
Import export guarantee rutuja chudnaikRutuja Chudnaik
 
Bioenrichment in rotifers4
Bioenrichment in rotifers4Bioenrichment in rotifers4
Bioenrichment in rotifers4vishu3962
 
二十四緣發趣論
二十四緣發趣論二十四緣發趣論
二十四緣發趣論宏 恆
 
Seed production mudcrab
Seed production mudcrabSeed production mudcrab
Seed production mudcrabhoabienHP
 
Coral Reef Ecosystem - Background Information
Coral Reef Ecosystem - Background InformationCoral Reef Ecosystem - Background Information
Coral Reef Ecosystem - Background Informationderiddle
 
Hatchery technology on tilapia
Hatchery technology on tilapiaHatchery technology on tilapia
Hatchery technology on tilapiaRodney Peñafiel
 
Pathology disease development process
Pathology disease development processPathology disease development process
Pathology disease development processkheersagar
 
Mangrove Mud Crab Farming
Mangrove Mud Crab Farming Mangrove Mud Crab Farming
Mangrove Mud Crab Farming B. BHASKAR
 
Broodstock And Hatchery Management Of Penaeus Monodon
Broodstock  And Hatchery Management Of  Penaeus MonodonBroodstock  And Hatchery Management Of  Penaeus Monodon
Broodstock And Hatchery Management Of Penaeus Monodonsush_p
 
Data_requirement_of_stock_assessment_5.ppt
Data_requirement_of_stock_assessment_5.pptData_requirement_of_stock_assessment_5.ppt
Data_requirement_of_stock_assessment_5.pptAmitSharma3227
 

Was ist angesagt? (20)

Productivity of coral reefs
Productivity of coral reefsProductivity of coral reefs
Productivity of coral reefs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fish egg and larvae ppt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fish egg and larvae pptEffe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fish egg and larvae ppt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fish egg and larvae ppt
 
CAPE Caribbean Studies 2015 Paper 1
CAPE Caribbean Studies 2015 Paper 1 CAPE Caribbean Studies 2015 Paper 1
CAPE Caribbean Studies 2015 Paper 1
 
Crab-and-Lobster-Culture.pptxjxjxjxjxj
Crab-and-Lobster-Culture.pptxjxjxjxjxjCrab-and-Lobster-Culture.pptxjxjxjxjxj
Crab-and-Lobster-Culture.pptxjxjxjxjxj
 
Terres domaniales 16 03 2018
Terres domaniales 16 03 2018Terres domaniales 16 03 2018
Terres domaniales 16 03 2018
 
Import export guarantee rutuja chudnaik
Import export guarantee   rutuja chudnaikImport export guarantee   rutuja chudnaik
Import export guarantee rutuja chudnaik
 
Dugong
DugongDugong
Dugong
 
Bioenrichment in rotifers4
Bioenrichment in rotifers4Bioenrichment in rotifers4
Bioenrichment in rotifers4
 
SEED PRODUCTION OF COBIA
SEED PRODUCTION OF COBIASEED PRODUCTION OF COBIA
SEED PRODUCTION OF COBIA
 
Sharks ppt
Sharks pptSharks ppt
Sharks ppt
 
二十四緣發趣論
二十四緣發趣論二十四緣發趣論
二十四緣發趣論
 
Milkfish grow out culture
Milkfish grow out cultureMilkfish grow out culture
Milkfish grow out culture
 
Seed production mudcrab
Seed production mudcrabSeed production mudcrab
Seed production mudcrab
 
Coral Reef Ecosystem - Background Information
Coral Reef Ecosystem - Background InformationCoral Reef Ecosystem - Background Information
Coral Reef Ecosystem - Background Information
 
Green sea turtle
Green sea turtleGreen sea turtle
Green sea turtle
 
Hatchery technology on tilapia
Hatchery technology on tilapiaHatchery technology on tilapia
Hatchery technology on tilapia
 
Pathology disease development process
Pathology disease development processPathology disease development process
Pathology disease development process
 
Mangrove Mud Crab Farming
Mangrove Mud Crab Farming Mangrove Mud Crab Farming
Mangrove Mud Crab Farming
 
Broodstock And Hatchery Management Of Penaeus Monodon
Broodstock  And Hatchery Management Of  Penaeus MonodonBroodstock  And Hatchery Management Of  Penaeus Monodon
Broodstock And Hatchery Management Of Penaeus Monodon
 
Data_requirement_of_stock_assessment_5.ppt
Data_requirement_of_stock_assessment_5.pptData_requirement_of_stock_assessment_5.ppt
Data_requirement_of_stock_assessment_5.ppt
 

Ähnlich wie 2018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13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13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2013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13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台灣珊瑚礁體檢
 
2015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15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2015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15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台灣珊瑚礁體檢
 
2017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17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2017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17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台灣珊瑚礁體檢
 
2014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Taiwan ReefCheck Annual Report 2014
2014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Taiwan ReefCheck Annual Report 20142014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Taiwan ReefCheck Annual Report 2014
2014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Taiwan ReefCheck Annual Report 2014台灣珊瑚礁體檢
 
青創貸款中程計畫 青輔會-詹翔霖顧問-
青創貸款中程計畫 青輔會-詹翔霖顧問-青創貸款中程計畫 青輔會-詹翔霖顧問-
青創貸款中程計畫 青輔會-詹翔霖顧問-文化大學
 
2011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11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2011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11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台灣珊瑚礁體檢
 
翻轉教室工作坊台東場手冊
翻轉教室工作坊台東場手冊翻轉教室工作坊台東場手冊
翻轉教室工作坊台東場手冊rhonda1305
 
創新創業 大學校院創新創業扎根計畫-詹翔霖老師
創新創業 大學校院創新創業扎根計畫-詹翔霖老師創新創業 大學校院創新創業扎根計畫-詹翔霖老師
創新創業 大學校院創新創業扎根計畫-詹翔霖老師文化大學
 
2012_參加國際募款監督組織ICFO年會報告
2012_參加國際募款監督組織ICFO年會報告2012_參加國際募款監督組織ICFO年會報告
2012_參加國際募款監督組織ICFO年會報告公益團體自律聯盟
 
附件一、「台灣企業永續獎」簡章
附件一、「台灣企業永續獎」簡章附件一、「台灣企業永續獎」簡章
附件一、「台灣企業永續獎」簡章CSRone
 

Ähnlich wie 2018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13)

2013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13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2013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13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15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15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2015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15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09 年珊瑚礁總體成果
2009 年珊瑚礁總體成果2009 年珊瑚礁總體成果
2009 年珊瑚礁總體成果
 
2017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17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2017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17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14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Taiwan ReefCheck Annual Report 2014
2014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Taiwan ReefCheck Annual Report 20142014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Taiwan ReefCheck Annual Report 2014
2014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Taiwan ReefCheck Annual Report 2014
 
青創貸款中程計畫 青輔會-詹翔霖顧問-
青創貸款中程計畫 青輔會-詹翔霖顧問-青創貸款中程計畫 青輔會-詹翔霖顧問-
青創貸款中程計畫 青輔會-詹翔霖顧問-
 
2011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11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2011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11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翻轉教室工作坊台東場手冊
翻轉教室工作坊台東場手冊翻轉教室工作坊台東場手冊
翻轉教室工作坊台東場手冊
 
創新創業 大學校院創新創業扎根計畫-詹翔霖老師
創新創業 大學校院創新創業扎根計畫-詹翔霖老師創新創業 大學校院創新創業扎根計畫-詹翔霖老師
創新創業 大學校院創新創業扎根計畫-詹翔霖老師
 
1020527社團營運概況(第1期)
1020527社團營運概況(第1期)1020527社團營運概況(第1期)
1020527社團營運概況(第1期)
 
446 會玩app
446 會玩app446 會玩app
446 會玩app
 
2012_參加國際募款監督組織ICFO年會報告
2012_參加國際募款監督組織ICFO年會報告2012_參加國際募款監督組織ICFO年會報告
2012_參加國際募款監督組織ICFO年會報告
 
附件一、「台灣企業永續獎」簡章
附件一、「台灣企業永續獎」簡章附件一、「台灣企業永續獎」簡章
附件一、「台灣企業永續獎」簡章
 

2018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