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ist ein Scribd-Unternehmen logo
1 von 46
Downloaden Sie, um offline zu lesen
封面故事


Focus
封面故事                                                                                                                                              封面故事
Focus                                                                                                                                             Focus




                                                                     “在
                                                                           古老而遥远的中国,有     帝国图景 :繁荣的城市、壮丽的建            世纪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记录与幻
                                                                           人告诉我说,在该地区     筑、殷实的财富、发达的驿站、完备            想、洞察与偏见,以及他们所塑造出
                                                                           有一个城市,城墙是银     的法律、优良的治安——这里是俗世            的不断变迁的中国面孔。这副以西方
                                                                     子筑成,城楼是金子”。这是十三世     中的天堂。                       之手绘出的中国图像,往往有前后矛
                                                                     纪法国国王路易九世派往东方的传教        然而,到了十八世纪乾隆年间,
                                                                     士鲁布鲁克在其《东行记》里对中国     出使大清帝国的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笔
                                                                     的一段描述。西方对于元代中国繁荣     下的中国却呈现出一幅截然不同的景
                                                                                                                        从这些溢美或是贬抑的辞句
                                                                     富庶的想象,在随后马可 • 波罗那部   象。他在日记中写道,中国“至少
                                                                                                                      中,西方读者各取所需,满足了
                                                                     传世的《游记》中被进一步激发。在     在过去 150 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
                                                                                                                      自己对于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
                                                                     他的笔下,元帝国上都开平府宏伟的     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
                                                                                                                      古国的想象。
                                                                     宫殿“设计精巧,装饰豪华,整个建     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
                                                                     筑令人叹为观止……所有殿堂和房间     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
                                                                     里都镀了金,装饰得富丽堂皇”。元     人”。中国人生活“在最为卑鄙的暴
                                                                     大都汗八里(北京)不仅有着更为恢     政之下,生活在恐惧之中”。中国的            盾之处。其中常见对中国充满敬畏或
                                                                                          社会关系建立在一种愚蠢的形式主义            满怀热情的文字,也不乏毫不掩饰的
                                                                                          基础上,所以人们“胆怯、肮脏并残            轻蔑与不屑。从这些溢美或是贬抑的
                                                                                          酷”。在马戛尔尼眼中,康乾盛世中            辞句中,西方读者各取所需,满足了
                                                                       《马可•波罗游记》为西方
                                                                                          的满清“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             自己对于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古国
                                                                     人描绘了一幅文明鼎盛的东方帝       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的想象。
                                                                     国图景:繁荣的城市、壮丽的建       (《停滞的帝国》)。                     正如史景迁所说,西方人观察
                                                                     筑、殷实的财富、发达的驿站、            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一直处           中国、解释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既有
                                                                     完备的法律、优良的治安——这       于不断变动的过程之中。耶鲁大学著            扭曲,又有写实。他们观察中国时,
                                    文龚婷                             里是俗世中的天堂。            名汉学大师史景迁(Jonathan Spence)   由于各自的立足点不同,往往会得出
                                                                                          在其名作《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            不同的结论,有些观点甚至互相矛
                                                                                          国》中,搜集了公元1253年至1985年        盾。中国作为西方的“他者”,在西
                                                                     宏壮观的宫廷建筑,而且其商业之      的 700 余年间西方外交官、传教士、         方眼中的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
                                                                     繁盛,市贾之兴旺,更令这个从中      作家与冒险家对中国的观察与记录,            都是相对于西方文明自身而言的。从
                                                                     世纪的欧洲远道而来的威尼斯人惊叹     从马可 • 波罗到利马窦、伏尔泰、奥          马可 • 波罗来华的元朝到外国 使节出
                                                                     不已,以致于发出“外国巨贾典物及     斯汀、汤若望、赛珍珠,从赫德、戈            访中国的清朝,正是西方走出落后黑
                                                                     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     登、华尔到鲍罗廷、陈纳德、魏德             暗的中世纪,通过宗教改革、文艺复
                                    “决定故事的,不是说故事的声音,是听故事的耳朵。”封面中国的
                                                                     比”的感叹。大汗的国度里让他惊讶     曼,内容涵盖他们的报告、日记、家            兴、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创造自身先
                                    变迁,呈现出东西方截然不同而又相辅相成的文化浸透下的国民心
                                                                     的东西还有很多。《马可•波罗游记》    书以及诗作、哲学论文或小说。透过            进的思想文化、政治体制和科学技
                                    态。                               为西方人描绘了一幅文明鼎盛的东方     这些“西洋镜”,我们得以了解七个            术,并挟船坚炮利之优势大举侵略扩




        08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09
张的时期,也是中国沉迷于“天朝上               以来,中国的飞速发展使得西方不得              代的“贫弱”到如今的“未来超级大
             国”的美梦,在原地停滞不前,逐渐               不正视中国所发生的变化。邓小平因              国”的飞跃。这一张张跨越时空的面
             落后于世界文明进程的时期。中国和               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多次登上《时              孔,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历史长河中东
封面故事         西方在所处位置上的互换,使西方文               代》封面,并且于1979年和1986年两          方古国与西洋文明的兴衰,折射出两                                封面故事
Focus        明产生了强烈的优越感,并导致西方               次被评为“年度风云人物”。有关中              者几百年以来碰撞和交织的历史画                                 Focus
             人眼中的中国面孔不断负面化——从               国的图片和文字内容也逐渐向积极的              卷,更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而又相辅
             对中国先进文明的憧憬,演变为对中               方向发展,居高临下的肆意丑化和嘲              相成的文化浸透下的国民心态。
             国贫弱的批判和轻鄙,甚至用中国这               弄日益减少。
             个落后的他者去映衬出自身的先进。                  然而,几百年来西方解读中国
             忽必烈治下的元朝未必强于康乾盛世               的复杂心态并未因为中国近几个十年
             中的大清,然而中国在西方人眼中的               来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改
             面孔却从马可 • 波罗笔下的鼎盛帝国             变。相反,西方语境中论断大国兴衰
             变成了马戛尔尼日记中的“泥足巨                的既定逻辑对于西方建构当代中国的
             人”。                            形象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已然苏醒
                 与之相反,纵观当今西方主流              并即将腾飞的巨龙,这个在中国象征
             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中国面孔正逐渐               着复兴和繁荣的传统文化符号,却给
             朝着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这种变化               西方造成了莫可名状的恐惧和忧虑。
             与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               2005 年 6 月 27 日,身着“ LV “牌服装
             30多年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              的毛泽东头像配以《中国新革命》标




               这一张张跨越时空的面孔,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历史长河中东方古
             国与西洋文明的兴衰,折射出两者几百年以来碰撞和交织的历史画
             卷,更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而又相辅相成的文化浸透下的国民心态。



             际地位的上升,和西方差距的缩小是               题出现在《时代》封面,报道了“中
             密不可分的。出生于中国的美国人亨               国制造”占领全球市场、中国在对美
             利•卢斯所创办的《时代》,作为美国              贸易中占据主动局面和中国经济全面
             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之一,创刊80 余             发展。至此,中国的不断强大的已经
             年来从未停止从大洋彼岸远眺中国。               引起了众多西方人的恐慌。 2007 年 1
             回顾《时代》周刊封面上那些在不同               月 22日,《时代》更以长城为背景,
             的文化底色下描绘出的一个个中国面               以《中国——新王朝的黎明》,惊呼
             孔,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变化。                  中国将成为新的超级大国,对中国的
                 第一个成为《时代》封面人物              迅速发展表示惊叹,对美国可能被中
             的中国人是因直奉军阀大战而备受关               国超越表示担忧。
             注的吴佩孚,照片神情呆滞,一幅赳                  史景迁在《大汗之国:西方眼
             赳武夫的模样,然后是被丑化得脸色               中的中国》的结尾,曾引用卡尔维诺
             阴鸷的蒋介石,面容憔悴的汪精卫,               在《看不见的城市》所说的一句话:
             还有粉墨登场、被描绘得跟小丑一样               “决定故事的,不是说故事的声音,
             的“伪满洲国皇帝”溥仪等等。这些               是听故事的耳朵。”确实,决定中国
             封面新闻大都从西方人猎奇的眼光出               在西方人眼中呈现何种面孔的,不仅
             发,以高度的自我优越感俯视着当时               仅是中国自身的发展状况,还是西方
             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中国所发生的               从它与中国所处的相对位置上派生出
             一幕幕闹剧,为西方公众塑造了一副               的感知中国的心态。西方 人眼中的中
             贫弱中国的面孔。                       国面孔从中世纪到近代经历了从“鼎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             盛”到“贫弱”的褪变,又经历从近                                 文 / 刘超颖




        10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11
陈
                                                冯富珍,中国香港人,世界
                                                卫生组织(WHO)第一个来
                                                自中国的总干事,世卫历史
封面故事                                        上第二名女总干事。                                                                    封面故事
Focus                                         因为在香港禽流感疫情中的出                                                              Focus
                                            色表现,她进入了世界卫生组织;因
                                            为在防控 SARS 疫情中的有效措施,
                                            她为世界所知。在成为 WHO 总干事
                                            之后的第三个年头,她再一次被甲型
                                            H1N1 流感的疫情推上最前线。作为
                                            世卫总干事,她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协
                                            调世界甲流疫情防控工作的任务。
                                              一条国境线相隔,国内外人士对
                                            这位再次站在世界聚光灯下的世界卫
                                            生组织总干事,有着不同的评价。


                                                                                              陈冯富珍与地震康复中心的医护人员在一起
                                            温婉与铁腕

                                              陈冯富珍作为中方推举的唯一一        但是当生活中温婉的陈太面对           总干事的新权力——全权负责评定全
                                            位世卫总干事候选人,她的参选得到      冷血的抗疫战场,她又转而以对病菌          球流行病的警戒水平。世卫组织在 3
                                            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此,陈冯      的“冷酷无情”而著称,在处理疫情          天内连续两次提高流感大流行警告级
                                            富珍曾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会      时的作风非常铁腕,展现出她“铁娘          别,并最终将警戒级别确定在最高级
                                            面。交谈中,吴仪提醒她,不要总是      子”的一面。                    别6级。这是2005年6级警告系统启用
                                            摆出“铁娘子”的形象,要有比较温        在 1997 年,香港 H5N1 禽流感暴   以来,首次发布最高级别的警告。
                                            柔的一面。                                             然而任何一个公共措施总是免不
                                              而事实上,在国人的眼中,陈                                 了受到质疑。对于陈冯富珍在 3 天内
                                            冯富珍本来就是一个温婉谦和的典型                                两次提高警戒级别的行为,不少出现
                                            东方女子。她不仅有着和蔼的面庞、        正面回应夸大H1N1流感疫情          病例的西方国家认为, WHO 反应过
                                            端庄的仪态,并且曾经一直恪守着东      的质疑,在少数国家利益和全球            度,过快升级了疫情警戒级别,引发
                                            方妇德。在她的一生中有几个转捩点      疫情防控面前,温和的陈冯富珍            了全球性的恐慌。面对质疑,陈冯富
                                            式的抉择:青年之时,放弃在香港的      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珍正面回应:“我们并不是在过分夸
                                            教师职业,随当时的男友陈志雄远赴                                大疫情,但如果因为我失误而未做准
                                            加拿大求学;拿到文学学士学位时,                                备,那么我就是失败的。我宁愿过度
                                            为陪伴学医的丈夫而毅然弃文从医,      发,这也是全球第一次人类和禽类共          准备,也不愿不准备。世界卫生组织
                                            尽管曾经一直为理科成绩而苦恼;最      同感染该种疾病。为了控制香港禽流          不会站在几个国家的立场上说话。”
                                            终完成医学学业并顺利拿到实习工作      感的疫情,时任香港卫生署 署长的            对此,国内媒体称赞:“正面回
                                            的机会时,又追随丈夫返回香港,照      陈冯富珍,果断决定捕杀 130 万只活       应夸大 H1N1 流感疫情的质疑,在少
                                            料生病的婆婆。这所有的选择均以家      鸡,因此有香港媒体戏称其为“杀鸡          数国家利益和全球疫情防控面前,温
                                            庭人伦为本,她是传统东方妇女的典      署长”。但捕杀措施的有效性得到了          和的陈冯富珍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范,受到国人的尊重。而对此,陈冯      国际认可,成为国际粮农组织认定的
                                            富珍自己则很坦然、很简单的表示:      应对禽流感的标准做法。对此,香港
                                                                                            挑战与赞扬
                                            “作为一名传统的亚洲女性,我选择      卫生署曾评价说:“虽然后来认定禽
                                            追随我的丈夫。”              流感病毒源自鸭,但是陈冯富珍当时            “尽管她(陈冯富珍)生活在国
                                              而同样是因为传统的东方中道       的果敢处理,给疾病防控提供了巨大          外多年,尽管她做出了种种声明,但
                                            文化的影响,陈冯富珍一直都采取了      帮助。”                      她是一个中国人。”这是一个事实,
                                            温和谦逊的处事方式。而这种处事方        在甲型 H1N1 流感肆虐全球的今       也是大多数国外人士评价陈冯富珍的
                                            式,就连一些曾经批评过陈冯富珍的      天,陈冯富珍更是甘当吃螃蟹的第一          出发点。
                                            医学界人士,也颇为称赞。          人,首次启用了 WHO 在 2005 年赋予      陈冯富珍掌管的 WHO ,事实上




        12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13
是一个“不讲政治的政治舞台”,因               长、哈佛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胡利奥•弗        人民的利益。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
             此她的工作,也时时遇到一些来自政               伦克也说:“我质疑她的宏伟改革愿         想要给 WHO 留下的遗产。只要是正
             治的压力和挑战。                       景,但在集中应对危机方面,她是我         确的,我就敢做决定。”
封面故事             谈及陈冯富珍对政治挑战的应对             们可能盼到的最理想人选。”              或许,我们可以说:医者有祖                                   封面故事
Focus                                                                国,然救死扶伤之精神却没有国界。                                  Focus



               我可以不认同你的价值观,可以不赞成你的改革方案,但只要你
             的措施是有效的,我就支持你。



             能力, WHO 前高级官员、美国达特               我可以不认同你的价值观,可以
             茅斯学院现任院长吉姆•金这样评价:              不赞成你的改革方案,但只要你的措
             “陈冯富珍是一个杰出的管理者,她               施是有效的,我就支持你。这就是国
             受到周围人的爱戴。她有着出色的英               外对陈冯富珍——这个中国总干事的
             语和汉语交流能力,政治领悟力敏锐               态度。
             得令人难以置信,她理解人们的想
             法。”而事实也正如此。面对台湾多
                                            世界在我心
             次试图加入 WHO 的尝试,面对是否
             会偏袒祖国的质疑,陈冯富珍都最初                 从禽流感到非典,再到甲型
             了恰如其分的应对。                      H1N1 流感,陈冯富珍一次次成为世
                 在国际的大舞台上展示出非同一             界瞩目的焦点。她独特的行动和处事
             般的掌控力和政治应对能力,似乎很
             难让人不把她认定为世卫政治舞台上
             的中国女政治家。但是政治归政治,
             人们更看重陈冯富珍应对和掌控疫情                 她不会仅仅站在一个或几个
             的能力。对此,国外对她并未吝啬赞               国家的立场上,她是全世界人民
             美之辞。                           健康利益的代言人。
               2003 年,时任 WHO 总干事的李
             钟郁找到陈冯富珍,邀请她协助其改
             进应对传染病的预案时曾说:“只有               方式,得到了掌声和赞许,但也带来
             你管理过危机。我有许多纸上谈兵的               了无数非议和批评。面对全世界的目
             专家,但我更需要将军。”                   光和针对她的不同声音,陈冯富珍有
               尽管陈冯富珍2003年非典期间的             着自己的看法和决心。
             措施和 299 人死亡的数字被后来香港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会议上,
             立法会的一份报告认为是最初报道广               她曾经为与会人员演唱好莱坞电影
             东邻省发现该种新疾病时,她并未多               《安娜与国王》中的歌曲《Getting to
             加留意的结果。其行动“无法令人满               know you》,她通过这种方式,借助
             意”,并且她没有按 WHO 的建议,             电影中女主角安娜通过坦率真诚的交
             实行 10天期检疫隔离措施。但是,英             流化解东西方文化冲突挑战的形象告
             国卫生智库英皇基金主席钱卓乐爵士               诉世界:的确,她是中国人,但是在
             在主持的另一项官方调查中却表示,               世卫的舞台上,在 WHO 跟疾病作斗
             指出处理一种未知疾病本来就存在诸               争的无国界战场上,她不会仅仅站在                              文 / 李淑贞
             多重大挑战,在陈冯富珍的领导下,               一个或几个国家的立场上,她是全世
             “他们从零开始,在每个层面都表现               界人民健康利益的代言人。
             优异。陈冯富珍尽了自己的本职。”                 用她自己的话总结就是:
                 甚至2006年推选WHO总干事              “我们将作为一个可以信赖的、
             时,她的竞争对手、墨西哥前卫生部               透明的、和负责人的组织,促进世界




        14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15
本文作者李淑贞是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的香港学生。传习中国文化                                               拿贪污潜逃的总警司葛柏归案时,当                  的社会正在复苏阶段充满机遇,他们       出现了两种极端:一是走到街上,二
             传统、汲取西方文明精神,“香港”如何描画自己的样态?如何找寻                                               时的港督麦理浩惟有立刻采取行动。                  用知识在社会上争取到地位。第三代       是宅在家中。宅在家里的,在这个不
             自己的归属?                                                                       1974年,廉政公署正式成立,直接隶                大约为1966年至1975年出生那一群,   容易的时代采取了消极的应对方法;
封面故事                                                                                      属于港督 ( 回归后直接隶属于行政长                他虽然同样受过教育,但由于人数上       至于走到街上的那一批,都是一班积           封面故事
Focus                                                                                     官),目标是透过执法、预防及教育打                 比第二代人少,在消费力和社会影响       极的年青人,他们关心社会,并用行           Focus
                                                                                          击贪污。                              力上起不了主导作用,一般发展成专       动表达他们的诉求,有人批评他们的
                                                                                              在廉署成立后,香港开始进入                 业人士和中产阶级。香港被称为“借       做法激进,但他们总算让社会听到了
                                                                                          了一个廉洁的社会。由于投资得到保                  来的时间,借来的地方”,除了因为       他们的声音,也展现了言论自由的可
                                                                                          障,世界各地的资金不断涌入,香港                  是殖民地的原因外,第二代和第三代       贵。他们曾以不同行动表示对广深港
                                                                                          亦逐步由二级产业转向以三级产业为                  香港人当中很大部份是离乡别井来香       高速铁路香港段的建设的反对,尽管
                                                                                          主的知识型社会,经济腾飞,成就了                  港的,他们心中的信念是一旦家乡的       他们的方法与价值是否正确还有待讨



        “一
                            样的血一样的种……让           潮及大量内地移民涌入等社会问题,   社会治安、秩序受到严重的威胁。 当     今日的“东方之珠”。或许,正如廉                  情况有所改善,他们便会回到原来的       论,这都显示出了他们对社会的关
                            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            导致人口急剧膨胀,社会资源未能满   时的学生们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集       署的宣传口号:“香港,胜在有你同                  地方,可见第二代和第三代香港人是       注。这一代人,土生土长于香港,与
                            国人”刘德华的《中国           足实际需求,市民为了维持生计以及   会,抗议和批评政府未能恰当处理       ICAC”。                            很重乡土的感情的。尽管他们身处被       上几代人不同,他们(排关键句时请
             人》大家都耳熟能详。香港作为诸多                    尽早获取公共服务,都被迫使用“走   贪污问题,集会获数以千计的群众响                                        英国统治的地方,然而他们的心仍然       把“他们”改成“第四代香港人”)
             “中国面孔”中的一个,表面上没                     后门”的方法,贪风盛行。例如救护   应,民怨沸腾。                                                 牵系着家国。至于第四代香港人,他       并不把香港当作一个短暂停留的地
                                                                                          李小龙:西方孕育的中国龙
             有什么分别。然而,近几十年来一                     人员在接送病人往医院前,向病人索     以上情况对于当时的殖民地政府                                        们出生于中英谈判的时期,踏入社会       方。因为爱,所以着紧;因为重视,
             个词汇却时常被提起,那就是“香港                    取“茶钱”、消防员救火要收“开喉   而言是不容忽视的。自1950年代亚非        李小龙一直被视为香港电影的佼                时香港已回归祖国,因此对于中国人       所以珍惜。第四代香港人,终于不再
             人”。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                    费” 、病人要“打赏”医院的护理   拉殖民运动开始,英国的在海外的利      佼者,而他的拼搏精神更被视为香港                  的身分认同基本上没有异议。          像过去几代那样“无政治意识”,他
             马杰伟教授尝言:“香港人作为一个                    员,才可取得开水或便盆,即使是轮   益日渐减少;而香港 67 暴动期间,反   的核心价值。在美国长大的李小龙,                    李小龙代表了香港人对中国人的       们走到街上,为的不是自身利益。上
             集体,其边界游移不定,是投射而来                    候公共房屋、申请入学或各种公共服   殖民地的极端行为随处可见,港英政      认同中国人身分,其电影《精武门》                  身分认同与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拼       几代人也许不明白,批评、谩骂,不
             的想象,想象出一个集体,想象出一                    务,也要贿赂有关官员。而贪污风气   府好不容易才平息下来;所以当1973    中的名句“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搏精神作为香港人的核心价值,就连       要紧。香港需要不同的声音。
             条边界,作为身分安顿之所。” 可                    在警队中更为严重。受贿的警务人员   年大批市民手持写着“反贪污、捉葛      更为华人世界所传诵。李小龙的身世                  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在发表财政预算         这就是香港的面孔。
             见“香港人”面目模糊,只是一个想                    更包庇黄、赌、毒等各种非法罪行,   柏”的横额到街上示威,要求政府缉      跟香港有点相似:虽然香港人给英国                  案时也以《狮子山下》来概括香港人
             象的集体,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                                                             人统治了百多年,但从没有忘记自己                  的成功故事──一家人同舟共济, 在
             然而,马教授又指出,“所谓‘香港                                                             是中国人的身分。                          狮子山下奋斗。
             人’,是历史条件下具体的社会情境                                                                 资深比较文学、文学理论(特别是
             的产物,虽然没有本质上的必然,却                                                             后殖民理论)和传媒学学者、美国布朗
                                                                                                                            八零后:敢于发声的一代
             有文化、经济、政治的后果” 。                                                              大学周蕾教授指:“香港的历史使人
                究竟香港有什么特质?2003年经                                                          倾向于一种‘边缘性’(border)或‘超               与中国内地的八零后相比,香
             历了SARS一疫后,部分香港人提出了                                                           场’寄生性(parasite)的实践。” 即香           港的八零后处于一个难于向上流动的
             香港的核心价值,以重新确立香港的                                                             港人既认同中国文化又对中国政权疏                  时代。内地的八零后生长于改革开放
             社会共识,这些价值包括人权法治、                                                             离;既反抗殖民主义又不愿破坏社会                  的时代,生活素质日益改善,亦有更
             敢于拼搏、言论自由等。以下就让我                                                             繁荣。香港人的身分认同是一个经常                  多发展机会;加上一孩政策(即计划
             们透过三个香港的典型形象,窥探这                                                             被探讨的话题,在香港电影中亦有很                  生育政策),令他们可以拥有更多资
             些特质。                                                                         多这样的表现,如流行一时的《无间                  源,亦得到父母更多的重视。反观香
                                                                                          道》系列,探讨的正是九七问题,而                  港的八零后 ( 亦即吕大乐所谓的“第
                                                                                          它之所以广受欢迎,正因为它是由香                  四代香港人”),他们身处的社会,第
             廉政公署(ICAC):法治与专业精神
                                                                                          港文化经验积淀下来的文化结构所产                  一、二代人还没有退下来,第三代人
             的体现
                                                                                          生,以一种 Raymond Williams 所谓的        无法接棒,第四代人面对剧烈竞争,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                                                            “情绪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s)而存   却只能吃力地争取到一些小角色,而
             其成功吸引世界各地的资本流入的                                                              在。 香港人的身分认同,与社会结                  且很难有晋升的机会。因此,第四
             重要因素,是廉洁与法治的精神。                                                              构有一定关系。借用社会学家、香港                  代人一出生就注定是失败者 ( 吕大乐
             所以说起西方眼中的香港,廉政公                                                              大学社会学系吕大乐教授“四代香港                  语)。作家陈冠中也认为,上一代人的
             署 (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人” 的分析,回归前的香港的人口主                 成功,不是因为当年的香港人的素质
             Corruption)应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要是以第二代和第三代香港人为主。                  比下一代人优胜,而是当时香港各行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贪污问题                                                          第二代是在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                   各业虚位以待的结果。
             十分严重。当时的香港经历战后婴儿                                                             人,这一代因为受过教育,而且当时                    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八零后




        16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17
出的那样,“中国人之中存在的一些   素,有社会制度、社会价值观的差      些变化,在不同的地方变化自然也不
                                                                                     问题也不能说没有影响,例如一部分   异,也有历史因素的影响。但不管怎     同。例如我听说非洲一些地方对中国
                                                                                     在日本打工的中国人所参与的不太好   么样,我感觉世界对中国人有一个较     人的印象就有一些误解。” 非洲,我
封面故事                                                                                 的工作、一些人中国人所搞的违法犯   为普遍的看法就是:这是一个传承了     们曾经的盟友,对我们的态度发生了             封面故事
Focus                                                                                罪活动,钻对方国家法律和体系的空   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勤劳、     微妙的变化。非洲认为中国人从某种             Focus
                                                                                     子,这给人感觉很不好,会觉得我们   能吃苦、热情好客、讲求人际关系和     程度上说,和一个世纪前的欧洲殖民
                                                                                     的整体社会道德水平还有待提高。”   社会和谐。”               者没有本质区别,欧洲是靠武力打开
                                                                                       其实,每一个在海外的人都代表
                                                                                     着中国,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一方
                                                                                     面来自于其在中国的亲身经历,但毕
                                                                                                          世界对中国人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就是:这是一个传承了五千
                                                                                     竟有机会来中国的人有限,大部分人
                                                                                                        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勤劳、能吃苦、热情好客、讲求人际关系和
                                                                                     都是通过海外学习、工作、生活的中
                                                                                     国人,来了解中国的。而随着近十几   社会和谐。
             文 / 杨超                                                                  年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人的足迹遍
                                                                                     布全球,在继承勤奋、吃苦耐劳的优
                                                                                     良传统的同时,中国社会中存在的一     在新世纪的头 10 年,中国延续   非洲的大门,掠夺资源,而中国做得
                                                                                     些问题也在海外暴露出来。这势必影   着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全面发展,     更聪明,是新殖民主义者,拿钞票将
                                                                                     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也反映了亟   特别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非洲的资源买走,缺乏技术与资金的
                                                                                     待高的社会道德水平。         就。世界对中国看法是不是也相应地     非洲只能依赖中国。
                                                                                                        发生了变化呢?                “而发达国家对中国人的接纳倒
                                                                                                          “新世纪的头10年肯定会有一     是越来越多了,许多国家的领导人也
                                                                                     国别·时代
                                                                                                                             开始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 今年春
                                                                                       当被问及中国人在世界的形象                         节,许多领导人向中国发来贺电,澳
                                                                                     时,宋老师指出,“很难说世界对中                        大利亚总理使用流利的中文向中国民
                                                                                                          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许多优
                                                                                     国人有什么固定的形象,不同的国                         众拜年,法国总统萨科齐在农历新年
                                                                                                        点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了解和接
                                                                                     家、不同的社会制度,对中国人的形                        来临之际于总统府爱丽舍宫召开招待
             谁可以代表中国?哪些面孔可以代表中国?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又是什                                                             受。
                                                                                     象都有不同。比如,巴基斯坦人对中                        会,向广大旅法华人华侨致以节日祝
             么样子?
                                                                                     国人的看法和日本人、美国人肯定就                        福;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亮起了灯,
                                                                                     有不同,这里面有地缘政治方面的因                        庆祝中国新年。“在国际场合,中文
                                                                                                                             被更多使用,我想这是和中国人在世



             近
                      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取得          又一批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      作、吃苦耐劳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                                           界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提高分不开
                      的瞩目成就,中国在世界的          我们观察世界的同时,我们也开始关      在东京留学的时候,当时许多快餐店                                           的。总的来说,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
                      声音越来越响亮,在国际问          注外国人对我们的认识。不可否认,      里打工的都是中国学生。他们承担了                                           许多优点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了解和
             题中的参与程度也不断加深。在中国               出于政治需要,或出于意识形态偏       相当一部分的社会服务工作,虽然是                                           接受。”
             与世界不断紧密联系的过程中,中国               见,或者出于商业需要(因为负面报      短期的。中国人的勤奋不仅表现在工
             给世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中国人               道总是更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外      作方面,中国学生的勤奋恐怕也是很
                                                                                                                             谁能代表中国?
             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呢?               国大部分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相对      大一部分因素。”
             在《时代周刊》近几年的年度人物评               负面。外国人每天接触这些负面的信        毕竟是由高考洗礼而来,中国                                               中国与中国人,两个难以分
             选中,每年总有几位中国人入选,然               息,也就自然而然地对中国人产生负      留学生的刻苦可是有目共睹。明确的                                           开、彼此影响的概念。在外国人眼
             而这些出现在杂志封面的中国面孔可               面的看法。然而,那些老祖先留给中      目标和高额的开支更是让他们倍感珍                                           中,这两者似乎不能等同。宋老师这
             以代表中国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               国人的财富:勤奋、吃苦耐劳的优良      惜,十分上进。宋伟老师最熟悉的导                                           样解读:“一般来说,在外国人眼
             采访了一位长期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               传统,又成了为中国人加分的重要因      师,对中国学生的刻苦、努力非常赞                                           中,谈到中国时主要是指中国整个国
             学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宋伟               素。                    赏。“我们论文完成的进度都比较                                            家,特别是代表国家的中国政府,而
             老师。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是很复   快,相比之下其他一些国家的学生上                                           中国人是具有一定独特气质、文化传
                                            杂的、多面性的,这是和他们每天接      课有时候还不来。”                                                  承的中华民族。因此两者不能等同。
                                            触的信息相关。”回想起自己在东京        当然,正如一枚硬币具有正反两                                           例如,外国人会说中国正在成为一个
             信息·印象
                                            留学的经历,宋伟老师颇有感触道,      面一样,负面评价也是接踵而至。这                                           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
                 留学大潮的兴起,吸引着一批              “一般来说,中国人在海外的勤奋工      里面的原因是多样的。但如宋老师指                                           上发挥了中心作用;或者中国需要更




        18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19
注意环境保护。说到中国人时,他们               关系学者的答案是这样的:“在一个   你,或者无意中成为某个镜头下的主
             会说中国人很热情好客,等等。”                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   角。因此,每一个人都可能代表中
                 诚然,中国的发展、国力的提                                 国,尤其当我们在海外的时候。如果
封面故事         升也会直接影响到世界对中国人的看                                  中国人在海外能够树立更好的形象,                                                                     封面故事
Focus        法。近几年,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                                  那么自然是作用很大的。当然,最能                                                                     Focus
                                              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
             特别是奥运会以来,中国在国际上的                                  代表中国的是中国的政治领导人,他
                                            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世界舞台上
             地位日益重要,国际形象得到了一定                                  们的作为直接影响到世界对中国的看
                                            被大家关注的角色,说不定哪天
             程度的提升,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                                  法。我想,胡锦涛和温家宝就已经成
                                            就有外国记者有意来采访你,      为了外国人眼中中国人的代表,这两
             自然也不会停留在过去。同样,正如
             宋老师之前提到的,中国人在海外的               或者无意中成为某个镜头下的主     个名字在我们与外国人聊天时会时常
             表现也会给中国加分或者减分。                 角。                 被提起,而且我感觉普遍外界对他们
                 最后,记者问出了萦绕在心中许                                的印象不错。”
             久的问题:谁能够代表中国?或许,
                                                                                  文 / 于潇 周宇枫
             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属               成为世界舞台上被大家关注的角色,
             于他自己的答案。宋老师,这位国际               说不定哪天就有外国记者有意来采访




                                                                                  伴任何文化的解读都不能驱除主观建构的迷魅,也都不可避免地着
                                                                                  有“我”之色彩。本文试通过调查分析,探寻使中国时代英雄的面孔
                                                                                  解读呈现出“双面性”甚至是“多面性”的因素。




                                                                                      代造英雄。          缩影,为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打开了   平、刘翔、成龙为调查主体,旨在通

                                                                                  时     共和国成立的六十年,
                                                                                      是英雄辈出的六十年。文革
                                                                                                     窗口。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文化
                                                                                                     的解读都不能驱除主观建构的迷魅,
                                                                                                                        过国内外大学生对上述中国面孔的认
                                                                                                                        知与解读,探求中西方对时代英雄背
                                                                                  的低谷未能阻挡中国经济奇迹的诞    也都不可避免地着有“我”之色彩。   后的关注角度、思维方式的异同,从
                                                                                  生,“亚洲飞人”昭示着一个民族的   历史渊源、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的差   而进一步探索中西文化差异。
                                                                                  加速,从粮食饥荒到小康社会,从中   异,以及中外媒体等社会舆论的微妙
                                                                                  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沧桑巨变的背后   引导,使这些时代英雄的面孔解读呈
                                                                                                                        共性解读:主流价值观的世界认
                                                                                  是时代英雄的力挽狂澜。        现出“双面性”甚至是“多面性”。
                                                                                                                        同
                                                                                    伴随着全球化的大潮,一张张      本调查以不同专业背景的中西
                                                                                  中国面孔登上了世界的舞台。他们当   方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充分保证了调     在200份(中外学生各占100份)
                                                                                  中有政治领袖、商界精英、科学家,   查的随机性与多样性,以分别代表中   有效问卷中,调查结果显示,中西方
                                                                                  也不乏娱乐明星、体育健儿。可以    国政治、经济、科技、体育和文化领   的大学生对中国面孔不乏共性的解
                                                                                  说,这些面孔已然成为中国的符号与   域的邓小平、李开复和李彦宏、袁隆   读。以邓小平为例,中外学生对其国




        20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21
际影响力皆持肯定态度,其中中国
             学生占 87.5% ,外国学生占 79.17% 。
             81.25% 的中国学生和 62.5% 的外国学
封面故事         生都认为“经济贡献”是邓小平被                                                                                                                                      封面故事
Focus        《时代周刊》推选为亚洲人物最主要                                                                                                                                     Focus
             的原因。
                 值得指出的是,外国学生对邓
             小平的认识并非仅是闻乎其名,对
             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一国
             两制”、“经济特区”、“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政
             策理论均有所耳闻,其中“一国两




               中国速度令世界瞩目,也延
             续着这位胆识家与政治领袖的魅
             力。而邓小平的智慧和胆魄更在
             于不断地顺应历史,不失时机地
             将改革向纵深推进。



             制”、“经济特区”和“中国特色                邓小平                                        袁隆平
             社会主义”的熟知度分别高达 75% 、
             70.83% 、 58.33% 。对于中国十年动       “以上六位,你认为谁最能代表中国      力与持久的影响力,是在世界范围内     瞠目。中外众多经济学家认为,自主       限于在一城一池上的攻城掠地,而是     地宽几许的精神引起了中外学生的共
             乱的“文化大革命”,高达 95.83%            形象”的排序中又得到了印证——无      家喻户晓的原因,也是留给世界的创     创新是企业长足发展的根本原因,一       在科学发展上的敏感和 不断进取,更    鸣。自然科学家的人文关怀、科学问
             的外国学生都或多或少听说过,甚至               论中外,邓稳居榜首。三十年来,中      举。                   个企业如果过分的依赖外资和外国技       是站在全社会的高度考虑人类生存问     题的哲学层面思考以及科技无国界、
             有 58.33% 表示非常了解,这也显示           国从70、80年代的“政治中国”走向         提及创举与创新,中外学生在   术,便老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这也       题的大器宇,这是一般的科学家望尘     造福于普天下人类等价值观,是中外
             出了国外学生对中国历史背景的熟悉               了90年代的“经济中国”,并向新世     这一点上显现出高度的认同感。在      就意味着企业失去了在技术市场领域       莫及的。在很多学生和同行看来,袁     学生的共识。 
             程度,侧面反映出邓小平对一个民                纪的“文化中国”迈进。邓小平作为      “李开复与李彦宏,谁更能代表中国     的话语权,自然也失去了在知识产权       隆平是世界级的科学家,他对科学的
             族时代转型意义的关注度,这一点在               政治领袖,成功地促进并引领了时代      形象”这一问题中,中外学生均纷纷     上的必要保护,在国际竞争中便会处
                                                                                                                                   众说纷纭:思维与聚焦之异
                                            转型,诚如南方周末在“百年小平”      把票投给了百度的李彦宏,理由有着     于弱势。因此,从制造走向创造,不
             李彦宏                            专题中所评论的:邓小平不仅顺应了      惊人的相似:“中国特色”、“自主     仅是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亟需思考                              然而进一步分析调查结果,我
                                                                                                                而对于科技的社会意义与国
                                            历史,而且用他特有的智慧推动了历      性”、“原创性”、“本土性”、      并夺取的“制胜点”,也是世界所共                            们也不难发现“相同”之下的细微差
                                                                                                              家利益,中外学生通过对“杂交
                                            史,当他于 1997 年去世时,中国比   “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对      同关注的焦点。                                     异。在分析调查数据过程中,笔者发
                                                                                                              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调查中,分
                                            1840年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接近于民族    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       而对于科技的社会意义与国家                             现中国学生的选项呈“一边倒”的态
                                            复兴的目标。如果以中国国力在世界      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一点在世界范     利益,中外学生通过对“杂交水稻之       享了共同的价值观。            势,选择的答案较为集中;外国学生
                                            的位次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画一条      围内得到认同。以往曾经流传着这样     父”袁隆平的调查中,分享了共同的                            的选项则相对发散。
                                            曲线,这条线便在邓小平时代画出了      一句话:“一个国家没有经济独立,     价值观。尽管 87.5% 的外国学生未听                          比如,对”邓小平被《时代杂
                                            一道止跌回升的陡峭轨迹———邓小      就没有政治独立。”而如今,这一说     说过袁隆平,但对于“他将技术专利       理解,已经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杂     志》评为亚洲人物的主要原因”一
                                            平去世时,中国已经稳居世界综合国      法已远远不够,应更换为“一个国家     无私地献给国家而非自己赚钱”这个       交水稻的成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     题中,外国学生除 62.5% 选择了“经
                                            力前六位并且继续向前迈进。中国速      没有技术独立,就没有经济、政治上     探讨中,过半的中外学生都认为“他       国际地位,并对世界粮食安全产生了     济贡献”外,分别有 25% 、 8.33% 、
                                            度令世界瞩目,也延续着这位胆识家      的独立。” 许多国家都将大量经费     很高尚,值得我们的尊敬”。在最能       重大影响,美国科学院院长、诺贝尔     4.17% 的人选择了的“一国两制”、
                                            与政治领袖的魅力。而邓小平的智慧      投入到科研,比如西门子在全球就有     代表中国形象的排名中,中、外学生       化学奖获得者西瑟罗纳说:“袁隆平     “教育改革”、“科学技术是第一
                                            和胆魄更在于不断地顺应历史,不       七个研究院,并且都是相对独立的大     分别将袁隆平排在了第二和第三位。       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生产力”,而中国学生 90% 的人选择
                                            失时机地将改革向纵深推进,这就是      型研究机构,每年的研发投入高达几     袁隆平曾说:“农民富了,国家粮食       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   了经济,对于其他三项的选择分别是
                                            “一国两制”、“改革开放”、“经      十亿欧元,每年输出的创新成果和专     安全了,我就知足了”。有人说袁隆       人的吃饭问题。”正因为此,袁隆平     0、4.15%、5.85%。
                                            济特区”以及邓小平理论不竭的生命      利数以万计,一组组惊人的数据令人     平是“战略科学家”,因为他从不局       的国家至上、心怀世界,心宽几许、        再如,对“袁隆平将技术专利




        22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23
献给国家”,虽然多数外国学生持积             “12’91””,在四个选项中位居第     “岩松看美国”有关美国体育教育这
                                                 极肯定态度,但选择“没必要”或              一,可以看出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     期栏目有这样一段话:“我想体育是
                                                 “对此没什么感觉”的学生却占到              留给世界的深刻印象,而对于其奥运       美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很
封面故事                                             37.5% ,而中国学生只有 12.5% 。笔      夺金后的关注, 70.83% 的外国学生   长的历史了,因为在美国,我们成长                封面故事
Focus                                            者猜测,这种差异可能与国家的发展             甚至不知道刘翔北京奥运会的退赛,       于一种观念中,体育是我们学习团队                Focus
                                                 程度与历史背景有关。此次问卷调查             更不说其今日的复出,这与中国学生       协作的途径,学习如何竞争,学习如
                                                 对象的外国学生主要来自西方发达国             87.5% 的熟知度反差鲜明。可以说,    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学校里主要强调
                                                 家,相比于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对粮             刘翔在中国人民的心中颇具有民族英       知识的传授,但同时体育教育的观念
                                                 食的敏感度与关注程度不足。水稻作             雄的意味,他使中国田径事业扬眉吐       也很悠久了,而且向年轻化发展,不
                                                 为全球主要农作物,在世界上 120 个          气,因此这位亚洲飞人的一举一动都       是年轻人,但是大概是中学、高中时
                                                 国家和地区广泛栽培种植,全世界              牵扯着中国人民的视觉神经。而对于       期,我想在美国,几乎每个中学和高
                                                 吃大米的人占总人口的 60% ,而中国          外国人来说,刘翔或许只是众多世界       中都有运动队。这是美国文化中的一
                                                 的水稻种植面积占全世界的 50% 。但          体育健儿中的一员,这些田径事业发       个主要部分。”美国人认为,如果一
                                                 是直至目前,全球水稻平均亩产依              达的国家,也很难体会到刘翔对于中       个人能在球场上创造奇迹,在其他地
                                                 然停留在 200 公斤左右。 21 世纪的地       华民族的独特意义。              方也能够创造奇迹,只要这个人能够
                                                 球上,依然有 8 亿人处于粮食短缺状             “你认为刘翔的哪个方面最能        展示出他与世界的联系,如果他能够
                                                 态,每天有 24000 人死于饥饿。发达         代表中国时?速度、雄心、信心、其       真正认识世界,他会发现,自己和他
                                                 国家因为经济发达,人口相对少,因             他”一题中,41.67%的外国学生选择    人共同热爱的东西是有共通之处的。
                                                 此可以拿钱去世界市场买粮食。而中             了“速度”,而与此对应的中国学生       因此,美国各个大学都有自身的球
                                                 国是发展大国,人口众多,消费量巨             只有 6.25% ;而“信心”则成为中国   队、拉拉队,美国和中国之间存在的
                                                 大,如果一旦进口,就会迅速拉动国             学生的首选,高达 50% 。以上结果表    差异在于,体育被认为是每个人都可
                                                 际市场粮价大幅上升,有资料显示,             明,刘翔的速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       以参与的,美国的观念认为,体育向
                                                 中国只要有5%的粮食供给波动,就             表的是“中国速度”,这种加速给外       每个人提供参与的机会,每个人都能
                                                 会对国际粮食市场产生重大冲击,但             国学生留下了的印象可谓极其深刻,       参与,这是每个人的权利。而中国大
                                                 凡有点国家安全意识的人都会明白,             也构成了对中国的整体感悟;而对于       学相对而言,在体育活动方面颇欠火
                                                 粮食在某种程度上不单单是商品,它
                                                 是一种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意义上的战
                                                 略物资,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就会受
                                                                                体育在西方学生的眼中是“主流”,在中国大学生则为“小
                                                 制于人,关键时刻,一粒小小的粮食
                                                                              道”,这或许也是刘翔在中西方学生当中呈现不同价值的原因之所
                                                 也会绊倒巨大的中国。袁隆平带领他
                                                                              在。
                                                 的中国科研队伍,穿越科学的阴霾,
                                                 使13亿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并
                                                 赋予世界强大的战胜饥饿的力量。近
                                                 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2.4亿           中国学生自身而言,渴望富强的信心       候,体育比赛是特长生的专属。可以
                                                 亩左右,全中国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             与雄心则是刘翔带给中国的意义,昭       说,体育在西方学生的眼中是“主
                                                 活7000多万人口。而7000多万这个数         示着中国渴求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流”,在中国大学生则为“小道”,
                                                 字,意味着全世界每年新出生的人口             自信心与自尊心。               这或许也是刘翔在中西方学生当中呈
                                                 数量的总和。袁隆平对中国和世界的               然而,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        现不同价值的原因之所在。
                                                 贡献,用“伟大”二字并不过分。这             尽管中国学生对于刘翔的熟知度要远          同样,在对于成龙的调查中,
                                                 是中国学生所切身感受的。                 远高于外国学生,在最后的中国形象       笔者也发现了中西方学生关注点的
                                                    颇值得玩味的是,在对刘翔、             排序上,外国学生反而将刘翔排到了       差异。 87.5% 的中国学生了解成龙在
                                                 成龙这两位文体明星的调查中,中              第二位,仅次于邓小平,而中国学生       慈善事业上做出的贡献,外国却有
                                                 外学生显示出了巨大的差异。对于              却将刘翔排到了倒数第二位,这一定       66.67% 完全不了解;有 90.62% 的中
                                                 “刘翔以何成绩打破世界纪录”,              程度上也映射着体育运动在中西大学       国学生对成龙的艰苦奋斗史有所了
                                                 外国学生的选择可谓五花八门,仅              生中的不同地位。尽管体育是一个国       解, 87.5% 的外国学生毫不知晓。可
                                            刘翔
                                                 有 16.67% 选对了“ 12 ’ 88 ””,这   家综合实力体现的观念在世界范围内       见,成龙在外国学生的心中依然是中
                                                 与中国学生75%的正确率形成了鲜             已达成共识,但中西方教育体制对体       国功夫的代名词,对其了解也仅仅停
                                                 明对比。 41.67% 的外国学生选择了         育的重视程度依然有显著差异。在        留在武打明星的层面上。而多数中国




        24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25
封面故事
Focus




                                                                                  Economy
             成龙


             学生更关注的是成龙电影明星以外的               慈善事业做一些实事。此外,对成龙   些个人性问题的思考中,中外学生的
             社会身份,作为一个慈善家以及一个               慈善事业的媒体报道也非常重要,    关注焦点有所不同,思维方式也有所
             有血有肉、充满辛酸血泪的奋斗历史               以“成龙慈善”为关键词进行百度搜   差异。中国学生习惯内向思考,倾向




                                                                                  & Law
             的平凡人。成龙曾经说过,“除了拍               索,有关成龙慈善事业的大事记就有   上升到一定意识形态的高度做最后总
             电影,只要在公共场合出现,就必然               上千条,这也是“龙子心”能够走入   结,而外国学生思维比较直接,习惯
             和慈善和公益挂钩,今后,他将把主               人心的原因。因为其的慈善事业主要   外向思考。对于成龙和刘翔的关注点
             要的精力投入环保。”从九十年代初               侧重在中国,因为外国媒体的关注度   也不同,可以说,这与民族性格、        经济·法律
             期开始,成龙就开始了他在医疗上的               不高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传媒舆论等诸多因素有关。正是因
             一些公益慈善事业,作为艺人他还深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   为这些异同才构成了中国面孔的“双
             切地关注年轻艺人的培养,又将慈善               到对于这些中国面孔、亚洲英雄的解   面性”甚至是“多面性”而非单向的
             事业扩展到环保事业。成龙曾对于艺               读中,中外学生的思维方式既有契合   维度。也唯有考虑到国家、历史、文
             人的责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               又有分歧,关注角度既有共性又分别   化、传媒等各方面的因素,我们才能
             艺人是公众人物,艺人的一言一行都               有所侧重。在宏大事件上,中外学生   对这些中国面孔有着更为全面和深刻
             对社会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因此必然               分享了共同的价值观,比如中国经济   的解读,以更加丰富多维的方式角度
             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艺人应当利               的转型与速度,对自主创新的认同,   捕捉到到中西文化的差异。
             用各种机会参与慈善,身体力行的为               对科技的哲学命题思考等。而对于一




        26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在
   迎接新世纪曙光的热闹之中,众多国家体验着大步迈向全球
   化进程的欣悦。然而,所谓的分享共同的未来与命运,究竟
   是美好的预言,荒谬的误解还是不安的冲突?
                                                                                                          经济·法律
  2000年4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在千年报告《我们人民:                                                                          Economy
二十一世纪联合国的作用》中明确指出:“首先,全球化的好处和机                                                                            & Law
会仍然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在这些国家内的分布也不平衡。第二,
最近几十年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现象:成功地制定了促进全球市场扩展
的有力规则并予以良好实施,而对同样正确的社会目标,无论是劳工
标准,还是环境、人权或者减少贫穷的支持却落在后面……”
  全球化对许多人而言,意味着更容易受到不熟悉和无法预测的
力量的伤害,从而引发经济不稳、社会失调等一系列问题,本期专题
中,我们将一同倾听新世界图景背后的滚滚声浪。
                                   文/林伯逍




                                   2001年,中国终于加入了WTO的大家庭。这标志着中国的全球化进程
                                   又迈出了一大步。但是,新的贸易问题也应运而生,不断影响着发展
                                   中的中国和世界。




                                   随
                                         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    角度来看,全球化给非洲和经济发达     时已经到过非洲,带去大量瓷器、丝
                                         中国在国际贸易地位上的不    的国家带来了更大的差距。中非贸易     织品等,而从非洲运回香料、珠宝、
                                         断提升,不断发展变化的国    合作,是互助还是掠夺?          奇珍异兽等。然而,这段贸易关系随
                                   际贸易形势也对中国提出了新的要求                           着郑和远航的结束和也随之中断。
                                   我国长期发展战略的实现不仅要求我                             新中国建立后,自1950年起,中
                                                         中非贸易再续前缘,获得新发展
                                   们处理好和发达国家的关系,同时                            国与非洲重启了停止数百年之久的贸
                                   仍要注重和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战略合        早在郑和下西洋时,中国与非洲     易关系。经过近60年的发展,中非贸
                                   作。                    就曾有过短暂的贸易关系。据《长乐     易规模从1000多万美元增至数百亿美
                                        中非关系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之   南山碑文》记载:“(郑和)自永乐     元,贸易对象由一、两个国家增加到
                                   一。近年来,中国大力援助非洲经济      三年(1405)奉使西洋,迨今七次,   50 多个,进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
                                   发展,帮助其建设医疗卫生、教育等      所历蕃国:由占城国、爪哇国、三佛     也日趋多元化。由初步发展到徘徊前
                                   方面的基础设施,免除其对华债务;      齐国、暹罗国,直逾南天竹锡兰山      进再到稳步提升,伴随着不断推进的
                                   与此同时,中国不断向非洲市场输送      国、古里国、柯枝国,抵于西域忽鲁     经济全球化进程,2000年起,中非贸
                                   大量的轻工业品,开展对非投资并与      谟斯国、阿丹国、木骨都束国,大小     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的发展阶段。
                                   许多非洲国家签署了能源合作协议。      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其     当年10月,为加强中非在新世纪的友
                                        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互   中说的“木骨都束”就是今天东非索     好合作,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促进
                                   利互惠的双赢局面。然而,从另一个      马里共和国的首都摩加迪沙。郑和那     共同发展,中非双方共同创立了“中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29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Weitere ähnliche Inhalte

Andere mochten auch (20)

Recetas
RecetasRecetas
Recetas
 
Investigacion cientifica
Investigacion cientificaInvestigacion cientifica
Investigacion cientifica
 
Rcp[1]
Rcp[1]Rcp[1]
Rcp[1]
 
20101129 ilias edupad
20101129 ilias edupad20101129 ilias edupad
20101129 ilias edupad
 
Integrales pdf
Integrales pdfIntegrales pdf
Integrales pdf
 
Cadillac
CadillacCadillac
Cadillac
 
El proyecto de investigacion
El proyecto de investigacionEl proyecto de investigacion
El proyecto de investigacion
 
Sidmanv2
Sidmanv2Sidmanv2
Sidmanv2
 
Perez luna memoria ii_ 1.1
Perez luna memoria ii_ 1.1Perez luna memoria ii_ 1.1
Perez luna memoria ii_ 1.1
 
Investigacion cientifica 1
Investigacion cientifica 1Investigacion cientifica 1
Investigacion cientifica 1
 
Criterios para interpretar la Sagrada Escritura
Criterios para interpretar  la Sagrada EscrituraCriterios para interpretar  la Sagrada Escritura
Criterios para interpretar la Sagrada Escritura
 
Presentacion Del Curso Virtual de Valores
Presentacion Del Curso Virtual de ValoresPresentacion Del Curso Virtual de Valores
Presentacion Del Curso Virtual de Valores
 
Felicidad frustracion
Felicidad frustracionFelicidad frustracion
Felicidad frustracion
 
Cálculo aditivo
Cálculo aditivoCálculo aditivo
Cálculo aditivo
 
Liberalismo Para Principiantes
Liberalismo Para PrincipiantesLiberalismo Para Principiantes
Liberalismo Para Principiantes
 
Organização Contremporânea 4
Organização Contremporânea 4Organização Contremporânea 4
Organização Contremporânea 4
 
Textos cepacaceres 2012
Textos cepacaceres 2012Textos cepacaceres 2012
Textos cepacaceres 2012
 
Tema 2
Tema 2Tema 2
Tema 2
 
Ligadura de arterias uterinas
Ligadura de arterias uterinasLigadura de arterias uterinas
Ligadura de arterias uterinas
 
Capitulo1. teoria del consumidor
Capitulo1. teoria del consumidorCapitulo1. teoria del consumidor
Capitulo1. teoria del consumidor
 

Ähnlich wie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那个年代那些文人
那个年代那些文人那个年代那些文人
那个年代那些文人sugeladi
 
一生要去的60個地方
一生要去的60個地方一生要去的60個地方
一生要去的60個地方lys167
 
清科舉名家墨蹟
清科舉名家墨蹟清科舉名家墨蹟
清科舉名家墨蹟秀玲 楊
 
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①
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①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①
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①sugeladi
 
一生要去的60个地方
一生要去的60个地方一生要去的60个地方
一生要去的60个地方pakon
 
Wha0314 新說中國古代技術與發明
Wha0314 新說中國古代技術與發明Wha0314 新說中國古代技術與發明
Wha0314 新說中國古代技術與發明TAAZE 讀冊生活
 
为什么要有近代文学
为什么要有近代文学为什么要有近代文学
为什么要有近代文学sugeladi
 
文学地理:文学史范式的重构
文学地理:文学史范式的重构文学地理:文学史范式的重构
文学地理:文学史范式的重构sugeladi
 
“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
“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
“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sugeladi
 
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
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
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sugeladi
 
Bai giang 明代文学ban cuoi -16.4.2013
Bai giang 明代文学ban cuoi -16.4.2013Bai giang 明代文学ban cuoi -16.4.2013
Bai giang 明代文学ban cuoi -16.4.2013QuếThích HítMắt
 
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
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
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sugeladi
 
老外嘲笑十二生肖
老外嘲笑十二生肖老外嘲笑十二生肖
老外嘲笑十二生肖cchainw
 
中國民間故事史:宋元篇
中國民間故事史:宋元篇中國民間故事史:宋元篇
中國民間故事史:宋元篇TAAZE 讀冊生活
 

Ähnlich wie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20)

那个年代那些文人
那个年代那些文人那个年代那些文人
那个年代那些文人
 
一生要去的60個地方
一生要去的60個地方一生要去的60個地方
一生要去的60個地方
 
留苏全书
留苏全书留苏全书
留苏全书
 
清科舉名家墨蹟
清科舉名家墨蹟清科舉名家墨蹟
清科舉名家墨蹟
 
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①
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①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①
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①
 
一生要去的60个地方
一生要去的60个地方一生要去的60个地方
一生要去的60个地方
 
Wha0314 新說中國古代技術與發明
Wha0314 新說中國古代技術與發明Wha0314 新說中國古代技術與發明
Wha0314 新說中國古代技術與發明
 
大陸當代思想史論
大陸當代思想史論大陸當代思想史論
大陸當代思想史論
 
为什么要有近代文学
为什么要有近代文学为什么要有近代文学
为什么要有近代文学
 
[4]
[4][4]
[4]
 
Sstest1
Sstest1Sstest1
Sstest1
 
文学地理:文学史范式的重构
文学地理:文学史范式的重构文学地理:文学史范式的重构
文学地理:文学史范式的重构
 
“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
“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
“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
 
9789881588357
97898815883579789881588357
9789881588357
 
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
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
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
 
Bai giang 明代文学ban cuoi -16.4.2013
Bai giang 明代文学ban cuoi -16.4.2013Bai giang 明代文学ban cuoi -16.4.2013
Bai giang 明代文学ban cuoi -16.4.2013
 
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
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
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
 
老外嘲笑十二生肖
老外嘲笑十二生肖老外嘲笑十二生肖
老外嘲笑十二生肖
 
中國民間故事史:宋元篇
中國民間故事史:宋元篇中國民間故事史:宋元篇
中國民間故事史:宋元篇
 
9789862218259
97898622182599789862218259
9789862218259
 

Mehr von realfish Qian

TP Solar – Catalog
TP Solar – CatalogTP Solar – Catalog
TP Solar – Catalogrealfish Qian
 
IMUNER 2011 – Brochure
IMUNER 2011 – BrochureIMUNER 2011 – Brochure
IMUNER 2011 – Brochurerealfish Qian
 
SEED – Mandarin Expression
SEED – Mandarin ExpressionSEED – Mandarin Expression
SEED – Mandarin Expressionrealfish Qian
 
Booklet for tuchong.com
Booklet for tuchong.comBooklet for tuchong.com
Booklet for tuchong.comrealfish Qian
 
TP Solar - Plum Blossom Notes
TP Solar - Plum Blossom NotesTP Solar - Plum Blossom Notes
TP Solar - Plum Blossom Notesrealfish Qian
 
TP Solar Logotype - Proposal 3
TP Solar Logotype - Proposal 3TP Solar Logotype - Proposal 3
TP Solar Logotype - Proposal 3realfish Qian
 
TP Solar Logotype - Proposal 2
TP Solar Logotype - Proposal 2TP Solar Logotype - Proposal 2
TP Solar Logotype - Proposal 2realfish Qian
 
TP Solar Logotype - Proposal 1
TP Solar Logotype - Proposal 1TP Solar Logotype - Proposal 1
TP Solar Logotype - Proposal 1realfish Qian
 
TP Solar - VIS Guidelines
TP Solar - VIS GuidelinesTP Solar - VIS Guidelines
TP Solar - VIS Guidelinesrealfish Qian
 
吾同学院 - MUN TrainingCamp
吾同学院 - MUN TrainingCamp吾同学院 - MUN TrainingCamp
吾同学院 - MUN TrainingCamprealfish Qian
 
our2050 - Logo Extension
our2050 - Logo Extensionour2050 - Logo Extension
our2050 - Logo Extensionrealfish Qian
 
our2050 Brand Proposal
our2050 Brand Proposalour2050 Brand Proposal
our2050 Brand Proposalrealfish Qian
 
beBerlin Brand Analysis
beBerlin Brand AnalysisbeBerlin Brand Analysis
beBerlin Brand Analysisrealfish Qian
 
our2050 Logo Proposal - case 3
our2050 Logo Proposal - case 3our2050 Logo Proposal - case 3
our2050 Logo Proposal - case 3realfish Qian
 
our2050 Logo Proposal - case 2
our2050 Logo Proposal - case 2our2050 Logo Proposal - case 2
our2050 Logo Proposal - case 2realfish Qian
 
our2050 Logo Proposal - case 1
our2050 Logo Proposal - case 1our2050 Logo Proposal - case 1
our2050 Logo Proposal - case 1realfish Qian
 

Mehr von realfish Qian (20)

TP Solar – Catalog
TP Solar – CatalogTP Solar – Catalog
TP Solar – Catalog
 
IMUNER 2011 – Brochure
IMUNER 2011 – BrochureIMUNER 2011 – Brochure
IMUNER 2011 – Brochure
 
SEED – Mandarin Expression
SEED – Mandarin ExpressionSEED – Mandarin Expression
SEED – Mandarin Expression
 
Booklet for tuchong.com
Booklet for tuchong.comBooklet for tuchong.com
Booklet for tuchong.com
 
TP Solar - Plum Blossom Notes
TP Solar - Plum Blossom NotesTP Solar - Plum Blossom Notes
TP Solar - Plum Blossom Notes
 
TP Solar Logotype - Proposal 3
TP Solar Logotype - Proposal 3TP Solar Logotype - Proposal 3
TP Solar Logotype - Proposal 3
 
TP Solar Logotype - Proposal 2
TP Solar Logotype - Proposal 2TP Solar Logotype - Proposal 2
TP Solar Logotype - Proposal 2
 
TP Solar Logotype - Proposal 1
TP Solar Logotype - Proposal 1TP Solar Logotype - Proposal 1
TP Solar Logotype - Proposal 1
 
TP Solar - VIS Guidelines
TP Solar - VIS GuidelinesTP Solar - VIS Guidelines
TP Solar - VIS Guidelines
 
吾同学院 - MUN TrainingCamp
吾同学院 - MUN TrainingCamp吾同学院 - MUN TrainingCamp
吾同学院 - MUN TrainingCamp
 
CSP2011
CSP2011CSP2011
CSP2011
 
WElite 2011
WElite 2011WElite 2011
WElite 2011
 
Tsunami Japan
Tsunami JapanTsunami Japan
Tsunami Japan
 
Resume - realfish
Resume - realfishResume - realfish
Resume - realfish
 
our2050 - Logo Extension
our2050 - Logo Extensionour2050 - Logo Extension
our2050 - Logo Extension
 
our2050 Brand Proposal
our2050 Brand Proposalour2050 Brand Proposal
our2050 Brand Proposal
 
beBerlin Brand Analysis
beBerlin Brand AnalysisbeBerlin Brand Analysis
beBerlin Brand Analysis
 
our2050 Logo Proposal - case 3
our2050 Logo Proposal - case 3our2050 Logo Proposal - case 3
our2050 Logo Proposal - case 3
 
our2050 Logo Proposal - case 2
our2050 Logo Proposal - case 2our2050 Logo Proposal - case 2
our2050 Logo Proposal - case 2
 
our2050 Logo Proposal - case 1
our2050 Logo Proposal - case 1our2050 Logo Proposal - case 1
our2050 Logo Proposal - case 1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 2. 封面故事 封面故事 Focus Focus “在 古老而遥远的中国,有 帝国图景 :繁荣的城市、壮丽的建 世纪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记录与幻 人告诉我说,在该地区 筑、殷实的财富、发达的驿站、完备 想、洞察与偏见,以及他们所塑造出 有一个城市,城墙是银 的法律、优良的治安——这里是俗世 的不断变迁的中国面孔。这副以西方 子筑成,城楼是金子”。这是十三世 中的天堂。 之手绘出的中国图像,往往有前后矛 纪法国国王路易九世派往东方的传教 然而,到了十八世纪乾隆年间, 士鲁布鲁克在其《东行记》里对中国 出使大清帝国的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笔 的一段描述。西方对于元代中国繁荣 下的中国却呈现出一幅截然不同的景 从这些溢美或是贬抑的辞句 富庶的想象,在随后马可 • 波罗那部 象。他在日记中写道,中国“至少 中,西方读者各取所需,满足了 传世的《游记》中被进一步激发。在 在过去 150 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 自己对于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 他的笔下,元帝国上都开平府宏伟的 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 古国的想象。 宫殿“设计精巧,装饰豪华,整个建 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 筑令人叹为观止……所有殿堂和房间 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 里都镀了金,装饰得富丽堂皇”。元 人”。中国人生活“在最为卑鄙的暴 大都汗八里(北京)不仅有着更为恢 政之下,生活在恐惧之中”。中国的 盾之处。其中常见对中国充满敬畏或 社会关系建立在一种愚蠢的形式主义 满怀热情的文字,也不乏毫不掩饰的 基础上,所以人们“胆怯、肮脏并残 轻蔑与不屑。从这些溢美或是贬抑的 酷”。在马戛尔尼眼中,康乾盛世中 辞句中,西方读者各取所需,满足了 《马可•波罗游记》为西方 的满清“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 自己对于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古国 人描绘了一幅文明鼎盛的东方帝 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的想象。 国图景:繁荣的城市、壮丽的建 (《停滞的帝国》)。 正如史景迁所说,西方人观察 筑、殷实的财富、发达的驿站、   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一直处 中国、解释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既有 完备的法律、优良的治安——这 于不断变动的过程之中。耶鲁大学著 扭曲,又有写实。他们观察中国时, 文龚婷 里是俗世中的天堂。 名汉学大师史景迁(Jonathan Spence) 由于各自的立足点不同,往往会得出 在其名作《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 不同的结论,有些观点甚至互相矛 国》中,搜集了公元1253年至1985年 盾。中国作为西方的“他者”,在西 宏壮观的宫廷建筑,而且其商业之 的 700 余年间西方外交官、传教士、 方眼中的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 繁盛,市贾之兴旺,更令这个从中 作家与冒险家对中国的观察与记录, 都是相对于西方文明自身而言的。从 世纪的欧洲远道而来的威尼斯人惊叹 从马可 • 波罗到利马窦、伏尔泰、奥 马可 • 波罗来华的元朝到外国 使节出 不已,以致于发出“外国巨贾典物及 斯汀、汤若望、赛珍珠,从赫德、戈 访中国的清朝,正是西方走出落后黑 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 登、华尔到鲍罗廷、陈纳德、魏德 暗的中世纪,通过宗教改革、文艺复 “决定故事的,不是说故事的声音,是听故事的耳朵。”封面中国的 比”的感叹。大汗的国度里让他惊讶 曼,内容涵盖他们的报告、日记、家 兴、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创造自身先 变迁,呈现出东西方截然不同而又相辅相成的文化浸透下的国民心 的东西还有很多。《马可•波罗游记》 书以及诗作、哲学论文或小说。透过 进的思想文化、政治体制和科学技 态。 为西方人描绘了一幅文明鼎盛的东方 这些“西洋镜”,我们得以了解七个 术,并挟船坚炮利之优势大举侵略扩 08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09
  • 3. 张的时期,也是中国沉迷于“天朝上 以来,中国的飞速发展使得西方不得 代的“贫弱”到如今的“未来超级大 国”的美梦,在原地停滞不前,逐渐 不正视中国所发生的变化。邓小平因 国”的飞跃。这一张张跨越时空的面 落后于世界文明进程的时期。中国和 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多次登上《时 孔,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历史长河中东 封面故事 西方在所处位置上的互换,使西方文 代》封面,并且于1979年和1986年两 方古国与西洋文明的兴衰,折射出两 封面故事 Focus 明产生了强烈的优越感,并导致西方 次被评为“年度风云人物”。有关中 者几百年以来碰撞和交织的历史画 Focus 人眼中的中国面孔不断负面化——从 国的图片和文字内容也逐渐向积极的 卷,更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而又相辅 对中国先进文明的憧憬,演变为对中 方向发展,居高临下的肆意丑化和嘲 相成的文化浸透下的国民心态。 国贫弱的批判和轻鄙,甚至用中国这 弄日益减少。 个落后的他者去映衬出自身的先进。 然而,几百年来西方解读中国 忽必烈治下的元朝未必强于康乾盛世 的复杂心态并未因为中国近几个十年 中的大清,然而中国在西方人眼中的 来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改 面孔却从马可 • 波罗笔下的鼎盛帝国 变。相反,西方语境中论断大国兴衰 变成了马戛尔尼日记中的“泥足巨 的既定逻辑对于西方建构当代中国的 人”。 形象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已然苏醒 与之相反,纵观当今西方主流 并即将腾飞的巨龙,这个在中国象征 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中国面孔正逐渐 着复兴和繁荣的传统文化符号,却给 朝着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这种变化 西方造成了莫可名状的恐惧和忧虑。 与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 2005 年 6 月 27 日,身着“ LV “牌服装 30多年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 的毛泽东头像配以《中国新革命》标 这一张张跨越时空的面孔,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历史长河中东方古 国与西洋文明的兴衰,折射出两者几百年以来碰撞和交织的历史画 卷,更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而又相辅相成的文化浸透下的国民心态。 际地位的上升,和西方差距的缩小是 题出现在《时代》封面,报道了“中 密不可分的。出生于中国的美国人亨 国制造”占领全球市场、中国在对美 利•卢斯所创办的《时代》,作为美国 贸易中占据主动局面和中国经济全面 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之一,创刊80 余 发展。至此,中国的不断强大的已经 年来从未停止从大洋彼岸远眺中国。 引起了众多西方人的恐慌。 2007 年 1 回顾《时代》周刊封面上那些在不同 月 22日,《时代》更以长城为背景, 的文化底色下描绘出的一个个中国面 以《中国——新王朝的黎明》,惊呼 孔,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变化。 中国将成为新的超级大国,对中国的 第一个成为《时代》封面人物 迅速发展表示惊叹,对美国可能被中 的中国人是因直奉军阀大战而备受关 国超越表示担忧。 注的吴佩孚,照片神情呆滞,一幅赳 史景迁在《大汗之国:西方眼 赳武夫的模样,然后是被丑化得脸色 中的中国》的结尾,曾引用卡尔维诺 阴鸷的蒋介石,面容憔悴的汪精卫, 在《看不见的城市》所说的一句话: 还有粉墨登场、被描绘得跟小丑一样 “决定故事的,不是说故事的声音, 的“伪满洲国皇帝”溥仪等等。这些 是听故事的耳朵。”确实,决定中国 封面新闻大都从西方人猎奇的眼光出 在西方人眼中呈现何种面孔的,不仅 发,以高度的自我优越感俯视着当时 仅是中国自身的发展状况,还是西方 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中国所发生的 从它与中国所处的相对位置上派生出 一幕幕闹剧,为西方公众塑造了一副 的感知中国的心态。西方 人眼中的中 贫弱中国的面孔。 国面孔从中世纪到近代经历了从“鼎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 盛”到“贫弱”的褪变,又经历从近 文 / 刘超颖 10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11
  • 4. 冯富珍,中国香港人,世界 卫生组织(WHO)第一个来 自中国的总干事,世卫历史 封面故事 上第二名女总干事。 封面故事 Focus 因为在香港禽流感疫情中的出 Focus 色表现,她进入了世界卫生组织;因 为在防控 SARS 疫情中的有效措施, 她为世界所知。在成为 WHO 总干事 之后的第三个年头,她再一次被甲型 H1N1 流感的疫情推上最前线。作为 世卫总干事,她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协 调世界甲流疫情防控工作的任务。 一条国境线相隔,国内外人士对 这位再次站在世界聚光灯下的世界卫 生组织总干事,有着不同的评价。 陈冯富珍与地震康复中心的医护人员在一起 温婉与铁腕 陈冯富珍作为中方推举的唯一一 但是当生活中温婉的陈太面对 总干事的新权力——全权负责评定全 位世卫总干事候选人,她的参选得到 冷血的抗疫战场,她又转而以对病菌 球流行病的警戒水平。世卫组织在 3 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此,陈冯 的“冷酷无情”而著称,在处理疫情 天内连续两次提高流感大流行警告级 富珍曾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会 时的作风非常铁腕,展现出她“铁娘 别,并最终将警戒级别确定在最高级 面。交谈中,吴仪提醒她,不要总是 子”的一面。 别6级。这是2005年6级警告系统启用 摆出“铁娘子”的形象,要有比较温 在 1997 年,香港 H5N1 禽流感暴 以来,首次发布最高级别的警告。 柔的一面。 然而任何一个公共措施总是免不 而事实上,在国人的眼中,陈 了受到质疑。对于陈冯富珍在 3 天内 冯富珍本来就是一个温婉谦和的典型 两次提高警戒级别的行为,不少出现 东方女子。她不仅有着和蔼的面庞、 正面回应夸大H1N1流感疫情 病例的西方国家认为, WHO 反应过 端庄的仪态,并且曾经一直恪守着东 的质疑,在少数国家利益和全球 度,过快升级了疫情警戒级别,引发 方妇德。在她的一生中有几个转捩点 疫情防控面前,温和的陈冯富珍 了全球性的恐慌。面对质疑,陈冯富 式的抉择:青年之时,放弃在香港的 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珍正面回应:“我们并不是在过分夸 教师职业,随当时的男友陈志雄远赴 大疫情,但如果因为我失误而未做准 加拿大求学;拿到文学学士学位时, 备,那么我就是失败的。我宁愿过度 为陪伴学医的丈夫而毅然弃文从医, 发,这也是全球第一次人类和禽类共 准备,也不愿不准备。世界卫生组织 尽管曾经一直为理科成绩而苦恼;最 同感染该种疾病。为了控制香港禽流 不会站在几个国家的立场上说话。” 终完成医学学业并顺利拿到实习工作 感的疫情,时任香港卫生署 署长的 对此,国内媒体称赞:“正面回 的机会时,又追随丈夫返回香港,照 陈冯富珍,果断决定捕杀 130 万只活 应夸大 H1N1 流感疫情的质疑,在少 料生病的婆婆。这所有的选择均以家 鸡,因此有香港媒体戏称其为“杀鸡 数国家利益和全球疫情防控面前,温 庭人伦为本,她是传统东方妇女的典 署长”。但捕杀措施的有效性得到了 和的陈冯富珍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范,受到国人的尊重。而对此,陈冯 国际认可,成为国际粮农组织认定的 富珍自己则很坦然、很简单的表示: 应对禽流感的标准做法。对此,香港 挑战与赞扬 “作为一名传统的亚洲女性,我选择 卫生署曾评价说:“虽然后来认定禽 追随我的丈夫。” 流感病毒源自鸭,但是陈冯富珍当时 “尽管她(陈冯富珍)生活在国 而同样是因为传统的东方中道 的果敢处理,给疾病防控提供了巨大 外多年,尽管她做出了种种声明,但 文化的影响,陈冯富珍一直都采取了 帮助。” 她是一个中国人。”这是一个事实, 温和谦逊的处事方式。而这种处事方 在甲型 H1N1 流感肆虐全球的今 也是大多数国外人士评价陈冯富珍的 式,就连一些曾经批评过陈冯富珍的 天,陈冯富珍更是甘当吃螃蟹的第一 出发点。 医学界人士,也颇为称赞。 人,首次启用了 WHO 在 2005 年赋予 陈冯富珍掌管的 WHO ,事实上 12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13
  • 5. 是一个“不讲政治的政治舞台”,因 长、哈佛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胡利奥•弗 人民的利益。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 此她的工作,也时时遇到一些来自政 伦克也说:“我质疑她的宏伟改革愿 想要给 WHO 留下的遗产。只要是正 治的压力和挑战。 景,但在集中应对危机方面,她是我 确的,我就敢做决定。” 封面故事 谈及陈冯富珍对政治挑战的应对 们可能盼到的最理想人选。” 或许,我们可以说:医者有祖 封面故事 Focus 国,然救死扶伤之精神却没有国界。 Focus 我可以不认同你的价值观,可以不赞成你的改革方案,但只要你 的措施是有效的,我就支持你。 能力, WHO 前高级官员、美国达特 我可以不认同你的价值观,可以 茅斯学院现任院长吉姆•金这样评价: 不赞成你的改革方案,但只要你的措 “陈冯富珍是一个杰出的管理者,她 施是有效的,我就支持你。这就是国 受到周围人的爱戴。她有着出色的英 外对陈冯富珍——这个中国总干事的 语和汉语交流能力,政治领悟力敏锐 态度。 得令人难以置信,她理解人们的想 法。”而事实也正如此。面对台湾多 世界在我心 次试图加入 WHO 的尝试,面对是否 会偏袒祖国的质疑,陈冯富珍都最初 从禽流感到非典,再到甲型 了恰如其分的应对。 H1N1 流感,陈冯富珍一次次成为世 在国际的大舞台上展示出非同一 界瞩目的焦点。她独特的行动和处事 般的掌控力和政治应对能力,似乎很 难让人不把她认定为世卫政治舞台上 的中国女政治家。但是政治归政治, 人们更看重陈冯富珍应对和掌控疫情 她不会仅仅站在一个或几个 的能力。对此,国外对她并未吝啬赞 国家的立场上,她是全世界人民 美之辞。 健康利益的代言人。 2003 年,时任 WHO 总干事的李 钟郁找到陈冯富珍,邀请她协助其改 进应对传染病的预案时曾说:“只有 方式,得到了掌声和赞许,但也带来 你管理过危机。我有许多纸上谈兵的 了无数非议和批评。面对全世界的目 专家,但我更需要将军。” 光和针对她的不同声音,陈冯富珍有 尽管陈冯富珍2003年非典期间的 着自己的看法和决心。 措施和 299 人死亡的数字被后来香港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会议上, 立法会的一份报告认为是最初报道广 她曾经为与会人员演唱好莱坞电影 东邻省发现该种新疾病时,她并未多 《安娜与国王》中的歌曲《Getting to 加留意的结果。其行动“无法令人满 know you》,她通过这种方式,借助 意”,并且她没有按 WHO 的建议, 电影中女主角安娜通过坦率真诚的交 实行 10天期检疫隔离措施。但是,英 流化解东西方文化冲突挑战的形象告 国卫生智库英皇基金主席钱卓乐爵士 诉世界:的确,她是中国人,但是在 在主持的另一项官方调查中却表示, 世卫的舞台上,在 WHO 跟疾病作斗 指出处理一种未知疾病本来就存在诸 争的无国界战场上,她不会仅仅站在 文 / 李淑贞 多重大挑战,在陈冯富珍的领导下, 一个或几个国家的立场上,她是全世 “他们从零开始,在每个层面都表现 界人民健康利益的代言人。 优异。陈冯富珍尽了自己的本职。” 用她自己的话总结就是: 甚至2006年推选WHO总干事 “我们将作为一个可以信赖的、 时,她的竞争对手、墨西哥前卫生部 透明的、和负责人的组织,促进世界 14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15
  • 6. 本文作者李淑贞是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的香港学生。传习中国文化 拿贪污潜逃的总警司葛柏归案时,当 的社会正在复苏阶段充满机遇,他们 出现了两种极端:一是走到街上,二 传统、汲取西方文明精神,“香港”如何描画自己的样态?如何找寻 时的港督麦理浩惟有立刻采取行动。 用知识在社会上争取到地位。第三代 是宅在家中。宅在家里的,在这个不 自己的归属? 1974年,廉政公署正式成立,直接隶 大约为1966年至1975年出生那一群, 容易的时代采取了消极的应对方法; 封面故事 属于港督 ( 回归后直接隶属于行政长 他虽然同样受过教育,但由于人数上 至于走到街上的那一批,都是一班积 封面故事 Focus 官),目标是透过执法、预防及教育打 比第二代人少,在消费力和社会影响 极的年青人,他们关心社会,并用行 Focus 击贪污。 力上起不了主导作用,一般发展成专 动表达他们的诉求,有人批评他们的 在廉署成立后,香港开始进入 业人士和中产阶级。香港被称为“借 做法激进,但他们总算让社会听到了 了一个廉洁的社会。由于投资得到保 来的时间,借来的地方”,除了因为 他们的声音,也展现了言论自由的可 障,世界各地的资金不断涌入,香港 是殖民地的原因外,第二代和第三代 贵。他们曾以不同行动表示对广深港 亦逐步由二级产业转向以三级产业为 香港人当中很大部份是离乡别井来香 高速铁路香港段的建设的反对,尽管 主的知识型社会,经济腾飞,成就了 港的,他们心中的信念是一旦家乡的 他们的方法与价值是否正确还有待讨 “一 样的血一样的种……让 潮及大量内地移民涌入等社会问题, 社会治安、秩序受到严重的威胁。 当 今日的“东方之珠”。或许,正如廉 情况有所改善,他们便会回到原来的 论,这都显示出了他们对社会的关 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 导致人口急剧膨胀,社会资源未能满 时的学生们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集 署的宣传口号:“香港,胜在有你同 地方,可见第二代和第三代香港人是 注。这一代人,土生土长于香港,与 国人”刘德华的《中国 足实际需求,市民为了维持生计以及 会,抗议和批评政府未能恰当处理 ICAC”。 很重乡土的感情的。尽管他们身处被 上几代人不同,他们(排关键句时请 人》大家都耳熟能详。香港作为诸多 尽早获取公共服务,都被迫使用“走 贪污问题,集会获数以千计的群众响 英国统治的地方,然而他们的心仍然 把“他们”改成“第四代香港人”) “中国面孔”中的一个,表面上没 后门”的方法,贪风盛行。例如救护 应,民怨沸腾。 牵系着家国。至于第四代香港人,他 并不把香港当作一个短暂停留的地 李小龙:西方孕育的中国龙 有什么分别。然而,近几十年来一 人员在接送病人往医院前,向病人索 以上情况对于当时的殖民地政府 们出生于中英谈判的时期,踏入社会 方。因为爱,所以着紧;因为重视, 个词汇却时常被提起,那就是“香港 取“茶钱”、消防员救火要收“开喉 而言是不容忽视的。自1950年代亚非 李小龙一直被视为香港电影的佼 时香港已回归祖国,因此对于中国人 所以珍惜。第四代香港人,终于不再 人”。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 费” 、病人要“打赏”医院的护理 拉殖民运动开始,英国的在海外的利 佼者,而他的拼搏精神更被视为香港 的身分认同基本上没有异议。 像过去几代那样“无政治意识”,他 马杰伟教授尝言:“香港人作为一个 员,才可取得开水或便盆,即使是轮 益日渐减少;而香港 67 暴动期间,反 的核心价值。在美国长大的李小龙, 李小龙代表了香港人对中国人的 们走到街上,为的不是自身利益。上 集体,其边界游移不定,是投射而来 候公共房屋、申请入学或各种公共服 殖民地的极端行为随处可见,港英政 认同中国人身分,其电影《精武门》 身分认同与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拼 几代人也许不明白,批评、谩骂,不 的想象,想象出一个集体,想象出一 务,也要贿赂有关官员。而贪污风气 府好不容易才平息下来;所以当1973 中的名句“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搏精神作为香港人的核心价值,就连 要紧。香港需要不同的声音。 条边界,作为身分安顿之所。” 可 在警队中更为严重。受贿的警务人员 年大批市民手持写着“反贪污、捉葛 更为华人世界所传诵。李小龙的身世 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在发表财政预算 这就是香港的面孔。 见“香港人”面目模糊,只是一个想 更包庇黄、赌、毒等各种非法罪行, 柏”的横额到街上示威,要求政府缉 跟香港有点相似:虽然香港人给英国 案时也以《狮子山下》来概括香港人 象的集体,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 人统治了百多年,但从没有忘记自己 的成功故事──一家人同舟共济, 在 然而,马教授又指出,“所谓‘香港 是中国人的身分。 狮子山下奋斗。 人’,是历史条件下具体的社会情境 资深比较文学、文学理论(特别是 的产物,虽然没有本质上的必然,却 后殖民理论)和传媒学学者、美国布朗 八零后:敢于发声的一代 有文化、经济、政治的后果” 。 大学周蕾教授指:“香港的历史使人 究竟香港有什么特质?2003年经 倾向于一种‘边缘性’(border)或‘超 与中国内地的八零后相比,香 历了SARS一疫后,部分香港人提出了 场’寄生性(parasite)的实践。” 即香 港的八零后处于一个难于向上流动的 香港的核心价值,以重新确立香港的 港人既认同中国文化又对中国政权疏 时代。内地的八零后生长于改革开放 社会共识,这些价值包括人权法治、 离;既反抗殖民主义又不愿破坏社会 的时代,生活素质日益改善,亦有更 敢于拼搏、言论自由等。以下就让我 繁荣。香港人的身分认同是一个经常 多发展机会;加上一孩政策(即计划 们透过三个香港的典型形象,窥探这 被探讨的话题,在香港电影中亦有很 生育政策),令他们可以拥有更多资 些特质。 多这样的表现,如流行一时的《无间 源,亦得到父母更多的重视。反观香 道》系列,探讨的正是九七问题,而 港的八零后 ( 亦即吕大乐所谓的“第 它之所以广受欢迎,正因为它是由香 四代香港人”),他们身处的社会,第 廉政公署(ICAC):法治与专业精神 港文化经验积淀下来的文化结构所产 一、二代人还没有退下来,第三代人 的体现 生,以一种 Raymond Williams 所谓的 无法接棒,第四代人面对剧烈竞争,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 “情绪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s)而存 却只能吃力地争取到一些小角色,而 其成功吸引世界各地的资本流入的 在。 香港人的身分认同,与社会结 且很难有晋升的机会。因此,第四 重要因素,是廉洁与法治的精神。 构有一定关系。借用社会学家、香港 代人一出生就注定是失败者 ( 吕大乐 所以说起西方眼中的香港,廉政公 大学社会学系吕大乐教授“四代香港 语)。作家陈冠中也认为,上一代人的 署 (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人” 的分析,回归前的香港的人口主 成功,不是因为当年的香港人的素质 Corruption)应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要是以第二代和第三代香港人为主。 比下一代人优胜,而是当时香港各行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贪污问题 第二代是在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 各业虚位以待的结果。 十分严重。当时的香港经历战后婴儿 人,这一代因为受过教育,而且当时 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八零后 16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17
  • 7. 出的那样,“中国人之中存在的一些 素,有社会制度、社会价值观的差 些变化,在不同的地方变化自然也不 问题也不能说没有影响,例如一部分 异,也有历史因素的影响。但不管怎 同。例如我听说非洲一些地方对中国 在日本打工的中国人所参与的不太好 么样,我感觉世界对中国人有一个较 人的印象就有一些误解。” 非洲,我 封面故事 的工作、一些人中国人所搞的违法犯 为普遍的看法就是:这是一个传承了 们曾经的盟友,对我们的态度发生了 封面故事 Focus 罪活动,钻对方国家法律和体系的空 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勤劳、 微妙的变化。非洲认为中国人从某种 Focus 子,这给人感觉很不好,会觉得我们 能吃苦、热情好客、讲求人际关系和 程度上说,和一个世纪前的欧洲殖民 的整体社会道德水平还有待提高。” 社会和谐。” 者没有本质区别,欧洲是靠武力打开 其实,每一个在海外的人都代表 着中国,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一方 面来自于其在中国的亲身经历,但毕 世界对中国人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就是:这是一个传承了五千 竟有机会来中国的人有限,大部分人 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勤劳、能吃苦、热情好客、讲求人际关系和 都是通过海外学习、工作、生活的中 国人,来了解中国的。而随着近十几 社会和谐。 文 / 杨超 年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人的足迹遍 布全球,在继承勤奋、吃苦耐劳的优 良传统的同时,中国社会中存在的一 在新世纪的头 10 年,中国延续 非洲的大门,掠夺资源,而中国做得 些问题也在海外暴露出来。这势必影 着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全面发展, 更聪明,是新殖民主义者,拿钞票将 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也反映了亟 特别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非洲的资源买走,缺乏技术与资金的 待高的社会道德水平。 就。世界对中国看法是不是也相应地 非洲只能依赖中国。 发生了变化呢? “而发达国家对中国人的接纳倒 “新世纪的头10年肯定会有一 是越来越多了,许多国家的领导人也 国别·时代 开始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 今年春 当被问及中国人在世界的形象 节,许多领导人向中国发来贺电,澳 时,宋老师指出,“很难说世界对中 大利亚总理使用流利的中文向中国民 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许多优 国人有什么固定的形象,不同的国 众拜年,法国总统萨科齐在农历新年 点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了解和接 家、不同的社会制度,对中国人的形 来临之际于总统府爱丽舍宫召开招待 谁可以代表中国?哪些面孔可以代表中国?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又是什 受。 象都有不同。比如,巴基斯坦人对中 会,向广大旅法华人华侨致以节日祝 么样子? 国人的看法和日本人、美国人肯定就 福;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亮起了灯, 有不同,这里面有地缘政治方面的因 庆祝中国新年。“在国际场合,中文 被更多使用,我想这是和中国人在世 近 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取得 又一批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 作、吃苦耐劳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 界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提高分不开 的瞩目成就,中国在世界的 我们观察世界的同时,我们也开始关 在东京留学的时候,当时许多快餐店 的。总的来说,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 声音越来越响亮,在国际问 注外国人对我们的认识。不可否认, 里打工的都是中国学生。他们承担了 许多优点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了解和 题中的参与程度也不断加深。在中国 出于政治需要,或出于意识形态偏 相当一部分的社会服务工作,虽然是 接受。” 与世界不断紧密联系的过程中,中国 见,或者出于商业需要(因为负面报 短期的。中国人的勤奋不仅表现在工 给世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中国人 道总是更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外 作方面,中国学生的勤奋恐怕也是很 谁能代表中国? 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呢? 国大部分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相对 大一部分因素。” 在《时代周刊》近几年的年度人物评 负面。外国人每天接触这些负面的信 毕竟是由高考洗礼而来,中国 中国与中国人,两个难以分 选中,每年总有几位中国人入选,然 息,也就自然而然地对中国人产生负 留学生的刻苦可是有目共睹。明确的 开、彼此影响的概念。在外国人眼 而这些出现在杂志封面的中国面孔可 面的看法。然而,那些老祖先留给中 目标和高额的开支更是让他们倍感珍 中,这两者似乎不能等同。宋老师这 以代表中国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 国人的财富:勤奋、吃苦耐劳的优良 惜,十分上进。宋伟老师最熟悉的导 样解读:“一般来说,在外国人眼 采访了一位长期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 传统,又成了为中国人加分的重要因 师,对中国学生的刻苦、努力非常赞 中,谈到中国时主要是指中国整个国 学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宋伟 素。 赏。“我们论文完成的进度都比较 家,特别是代表国家的中国政府,而 老师。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是很复 快,相比之下其他一些国家的学生上 中国人是具有一定独特气质、文化传 杂的、多面性的,这是和他们每天接 课有时候还不来。” 承的中华民族。因此两者不能等同。 触的信息相关。”回想起自己在东京 当然,正如一枚硬币具有正反两 例如,外国人会说中国正在成为一个 信息·印象 留学的经历,宋伟老师颇有感触道, 面一样,负面评价也是接踵而至。这 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 留学大潮的兴起,吸引着一批 “一般来说,中国人在海外的勤奋工 里面的原因是多样的。但如宋老师指 上发挥了中心作用;或者中国需要更 18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19
  • 8. 注意环境保护。说到中国人时,他们 关系学者的答案是这样的:“在一个 你,或者无意中成为某个镜头下的主 会说中国人很热情好客,等等。” 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 角。因此,每一个人都可能代表中 诚然,中国的发展、国力的提 国,尤其当我们在海外的时候。如果 封面故事 升也会直接影响到世界对中国人的看 中国人在海外能够树立更好的形象, 封面故事 Focus 法。近几年,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 那么自然是作用很大的。当然,最能 Focus 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 特别是奥运会以来,中国在国际上的 代表中国的是中国的政治领导人,他 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世界舞台上 地位日益重要,国际形象得到了一定 们的作为直接影响到世界对中国的看 被大家关注的角色,说不定哪天 程度的提升,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 法。我想,胡锦涛和温家宝就已经成 就有外国记者有意来采访你, 为了外国人眼中中国人的代表,这两 自然也不会停留在过去。同样,正如 宋老师之前提到的,中国人在海外的 或者无意中成为某个镜头下的主 个名字在我们与外国人聊天时会时常 表现也会给中国加分或者减分。 角。 被提起,而且我感觉普遍外界对他们 最后,记者问出了萦绕在心中许 的印象不错。” 久的问题:谁能够代表中国?或许, 文 / 于潇 周宇枫 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属 成为世界舞台上被大家关注的角色, 于他自己的答案。宋老师,这位国际 说不定哪天就有外国记者有意来采访 伴任何文化的解读都不能驱除主观建构的迷魅,也都不可避免地着 有“我”之色彩。本文试通过调查分析,探寻使中国时代英雄的面孔 解读呈现出“双面性”甚至是“多面性”的因素。 代造英雄。 缩影,为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打开了 平、刘翔、成龙为调查主体,旨在通 时 共和国成立的六十年, 是英雄辈出的六十年。文革 窗口。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文化 的解读都不能驱除主观建构的迷魅, 过国内外大学生对上述中国面孔的认 知与解读,探求中西方对时代英雄背 的低谷未能阻挡中国经济奇迹的诞 也都不可避免地着有“我”之色彩。 后的关注角度、思维方式的异同,从 生,“亚洲飞人”昭示着一个民族的 历史渊源、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的差 而进一步探索中西文化差异。 加速,从粮食饥荒到小康社会,从中 异,以及中外媒体等社会舆论的微妙 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沧桑巨变的背后 引导,使这些时代英雄的面孔解读呈 共性解读:主流价值观的世界认 是时代英雄的力挽狂澜。 现出“双面性”甚至是“多面性”。 同 伴随着全球化的大潮,一张张 本调查以不同专业背景的中西 中国面孔登上了世界的舞台。他们当 方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充分保证了调 在200份(中外学生各占100份) 中有政治领袖、商界精英、科学家, 查的随机性与多样性,以分别代表中 有效问卷中,调查结果显示,中西方 也不乏娱乐明星、体育健儿。可以 国政治、经济、科技、体育和文化领 的大学生对中国面孔不乏共性的解 说,这些面孔已然成为中国的符号与 域的邓小平、李开复和李彦宏、袁隆 读。以邓小平为例,中外学生对其国 20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21
  • 9. 际影响力皆持肯定态度,其中中国 学生占 87.5% ,外国学生占 79.17% 。 81.25% 的中国学生和 62.5% 的外国学 封面故事 生都认为“经济贡献”是邓小平被 封面故事 Focus 《时代周刊》推选为亚洲人物最主要 Focus 的原因。 值得指出的是,外国学生对邓 小平的认识并非仅是闻乎其名,对 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一国 两制”、“经济特区”、“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政 策理论均有所耳闻,其中“一国两 中国速度令世界瞩目,也延 续着这位胆识家与政治领袖的魅 力。而邓小平的智慧和胆魄更在 于不断地顺应历史,不失时机地 将改革向纵深推进。 制”、“经济特区”和“中国特色 邓小平 袁隆平 社会主义”的熟知度分别高达 75% 、 70.83% 、 58.33% 。对于中国十年动 “以上六位,你认为谁最能代表中国 力与持久的影响力,是在世界范围内 瞠目。中外众多经济学家认为,自主 限于在一城一池上的攻城掠地,而是 地宽几许的精神引起了中外学生的共 乱的“文化大革命”,高达 95.83% 形象”的排序中又得到了印证——无 家喻户晓的原因,也是留给世界的创 创新是企业长足发展的根本原因,一 在科学发展上的敏感和 不断进取,更 鸣。自然科学家的人文关怀、科学问 的外国学生都或多或少听说过,甚至 论中外,邓稳居榜首。三十年来,中 举。 个企业如果过分的依赖外资和外国技 是站在全社会的高度考虑人类生存问 题的哲学层面思考以及科技无国界、 有 58.33% 表示非常了解,这也显示 国从70、80年代的“政治中国”走向 提及创举与创新,中外学生在 术,便老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这也 题的大器宇,这是一般的科学家望尘 造福于普天下人类等价值观,是中外 出了国外学生对中国历史背景的熟悉 了90年代的“经济中国”,并向新世 这一点上显现出高度的认同感。在 就意味着企业失去了在技术市场领域 莫及的。在很多学生和同行看来,袁 学生的共识。  程度,侧面反映出邓小平对一个民 纪的“文化中国”迈进。邓小平作为 “李开复与李彦宏,谁更能代表中国 的话语权,自然也失去了在知识产权 隆平是世界级的科学家,他对科学的 族时代转型意义的关注度,这一点在 政治领袖,成功地促进并引领了时代 形象”这一问题中,中外学生均纷纷 上的必要保护,在国际竞争中便会处 众说纷纭:思维与聚焦之异 转型,诚如南方周末在“百年小平” 把票投给了百度的李彦宏,理由有着 于弱势。因此,从制造走向创造,不 李彦宏 专题中所评论的:邓小平不仅顺应了 惊人的相似:“中国特色”、“自主 仅是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亟需思考 然而进一步分析调查结果,我 而对于科技的社会意义与国 历史,而且用他特有的智慧推动了历 性”、“原创性”、“本土性”、 并夺取的“制胜点”,也是世界所共 们也不难发现“相同”之下的细微差 家利益,中外学生通过对“杂交 史,当他于 1997 年去世时,中国比 “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对 同关注的焦点。 异。在分析调查数据过程中,笔者发 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调查中,分 1840年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接近于民族 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 而对于科技的社会意义与国家 现中国学生的选项呈“一边倒”的态 复兴的目标。如果以中国国力在世界 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一点在世界范 利益,中外学生通过对“杂交水稻之 享了共同的价值观。 势,选择的答案较为集中;外国学生 的位次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画一条 围内得到认同。以往曾经流传着这样 父”袁隆平的调查中,分享了共同的 的选项则相对发散。 曲线,这条线便在邓小平时代画出了 一句话:“一个国家没有经济独立, 价值观。尽管 87.5% 的外国学生未听 比如,对”邓小平被《时代杂 一道止跌回升的陡峭轨迹———邓小 就没有政治独立。”而如今,这一说 说过袁隆平,但对于“他将技术专利 理解,已经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杂 志》评为亚洲人物的主要原因”一 平去世时,中国已经稳居世界综合国 法已远远不够,应更换为“一个国家 无私地献给国家而非自己赚钱”这个 交水稻的成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 题中,外国学生除 62.5% 选择了“经 力前六位并且继续向前迈进。中国速 没有技术独立,就没有经济、政治上 探讨中,过半的中外学生都认为“他 国际地位,并对世界粮食安全产生了 济贡献”外,分别有 25% 、 8.33% 、 度令世界瞩目,也延续着这位胆识家 的独立。” 许多国家都将大量经费 很高尚,值得我们的尊敬”。在最能 重大影响,美国科学院院长、诺贝尔 4.17% 的人选择了的“一国两制”、 与政治领袖的魅力。而邓小平的智慧 投入到科研,比如西门子在全球就有 代表中国形象的排名中,中、外学生 化学奖获得者西瑟罗纳说:“袁隆平 “教育改革”、“科学技术是第一 和胆魄更在于不断地顺应历史,不 七个研究院,并且都是相对独立的大 分别将袁隆平排在了第二和第三位。 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生产力”,而中国学生 90% 的人选择 失时机地将改革向纵深推进,这就是 型研究机构,每年的研发投入高达几 袁隆平曾说:“农民富了,国家粮食 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 了经济,对于其他三项的选择分别是 “一国两制”、“改革开放”、“经 十亿欧元,每年输出的创新成果和专 安全了,我就知足了”。有人说袁隆 人的吃饭问题。”正因为此,袁隆平 0、4.15%、5.85%。 济特区”以及邓小平理论不竭的生命 利数以万计,一组组惊人的数据令人 平是“战略科学家”,因为他从不局 的国家至上、心怀世界,心宽几许、 再如,对“袁隆平将技术专利 22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23
  • 10. 献给国家”,虽然多数外国学生持积 “12’91””,在四个选项中位居第 “岩松看美国”有关美国体育教育这 极肯定态度,但选择“没必要”或 一,可以看出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 期栏目有这样一段话:“我想体育是 “对此没什么感觉”的学生却占到 留给世界的深刻印象,而对于其奥运 美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很 封面故事 37.5% ,而中国学生只有 12.5% 。笔 夺金后的关注, 70.83% 的外国学生 长的历史了,因为在美国,我们成长 封面故事 Focus 者猜测,这种差异可能与国家的发展 甚至不知道刘翔北京奥运会的退赛, 于一种观念中,体育是我们学习团队 Focus 程度与历史背景有关。此次问卷调查 更不说其今日的复出,这与中国学生 协作的途径,学习如何竞争,学习如 对象的外国学生主要来自西方发达国 87.5% 的熟知度反差鲜明。可以说, 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学校里主要强调 家,相比于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对粮 刘翔在中国人民的心中颇具有民族英 知识的传授,但同时体育教育的观念 食的敏感度与关注程度不足。水稻作 雄的意味,他使中国田径事业扬眉吐 也很悠久了,而且向年轻化发展,不 为全球主要农作物,在世界上 120 个 气,因此这位亚洲飞人的一举一动都 是年轻人,但是大概是中学、高中时 国家和地区广泛栽培种植,全世界 牵扯着中国人民的视觉神经。而对于 期,我想在美国,几乎每个中学和高 吃大米的人占总人口的 60% ,而中国 外国人来说,刘翔或许只是众多世界 中都有运动队。这是美国文化中的一 的水稻种植面积占全世界的 50% 。但 体育健儿中的一员,这些田径事业发 个主要部分。”美国人认为,如果一 是直至目前,全球水稻平均亩产依 达的国家,也很难体会到刘翔对于中 个人能在球场上创造奇迹,在其他地 然停留在 200 公斤左右。 21 世纪的地 华民族的独特意义。 方也能够创造奇迹,只要这个人能够 球上,依然有 8 亿人处于粮食短缺状 “你认为刘翔的哪个方面最能 展示出他与世界的联系,如果他能够 态,每天有 24000 人死于饥饿。发达 代表中国时?速度、雄心、信心、其 真正认识世界,他会发现,自己和他 国家因为经济发达,人口相对少,因 他”一题中,41.67%的外国学生选择 人共同热爱的东西是有共通之处的。 此可以拿钱去世界市场买粮食。而中 了“速度”,而与此对应的中国学生 因此,美国各个大学都有自身的球 国是发展大国,人口众多,消费量巨 只有 6.25% ;而“信心”则成为中国 队、拉拉队,美国和中国之间存在的 大,如果一旦进口,就会迅速拉动国 学生的首选,高达 50% 。以上结果表 差异在于,体育被认为是每个人都可 际市场粮价大幅上升,有资料显示, 明,刘翔的速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 以参与的,美国的观念认为,体育向 中国只要有5%的粮食供给波动,就 表的是“中国速度”,这种加速给外 每个人提供参与的机会,每个人都能 会对国际粮食市场产生重大冲击,但 国学生留下了的印象可谓极其深刻, 参与,这是每个人的权利。而中国大 凡有点国家安全意识的人都会明白, 也构成了对中国的整体感悟;而对于 学相对而言,在体育活动方面颇欠火 粮食在某种程度上不单单是商品,它 是一种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意义上的战 略物资,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就会受 体育在西方学生的眼中是“主流”,在中国大学生则为“小 制于人,关键时刻,一粒小小的粮食 道”,这或许也是刘翔在中西方学生当中呈现不同价值的原因之所 也会绊倒巨大的中国。袁隆平带领他 在。 的中国科研队伍,穿越科学的阴霾, 使13亿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并 赋予世界强大的战胜饥饿的力量。近 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2.4亿 中国学生自身而言,渴望富强的信心 候,体育比赛是特长生的专属。可以 亩左右,全中国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 与雄心则是刘翔带给中国的意义,昭 说,体育在西方学生的眼中是“主 活7000多万人口。而7000多万这个数 示着中国渴求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流”,在中国大学生则为“小道”, 字,意味着全世界每年新出生的人口 自信心与自尊心。 这或许也是刘翔在中西方学生当中呈 数量的总和。袁隆平对中国和世界的 然而,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 现不同价值的原因之所在。 贡献,用“伟大”二字并不过分。这 尽管中国学生对于刘翔的熟知度要远 同样,在对于成龙的调查中, 是中国学生所切身感受的。 远高于外国学生,在最后的中国形象 笔者也发现了中西方学生关注点的 颇值得玩味的是,在对刘翔、 排序上,外国学生反而将刘翔排到了 差异。 87.5% 的中国学生了解成龙在 成龙这两位文体明星的调查中,中 第二位,仅次于邓小平,而中国学生 慈善事业上做出的贡献,外国却有 外学生显示出了巨大的差异。对于 却将刘翔排到了倒数第二位,这一定 66.67% 完全不了解;有 90.62% 的中 “刘翔以何成绩打破世界纪录”, 程度上也映射着体育运动在中西大学 国学生对成龙的艰苦奋斗史有所了 外国学生的选择可谓五花八门,仅 生中的不同地位。尽管体育是一个国 解, 87.5% 的外国学生毫不知晓。可 刘翔 有 16.67% 选对了“ 12 ’ 88 ””,这 家综合实力体现的观念在世界范围内 见,成龙在外国学生的心中依然是中 与中国学生75%的正确率形成了鲜 已达成共识,但中西方教育体制对体 国功夫的代名词,对其了解也仅仅停 明对比。 41.67% 的外国学生选择了 育的重视程度依然有显著差异。在 留在武打明星的层面上。而多数中国 24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25
  • 11. 封面故事 Focus Economy 成龙 学生更关注的是成龙电影明星以外的 慈善事业做一些实事。此外,对成龙 些个人性问题的思考中,中外学生的 社会身份,作为一个慈善家以及一个 慈善事业的媒体报道也非常重要, 关注焦点有所不同,思维方式也有所 有血有肉、充满辛酸血泪的奋斗历史 以“成龙慈善”为关键词进行百度搜 差异。中国学生习惯内向思考,倾向 & Law 的平凡人。成龙曾经说过,“除了拍 索,有关成龙慈善事业的大事记就有 上升到一定意识形态的高度做最后总 电影,只要在公共场合出现,就必然 上千条,这也是“龙子心”能够走入 结,而外国学生思维比较直接,习惯 和慈善和公益挂钩,今后,他将把主 人心的原因。因为其的慈善事业主要 外向思考。对于成龙和刘翔的关注点 要的精力投入环保。”从九十年代初 侧重在中国,因为外国媒体的关注度 也不同,可以说,这与民族性格、 经济·法律 期开始,成龙就开始了他在医疗上的 不高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传媒舆论等诸多因素有关。正是因 一些公益慈善事业,作为艺人他还深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 为这些异同才构成了中国面孔的“双 切地关注年轻艺人的培养,又将慈善 到对于这些中国面孔、亚洲英雄的解 面性”甚至是“多面性”而非单向的 事业扩展到环保事业。成龙曾对于艺 读中,中外学生的思维方式既有契合 维度。也唯有考虑到国家、历史、文 人的责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 又有分歧,关注角度既有共性又分别 化、传媒等各方面的因素,我们才能 艺人是公众人物,艺人的一言一行都 有所侧重。在宏大事件上,中外学生 对这些中国面孔有着更为全面和深刻 对社会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因此必然 分享了共同的价值观,比如中国经济 的解读,以更加丰富多维的方式角度 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艺人应当利 的转型与速度,对自主创新的认同, 捕捉到到中西文化的差异。 用各种机会参与慈善,身体力行的为 对科技的哲学命题思考等。而对于一 26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 12. 迎接新世纪曙光的热闹之中,众多国家体验着大步迈向全球 化进程的欣悦。然而,所谓的分享共同的未来与命运,究竟 是美好的预言,荒谬的误解还是不安的冲突? 经济·法律 2000年4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在千年报告《我们人民: Economy 二十一世纪联合国的作用》中明确指出:“首先,全球化的好处和机 & Law 会仍然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在这些国家内的分布也不平衡。第二, 最近几十年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现象:成功地制定了促进全球市场扩展 的有力规则并予以良好实施,而对同样正确的社会目标,无论是劳工 标准,还是环境、人权或者减少贫穷的支持却落在后面……” 全球化对许多人而言,意味着更容易受到不熟悉和无法预测的 力量的伤害,从而引发经济不稳、社会失调等一系列问题,本期专题 中,我们将一同倾听新世界图景背后的滚滚声浪。 文/林伯逍 2001年,中国终于加入了WTO的大家庭。这标志着中国的全球化进程 又迈出了一大步。但是,新的贸易问题也应运而生,不断影响着发展 中的中国和世界。 随 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 角度来看,全球化给非洲和经济发达 时已经到过非洲,带去大量瓷器、丝 中国在国际贸易地位上的不 的国家带来了更大的差距。中非贸易 织品等,而从非洲运回香料、珠宝、 断提升,不断发展变化的国 合作,是互助还是掠夺? 奇珍异兽等。然而,这段贸易关系随 际贸易形势也对中国提出了新的要求 着郑和远航的结束和也随之中断。 我国长期发展战略的实现不仅要求我 新中国建立后,自1950年起,中 中非贸易再续前缘,获得新发展 们处理好和发达国家的关系,同时 国与非洲重启了停止数百年之久的贸 仍要注重和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战略合 早在郑和下西洋时,中国与非洲 易关系。经过近60年的发展,中非贸 作。 就曾有过短暂的贸易关系。据《长乐 易规模从1000多万美元增至数百亿美 中非关系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之 南山碑文》记载:“(郑和)自永乐 元,贸易对象由一、两个国家增加到 一。近年来,中国大力援助非洲经济 三年(1405)奉使西洋,迨今七次, 50 多个,进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 发展,帮助其建设医疗卫生、教育等 所历蕃国:由占城国、爪哇国、三佛 也日趋多元化。由初步发展到徘徊前 方面的基础设施,免除其对华债务; 齐国、暹罗国,直逾南天竹锡兰山 进再到稳步提升,伴随着不断推进的 与此同时,中国不断向非洲市场输送 国、古里国、柯枝国,抵于西域忽鲁 经济全球化进程,2000年起,中非贸 大量的轻工业品,开展对非投资并与 谟斯国、阿丹国、木骨都束国,大小 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的发展阶段。 许多非洲国家签署了能源合作协议。 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其 当年10月,为加强中非在新世纪的友 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互 中说的“木骨都束”就是今天东非索 好合作,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促进 利互惠的双赢局面。然而,从另一个 马里共和国的首都摩加迪沙。郑和那 共同发展,中非双方共同创立了“中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