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5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文档信息
 舊五代史
 057 / 150
 14 段 4798 字
 168 种 382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唐書三十三 列傳第九 舊五代史 057 卷五十七
[北宋]薛居正 等
←056 卷五十六 唐書三十二 列傳第八 058 卷五十八 唐書三十四 列傳第十→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舊五代史 / 057 卷五十七 唐書三十三 列傳第九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天祐十四年[922] 1
地点 魏州 6 太原 4 洛陽 3 博州 3
人物 崇韜 66 繼岌 18 紹宏 10 陛下 9 皇后 7 知祥 6 魏王 5 廷誨 4
文官 侍中 4 宦官 4 宣徽使 2
武官 都統 3 總管 2 親軍 2
其他 莊宗 31 士族 3 內庫 2
目錄
0
1
2
卷五十七 唐書三十三 列傳 第九
郭崇韜 ,字安時 ,代州 雁門 人也。父弘正。崇韜 初為李克修 帳下親信,克脩 鎮昭義,崇
韜 累典事典事 務,以廉幹稱。克脩 卒,武皇用為典謁,奉使 鳳翔 稱旨,署教練使教練使 。崇韜 臨事機
警,應對可觀,莊宗 嗣位,尤器重之。天祐十四年[922],用為中門副使中門副使 ,與孟知祥 、李紹宏 俱參
機要。俄而紹宏 出典幽州 留事,知祥 懇辭要職。先是,中門使中門使 吳珙 、張虔 厚忠而獲罪。知
祥 懼,求為外任,妻璚華公主 泣請于貞簡太后 。莊宗 謂知祥 曰:「公欲避路,當舉其代。」知
祥 因舉崇韜 。乃署知祥 為太原 軍在城都虞候都虞候 。自是崇韜 專典機務,艱難戰伐,靡所不從。
作
名 名 地 地 名 名 名
名 文 名 仕 地 武 名
號 文 名 名
名 地 名 文 名 名
名 主 主 號 名
名 名 名 地 武 名
1 / 5
https://taolang.club/doc/209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3
4
5
6
十八年,從征張文禮 于鎮州 。契丹 引眾至新樂 ,王師大恐,諸將咸請退還魏州 ,莊宗 猶豫未
決,崇韜 曰:「按巴堅 祇為王都 所誘,本利貨財,非敦鄰好,苟前鋒 小衂,遁走必矣。况我新破汴
寇,威振北地,乘此驅攘,焉往不捷!且事之濟否,亦有天命。」莊宗 從之,王師果捷。明年,李存
審 收鎮州 ,遣崇韜 閱其府庫,或以珍貨賂遺,一無所取,但市書籍而已。莊宗 即位于魏州 ,崇
韜 加檢校太保檢校太保 、守兵部尚書兵部尚書 ,充樞密使樞密使 。是時,衞州陷于梁,澶、相之間,寇鈔日至,民流地削,
軍儲不給,羣情恟恟,以為霸業終不能就,崇韜 寢不安席。俄而王彥章 陷德勝南城,敵勢滋蔓,汴人
急攻楊劉城 ,明宗 在鄆,音驛斷絕。莊宗 登城四望 ,計無所出。崇韜 啟曰:「段凝 阻絕津路,
苟王師不南,鄆州 安能保守!臣請于博州 東岸立柵,以固通津 ,但慮汴人偵知,徑來薄我,請陛
下 募敢死之士,日以挑戰,如三四日間賊軍未至,則柵壘成矣。」崇韜 率毛璋 等萬人夜趨博州 ,視
矛戟之端有光,崇韜 曰:「吾聞火出兵刃,破賊之兆也。」至博州 ,渡河版築 ,晝夜不息。崇韜 于
葭葦間 據胡牀假寢,覺袴中冷,左右視之,乃虵也,其忘疲勵力也如是。居三日,梁軍果至,城壘低
痺,沙土散惡,戰具不完,汴將王彥章 、杜晏球 率眾攻擊,軍不得休息。崇韜 身先督眾,四面拒
戰,有急即應。城垂陷,俄報莊宗 領親軍親軍 至西岸,梁軍聞之退走,因解楊劉之圍。
未幾,汴將康延孝 來奔,崇韜 延于卧內,訊其軍機。延孝 曰「汴人將四道齊舉,以困我軍。」莊
宗 憂之,召諸將謀進取之策。宣徽使宣徽使 李紹宏 請棄鄆州 ,與汴人盟,以河為界,無相侵寇。莊
宗 不悅,獨卧帳中,召崇韜 謂曰:「計將安出?」對曰:「臣不知書 ,不能徵比前古,請以時事
言之。自陛下 十五年起義圖霸,為雪家讐國恥,甲冑生蟣虱,黎人困輸輓。今纂崇大號 ,河朔士庶
日望蕩平,纔得汶陽 尺寸之地,不能保守,況盡有中原乎!將來稅賦不充,物議咨怨,設若劃河為
界,誰為陛下 守之?臣自延孝 言事以來,晝夜籌度,料我兵力,算賊事機,不出今年,雌雄不並
決。聞汴人決河,自滑至鄆,非舟檝不能濟。又聞精兵盡在段凝 麾下,王彥章 日寇鄆境,彼既以大
軍臨我南鄙,又憑恃決河,謂我不能南渡,志在收復汶陽 ,此汴人之謀也。臣謂段凝 保據河壖,苟
欲持我,臣但請留兵守鄴,保固楊劉,陛下 親御六軍 ,長驅倍道,直指大梁,汴城無兵,望風自
潰。若使偽主授首,賊將自然倒戈,半月之間,天下必定。如不決此計,傍採浮談,臣恐不能濟也。今
歲秋稼不登,軍糧纔支數月,決則成敗未知,不決則坐見不濟。臣聞作舍道邊 ,三年不成,帝王應
運,必有天命,成敗天也,在陛下 獨斷。」莊宗 蹶然而興曰:「正合吾意,丈夫 得則為王,失則
為虜,行計決矣!」即日下令軍中,家口並還魏州 。莊宗 送劉皇后 與興聖宮使宮使 繼岌 至朝城 西
野亭泣別,曰:「事勢危蹙,今須一決,事苟不濟,無復相見。」乃留李紹宏 及租庸使租庸使 張憲 守魏
州 ,大軍自楊劉濟河。是歲,擒王彥章 ,誅梁氏,降段凝 ,皆崇韜 贊成其謀也。
莊宗 至汴州 ,宰相宰相 豆盧革 在魏州 ,令崇韜 權行中書行中書 事,俄拜侍中侍中 兼樞密使樞密使 ,及郊禮
畢,以崇韜 兼領鎮、冀州 節度使節度使 ,進封趙郡公 ,邑二千戶,賜鐵券,恕十死。崇韜 既位極人
臣 ,權傾內外,謀猷獻納,必盡忠規,士族 朝倫 ,頗亦收獎人物,內外翕然稱之。初收汴、洛,
稍通賂遺,親友或規之,崇韜 曰:「余備位將相,祿賜巨萬,但偽梁之日,賂遺成風,今方面藩
侯 ,多梁之舊將,皆吾君射鈎斬袪之人也,一旦革面,化為吾人,堅拒其請,得無懼乎!藏余私室,
無異公帑。」及郊禋,崇韜 悉獻家財,以助賞給。
時近臣勸莊宗 以貢奉物為內庫 ,珍貨山積,公府賞軍不足。崇韜 奏請出內庫 之財以助,莊宗 沉
吟有靳惜之意。是時天下已定,寇讐外息,莊宗 漸務華侈,以逞己欲。洛陽 大內宏敞,宮宇深
邃,宦官宦官 阿意順旨,以希恩寵,聲言宮中夜見鬼物,不謀同辭。莊宗 駭異其事,且問其故。宦者
曰:「見本朝長安大內,六宮嬪 御,殆及萬人,椒房 蘭室,無不充牣。今宮室大半空閑,鬼神尚
幽,亦無所怪。」繇是景進 、王允 平等于諸道採擇宮人,不擇良賤,內之宮掖。
名 地 政 艺 地 號
名 名 名 营
號
名 地 名 號 地
名 文 文 文
名 名
地 號 號 礼 名 名
地 地 地
主 名 名 地
名 地 建 名
名
名 名 名
號 武
名 名 名
號 文 名 地
號 名 词
主 礼
地
主 名
名 名
地 名
主 营
词
主 號 亲
地 號 主 文 名 地
名 文 名
地 名 名 名
號 地 文 名 地 名 文 文 文
名 地 文 主 名
词 礼 名
名
名
名
號 衙 名 衙 號
號 地
文 號
主 衙
名 名
2 / 5
https://taolang.club/doc/209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7
8
9
10
三年夏,雨,河大水,壞天津橋 。是時酷暑尤甚。莊宗 嘗擇高樓避暑,皆不稱旨。宦官宦官 曰:「今大
內樓觀,不及舊時長安卿相之家,舊日大明、興慶兩宮,樓觀百數,皆雕楹畫栱,干雲蔽日,今官家納涼
無可御者。」莊宗 曰:「余富有天下,豈不能辦一樓!」即令宮苑使宮苑使 經營之,猶慮崇韜 有所諫止,
使謂崇韜 曰:「今年惡熱,朕頃在河上,五六月中,與賊對壘,行宮卑濕,介馬戰賊,恆若 清涼。今
晏然深宮,不奈暑毒,何也?」崇韜 奏:「陛下 頃在河上,汴寇未平,廢寢忘食,心在戰陣,祁寒溽
暑,不介聖懷。今寇既平,中原無事,縱耳目之玩,不憂戰陣,雖層臺百尺,廣殿九筵,未能忘熱于今日
也。願陛下 思艱難創業之際,則今日之暑,坐變清涼。」莊宗 默然。王允 平等竟加營造,崇韜 復奏
曰:「內中營 造,日有縻費,屬當災饉,且乞權停。」不聽。
初,崇韜 與李紹宏 同為內職,及莊宗 即位,崇韜 以紹宏 素在己上,舊人難制,即奏澤潞監監
軍軍 張居翰 同掌樞密樞密 ,以紹宏 為宣徽使宣徽使 。紹宏 大失所望,泣涕憤鬱。崇韜 乃置內鈎使,應三
司 財賦,皆令勾覆,令紹宏 領之,冀塞其心,紹宏 怏悵不已。崇韜 自以有大功,河、洛平定之
後,權位熏灼,恐為人所傾奪,乃謂諸子曰:「吾佐主上,大事了矣,今為羣邪排毀,吾欲避之,歸
鎮常山 ,為菟裘之計。」其子廷說等曰:「大人功名及此,一失其勢,便是神龍去水,為螻蟻所制,
尤宜深察。」門人故吏又謂崇韜 曰:「侍中侍中 勳業第一,雖羣官側目,必未能離間。宜于此時堅辭機
務,上必不聽,是有辭避之名,塞其讒慝之口。魏國夫人 劉氏 有寵,中宮 未正,宜贊成冊禮,上
心必悅。內得劉氏 之助,羣閹其如余何!」崇韜 然之,於是三上章 堅辭樞密樞密 之位,優詔不從。崇
韜 乃密奏請立魏國夫人 為皇后 ,復奏時務利害二十五條,皆便于時,取悅人心,又請罷樞密院樞密院
事事 ,各歸本司,以輕其權,然宦官宦官 造謗不已。三年,堅乞罷兼領節鉞 ,許之。
會客省使客省使 李嚴 使西川 迴,言王衍 可圖之狀,莊宗 與崇韜 議討伐之事,方擇大將。時明宗 為
諸道兵馬總管總管 當行,崇韜 自以宦者相傾,欲立大功以制之,乃奏曰:「契丹 犯邊,北面須藉大
臣,全倚總管總管 鎮禦。臣伏念興聖宮使宮使 繼岌 ,德望日隆,大功未著,宜依故事,以親王 為元帥元帥 ,
付以討伐之權,俾成其威望。」莊宗 方愛繼岌 ,即曰:「小兒幼稚,安能獨行,卿當擇其副。」崇
韜 未奏,莊宗 曰:「無踰于卿者。」乃以繼岌 為都統都統 ,崇韜 為招討使招討使 。是歲九月十八日,
率親軍親軍 六萬,進討蜀川。崇韜 將發,奏曰:「臣以非才,謬當戎事,仗將士之忠力,憑陛下 之威
靈,庶幾克捷。若西川 平定,陛下 擇帥,如信厚善謀,事君有節,則孟知祥 有焉,望以蜀帥授
之。如宰輔闕人,張憲 有披榛之勞,為人謹厚而多識。其李琪 、崔居儉 ,中朝士族 ,富有文學,
可擇而任之。」莊宗 御嘉慶殿,置酒宴征西諸將,舉酒屬崇韜 曰:「繼岌 未習軍政,卿久從吾戰
伐,西面之事,屬之于卿。」
軍發,十月十九日入大散關 ,崇韜 以馬箠指山險謂魏王 曰:「朝廷興師十萬,已入此中,倘不成
功,安有歸路?今岐下飛輓,才支旬日,必須先取鳳州 ,收其儲積,方濟吾事。」乃令李嚴 、康延
孝 先馳書檄,以諭偽鳳州節度使王 承捷 。及大軍至,承捷 果以城降,得兵八千,軍儲四十萬。次
至故鎮,偽命屯駐 指揮使指揮使 唐景思 亦以城降,得兵四千。又下三泉,得軍儲三十餘萬。自是師無匱
乏,軍聲大振。其招懷制置,官吏補置,師行籌畫,軍書告諭,皆出于崇韜 ,繼岌 承命而已。莊
宗 令內官李廷安、李從襲、呂知柔為都統都統 府紀綱,見崇韜 幕府 繁重,將吏輻輳,降人爭先賂
遺,都統都統 府惟大將省謁,牙門索然,繇是大為詬耻。及六軍使六軍使 王宗弼 歸款,行賂先招討府。王
衍 以成都 降,崇韜 居王宗弼 之第,宗弼 選王衍 之妓妾珍玩以奉崇韜 ,求為蜀帥,又與崇
韜 子廷誨 謀,令蜀人列狀見魏王 ,請奏崇韜 為蜀帥。繼岌 覽狀謂崇韜 曰:「主上倚侍中侍中 如
衡、華,安肯棄元老于蠻夷之地,況余不敢議此。」李從襲等謂繼岌 曰:「郭公收蜀部人情,意在難
測,王宜自備。」由是兩相猜察。
地 號 文
號 文 名
名 名
名 主
主 號 名 名
营
名 名 號 名 名
文 名 文 名 文 名 名
衙 名 名 名
地
名 文
主 名 衙
名 名 节 文
名 主 主
文 文 礼
文 名 地 名 號 名 號
武 名 政
武 文 名 主 武
號 名
名 號 名 武 名 文
武 名 主
地 主 名
名 名 名 礼
號 名 名
地 名 主
地 名
名 主 名 名
军 武 名
名 名
號 武 名 衙
武 文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主 名 名 名 文
名
3 / 5
https://taolang.club/doc/209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
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具。利用专词、词典、维
←056 卷五十六 唐書三十二 列傳第八 058 卷五十八 唐書三十四 列傳第十→目錄
11
12
13
莊宗 令中官中官 向延嗣賫詔至蜀,促班師,詔使至,崇韜 不郊迎 ,延嗣憤憤。從襲謂之曰:「魏王 ,
貴太子 也,主上萬福,郭公專弄威柄,旁若無人 。昨令蜀人請己為帥,郭廷誨 擁徒出入,貴擬王
者,所與狎遊,無非軍中驍果 ,蜀中凶豪,晝夜妓樂歡宴,指天畫地,父子如此,可見其心。今諸軍軍
將將 校,無非郭氏之黨,魏王 懸軍孤弱,一朝班師,必恐紛亂,吾屬未知暴骨之所!」因相向垂涕。延
嗣使還具奏,皇后 泣告莊宗 ,乞保全繼岌 。莊宗 復閱蜀簿曰:「人言蜀中珠玉金銀不知其數,何如
是之微也!」延嗣奏曰:「臣問蜀人,知蜀中寶貨皆入崇韜 之門,言崇韜 得金萬兩,銀四十萬,名馬
千匹,王衍 愛妓六十,樂工百,犀玉帶百。廷誨 自有金銀十萬兩,犀玉帶五十,藝色絕妓七十,樂工
七十,他財稱是。魏王 府,蜀人賂遺不過匹馬而已。」莊宗 初聞崇韜 欲留蜀,心已不平,又聞全有
蜀之妓樂珍玩,怒見顏色。即令中官中官 馬彥珪 馳入蜀視崇韜 去就,如班師則已,如實遲留,則與繼
岌 圖之。彥珪 見皇后 曰:「禍機之發,間不容髮,何能數千里外復禀聖旨哉!」皇后 再言之,莊
宗 曰:「未知事知事 之實否,詎可便令果決?」皇后 乃自為教與繼岌 ,令殺崇韜 。時蜀土初平,山林
多盜,孟知祥 未至,崇韜 令任圜 、張筠 分道招撫,慮師還後,部曲不寕,故歸期稍緩。
四年正月六日,馬彥珪 至軍,決取十二日發成都 赴闕,令任圜 權知留事,以俟知祥 。諸軍部署已
定,彥珪 出皇后 教以示繼岌 ,繼岌 曰:「大軍將大軍將 發,他無釁端,安得為此負心事!公輩勿復
言。」從襲等泣曰:「聖上既有口敕,王若不行,苟中途事泄,為患轉深。」繼岌 曰:「上無詔書,
徒以皇后 教令,安得殺招討使招討使 !」從襲等巧造事端以間之,繼岌 既無英斷,僶俛從之。詰旦,從
襲以繼岌 之命召崇韜 計事,繼岌 登樓避之,崇韜 入,左右撾殺之。崇韜 有子五人,廷信、廷
誨 隨父死于蜀,廷說誅于洛陽 ,廷讓誅于魏州 ,廷議誅于太原 ,家產籍沒 。明宗即位 ,詔令
歸葬,仍賜太原 舊宅。廷誨 、廷讓各有幼子一人,姻族保之獲免,崇韜 妻周氏 ,攜養于太原 。
崇韜 服勤盡節,佐佑王家,草昧艱難,功無與比,西平 巴蜀,宣暢皇威,身死之日,夷夏冤之。然
議者以崇韜 功烈雖多,事權太重,不能處身量力,而聽小人誤計,欲取太山 之安,如急行避跡,其
禍愈速。性復剛戾,遇事便發,既不知前代之成敗,又未體當時之物情,以天下為己任,孟浪之甚也。
及權傾四海,車騎盈門,士人諂奉,漸別流品。同列豆盧革 謂崇韜 曰:「汾陽王 代北人,徙家華
陰 ,侍中侍中 世在雁門 ,得非祖德歟?」崇韜 應曰:「經亂失譜諜,先人常云去汾陽王 四世。」革
曰:「故祖德也。」因是旌別流品,援引薄徒,委之心腹;佐命勳舊,一切鄙棄。舊寮有干進者,崇
韜 謂之曰:「公雖代邸之舊,然家無門閥 ,深知公才技,不敢驟進者,慮名流嗤余故也。」及征蜀
之行,于興平拜尚父子儀之墓。嘗從容白繼岌 曰:「蜀平之後,王為太子 ,待千秋萬歲,神器在
手,宜盡去宦官宦官 ,優禮士族 ,不惟疎斥閹寺,騸馬不可復乘。」內則伶官伶官 巷伯巷伯 ,怒目切齒;外則
舊寮宿將,戟手痛心。掇其族滅之禍,有自來矣。復以諸子驕縱不法,既定蜀川,輦運珍貨,實于洛
陽 之第,籍沒 之日,泥封尚濕。雖莊宗 季年為羣小所惑,致功臣不保其終,亦崇韜 自貽其災禍
也。
史臣曰;夫出身事主,得位遭時,功不可以不圖,名不可以不立。洎功成而名遂,則望重而身危,貝錦
于是成文,良玉以之先折,故崇韜 之誅,蓋為此也。是知強吳滅而范蠡 去,全齊下而樂生奔,苟非
其賢,孰免于禍,明哲之士,當鑒于斯!
號 文 名 礼 主
主 词 名
营
武 主
主 號 名 號
名 名
名 名
主 號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主 主
號 文 主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主 名 名 文
名
主 文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地 地 法 事
地 名 名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名 主
地 文 地 名 主
名 礼
名 主
文 礼 文 文
地 法 號 名
名 名
4 / 5
https://taolang.club/doc/209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
「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
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5 / 5
https://taolang.club/doc/209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helloiac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helloiac
 
新唐書 157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
新唐書 157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新唐書 157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
新唐書 157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
helloiac
 
新唐書 092 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一
新唐書 092 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一新唐書 092 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一
新唐書 092 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一
helloiac
 
舊五代史 036 卷三十六 唐書十二 明宗紀第二
舊五代史 036 卷三十六 唐書十二 明宗紀第二舊五代史 036 卷三十六 唐書十二 明宗紀第二
舊五代史 036 卷三十六 唐書十二 明宗紀第二
helloiac
 
明史 240 卷二百四十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明史 240 卷二百四十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明史 240 卷二百四十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明史 240 卷二百四十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helloiac
 
後漢書 073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後漢書 073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後漢書 073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後漢書 073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helloiac
 
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helloiac
 
舊唐書 068 卷六十四 列傳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
舊唐書 068 卷六十四 列傳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舊唐書 068 卷六十四 列傳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
舊唐書 068 卷六十四 列傳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
helloiac
 

What's hot (20)

明史 135 卷一百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三
明史 135 卷一百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三明史 135 卷一百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三
明史 135 卷一百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三
 
漢書 050 卷三十九 萧何曹参传第九
漢書 050 卷三十九 萧何曹参传第九漢書 050 卷三十九 萧何曹参传第九
漢書 050 卷三十九 萧何曹参传第九
 
漢書 003 卷二 惠帝纪第二
漢書 003 卷二 惠帝纪第二漢書 003 卷二 惠帝纪第二
漢書 003 卷二 惠帝纪第二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梁書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六
梁書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六梁書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六
梁書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六
 
史記 051 世家第二十一 荆燕世家
史記 051 世家第二十一 荆燕世家史記 051 世家第二十一 荆燕世家
史記 051 世家第二十一 荆燕世家
 
元史 179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六十六
元史 179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六十六元史 179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六十六
元史 179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六十六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新唐書 157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
新唐書 157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新唐書 157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
新唐書 157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
 
隋書 77 卷七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隱逸
隋書 77 卷七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隱逸隋書 77 卷七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隱逸
隋書 77 卷七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隱逸
 
新唐書 144 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六十三
新唐書 144 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六十三新唐書 144 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六十三
新唐書 144 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六十三
 
新五代史 70 卷七十 東漢世家第十
新五代史 70 卷七十 東漢世家第十新五代史 70 卷七十 東漢世家第十
新五代史 70 卷七十 東漢世家第十
 
舊五代史 024 卷二十四 梁書二十四 列傳第十四
舊五代史 024 卷二十四 梁書二十四 列傳第十四舊五代史 024 卷二十四 梁書二十四 列傳第十四
舊五代史 024 卷二十四 梁書二十四 列傳第十四
 
新唐書 092 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一
新唐書 092 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一新唐書 092 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一
新唐書 092 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一
 
史記 009 本纪第九 吕太后本纪
史記 009 本纪第九 吕太后本纪史記 009 本纪第九 吕太后本纪
史記 009 本纪第九 吕太后本纪
 
舊五代史 036 卷三十六 唐書十二 明宗紀第二
舊五代史 036 卷三十六 唐書十二 明宗紀第二舊五代史 036 卷三十六 唐書十二 明宗紀第二
舊五代史 036 卷三十六 唐書十二 明宗紀第二
 
明史 240 卷二百四十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明史 240 卷二百四十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明史 240 卷二百四十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明史 240 卷二百四十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後漢書 073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後漢書 073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後漢書 073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後漢書 073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舊唐書 068 卷六十四 列傳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
舊唐書 068 卷六十四 列傳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舊唐書 068 卷六十四 列傳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
舊唐書 068 卷六十四 列傳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
 

Similar to 舊五代史 057 卷五十七 唐書三十三 列傳第九

舊五代史 033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
舊五代史 033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舊五代史 033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
舊五代史 033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
helloiac
 
南史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一
南史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一南史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一
南史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一
helloiac
 
北齊書 23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五
北齊書 23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五北齊書 23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五
北齊書 23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五
helloiac
 
舊五代史 097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
舊五代史 097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舊五代史 097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
舊五代史 097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
helloiac
 
新五代史 05 卷五 唐本紀第五
新五代史 05 卷五 唐本紀第五新五代史 05 卷五 唐本紀第五
新五代史 05 卷五 唐本紀第五
helloiac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helloiac
 

Similar to 舊五代史 057 卷五十七 唐書三十三 列傳第九 (20)

新唐書 190 卷一百八十四 列傳第一百〇九
新唐書 190 卷一百八十四 列傳第一百〇九新唐書 190 卷一百八十四 列傳第一百〇九
新唐書 190 卷一百八十四 列傳第一百〇九
 
舊五代史 033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
舊五代史 033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舊五代史 033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
舊五代史 033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
 
北齊書 07 卷七 帝纪第七 武成
北齊書 07 卷七 帝纪第七 武成北齊書 07 卷七 帝纪第七 武成
北齊書 07 卷七 帝纪第七 武成
 
陳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八
陳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八陳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八
陳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八
 
隋書 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二十六
隋書 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二十六隋書 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二十六
隋書 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二十六
 
北齊書 09 卷九 列传第一
北齊書 09 卷九 列传第一北齊書 09 卷九 列传第一
北齊書 09 卷九 列传第一
 
遼史 077 卷七十七 列傳第七
遼史 077 卷七十七 列傳第七遼史 077 卷七十七 列傳第七
遼史 077 卷七十七 列傳第七
 
南史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一
南史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一南史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一
南史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一
 
舊五代史 003 卷三 梁書三 太祖紀第三
舊五代史 003 卷三 梁書三 太祖紀第三舊五代史 003 卷三 梁書三 太祖紀第三
舊五代史 003 卷三 梁書三 太祖紀第三
 
北齊書 23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五
北齊書 23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五北齊書 23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五
北齊書 23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五
 
周書 24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六 盧辯
周書 24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六 盧辯周書 24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六 盧辯
周書 24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六 盧辯
 
元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二
元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二元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二
元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二
 
舊五代史 097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
舊五代史 097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舊五代史 097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
舊五代史 097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
 
北齊書 10 卷十 列传第二 高祖十一王
北齊書 10 卷十 列传第二 高祖十一王北齊書 10 卷十 列传第二 高祖十一王
北齊書 10 卷十 列传第二 高祖十一王
 
宋書 066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宋書 066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宋書 066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宋書 066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新五代史 05 卷五 唐本紀第五
新五代史 05 卷五 唐本紀第五新五代史 05 卷五 唐本紀第五
新五代史 05 卷五 唐本紀第五
 
後漢書 116 志第十六 五行四
後漢書 116 志第十六 五行四後漢書 116 志第十六 五行四
後漢書 116 志第十六 五行四
 
梁書 31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五
梁書 31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五梁書 31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五
梁書 31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五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後漢書 015 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
後漢書 015 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後漢書 015 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
後漢書 015 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
 

More from helloiac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helloiac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helloiac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helloiac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helloiac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helloiac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helloiac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helloiac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helloiac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helloiac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helloiac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helloiac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helloiac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helloiac
 

More from helloiac (20)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舊五代史 057 卷五十七 唐書三十三 列傳第九

  • 1. 文档信息  舊五代史  057 / 150  14 段 4798 字  168 种 382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唐書三十三 列傳第九 舊五代史 057 卷五十七 [北宋]薛居正 等 ←056 卷五十六 唐書三十二 列傳第八 058 卷五十八 唐書三十四 列傳第十→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舊五代史 / 057 卷五十七 唐書三十三 列傳第九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天祐十四年[922] 1 地点 魏州 6 太原 4 洛陽 3 博州 3 人物 崇韜 66 繼岌 18 紹宏 10 陛下 9 皇后 7 知祥 6 魏王 5 廷誨 4 文官 侍中 4 宦官 4 宣徽使 2 武官 都統 3 總管 2 親軍 2 其他 莊宗 31 士族 3 內庫 2 目錄 0 1 2 卷五十七 唐書三十三 列傳 第九 郭崇韜 ,字安時 ,代州 雁門 人也。父弘正。崇韜 初為李克修 帳下親信,克脩 鎮昭義,崇 韜 累典事典事 務,以廉幹稱。克脩 卒,武皇用為典謁,奉使 鳳翔 稱旨,署教練使教練使 。崇韜 臨事機 警,應對可觀,莊宗 嗣位,尤器重之。天祐十四年[922],用為中門副使中門副使 ,與孟知祥 、李紹宏 俱參 機要。俄而紹宏 出典幽州 留事,知祥 懇辭要職。先是,中門使中門使 吳珙 、張虔 厚忠而獲罪。知 祥 懼,求為外任,妻璚華公主 泣請于貞簡太后 。莊宗 謂知祥 曰:「公欲避路,當舉其代。」知 祥 因舉崇韜 。乃署知祥 為太原 軍在城都虞候都虞候 。自是崇韜 專典機務,艱難戰伐,靡所不從。 作 名 名 地 地 名 名 名 名 文 名 仕 地 武 名 號 文 名 名 名 地 名 文 名 名 名 主 主 號 名 名 名 名 地 武 名 1 / 5 https://taolang.club/doc/209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2. 3 4 5 6 十八年,從征張文禮 于鎮州 。契丹 引眾至新樂 ,王師大恐,諸將咸請退還魏州 ,莊宗 猶豫未 決,崇韜 曰:「按巴堅 祇為王都 所誘,本利貨財,非敦鄰好,苟前鋒 小衂,遁走必矣。况我新破汴 寇,威振北地,乘此驅攘,焉往不捷!且事之濟否,亦有天命。」莊宗 從之,王師果捷。明年,李存 審 收鎮州 ,遣崇韜 閱其府庫,或以珍貨賂遺,一無所取,但市書籍而已。莊宗 即位于魏州 ,崇 韜 加檢校太保檢校太保 、守兵部尚書兵部尚書 ,充樞密使樞密使 。是時,衞州陷于梁,澶、相之間,寇鈔日至,民流地削, 軍儲不給,羣情恟恟,以為霸業終不能就,崇韜 寢不安席。俄而王彥章 陷德勝南城,敵勢滋蔓,汴人 急攻楊劉城 ,明宗 在鄆,音驛斷絕。莊宗 登城四望 ,計無所出。崇韜 啟曰:「段凝 阻絕津路, 苟王師不南,鄆州 安能保守!臣請于博州 東岸立柵,以固通津 ,但慮汴人偵知,徑來薄我,請陛 下 募敢死之士,日以挑戰,如三四日間賊軍未至,則柵壘成矣。」崇韜 率毛璋 等萬人夜趨博州 ,視 矛戟之端有光,崇韜 曰:「吾聞火出兵刃,破賊之兆也。」至博州 ,渡河版築 ,晝夜不息。崇韜 于 葭葦間 據胡牀假寢,覺袴中冷,左右視之,乃虵也,其忘疲勵力也如是。居三日,梁軍果至,城壘低 痺,沙土散惡,戰具不完,汴將王彥章 、杜晏球 率眾攻擊,軍不得休息。崇韜 身先督眾,四面拒 戰,有急即應。城垂陷,俄報莊宗 領親軍親軍 至西岸,梁軍聞之退走,因解楊劉之圍。 未幾,汴將康延孝 來奔,崇韜 延于卧內,訊其軍機。延孝 曰「汴人將四道齊舉,以困我軍。」莊 宗 憂之,召諸將謀進取之策。宣徽使宣徽使 李紹宏 請棄鄆州 ,與汴人盟,以河為界,無相侵寇。莊 宗 不悅,獨卧帳中,召崇韜 謂曰:「計將安出?」對曰:「臣不知書 ,不能徵比前古,請以時事 言之。自陛下 十五年起義圖霸,為雪家讐國恥,甲冑生蟣虱,黎人困輸輓。今纂崇大號 ,河朔士庶 日望蕩平,纔得汶陽 尺寸之地,不能保守,況盡有中原乎!將來稅賦不充,物議咨怨,設若劃河為 界,誰為陛下 守之?臣自延孝 言事以來,晝夜籌度,料我兵力,算賊事機,不出今年,雌雄不並 決。聞汴人決河,自滑至鄆,非舟檝不能濟。又聞精兵盡在段凝 麾下,王彥章 日寇鄆境,彼既以大 軍臨我南鄙,又憑恃決河,謂我不能南渡,志在收復汶陽 ,此汴人之謀也。臣謂段凝 保據河壖,苟 欲持我,臣但請留兵守鄴,保固楊劉,陛下 親御六軍 ,長驅倍道,直指大梁,汴城無兵,望風自 潰。若使偽主授首,賊將自然倒戈,半月之間,天下必定。如不決此計,傍採浮談,臣恐不能濟也。今 歲秋稼不登,軍糧纔支數月,決則成敗未知,不決則坐見不濟。臣聞作舍道邊 ,三年不成,帝王應 運,必有天命,成敗天也,在陛下 獨斷。」莊宗 蹶然而興曰:「正合吾意,丈夫 得則為王,失則 為虜,行計決矣!」即日下令軍中,家口並還魏州 。莊宗 送劉皇后 與興聖宮使宮使 繼岌 至朝城 西 野亭泣別,曰:「事勢危蹙,今須一決,事苟不濟,無復相見。」乃留李紹宏 及租庸使租庸使 張憲 守魏 州 ,大軍自楊劉濟河。是歲,擒王彥章 ,誅梁氏,降段凝 ,皆崇韜 贊成其謀也。 莊宗 至汴州 ,宰相宰相 豆盧革 在魏州 ,令崇韜 權行中書行中書 事,俄拜侍中侍中 兼樞密使樞密使 ,及郊禮 畢,以崇韜 兼領鎮、冀州 節度使節度使 ,進封趙郡公 ,邑二千戶,賜鐵券,恕十死。崇韜 既位極人 臣 ,權傾內外,謀猷獻納,必盡忠規,士族 朝倫 ,頗亦收獎人物,內外翕然稱之。初收汴、洛, 稍通賂遺,親友或規之,崇韜 曰:「余備位將相,祿賜巨萬,但偽梁之日,賂遺成風,今方面藩 侯 ,多梁之舊將,皆吾君射鈎斬袪之人也,一旦革面,化為吾人,堅拒其請,得無懼乎!藏余私室, 無異公帑。」及郊禋,崇韜 悉獻家財,以助賞給。 時近臣勸莊宗 以貢奉物為內庫 ,珍貨山積,公府賞軍不足。崇韜 奏請出內庫 之財以助,莊宗 沉 吟有靳惜之意。是時天下已定,寇讐外息,莊宗 漸務華侈,以逞己欲。洛陽 大內宏敞,宮宇深 邃,宦官宦官 阿意順旨,以希恩寵,聲言宮中夜見鬼物,不謀同辭。莊宗 駭異其事,且問其故。宦者 曰:「見本朝長安大內,六宮嬪 御,殆及萬人,椒房 蘭室,無不充牣。今宮室大半空閑,鬼神尚 幽,亦無所怪。」繇是景進 、王允 平等于諸道採擇宮人,不擇良賤,內之宮掖。 名 地 政 艺 地 號 名 名 名 营 號 名 地 名 號 地 名 文 文 文 名 名 地 號 號 礼 名 名 地 地 地 主 名 名 地 名 地 建 名 名 名 名 名 號 武 名 名 名 號 文 名 地 號 名 词 主 礼 地 主 名 名 名 地 名 主 营 词 主 號 亲 地 號 主 文 名 地 名 文 名 地 名 名 名 號 地 文 名 地 名 文 文 文 名 地 文 主 名 词 礼 名 名 名 名 號 衙 名 衙 號 號 地 文 號 主 衙 名 名 2 / 5 https://taolang.club/doc/209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3. 7 8 9 10 三年夏,雨,河大水,壞天津橋 。是時酷暑尤甚。莊宗 嘗擇高樓避暑,皆不稱旨。宦官宦官 曰:「今大 內樓觀,不及舊時長安卿相之家,舊日大明、興慶兩宮,樓觀百數,皆雕楹畫栱,干雲蔽日,今官家納涼 無可御者。」莊宗 曰:「余富有天下,豈不能辦一樓!」即令宮苑使宮苑使 經營之,猶慮崇韜 有所諫止, 使謂崇韜 曰:「今年惡熱,朕頃在河上,五六月中,與賊對壘,行宮卑濕,介馬戰賊,恆若 清涼。今 晏然深宮,不奈暑毒,何也?」崇韜 奏:「陛下 頃在河上,汴寇未平,廢寢忘食,心在戰陣,祁寒溽 暑,不介聖懷。今寇既平,中原無事,縱耳目之玩,不憂戰陣,雖層臺百尺,廣殿九筵,未能忘熱于今日 也。願陛下 思艱難創業之際,則今日之暑,坐變清涼。」莊宗 默然。王允 平等竟加營造,崇韜 復奏 曰:「內中營 造,日有縻費,屬當災饉,且乞權停。」不聽。 初,崇韜 與李紹宏 同為內職,及莊宗 即位,崇韜 以紹宏 素在己上,舊人難制,即奏澤潞監監 軍軍 張居翰 同掌樞密樞密 ,以紹宏 為宣徽使宣徽使 。紹宏 大失所望,泣涕憤鬱。崇韜 乃置內鈎使,應三 司 財賦,皆令勾覆,令紹宏 領之,冀塞其心,紹宏 怏悵不已。崇韜 自以有大功,河、洛平定之 後,權位熏灼,恐為人所傾奪,乃謂諸子曰:「吾佐主上,大事了矣,今為羣邪排毀,吾欲避之,歸 鎮常山 ,為菟裘之計。」其子廷說等曰:「大人功名及此,一失其勢,便是神龍去水,為螻蟻所制, 尤宜深察。」門人故吏又謂崇韜 曰:「侍中侍中 勳業第一,雖羣官側目,必未能離間。宜于此時堅辭機 務,上必不聽,是有辭避之名,塞其讒慝之口。魏國夫人 劉氏 有寵,中宮 未正,宜贊成冊禮,上 心必悅。內得劉氏 之助,羣閹其如余何!」崇韜 然之,於是三上章 堅辭樞密樞密 之位,優詔不從。崇 韜 乃密奏請立魏國夫人 為皇后 ,復奏時務利害二十五條,皆便于時,取悅人心,又請罷樞密院樞密院 事事 ,各歸本司,以輕其權,然宦官宦官 造謗不已。三年,堅乞罷兼領節鉞 ,許之。 會客省使客省使 李嚴 使西川 迴,言王衍 可圖之狀,莊宗 與崇韜 議討伐之事,方擇大將。時明宗 為 諸道兵馬總管總管 當行,崇韜 自以宦者相傾,欲立大功以制之,乃奏曰:「契丹 犯邊,北面須藉大 臣,全倚總管總管 鎮禦。臣伏念興聖宮使宮使 繼岌 ,德望日隆,大功未著,宜依故事,以親王 為元帥元帥 , 付以討伐之權,俾成其威望。」莊宗 方愛繼岌 ,即曰:「小兒幼稚,安能獨行,卿當擇其副。」崇 韜 未奏,莊宗 曰:「無踰于卿者。」乃以繼岌 為都統都統 ,崇韜 為招討使招討使 。是歲九月十八日, 率親軍親軍 六萬,進討蜀川。崇韜 將發,奏曰:「臣以非才,謬當戎事,仗將士之忠力,憑陛下 之威 靈,庶幾克捷。若西川 平定,陛下 擇帥,如信厚善謀,事君有節,則孟知祥 有焉,望以蜀帥授 之。如宰輔闕人,張憲 有披榛之勞,為人謹厚而多識。其李琪 、崔居儉 ,中朝士族 ,富有文學, 可擇而任之。」莊宗 御嘉慶殿,置酒宴征西諸將,舉酒屬崇韜 曰:「繼岌 未習軍政,卿久從吾戰 伐,西面之事,屬之于卿。」 軍發,十月十九日入大散關 ,崇韜 以馬箠指山險謂魏王 曰:「朝廷興師十萬,已入此中,倘不成 功,安有歸路?今岐下飛輓,才支旬日,必須先取鳳州 ,收其儲積,方濟吾事。」乃令李嚴 、康延 孝 先馳書檄,以諭偽鳳州節度使王 承捷 。及大軍至,承捷 果以城降,得兵八千,軍儲四十萬。次 至故鎮,偽命屯駐 指揮使指揮使 唐景思 亦以城降,得兵四千。又下三泉,得軍儲三十餘萬。自是師無匱 乏,軍聲大振。其招懷制置,官吏補置,師行籌畫,軍書告諭,皆出于崇韜 ,繼岌 承命而已。莊 宗 令內官李廷安、李從襲、呂知柔為都統都統 府紀綱,見崇韜 幕府 繁重,將吏輻輳,降人爭先賂 遺,都統都統 府惟大將省謁,牙門索然,繇是大為詬耻。及六軍使六軍使 王宗弼 歸款,行賂先招討府。王 衍 以成都 降,崇韜 居王宗弼 之第,宗弼 選王衍 之妓妾珍玩以奉崇韜 ,求為蜀帥,又與崇 韜 子廷誨 謀,令蜀人列狀見魏王 ,請奏崇韜 為蜀帥。繼岌 覽狀謂崇韜 曰:「主上倚侍中侍中 如 衡、華,安肯棄元老于蠻夷之地,況余不敢議此。」李從襲等謂繼岌 曰:「郭公收蜀部人情,意在難 測,王宜自備。」由是兩相猜察。 地 號 文 號 文 名 名 名 名 主 主 號 名 名 营 名 名 號 名 名 文 名 文 名 文 名 名 衙 名 名 名 地 名 文 主 名 衙 名 名 节 文 名 主 主 文 文 礼 文 名 地 名 號 名 號 武 名 政 武 文 名 主 武 號 名 名 號 名 武 名 文 武 名 主 地 主 名 名 名 名 礼 號 名 名 地 名 主 地 名 名 主 名 名 军 武 名 名 名 號 武 名 衙 武 文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主 名 名 名 文 名 3 / 5 https://taolang.club/doc/209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4.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 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具。利用专词、词典、维 ←056 卷五十六 唐書三十二 列傳第八 058 卷五十八 唐書三十四 列傳第十→目錄 11 12 13 莊宗 令中官中官 向延嗣賫詔至蜀,促班師,詔使至,崇韜 不郊迎 ,延嗣憤憤。從襲謂之曰:「魏王 , 貴太子 也,主上萬福,郭公專弄威柄,旁若無人 。昨令蜀人請己為帥,郭廷誨 擁徒出入,貴擬王 者,所與狎遊,無非軍中驍果 ,蜀中凶豪,晝夜妓樂歡宴,指天畫地,父子如此,可見其心。今諸軍軍 將將 校,無非郭氏之黨,魏王 懸軍孤弱,一朝班師,必恐紛亂,吾屬未知暴骨之所!」因相向垂涕。延 嗣使還具奏,皇后 泣告莊宗 ,乞保全繼岌 。莊宗 復閱蜀簿曰:「人言蜀中珠玉金銀不知其數,何如 是之微也!」延嗣奏曰:「臣問蜀人,知蜀中寶貨皆入崇韜 之門,言崇韜 得金萬兩,銀四十萬,名馬 千匹,王衍 愛妓六十,樂工百,犀玉帶百。廷誨 自有金銀十萬兩,犀玉帶五十,藝色絕妓七十,樂工 七十,他財稱是。魏王 府,蜀人賂遺不過匹馬而已。」莊宗 初聞崇韜 欲留蜀,心已不平,又聞全有 蜀之妓樂珍玩,怒見顏色。即令中官中官 馬彥珪 馳入蜀視崇韜 去就,如班師則已,如實遲留,則與繼 岌 圖之。彥珪 見皇后 曰:「禍機之發,間不容髮,何能數千里外復禀聖旨哉!」皇后 再言之,莊 宗 曰:「未知事知事 之實否,詎可便令果決?」皇后 乃自為教與繼岌 ,令殺崇韜 。時蜀土初平,山林 多盜,孟知祥 未至,崇韜 令任圜 、張筠 分道招撫,慮師還後,部曲不寕,故歸期稍緩。 四年正月六日,馬彥珪 至軍,決取十二日發成都 赴闕,令任圜 權知留事,以俟知祥 。諸軍部署已 定,彥珪 出皇后 教以示繼岌 ,繼岌 曰:「大軍將大軍將 發,他無釁端,安得為此負心事!公輩勿復 言。」從襲等泣曰:「聖上既有口敕,王若不行,苟中途事泄,為患轉深。」繼岌 曰:「上無詔書, 徒以皇后 教令,安得殺招討使招討使 !」從襲等巧造事端以間之,繼岌 既無英斷,僶俛從之。詰旦,從 襲以繼岌 之命召崇韜 計事,繼岌 登樓避之,崇韜 入,左右撾殺之。崇韜 有子五人,廷信、廷 誨 隨父死于蜀,廷說誅于洛陽 ,廷讓誅于魏州 ,廷議誅于太原 ,家產籍沒 。明宗即位 ,詔令 歸葬,仍賜太原 舊宅。廷誨 、廷讓各有幼子一人,姻族保之獲免,崇韜 妻周氏 ,攜養于太原 。 崇韜 服勤盡節,佐佑王家,草昧艱難,功無與比,西平 巴蜀,宣暢皇威,身死之日,夷夏冤之。然 議者以崇韜 功烈雖多,事權太重,不能處身量力,而聽小人誤計,欲取太山 之安,如急行避跡,其 禍愈速。性復剛戾,遇事便發,既不知前代之成敗,又未體當時之物情,以天下為己任,孟浪之甚也。 及權傾四海,車騎盈門,士人諂奉,漸別流品。同列豆盧革 謂崇韜 曰:「汾陽王 代北人,徙家華 陰 ,侍中侍中 世在雁門 ,得非祖德歟?」崇韜 應曰:「經亂失譜諜,先人常云去汾陽王 四世。」革 曰:「故祖德也。」因是旌別流品,援引薄徒,委之心腹;佐命勳舊,一切鄙棄。舊寮有干進者,崇 韜 謂之曰:「公雖代邸之舊,然家無門閥 ,深知公才技,不敢驟進者,慮名流嗤余故也。」及征蜀 之行,于興平拜尚父子儀之墓。嘗從容白繼岌 曰:「蜀平之後,王為太子 ,待千秋萬歲,神器在 手,宜盡去宦官宦官 ,優禮士族 ,不惟疎斥閹寺,騸馬不可復乘。」內則伶官伶官 巷伯巷伯 ,怒目切齒;外則 舊寮宿將,戟手痛心。掇其族滅之禍,有自來矣。復以諸子驕縱不法,既定蜀川,輦運珍貨,實于洛 陽 之第,籍沒 之日,泥封尚濕。雖莊宗 季年為羣小所惑,致功臣不保其終,亦崇韜 自貽其災禍 也。 史臣曰;夫出身事主,得位遭時,功不可以不圖,名不可以不立。洎功成而名遂,則望重而身危,貝錦 于是成文,良玉以之先折,故崇韜 之誅,蓋為此也。是知強吳滅而范蠡 去,全齊下而樂生奔,苟非 其賢,孰免于禍,明哲之士,當鑒于斯! 號 文 名 礼 主 主 词 名 营 武 主 主 號 名 號 名 名 名 名 主 號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主 主 號 文 主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主 名 名 文 名 主 文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地 地 法 事 地 名 名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名 主 地 文 地 名 主 名 礼 名 主 文 礼 文 文 地 法 號 名 名 名 4 / 5 https://taolang.club/doc/209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5.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 「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 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5 / 5 https://taolang.club/doc/209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