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zeige
Anzeige

Más contenido relacionado

Último(20)

Anzeige

thử nghiêm cáp.pptx

  1. 交联聚乙烯电缆结构 及其试验方法 2013-03-15 •——ICEAGESKY
  2. 主要内容
  3. * * 交联聚乙烯电缆结构  PVC/PE外护套  金属铠装  铜屏蔽层  外半导体层  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 内半导体层  导体
  4. * * 主绝缘电阻测试 5000 V L G E 从电缆的绝缘电阻的数值可初 步判断电缆绝缘是否受潮、老化, 并可检查由耐压试验检出的缺陷的 性质,所以,耐压试验前后均应测 量绝缘电阻。 0.6/1kV电缆试验电压采用 1000V; 0.6/1kV以上电缆试验电压采 用2500V; 6/6kV以上电缆试验电压采用 5000V 良好电缆的绝缘电阻值通常很 高,试验数据与出厂值比较应无明 显变化; 试验前后应充分对电缆放电以 避免电缆中的残余直流电荷对结果 造成影响。放电时,应先经过放电 棒前端电阻放电,再直接放电,否 则会对电缆的绝缘结构造成冲击
  5. * * 外护套绝缘电阻测试 电缆埋入地下后, 可对外护套绝缘电阻 进行测试。测量电压 通常采用500V,当绝 缘电阻低0.5MΩ/km 时,应用万用表正、 反接线进行测量,当 两次测得的阻值相差 较大时,表明外护套 已破损受潮。 500 V L G E
  6. * * 直流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 直流耐压试验对检查绝缘中的 气泡、机械损伤等局部缺陷比较有 效,泄漏电流对反映绝缘老化、受 潮比较灵敏。 进行泄漏电流试验时应均匀升 压,升压过程中在0.25、0.5、0.75、 1倍试验电压下各停留1min,读取 泄漏电流值,以便必要时绘制泄漏 电流和试验电压的关系曲线。 绝缘良好的电缆泄漏电流很小, 一般在几十微安以下,因而设备及 引线的杂散电流相对较大,影响显 著。此时如仍将微安表接在低压端 测量,会有很大误差。必须将微安 表接在高压端测量,并注意屏蔽后 才能获得准确的结果。 电压为35kV及以上的电缆,由 于试验电压高,通过试品表面及周 围空间的泄漏电流相当大,所以两 端的终端头均应屏蔽。 µA U~
  7. * * 直流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 µA A B C A B C U~ 实际工作现场中,由 于电缆铺设长度较长,将 被测相电缆两端进行屏蔽 不易实现,所以往往采用 左图所示的接线方式,以 邻相电缆作为屏蔽线进行 测试。 这种测试方法看似解 决了屏蔽问题,实际上却 存在两个缺点: 1、每相电缆在试验 中承受两次电压,对电缆 主绝缘容易造成损伤; 2测得的泄漏电流数 值并不是被测相缆芯对外 皮及地的泄漏电流,而是 被测相对外皮及另一相缆 芯的泄漏电流数值。 因此这种测量方法并 不妥当。
  8. * * 直流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 µA A B C A B C U~ 现场工作时,可 以采用左图所示的 接线方式进行试验。 这时电源端采取 屏蔽将表面和空间 的杂散泄漏电流排 除,另一端的杂散 泄漏电流I2流经微 安表PA2。于是, 试品的泄漏电流IX 可由微安表PA1的 读数I1减去I2而得 µA I1 I2 PA1 PA2
  9. * * 直流耐压试验存在的问题 由于交联聚乙烯电缆材质、结构的特点,所以尽管在正式颁布的 标准中要求在交接试验中做直流耐压,但实际上有不少人 认为对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不宜采用直流耐压试验, 其基本观点是: 1、直流电压试验过程中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及附件 中会形成空间电荷,对绝缘有积累效应,加速绝缘老化, 缩短使用寿命。 2、直流电压下绝缘电场分布与实际运行电压不同,前者 按电阻率分布而后者按介电常数分布,因此,直流试验合格的交 联聚乙电缆,投入运行后,在正常工作电压的作用下也会发生绝 缘事故。
  10. * 交流耐压试验 变 频 柜 380V 电 抗 器 电 容 分 压 器 测量装置 kV 控制台 多年以来,由于人们认识水平 和试验设备的原因,橡塑电缆在现 场以直流耐压试验或0.1Hz频率耐 压试验代替交流耐压试验,经过多 年实践发现上述两种方法都存在很 多问题,无法对橡塑电缆的绝缘优 劣起到有效地检验作用。 根据IEC最新标准规定,频率 在20Hz~300Hz之间的交流耐压与 工频50Hz下的交流耐压基本可以等 效,因此110kV及以上的橡塑电缆 目前普遍采用20Hz~300Hz的变频 串联谐振试验装置进行交流耐压试 验。 220kV及以上:试验电压为 1.36倍U0;110kV/66kV:试验电 压为1.60倍U0,时间为5分钟。
  11. * 额定电压 长度 截面积 64/110kV 1500m 400mm2 C A B 以1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为例 电容量 0.156μF/km 应用举例
  12. * 试验前参数计算 试验电压: 高压电抗器电感值 试验电压频率: 52.05(Hz) U=1.6U0=1.6X64=102.4(kV)
  13. * 试验原理接线如图所示,其中变频器用来改变工频交流电频率确 保试验电压的频率处在谐振点上,通过试验变压器将电压抬升到 试验所需电压,考虑到试验中容升效应的影响,试验变压器测量 端的电压无法准确反应试品两端电压,在试品高压端并联电容分 压器监测试品电压。 原理接线图
  14. * 1)对被试电缆充分放电,按照原理图进行试验接线,调试好设 备。试验场地四周装设围栏,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 2)测量被试电缆的绝缘电阻,确认绝缘电阻合格。 3)将试验引线接上被试电缆终端接头。 4)检查试验回路所有接线,检查测量仪表,准备开始试验。 5)合上试验电源,调整变频电源的频率,将试验回路调至谐振, 此时调压旋钮置于初始位置。 6)将输出电压逐渐升至试验电压,保持试验电压5min,然后快 速降压至零,断开试验电源,高压端挂接地线。 7)复测被试电缆的绝缘电阻。 8)试验过程中如发生闪络、击穿或异常情况,应立即暂停试验。 检查被试电缆及试验设备是否损坏,如有损坏须立即检修。 9)试验中无异常现象发生,复测绝缘电阻与试验前无明显变化, 则被试电缆通过交流耐压试验。 试验步骤
  15. * 1)应用串联谐振进行交流那压试验,省去了传统交流那压试验 中的大功率调压装置,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实验设备的体积和重量 为试验的开展提供了方便。 2)谐振电源是谐振式滤波电路,能改善输出电压的波形畸变, 获得很好的正弦波形,有效的防止了谐波峰值对试品的误击穿。 3)对于传统交流那压试验,当被试品存在绝缘缺陷,试验中绝 缘弱点被击穿,此时的击穿电流较之试验电流增大几十倍,造成 故障点烧损扩大故障范围,给绝缘缺陷的分析带来很大困难。串 联谐振装置不存在这方面问题,发生击穿时,由于试品电容量的 改变,试验电路立即脱谐,回路电流瞬间变小,即找到了故障点 又避免了故障点的烧损。 串联谐振进行交流耐压的优点
  16. *

Hinweis der Redaktion

  1. 在电缆结构上的所谓屏蔽实质上是一种改善电场分布的措施。电缆导体由多根导线绞合而成,他与绝缘层之间容易形成气隙,导体表面不光滑,会造成电场集中。在导体表面加一层半导电材料,他与导体等电位,并与绝缘接触良好,从而避免在导体与绝缘层之间发生局放,同样在绝缘表面和铜屏蔽之间也可能存在间隙,所以也加一层屏蔽,铜屏蔽的的作用:在正常运行时通过电容电流;当系统发生短路时,作为短路电流的通道,同时也起到屏蔽电场的作用。
  2. 此处注意绝缘电阻表屏蔽端子的作用
  3. 当外护套破损进水后,由于地下水是电解质,在铠装层的镀锌钢带上会产生-0.76V电位,如内衬层也进水镀锌钢带和铜屏蔽之间会形成原电池会产生0.334+0.76=1.1V的电位差
  4. 此处注意提问接线是否正确
Anzei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