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ist ein Scribd-Unternehmen logo
1 von 20
Downloaden Sie, um offline zu lesen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礎
                                               031

      當時他是科學家兼復健科醫生,揭開「視覺產生於腦而非眼」的新
      發現。
     研究對象:這篇論文介紹一種儀器,它使天盲人可以看得見。這些
      病人都有視網膜病變,被認為是完全不可治癒的。
     研究裝置:類似牙醫治療診療椅,有可以震動的椅背,一團的電線,
      一部巨大的電腦,椅子後方是一台攝影機。
     研究過程:巴哈-y-瑞塔(Paul Bach-y-Rita)移動攝影機掃描盲
      人前方的景色,攝影機將影像傳輸到電腦處理,再把訊號傳到椅背
      上二十排乘二十行的 400 個刺激點矩陣上,直接接觸到盲者的背部
      皮膚,這 400 個刺激點是景色中光線暗的部分就震動,亮的部分就
      不動。
     研究發現:
      可辨識臉孔與物體:這個「觸覺-視覺」(tactile-vision)的儀
        器使盲人可以看見,辨識出人的臉孔,知道哪一個物體比較近,
        哪一個比較遠,知道物體旋轉時會改變形狀。
      可分辨三度空間物體:經過練習之後,盲人開始經驗到三度空
        間,若朝著攝影機丟顆球過去,盲人會自動往後跳以躲避它。巴
        哈-y-瑞塔(Paul Bach-y-Rita)成功揭示神經系統可以用攝影
        機來看,而不必用視網膜。
      感官的替代:巴哈-y-瑞塔(Paul Bach-y-Rita)相信感官具有
        可塑性,若其中一種感官受損,另一個感官可以取代它的工作,
        稱之為「感官的替代」(sensory substitution)。
      視覺產生於腦而非眼:巴哈-y-瑞塔(Paul Bach-y-Rita)認為
        我們是用大腦看東西,不是用眼睛看,眼睛只是接收光能的改
        變,是大腦在看、在產生知覺。皮膚觸覺可以代替視網膜,大腦
        能夠解出皮膚觸覺的刺激並讓它形成圖片。【轉引自《改變是大
        腦的天性》P.32~P.39、洪蘭譯、遠流出版社】
四、內分泌系統(endocrine system)
  內分泌系統:
    內分泌腺:內分泌系統是由多種內分泌腺所構成。內分泌腺也稱「無
     管腺」,不須經由任何管道而將其所分泌的化學物質,直接滲透至血
     液中。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032

      激素:內分泌腺所分泌的化學物質,稱為「激素」。人體的內分泌系
       統,包括:腦垂腺、甲狀腺、副甲狀腺、胰腺、腎上腺、性腺等六種
       內分泌腺。
      內分泌腺的種類與功能:
      腦垂腺(pituitary gland):
       位置與功能:是人體最重要的內分泌腺,大小如豌豆,位於下視丘
         之下。所分泌的激素有三種。
                     「生長激素」
                          ,其功能為促進身體發育。
         「性腺激素」,其功能在刺激男性睪丸內精子的成熟和女性卵巢內
         卵子的成熟。
              「泌乳激素」
                   ,其功能為促進乳房之發育及刺激乳腺之
         分泌。
       對行為的影響:生長激素分泌過高,可能導致巨人症;分泌不足,
         可能導致侏儒症。性腺激素的分泌適切與否影響男女性徵的表現。
      甲狀腺(thyroid gland):
       位置與功能:位於喉頭下端與氣管前上方,分左右兩葉。所分泌之
         激素稱為「甲狀腺素」。其功能在促進細胞氧化作用,增進新陳代
         謝速率,維持身體正常生長及骨骼發育。
       對行為的影響: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常感悶熱、身體消瘦、顯現
         突眼症狀、情緒敏感而急躁;甲狀腺機能不足,患者常見體溫降低、
         身體肥胖、心智減退、性情消極、反應遲鈍等現象。
      副甲狀腺(parathroid gland):
       位置與功能:位於甲狀腺之後方,共有四顆,大小有如豌豆,埋於
         頸部組織內。所分泌之激素稱為「副甲狀腺素」。其功能在調節血
         液中鈣與磷的濃度,維持神經與肌肉的正常興奮性。
       對行為的影響:副甲狀腺素分泌過多,血液中鈣多磷少,易導致骨
         骼折斷或變形;副甲狀腺素分泌不足,血液中鈣少磷多,易因神經
         與肌肉興奮性增加,引起痙攣。
      胰腺(pancreas):
       位置與功能:位於胃與十二指腸之間的腸繫膜上。所分泌之激素有
         兩種,「消化 酶 」進入腸道和「胰島素」進入血液。胰島素,具有
         降低血糖的作用。
       對行為的影響:胰島素分泌不足時,將導致糖尿病,患者易出現飢
         餓、口渴、多尿等症狀。
      腎上腺(adrenal gland):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礎
                                              033

     位置與功能:位於腎臟頂端,有左右兩個。所分泌之激素稱為「腎
       上腺素」,其功能為興奮交感神經,可增高血壓、加速心跳、使腸
       胃肌肉放鬆,放大瞳孔等。
     對行為的影響:腎上腺素與情緒變化有密切的關係。個體處於恐懼
       緊張狀態時,腎上腺素會大量分泌以協助個體因應環境變化。
    性腺(sex gland):
     位置與功能:在男性稱為睪丸,分泌的激素稱為「睪丸素酮」,功
       能在促使生殖器官發育、精子成熟、激發性慾、促進男性第二性徵
       的發育。在女性稱為卵巢,分泌的激素稱為「動情激素」,功能在
       促使生殖器官發育、月經、促進女性第二性徵的發育。
     對行為的影響:性腺分泌的異常,將影響性生理的正常表現。
五、苯酮尿症(phenylketonuia, PKU)
  定義:
    此疾病為罕見的遺傳性疾病,起因為苯氨基丙酸無法被完全代謝,會導
    致智能障礙。苯酮尿症是一種普通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可以經由血液
    測試檢驗出來,是一種可以治療的疾病。
  成因:
    苯酮尿症的患者由於酵素的缺失,導致苯胺基丙酸無法被代謝掉造成大
    量堆積,對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毒害而導致腦部損害。
  病癥:
    智能障礙:患者在一歲時會因為腦部受損而有顯著的智能障礙。
    行動異常:會有行動方面的病症,如搖擺晃動及過動。
    膚色較淡:苯氨基丙酸與黑色素的生成有關,因此苯酮尿症的患者通
     常膚色較蒼白。
    身體異味:由於苯胺基丙酸的累積,患者身上常會帶有異味,可於患
     者的呼吸、皮膚及尿液中察覺到。
  發生率:
    在美國苯酮尿症於新生兒的發生率為 1/16000,女性及男性的罹病機率
    均等。台灣的發生率約為 1/30000。
  種類與治療:
    食物型治療:飲食控制儘量避免食用含苯胺基丙酸的食物,如蛋、肉、
     魚、豆類、豆腐等,此類患者所能吃的食物極為有限,比吃全素還要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034

         素,生活上極為不便與痛苦。
       藥物型治療:此類患者可補充 BH4 來治療,同時還需補充一些副作
         用極大的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DOPA)、5-HTP 等。
      預防方法:
       遺傳諮詢檢查:具有苯酮尿症家族史的人,在生育前可進行遺傳諮
         詢,可藉由酵素分析的方式偵測出苯酮尿症基因的攜帶者,且胎兒在
         未出生前就可以診斷出是否患有苯酮尿症。
       孕婦的預防:若孕婦本身為苯酮尿症患者,則懷孕時要注意必須食用
         特殊的低苯胺基丙酸含量的食物。
       及早治療:預防苯酮尿症後遺症,除了必須對症下藥,愈早治療效果
         愈好。患者在一個月內治療其平均智商為 95,一至兩個月大才治療之
         患者平均智商為 85 而晚期接受治療或未治療者其平均智商為 53~45
                   ;                       。
六、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
      身體脂肪百分比:
       肥胖,是威脅生命的高危險因子,與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及骨骼疏
       鬆等疾病,都有密切的相關。身體脂肪百分比,成為評估健康體能的重
       要項目之一。
      定義:
       身體質量指數(BMI),是用來評估體重的工具,這套標準適用於十九
       歲以上的成人,是以體重及身高的相對關係來定義肥胖的程度。
      功能:
       目前多半採用 BMI 來評估是否肥胖,國內外學界普遍認同 BMI 最具實
       用性,也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計算方法之一。BMI 指數愈高,罹患肥
       胖與相關疾病的發病率也就愈高。
      計算方式:
       BMI 的計算方法,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BMI=體
       重(公斤)∕身高平方(公尺 2)。正常範圍為 BMI=18.5~24,BMI 愈
       大愈可能超重。24 至 27 算超重;27 至 30 算輕度肥胖;超過 35 是重度
       肥胖。
七、認識腦功能運作的儀器
      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ms,簡稱 EEG):
       學者:1929 年德國神經生理學家柏格(Berger)對腦波的研究,透過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礎
                                                035

   皮質區的電位變化,發明了「腦波儀」,由腦波儀記錄下腦波活動的
   曲線,稱為「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m)。
 特點:腦電圖,記錄一段長時間腦波的頻率和強度,可藉以觀測腦部
   的活動,研究心理狀態的改變。
 應用:EEG 可以被用來探討心理活動與腦部反應之間的關係,特別有
   助於探討睡眠和夢的歷程。例如,睡眠中的作夢期和沉睡期,腦電圖
   變化不同。
正子斷層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簡稱 PET):
 定義:個體在從事某種訊息處理時,活化的大腦部位葡萄糖消耗較
   多。研究者替個體注射葡萄糖放射性物質,透過儀器掃描追蹤葡萄糖
   的使用情形,電腦分析大腦生理功能的影像。
 特點:PET 掃描大腦各部位的用糖情形,繪製成大腦用糖掃描圖,以
   紅、橙、黃代表高活化區,以藍、綠、紫代表低活化區。其最大優點
   是可以將大腦各部位的活動,以不同顏色「活生生地」呈現在電腦螢
   幕上。因此大腦用糖的異常,常被用以區辨心理異常癥候。
 應用:例如,PET 掃描顯示在處理視覺訊息時,大腦枕葉的血流量會
   增加。PET 掃描也被用來比較智力測驗分數高低者的大腦有何不同。
   測驗分數高者在從事困難的認知作業時,大腦中與作業有關的特定區
   域在葡萄糖的使用上更有效率。
磁共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簡稱 MRI):
 定義:磁共振造影(MRI)是利用磁場和無線電波在腦內產生能量脈
   衝,經由調整脈衝到不同頻率,電腦就會繪製出不同原子在各個腦區
   的位置影像,研究人員從而建立起大腦結構與心理歷程之間的關聯。
 特點:MRI 可繪製精細的立體腦部影像,有的 MRI 專門攝製靜態的
   大腦解剖圖,有的 MRI 可以測量大腦內血氧的變化。
 應用:研究者可藉 MRI「透視」個體在進行視覺、運動、語言、注意
   與記憶等活動時,大腦各部位活動情形的變化。
功能性磁共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簡稱
 fMRI):
 定義:功能性磁共振造影(fMRI)是建立在 MRI 的基礎上,其原理
   與 PET 相似,是利用氧氣的消耗來建構腦部活動的影像。fMRI 不需
   使用放射性物質,透過磁場改變的原理,大腦中活化區域會比不活化
   區域,流入較多的帶氧血液。
第六章   學習原理
                                        101

種類:
 個別指導:可用作「家教式指導」(tutorial program)
                                  ,視學生能
  力、認知型態、錯誤類型、認知結構,提供適合的學習教材。所
  謂「人工智慧」(ICAI)還可以記錄學生的反應情況,分析診斷
  學習困難提供適切建議。
 模擬教學:所謂「虛擬實境」就是讓學習者可以經歷與真實幾乎
  一樣的情境,像是化學實驗、戰爭探討、機器操作等有危險的、
  昂貴的、不易達成的學習情境,可透過電腦輔助模擬教學來達成。
 反覆練習:電腦輔助教學類似將編序教學擴大以電腦來實施。將
  教材邏輯編排後提供直線式與分支式的學習設計,電腦可針對學
  生狀況提供適合的題目反覆練習。
 建立資料:電腦輔助教學尚可應用於學生個別資料的建立與更
  新,儲存學習與評量資料,運用網際網路資訊來充實個別學習教
  材。
實施原則、優點與限制:
 實施原則:
     確定起點行為:必須先瞭解學習者的起點行為以及預期達成的
      終點行為,建立明確的行為目標。
     掌握邏輯順序:分析教材將其細分為許多小單元或小階層,由
      易而難、由簡而繁循序編排。
     採取連續漸進:每個小單元或小階層即代表一個概念或問題,
      掌握操作制約理論中的連續漸進原則。
     運用回饋增強:問題呈現盡可能採用是非、選擇或填充的題
      型,方便作答後立即呈現正確答案,從答案正確與否的「回饋」
      (feedback)中建立學習動機。
     進行個別學習:允許學生依自己的步調來完成學習教材,彌補
      個別能力差異所產生的學習壓力。
     致力自動學習:讓每個學生能個別學習、自動學習、自我檢核,
      達成教學目的。
 優點:
     教材組織利於學習:教材分為小單元與小階層並依邏輯順序排
      列,學生可循序漸進學習。
     提供積極學習情境:擺脫傳統被動學習,學生自動閱讀、作答、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102

              檢核,主動學習情境學習意願更高。
             立即回饋提高動機:作答完後立即呈現正確答案,由答案核對
              中了解自己的學習情形,主動積極的學習情境。
             充分適應個別差異:學生可按自己的能力、興趣和需要,自己
              決定學習的速度,減低學習的挫折與壓力。
             利於診斷補救教學:教材循序漸進可診斷學生需要協助之處,
              可提供適切的補充教材,很快便可繼續學習。
         限制:
             編序教材編製不易:要能分析教材依難易邏輯排列,耗時費力
              非單一教師能力可完成,要透過專業團隊協助。
             難以掌握情意教學:有關價值、態度、情感、理念等情意陶冶
              的部分,編序教學不易達成。
             無法兼顧社會功能:抽離社會互動的學習情境,學習易變得枯
              燥乏味,社會適應、群性陶冶的功能無法兼顧。
       電腦科技的應用──數位學習(digital learning):
         定義:數位學習即所謂的「e-Learning」,學習者與教學者不再受
          限於傳統面對面授課固定時間、地點的限制,可隨時隨地透過網
          路進行互動教學。
         優點:學習者可依自己的學習環境及狀態彈性調整自己的學習進
          度;教學者亦可視學習者的情況調整其教學進度,發揮有如實體
          教學的效果。
      精熟學習法(mastery learning):
       意義:又稱「完全學習」「掌握學習」
                   、    ,由美國學者布魯姆(Bloom,
         1968)所提出,適用於常態分班的教學情境,讓至少 80%至 90%的
         學生能學會的教學設計。其理念是「勤能補拙」「人一能之,己十
                              、
         之」的概念。
       內涵:精熟學習主要是根據卡羅(Carroll, 1963)的主張,【學習程
         度=ƒ(學習使用時間∕學習所需時間) 。只要提供充足學習時間
                           】
         滿足個別差異,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學生學習成就落後,是教師對
         不同學習速度的學生,提供相同的學習教材和學習時間所致。
       策略與步驟:
         訂定教學目標並針對每個目標訂定精熟標準。
         針對每個教學目標編排邏輯層次的學習教材。
第六章    學習原理
                                                   103

   設計形成性評量確認是否達到精熟標準(80%~90%正確無誤)。
   對於未達精熟標準的學生提供補救教學的教材與學習機會。
   對於已達精熟標準的學生提供加深加廣的教材與學習經驗。
   所有單元學習結束後提供總結性評量。
   依據形成性和總結性評量改進教材教法與學習安排。
個別化系統教學法(personalized system of instruction,簡稱 PSI):
 意義:個別化系統教學法或稱「凱勒計畫」(Keller plan)
                                 ,由美國
   心理學家凱勒(Keller, 1968)所提出。採用操作制約「立即增強」
   與「連續漸進法」的概念,兼採「精熟學習」的原則,允許學生依
   自己能力、性向、時間及其他需求來決定學習速度的方法。
 實施程序:
   訂定明確的教學目標。
   將教材依邏輯細分成數個小單元或小階層。
   教師進行教學,提供學習方法激發學習動機。
   教師提供教材,學生依自己狀況決定學習時間、地點和方式自我
     學習。
   學生視自己熟練程度提出參加評量的要求。
   通過評量者繼續進行下一單元學習;未通過評量者繼續該單元學
     習直至熟練通過評量為止。
   學期末提供總結性評量,檢驗個別學習的整體效果。
 優點:
   依據自我步調:個別化系統教學法允許學生依能力、時間、性向、
     其他條件等因素「自我控速」(self-spacing)。
   提供立即回饋:評量結果立即告知,幫助學生體驗成功經驗提高
     學習動機,未通過者提供補救教學機會。
   循序漸進學習:學習教材的細分和編排使學習更容易,可藉此循
     序漸進方式引導自我學會全部教材。
   建立精熟標準:建立精熟標準後,每位學生每單元學習必須達到
     百分之九十的精熟度,如此可保障學習品質。
   適應個別差異:學習者自我控速,能力優者繼續下一單元學習,
     免於等待、無聊、厭煩的情緒;能力差者慢慢學習,免於挫敗感
     與被催促的壓力。
 限制: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104

           不適用所有學科:此教學法較適用於人文及社會學科,自然科學
            等嚴謹求真的科目,較不適用此法。
           不適用所有學生:強調學生的自動自發、自我控速,學習風格較
            消極、被動的學生,不適用此法。
           考試導向有所偏頗:學習成效掌控於考試,流於記誦和填鴨學
            習,學習應包含認知、情意、技能三大領域,則略為偏頗。
       觀察學習法:
         意義:Bandura 提出「觀察學習」與「模仿」兩概念來說明社會學
           習的產生。Bandura 提出「自我調節」概念,認為人會為自己的行
           為設定標準,以此標準去衡量監控自己行為,提供自我讚許或自我
           懲罰。
         教學應用:
           就生活層面而言:父母、師長要能以身作則,扮演適切行為楷模
            供兒童觀察學習。同時必須杜絕生活中可能接觸到有礙身心發展
            的不當楷模。
           就學校層面而言:安排學習情境中的楷模,從人際互動中正負向
            楷模角色去觀察學習,可收耳濡目染之效。
           就教學層面而言:學習歷程中設法讓學生能注意、保留、再生與
            動機,方能將學習材料真正內化並表現出來。
           就學習目標而言:協助學生建立適切學習目標,教導自我規範、
            自我調節,藉由內在增強提高學習興趣與動機。
三、認知主義(cognitivism)
      「認知結構學習論」(cognitive structure learning theory),個人對某事物
      的認知結構,也就是他對該事物的認識與經驗。認知結構學習論,包含有
      布魯納(Bruner)「發現學習論」
                       、奧蘇貝(Ausubel)「意義學習論」
                                          、蓋
      聶(Gagne)「學習階層論」
                    、柯勒(Kohler)「頓悟論」
                                   、及托爾曼(Tolman)
      「符號完形論」。
      發現學習論(discovery learning theory):
       意義:布魯納(Bruner)主張讓兒童從主動探索過程中發現原理原則,
         才是構成學習的條件。布魯納的認知學習論被稱為「發現學習論」應
         用於教學上稱為「發現式教學法」(discovery method of teaching)或
         「啟發式教學法」,是讓學生主動去「發現」知識的教學方法。
第六章   學習原理
                                   105

基本概念:
 引導直覺思維:所謂「直覺思維」,就是不按邏輯推理的思維。引
  導學生在面對問題時,敢於根據知識與經驗先作直覺思維,有助心
  智運作的靈活。
 提供結構學習:所謂「結構」,是指知識的基本架構。提供結構性
  學習環境與教材,可幫助理解、不易遺忘、正向學習遷移、培養執
  簡御繁能力、才會產生「發現」。
 鼓勵自我回饋:「發現」的本身即是學習動機最好的內在回饋。在
  探索過程中鼓勵「發現自己的錯誤」與「發現正確的答案」,提供
  內在回饋增強作用會更樂於投入發現。
優點:
 自己發現與組織的知識,有助長期記憶不易遺忘。
 主動思維的發現歷程,可促進智力的發展。
 發現過程提供成就感,毋需再提供外在回饋維持動機。
 瞭解結構性知識教材,有助類似情境學習遷移
 學習如何學習,培養獨立求知與研究的能力。
限制:
 必須先具備知識技能,否則無法從發現中學習。
 發現過程若遇困難求助無門,會降低求知動機。
 發現的過程相當費時,教學進度的掌握不易。
 能力較差的學生容易產生挫折感、自卑、嫉妒、壓力等情緒。
 發現教學常以討論方式進行,能言善道的學生獲益較大,造成其他
  學生學習機會的剝奪。
 強調事實性的基本知識或動作習慣如注音符號、國字語詞、四則運
  算等,發現教學容易造成學習困擾。
應用原則:
 教師必須將結構性知識、教材與學習情境說明清楚。
 配合學生經驗與能力將教材適當編組,考量個別差異。
 配合認知表徵採用螺旋課程概念,教材邏輯適當安排。
 教材難易與學習動機有關,難易適中才能維持內在動機。
 在輕鬆自由討論的氣氛情境下,學生較易發現知識。
 教師扮演輔導、被諮詢、觀察角色,學習有偏差才適時介入。
第九章   身心發展
                                          201

 個人與行為三項因素會交互影響,又稱為「三元學習論」或「交互決
 定論」。
實驗設計:
 研究對象:Bandura 以兒童為對象進行實驗。
 研究過程:將兒童分為三組觀賞相同題材但結局不同的電影。前半
  段故事均是看一個成人對著充氣橡皮人拳打腳踢,後半段故事三組
  兒童看到不同結局,第一種結局是成人受到懲罰,第二種結局是成
  人受到獎勵,第三種結局是沒有懲罰也無獎勵。故事結束後分別給
  三組兒童充氣橡皮人,觀察兒童如何處理。
 研究發現:觀賞受到懲罰結局的兒童,表現粗暴行為最少;觀賞受
  到獎勵結局的兒童,表現粗暴行為最多。此結果說明兒童經由觀察
  學習到暴力行為。
主要概念:
 環境提供訊息:Bandura 將增強作用視為提供個體認知環境的訊
  息。增強物的出現告訴個體做對或做錯,提供繼續保持或知錯能改
  的訊息,個體自主性受到重視。
 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個體以旁觀者身分觀察他人行
  為即可學習,又稱為「替代學習」(vicarious learning)「勿需練習
                                     、
  的學習」
     。個體向社會情境中某人或某團體學習行為的歷程稱為「模
  仿」,被模仿的對象稱為「楷模」(model)。
 替代增強(vicarious reinforcement)
                              :個體看見他人因某種行為而被
  獎勵或懲罰時,他自己相同的行為也將獲得獎勵或懲罰,此即「替
  代性增強」,是一種間接增強作用,可激勵個體見賢思齊或殺雞警
  猴。
 觀察階段歷程:
  注意階段:個體必須注意到楷模的行為且了解該行為象徵的意
   義。
  保留階段:將所看到的行為轉換為心像或語言符號保留於記憶
   中。
  再生階段:觀察記憶後將楷模的行為以自己的行為表現出來。
  動機階段:習得的行為個體願意在適當時機將其表現出來。
 觀察模仿方式:
  直接模仿:最簡單基本社會技能的學習,如用筷子吃飯、用筆寫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202

            字、大小便自理能力的學習。
          綜合模仿:較複雜的模仿未必直接模仿自同一人,而是綜合許多
            楷模形成自己的行為。
          象徵模仿:不是模仿楷模的具體行為,而是其性格、行為背後所
            象徵的勇敢、正義、誠實等隱含意義。
          抽象模仿:觀察學習到的是抽象原則而非具體行為,例如:從教
            師演示作答學習到後設認知的解題原則。
         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自我調節的概念,認為人的行為並非
          完全由環境決定,人會為自己的行為設定標準,以此標準去監控、
          衡量自己的行為,並提供自我讚許或懲罰,亦即「自我增強」。自
          我調節即是「自律」,個體行為雖是觀察學習而來,卻是會透過自
          我評估、自我調節提供內在增強,對個體行為影響力更大。
      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
       人本主義(humanism):
         第三勢力:人本主義由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 1908
          ~1970)與羅杰斯(Carl Rogers, 1902~1987) 1950 年代所創立。
                                            於
          相較於行為主義與精神分析,人本心理學被視為心理學「第三勢力」
          (third force)。
         強調主觀與自由:人本主義受「現象心理學」與「存在主義」的影
          響。現象心理學強調主觀、知覺與個人意義;存在主義強調自由、
          選擇與責任,兩種思想融合造就「人本主義心理學」。
         著眼情感層面:關切個體性與獨特性,探究人類異於動物特有的自
          我概念、自我價值、動機慾望、自我實現等議題,對人性持樂觀看
          法。
         重視潛能與需求:主張人性本善蘊藏無限潛能,重視人的需求將研
          究帶入新境界。人本主義對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諮商輔導及
          心理治療影響甚鉅。
       情意教育(affective education):
         定義:康布斯(Combs)主張,教育的目的不是只提供知識或謀生
          技能,要滿足學生的「情意需求」(affective need)
                                        ,使其在知(知
          識)、情(情感)、意(意志)三方面能均衡發展,培養健全人格。
          情意教育,注重情感的發展,態度、品格、價值觀、道德的培養。
          情意教育,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柏隆姆(B. S. Bloom)的教學目標
第九章   身心發展
                                          203

   之一。
 目的:情意教育的目標包括:接納、反應、價值、組織、品格形成
   五個層次。情意教育的目的在使學生學到適當的情感表達,學到與
   人相處時的同情與體恤情操,從而培養自愛、愛人、被愛的能力。
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
 間接的道德教育:道德的「知」
   定義:間接的道德教育,主要的教學方法即是「價值澄清法」
    (value clarification)或稱「價值辨析法」。其教學過程不是靠價
    值灌輸,而是透過書寫活動及澄清式問答,在問題回答及討論的
    過程中,鼓勵學生分析檢討自己的行為與信念,從而澄清自己的
    價值觀。
   目的:價值澄清法的目的,希望經由選擇、珍視、行動的價值澄
    清歷程,建立真正屬於自己的信念、情感、態度、抱負,並表現
    忠於自己價值觀的行為。在輔導學生選擇的過程中,經由對「重
    要性」與「社會意義性」的了解,形成或改正自己的價值觀。
   過程:
       選擇:自由選擇。從各種不同選項中選擇。考慮各種不
        同選項的後果。
       珍視:對所作的選擇感到高興。珍愛且願意公開表示自己
        的選擇。
       行動:根據選擇採取行動。重複實施成為生活方式。
   階段:
       了解期:表達是此時主要的工作,個人表達自己的想法且分享
        資料和知識,由各種行為中自由選擇。
       相對期:幫助個人整理接觸到的想法和資料,將資料和概念相
        結合,此一階段包含選擇和珍視的過程。
       形成期:個人表達各種資料或概念的好惡感覺,以及自己的選
        擇決定,個人再次肯定自己的選擇。
       反映期:鼓勵個人公開表達出自己的價值觀和感覺,再一次經
        驗自己、肯定自己的決定和偏好。
   功能:
       培養溝通能力:價值澄清法鼓勵個人表達自己的理想、信念、
        態度和情感,使他人能夠理解,促進彼此的溝通。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204

            學習設身處地:在價值澄清過程中,學習由不同角度看事情,
             體會不同環境經驗所產生的感受差異,增進設身處地為人著想
             的能力。
            釐清價值信念:學習如何澄清混淆及矛盾的價值觀,並由多種
             價值中選擇自己的價值,釐清且珍視自己的價值信念。
            培養審慎思考:價值澄清法能養成個人自我分析反省的習慣,
             臨事能獨立思考、仔細選擇、勇於表達意見。
            增進抉擇能力:生活中充滿需要抉擇的情境,價值澄清法使個
             人學會分析、衡量結果,避免事前猶豫難斷、事後懊惱悔恨。
            促使言行合一:價值澄清法使個人更清楚的掌握自我價值,做
             為個人行為的依據,幫助個人言行合一。
        限制:
            營造信賴環境:唯有在安全、信賴、尊重、接納的情境下,學
             生才敢勇於表達不同意見,激盪出不同的想法。
            耐心長期實施:價值澄清是屬於發展性的討論活動,效果並非
             一蹴可幾,唯有經常實施、累積經驗、成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
             才易見到成效。
            知道但做不到:價值澄清法的缺點在於學生有道德的認知,但
             是在行為上未必能付諸實踐表現道德行為。
       直接的道德教育:道德的「行」
        功能:間接的價值澄清法協助學生釐清是非觀念,直接的道德教
         學則強調讓學生願意在日常生活中表現正確的行為。
        運作:直接道德教育的運作,是經由民主方式師生共同參與,透
         過討論明確訂定應遵守的行為規範,對於違反規定者的處理方
         式,也一併訂於規範中。
第九章    身心發展
                                                      205




一、在皮亞傑(J. 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中,個體須要適應以促進認知發展,
  請說明個體是如何適應的?並舉例說明之。                     【85 身障四教育】
二、皮亞傑(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將人類的智能發展分做那幾個階段?試
  加以說明。                                       【85 高檢教育】
三、簡述柯伯(L. Kohlberg)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86 法務三調查局】
四、壯年時期(18〜35 歲)有那些發展任務(developmental task)?
                                              【89 地四人事】
五、請問柯爾柏(Kohlberg)認為人類的道德判斷是如何隨著年齡發展的?並
  請闡述該理論在道德教育上的意涵。                            【90 普考教育】
六、簡述 Kohlberg 對道德發展(moral development)的看法、其主要的研究工
  具,以及相關的研究結果與爭議。                             【90 高考政風】
七、請說明皮亞傑(J. Piaget)認知發展的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意義。
                                              【91 地四教育】
八、請敘述下列心理學家的主要論點與貢獻:
  班都拉(Albert Bandura)
  史登博格(Robert Sternberg)
  羅吉斯(Carl Rogers)
  艾里斯(Albert Ellis)
  艾力克遜(Eric H. Erikson)                      【91 普考人事】
九、請說明維果斯基(L. S. Vygotsky)對思考與語言的發展、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鷹架作用(Scaffolding)之論點,並加評論。
                                              【91 普考人事】
十、遺傳、環境、成熟及學習因素對發展的影響是什麼,又各因素在發展上扮
  演何種角色,試說明之。                                 【91 高考政風】
十一、請討論皮亞傑(Piaget)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的貢獻與爭議。
                               【91 薦升人事】
十二、請界定發展上的下列三項概念:關鍵期(critical periods),階段
    (stages),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s)。         【92 高考政風】
第十五章     社會行為
                                                401

       性、權威性,比訊息本身的邏輯性與合理性更為重要。
      舉例:電視廣告喜歡請名人、專家學者、形象良好的人代言商
       品。
  訊息本身特性(message):
      數量與品質:訊息提供的數量多寡會影響說服效果,電視廣告
       經常採取密集播送方式。訊息數量愈多但欠缺說服力的訊息,
       也可能造成反效果,尤其訊息接收者對訊息內容介入很深,會
       用心思考訊息品質時,大量訊息未必能得到認同。
      單面或雙面訊息:只強調優點不承認缺點,這種只呈現優點的
       訊息,稱為單面訊息;優缺點併呈的訊息,則稱為雙面訊息。
       如果訊息接收者的教育程度高、有其他管道可獲得訊息、知道
       該訊息有不同觀點,最好採取雙面訊息。
      恐懼訴求:傳達的訊息會產生壓力與威脅,為了減輕恐懼壓
       力,會聽從訊息改變態度。恐懼心理會轉化為動機造成態度改
       變。例如,醫生告知抽煙會造成性無能,抽煙者因為恐懼開始
       戒煙。
  訊息接收者特性(recipient):
      定義:訊息接收者的教育程度、智力、自尊心、認知需求、以
       及訊息介入程度,會影響對於說服訊息的接受程度。就廣告行
       銷而言,相同商品須依據消費者特性,來決定用什麼方法推銷。
      舉例:以酒類廣告為例,刊登在中年人看的雜誌時,強調權力
       與性;刊登在年輕人看的雜誌時,則強調青春、友伴與歡樂。
       選舉時候選人也會視不同族群提出不同政見。
  訊息傳達管道(channel):
      定義:訊息經由何種管道傳播,也會影響說服效果。平面媒體
       如報紙、雜誌,讀者可反覆觀看,適合做理性雙面訊息的傳達。
       電子媒體如電視、廣播、網路,時間有限且訊息更新快速,較
       適合簡短摘要式的說服訊息。
      舉例:選舉政見發表方式,以電視辯論、書面政策白皮書、或
       廣播辯論,會有不同的接收群,發揮不同的效果。
說服路徑:
 學者:Cacioppo & Petty 等人根據用心思考程度,提出「深思可得
  性模型」(the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ELM)
                                            ,訊息接收者態度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402

        的改變,會受兩種說服路徑的影響,中心路徑與外圍路徑。
       說服路徑:
        中心路徑(central route):
             適用對象:此說服路徑,適用於高認知需求者。高認知需求者
              喜歡思考、分析、解決問題,不只依據證據說服力,還會依據
              自己對證據的認知,深入思考比較,態度持續較久不輕易改
              變,由其態度可預測其行為。影響高認知需求者態度轉變的因
              素,主要受個體認知特徵、邏輯判斷及說服訊息的品質。
             說服方式:要能說服高認知需求者轉變態度,必須突顯訊息的
              優點、性質、合理性,透過系統討論激發思考。例如,推銷電
              腦給工程師,必須從電腦的特性加以說服購買者。
        外圍路徑(peripheral route):
             適用對象:此說服路徑,適用於低認知需求者。低認知需求者
              依據外部線索,不會積極思考訊息本身的內容,屬於低度用心
              思考的特質。低認知需求者態度轉變快而且短暫,根據其態度
              較難預測其行為。影響低認知需求者態度轉變的因素,主要受
              訊息傳達者特性,如可信度、吸引力,以及訊息表面的特徵,
              如說服訊息的數量。
             說服方式:要能使低認知需求者態度轉變,主要透過提供外在
              線索使之未經深入思考就接受。例如,化妝品廣告,使產品與
              美麗、時尚、品味作聯結,並非提供產品本身的訊息。如果訊
              息傳達者言語清晰、說服力強、具吸引力,則人們很容易不假
              思索的接受訊息。
      偏見與歧視:
      定義:
       偏見(prejudice):
        定義:偏見,指對人或對事評斷時所持的偏頗信念,非以客觀事
          實為依據所建立的態度,認知成分較少,情感成分較多。受情感
          因素影響,偏見的表現可能是正面的偏愛,也可能是負面的偏惡。
        特徵:    認知核心是刻板印象。       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確的訊息來
          源為基礎。     有過度類化的傾向。     含有先入為主的判斷。
       歧視(discrimination):
        定義:歧視,對具有不同性質的事物,予以不同方式處理的心理
第十五章   社會行為
                                        403

   歷程。或是對人對事存有偏見而予以差別待遇的歧視情形。偏見
   是內隱的態度,歧視則是偏見的外顯行為。
  舉例:只因為人的團體身分,而做出不利於他的行為,像是種族
   歧視、性別歧視。種族歧視(race discimination),因個人種族不
   同而受到政治性、社會性、教育性等不平等的待遇。
 比較:偏見,是指對某人或團體的態度,通常是負面的態度;歧視,
  是指對某人或團體因偏見而產生的負面行為。偏見,是內隱的態
  度,歧視,是偏見的外顯行為。
偏見的特徵:
 認知核心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stereotype),指對特定的人事物
  具有固定的、僵化的看法。人們不但對種族、性別、職業有刻板印
  象,甚至對美醜胖瘦都有刻板印象。例如,男性是粗獷獨立的、女
  性是溫暖善妒的、律師都能言善道、上海人都很海派、客家人都很
  勤儉持家等。
 有限或不正確的訊息來源:偏見多半不是個體親身的經歷,大多來
  自道聽途說、人云亦云,因而形成負面偏見。例如,大醫院經常出
  現許多看小病的病患,認為大醫院的醫師是名醫,醫術較好。
 過度類化的傾向:對特定對象存有偏見時,容易出現月暈效應。喜
  歡一個人,就認為這個人樣樣都好,十全十美;如果不喜歡一個人,
  就會把他看得一無是處。這種過度類化以偏概全的傾向,忽視個別
  差異性。
 先入為主的判斷:有偏見的人,即使面對相反的事實也拒絕承認,
  不願意改變修正原來的判斷。偏見,是先入為主的觀念,受較多情
  感因素影響,以致即使獲得真實可靠的訊息,仍舊會堅持固執己見。
偏見的形成:
 社會化:偏見往往和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交織在一起,
  並深深地紮根於社會生活中,像是男尊女卑的觀念。兒童在社會化
  過程中,學習到共同認可的價值、態度、觀念與行為,偏見態度也
  因此成為個體根深蒂固的觀念。
 媒體影響:媒體對特定人事物的報導,是反映社會對該人事物所抱
  持的刻板印象。各種平面或電子媒體的大肆報導,往往是增強而非
  改變傳統的刻板印象。
 權威性格:根據權威性格的研究,偏見發展自權威性格,像是過度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404

          崇尚權威、極端順應傳統、自以為公正的敵意、重視權力地位、對
          上卑躬屈膝、對下盛氣凌人、不能容忍弱者。
       偏見的消除:
        善用社會化循環:兒童是從父母、師長、同儕及各種傳播媒體處學
          到偏見,因此必須從社會化循環的角度,避免偏見再傳遞。成人必
          須相信自己持有偏見,才會願意反省調整自己的言行,減少兒童受
          偏見影響的程度。
        團體內直接對話:
          定義:接觸假說(contact hypothesis)
                                     ,是消除偏見的理論。接觸
           假說相信,增進不同團體的接觸,能有效化解族群間的偏見。
          原因:
              頻繁接觸能使族群間發現彼此的相似性,增加彼此吸引力。
              當足夠的訊息否定刻板印象時,增加刻板印象被改變的可能
               性。
              頻繁接觸能破解人們對其他團體成員同質性的錯覺。
        重新歸類界線:消除我們和他們的分類界線,能化解彼此的偏見和
          敵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彼此合作,當分屬不同團體的成員為共
          同目標合作時,會開始認定彼此屬於同一個團體,原本是他們的偏
          見,就開始消除。
        認知的介入:刻板印象在偏見形成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透過
          改變刻板印象,可消除族群間的偏見和歧視。鼓勵人們做出正確的
          評價,以減低刻板印象對自己的影響,鼓勵人們對自己的態度與行
          為作正確的歸因。
四、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
      定義:
       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心理上的距離,也就是情感上的關係。不同的
       人際關係,會引起不同的情緒體驗。心理距離愈近,雙方都會感到愉快,
       如無所不談、心心相印;心理距離愈遠,雙方都會感到不愉快,如抑鬱、
       孤獨、憂傷,甚至影響心理健康。
      重要性──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
       定義:人們雖然會有想要獨處與幽靜的時候,但其實人是怕孤獨與寂
        寞的。個人從小依附父母或養護者,也與年齡相近的同儕一起玩耍,
第十五章   社會行為
                                      405

 人際間友誼關係的建立是個人身心正常發展的必要歷程。
特徵:個人面臨壓力時,對於社會支持特別覺得需要與寶貴。當個人
 自覺受到威脅有心理壓力時,不僅希望心理上獲得他人支持,解決問
 題時也期待他人從旁協助。
原因:社會支持有降低血壓、減少壓力激素、加強免疫功能的作用。
 社會支持中的交談與鼓勵,使被支持者對事件有較合理的看法。擁有
 良好社會支持的個體,面對負向事件時比較少憂鬱、焦慮及健康問題。
應用:社會支持的品質,是決定心理壓力的重要依據。有些人寧可捨
 棄不可靠或煩人的親友,轉而尋求可以時刻依偎身邊的貓、狗等忠心
 無邪的寵物。
成分:
參與活動:不同的人際關係,所參與的活動不同。例如,夫妻之間的
 活動如看電視、旅遊、用餐、購物、親密談話、爭吵等;朋友之間的
 活動如吃飯、聊天、喝酒、休閒等活動。夫妻關係相較於朋友或同事
 關係,所從事的活動要來得具體而有內容。
經營原則:各種人際關係的經營原則和鞏固方式不同,在夫妻、親子、
 鄰居關係中,人們的行為受法律約束;在工作關係中如部屬、同事關
 係,人們的行為受規章制度約束。各種人際關係還受許多非正式原則
 的約束。
建立技巧:人際關係的建立不僅要遵守某些原則,還需要運用一些技
 巧。例如,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自我暴露、各種場合的會面型式、言談
 互動的回應方式等,都會影響人際關係的結果。
滿意度:影響人際關係的滿意度,主要歸納為三個因素:物質或工具
 性的幫助、社會或情感性的支持、共同的利益。夫妻關係是滿意度最
 高的,鄰居關係則是滿意度最低的。
界限:
價值取向:
 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強調以個人為主體,個體以相信自己、
  依靠自己、責任自己負責的獨立精神為其價值核心,或稱「利己主
  義」(egoism)。個人主義者具有下列四個特徵:個人對自己的目
  標和價值有獨特的看法與了解、個人為自我實現而奮鬥、個人對生
  活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個人具有規範性道德表徵。
 集體主義(collectivism)
                   :強調個人與他人的依賴與責任,或稱「利

Weitere ähnliche Inhalte

Ähnlich wie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讀實力 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復健心理學來看認輔教師的專業成長
復健心理學來看認輔教師的專業成長復健心理學來看認輔教師的專業成長
復健心理學來看認輔教師的專業成長5045033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TAAZE 讀冊生活
 
The learning sciences and constrictivism
The learning sciences and constrictivismThe learning sciences and constrictivism
The learning sciences and constrictivismShianRen
 
0227心理學史簡介
0227心理學史簡介0227心理學史簡介
0227心理學史簡介景淳 許
 
認識感覺統合
認識感覺統合認識感覺統合
認識感覺統合akai chang
 
Nlp执行师入门
Nlp执行师入门Nlp执行师入门
Nlp执行师入门forestmaggie
 
个体行为基础
个体行为基础个体行为基础
个体行为基础bjjbgz
 
護生實習壓力
護生實習壓力護生實習壓力
護生實習壓力hs93600
 
H元化教學評Q
H元化教學評QH元化教學評Q
H元化教學評Q5045033
 
認知改變技巧
認知改變技巧認知改變技巧
認知改變技巧Ida Wu
 
高王經骨盆平衡療法查核表
高王經骨盆平衡療法查核表高王經骨盆平衡療法查核表
高王經骨盆平衡療法查核表TTeacherlearn
 
正向心理學精簡版課程
正向心理學精簡版課程正向心理學精簡版課程
正向心理學精簡版課程聖淵 沈
 
易筋經養生功法(中) 查核表
易筋經養生功法(中) 查核表易筋經養生功法(中) 查核表
易筋經養生功法(中) 查核表TTeacherlearn
 
富志科技介紹6
富志科技介紹6富志科技介紹6
富志科技介紹6Tomy Chen
 
公版海報A0 eeg
公版海報A0 eeg公版海報A0 eeg
公版海報A0 eeg詮 永
 

Ähnlich wie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讀實力 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20)

復健心理學來看認輔教師的專業成長
復健心理學來看認輔教師的專業成長復健心理學來看認輔教師的專業成長
復健心理學來看認輔教師的專業成長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The learning sciences and constrictivism
The learning sciences and constrictivismThe learning sciences and constrictivism
The learning sciences and constrictivism
 
0227心理學史簡介
0227心理學史簡介0227心理學史簡介
0227心理學史簡介
 
認識感覺統合
認識感覺統合認識感覺統合
認識感覺統合
 
psy
psypsy
psy
 
Nlp执行师入门
Nlp执行师入门Nlp执行师入门
Nlp执行师入门
 
个体行为基础
个体行为基础个体行为基础
个体行为基础
 
護生實習壓力
護生實習壓力護生實習壓力
護生實習壓力
 
H元化教學評Q
H元化教學評QH元化教學評Q
H元化教學評Q
 
認知改變技巧
認知改變技巧認知改變技巧
認知改變技巧
 
高王經骨盆平衡療法查核表
高王經骨盆平衡療法查核表高王經骨盆平衡療法查核表
高王經骨盆平衡療法查核表
 
正向心理學精簡版課程
正向心理學精簡版課程正向心理學精簡版課程
正向心理學精簡版課程
 
易筋經養生功法(中) 查核表
易筋經養生功法(中) 查核表易筋經養生功法(中) 查核表
易筋經養生功法(中) 查核表
 
富志科技介紹6
富志科技介紹6富志科技介紹6
富志科技介紹6
 
公版海報A0 eeg
公版海報A0 eeg公版海報A0 eeg
公版海報A0 eeg
 
Opening02
Opening02Opening02
Opening02
 
十總穴查核表
十總穴查核表十總穴查核表
十總穴查核表
 
Bruner發現學習論
Bruner發現學習論Bruner發現學習論
Bruner發現學習論
 
MBSR簡介
MBSR簡介MBSR簡介
MBSR簡介
 

Mehr von TAAZE 讀冊生活

盜墓祕史髑髏密碼第1章
盜墓祕史髑髏密碼第1章盜墓祕史髑髏密碼第1章
盜墓祕史髑髏密碼第1章TAAZE 讀冊生活
 
國文(測驗) 台電.中油考試用書學儒
國文(測驗) 台電.中油考試用書學儒國文(測驗) 台電.中油考試用書學儒
國文(測驗) 台電.中油考試用書學儒TAAZE 讀冊生活
 
國文(測驗)(包括公文格式用語) 鐵路特考考試專用學儒
國文(測驗)(包括公文格式用語) 鐵路特考考試專用學儒國文(測驗)(包括公文格式用語) 鐵路特考考試專用學儒
國文(測驗)(包括公文格式用語) 鐵路特考考試專用學儒TAAZE 讀冊生活
 
智慧財產權法新論 講堂-檢事官.專利商標.智財行政保成
智慧財產權法新論 講堂-檢事官.專利商標.智財行政保成智慧財產權法新論 講堂-檢事官.專利商標.智財行政保成
智慧財產權法新論 講堂-檢事官.專利商標.智財行政保成TAAZE 讀冊生活
 
法院組織法 解體真書-2013司法三.四等保成
法院組織法 解體真書-2013司法三.四等保成法院組織法 解體真書-2013司法三.四等保成
法院組織法 解體真書-2013司法三.四等保成TAAZE 讀冊生活
 
法院組織法體系重點整理 2013司法人員三.四等保成
法院組織法體系重點整理 2013司法人員三.四等保成法院組織法體系重點整理 2013司法人員三.四等保成
法院組織法體系重點整理 2013司法人員三.四等保成TAAZE 讀冊生活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社會工作師考試學儒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社會工作師考試學儒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社會工作師考試學儒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社會工作師考試學儒TAAZE 讀冊生活
 
社會研究法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社會研究法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社會研究法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社會研究法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TAAZE 讀冊生活
 
民法(身分法)測驗題解 非試不可-司法官.律師保成
民法(身分法)測驗題解 非試不可-司法官.律師保成民法(身分法)測驗題解 非試不可-司法官.律師保成
民法(身分法)測驗題解 非試不可-司法官.律師保成TAAZE 讀冊生活
 
法院組織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
法院組織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法院組織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
法院組織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TAAZE 讀冊生活
 
犯罪學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警察.原住民特考保成
犯罪學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警察.原住民特考保成犯罪學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警察.原住民特考保成
犯罪學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警察.原住民特考保成TAAZE 讀冊生活
 
行政學概要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行政學概要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行政學概要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行政學概要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TAAZE 讀冊生活
 
強制執行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
強制執行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強制執行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
強制執行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TAAZE 讀冊生活
 
交通行政大意(測驗題庫)Hold住高分1500題 2013初等.五等學儒
交通行政大意(測驗題庫)Hold住高分1500題 2013初等.五等學儒交通行政大意(測驗題庫)Hold住高分1500題 2013初等.五等學儒
交通行政大意(測驗題庫)Hold住高分1500題 2013初等.五等學儒TAAZE 讀冊生活
 
一般警察法典 2013法律工具書系列學儒
一般警察法典 2013法律工具書系列學儒一般警察法典 2013法律工具書系列學儒
一般警察法典 2013法律工具書系列學儒TAAZE 讀冊生活
 
民法(身分法)Key題 國考生.在校生保成
民法(身分法)Key題 國考生.在校生保成民法(身分法)Key題 國考生.在校生保成
民法(身分法)Key題 國考生.在校生保成TAAZE 讀冊生活
 

Mehr von TAAZE 讀冊生活 (20)

黃金筆 下太極圖第1章
黃金筆 下太極圖第1章黃金筆 下太極圖第1章
黃金筆 下太極圖第1章
 
盜墓祕史髑髏密碼第1章
盜墓祕史髑髏密碼第1章盜墓祕史髑髏密碼第1章
盜墓祕史髑髏密碼第1章
 
中國在十字路口
中國在十字路口中國在十字路口
中國在十字路口
 
國文(測驗) 台電.中油考試用書學儒
國文(測驗) 台電.中油考試用書學儒國文(測驗) 台電.中油考試用書學儒
國文(測驗) 台電.中油考試用書學儒
 
國文(測驗)(包括公文格式用語) 鐵路特考考試專用學儒
國文(測驗)(包括公文格式用語) 鐵路特考考試專用學儒國文(測驗)(包括公文格式用語) 鐵路特考考試專用學儒
國文(測驗)(包括公文格式用語) 鐵路特考考試專用學儒
 
智慧財產權法新論 講堂-檢事官.專利商標.智財行政保成
智慧財產權法新論 講堂-檢事官.專利商標.智財行政保成智慧財產權法新論 講堂-檢事官.專利商標.智財行政保成
智慧財產權法新論 講堂-檢事官.專利商標.智財行政保成
 
法院組織法 解體真書-2013司法三.四等保成
法院組織法 解體真書-2013司法三.四等保成法院組織法 解體真書-2013司法三.四等保成
法院組織法 解體真書-2013司法三.四等保成
 
法院組織法體系重點整理 2013司法人員三.四等保成
法院組織法體系重點整理 2013司法人員三.四等保成法院組織法體系重點整理 2013司法人員三.四等保成
法院組織法體系重點整理 2013司法人員三.四等保成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社會工作師考試學儒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社會工作師考試學儒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社會工作師考試學儒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社會工作師考試學儒
 
社會研究法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社會研究法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社會研究法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社會研究法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民法(身分法)測驗題解 非試不可-司法官.律師保成
民法(身分法)測驗題解 非試不可-司法官.律師保成民法(身分法)測驗題解 非試不可-司法官.律師保成
民法(身分法)測驗題解 非試不可-司法官.律師保成
 
法院組織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
法院組織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法院組織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
法院組織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
 
犯罪學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警察.原住民特考保成
犯罪學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警察.原住民特考保成犯罪學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警察.原住民特考保成
犯罪學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警察.原住民特考保成
 
玩轉Flash動畫製作
玩轉Flash動畫製作玩轉Flash動畫製作
玩轉Flash動畫製作
 
骨頭
骨頭骨頭
骨頭
 
行政學概要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行政學概要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行政學概要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行政學概要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強制執行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
強制執行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強制執行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
強制執行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
 
交通行政大意(測驗題庫)Hold住高分1500題 2013初等.五等學儒
交通行政大意(測驗題庫)Hold住高分1500題 2013初等.五等學儒交通行政大意(測驗題庫)Hold住高分1500題 2013初等.五等學儒
交通行政大意(測驗題庫)Hold住高分1500題 2013初等.五等學儒
 
一般警察法典 2013法律工具書系列學儒
一般警察法典 2013法律工具書系列學儒一般警察法典 2013法律工具書系列學儒
一般警察法典 2013法律工具書系列學儒
 
民法(身分法)Key題 國考生.在校生保成
民法(身分法)Key題 國考生.在校生保成民法(身分法)Key題 國考生.在校生保成
民法(身分法)Key題 國考生.在校生保成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讀實力 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 1.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礎 031 當時他是科學家兼復健科醫生,揭開「視覺產生於腦而非眼」的新 發現。 研究對象:這篇論文介紹一種儀器,它使天盲人可以看得見。這些 病人都有視網膜病變,被認為是完全不可治癒的。 研究裝置:類似牙醫治療診療椅,有可以震動的椅背,一團的電線, 一部巨大的電腦,椅子後方是一台攝影機。 研究過程:巴哈-y-瑞塔(Paul Bach-y-Rita)移動攝影機掃描盲 人前方的景色,攝影機將影像傳輸到電腦處理,再把訊號傳到椅背 上二十排乘二十行的 400 個刺激點矩陣上,直接接觸到盲者的背部 皮膚,這 400 個刺激點是景色中光線暗的部分就震動,亮的部分就 不動。 研究發現: 可辨識臉孔與物體:這個「觸覺-視覺」(tactile-vision)的儀 器使盲人可以看見,辨識出人的臉孔,知道哪一個物體比較近, 哪一個比較遠,知道物體旋轉時會改變形狀。 可分辨三度空間物體:經過練習之後,盲人開始經驗到三度空 間,若朝著攝影機丟顆球過去,盲人會自動往後跳以躲避它。巴 哈-y-瑞塔(Paul Bach-y-Rita)成功揭示神經系統可以用攝影 機來看,而不必用視網膜。 感官的替代:巴哈-y-瑞塔(Paul Bach-y-Rita)相信感官具有 可塑性,若其中一種感官受損,另一個感官可以取代它的工作, 稱之為「感官的替代」(sensory substitution)。 視覺產生於腦而非眼:巴哈-y-瑞塔(Paul Bach-y-Rita)認為 我們是用大腦看東西,不是用眼睛看,眼睛只是接收光能的改 變,是大腦在看、在產生知覺。皮膚觸覺可以代替視網膜,大腦 能夠解出皮膚觸覺的刺激並讓它形成圖片。【轉引自《改變是大 腦的天性》P.32~P.39、洪蘭譯、遠流出版社】 四、內分泌系統(endocrine system) 內分泌系統: 內分泌腺:內分泌系統是由多種內分泌腺所構成。內分泌腺也稱「無 管腺」,不須經由任何管道而將其所分泌的化學物質,直接滲透至血 液中。
  • 2.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032 激素:內分泌腺所分泌的化學物質,稱為「激素」。人體的內分泌系 統,包括:腦垂腺、甲狀腺、副甲狀腺、胰腺、腎上腺、性腺等六種 內分泌腺。 內分泌腺的種類與功能: 腦垂腺(pituitary gland): 位置與功能:是人體最重要的內分泌腺,大小如豌豆,位於下視丘 之下。所分泌的激素有三種。 「生長激素」 ,其功能為促進身體發育。 「性腺激素」,其功能在刺激男性睪丸內精子的成熟和女性卵巢內 卵子的成熟。 「泌乳激素」 ,其功能為促進乳房之發育及刺激乳腺之 分泌。 對行為的影響:生長激素分泌過高,可能導致巨人症;分泌不足, 可能導致侏儒症。性腺激素的分泌適切與否影響男女性徵的表現。 甲狀腺(thyroid gland): 位置與功能:位於喉頭下端與氣管前上方,分左右兩葉。所分泌之 激素稱為「甲狀腺素」。其功能在促進細胞氧化作用,增進新陳代 謝速率,維持身體正常生長及骨骼發育。 對行為的影響: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常感悶熱、身體消瘦、顯現 突眼症狀、情緒敏感而急躁;甲狀腺機能不足,患者常見體溫降低、 身體肥胖、心智減退、性情消極、反應遲鈍等現象。 副甲狀腺(parathroid gland): 位置與功能:位於甲狀腺之後方,共有四顆,大小有如豌豆,埋於 頸部組織內。所分泌之激素稱為「副甲狀腺素」。其功能在調節血 液中鈣與磷的濃度,維持神經與肌肉的正常興奮性。 對行為的影響:副甲狀腺素分泌過多,血液中鈣多磷少,易導致骨 骼折斷或變形;副甲狀腺素分泌不足,血液中鈣少磷多,易因神經 與肌肉興奮性增加,引起痙攣。 胰腺(pancreas): 位置與功能:位於胃與十二指腸之間的腸繫膜上。所分泌之激素有 兩種,「消化 酶 」進入腸道和「胰島素」進入血液。胰島素,具有 降低血糖的作用。 對行為的影響:胰島素分泌不足時,將導致糖尿病,患者易出現飢 餓、口渴、多尿等症狀。 腎上腺(adrenal gland):
  • 3.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礎 033 位置與功能:位於腎臟頂端,有左右兩個。所分泌之激素稱為「腎 上腺素」,其功能為興奮交感神經,可增高血壓、加速心跳、使腸 胃肌肉放鬆,放大瞳孔等。 對行為的影響:腎上腺素與情緒變化有密切的關係。個體處於恐懼 緊張狀態時,腎上腺素會大量分泌以協助個體因應環境變化。 性腺(sex gland): 位置與功能:在男性稱為睪丸,分泌的激素稱為「睪丸素酮」,功 能在促使生殖器官發育、精子成熟、激發性慾、促進男性第二性徵 的發育。在女性稱為卵巢,分泌的激素稱為「動情激素」,功能在 促使生殖器官發育、月經、促進女性第二性徵的發育。 對行為的影響:性腺分泌的異常,將影響性生理的正常表現。 五、苯酮尿症(phenylketonuia, PKU) 定義: 此疾病為罕見的遺傳性疾病,起因為苯氨基丙酸無法被完全代謝,會導 致智能障礙。苯酮尿症是一種普通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可以經由血液 測試檢驗出來,是一種可以治療的疾病。 成因: 苯酮尿症的患者由於酵素的缺失,導致苯胺基丙酸無法被代謝掉造成大 量堆積,對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毒害而導致腦部損害。 病癥: 智能障礙:患者在一歲時會因為腦部受損而有顯著的智能障礙。 行動異常:會有行動方面的病症,如搖擺晃動及過動。 膚色較淡:苯氨基丙酸與黑色素的生成有關,因此苯酮尿症的患者通 常膚色較蒼白。 身體異味:由於苯胺基丙酸的累積,患者身上常會帶有異味,可於患 者的呼吸、皮膚及尿液中察覺到。 發生率: 在美國苯酮尿症於新生兒的發生率為 1/16000,女性及男性的罹病機率 均等。台灣的發生率約為 1/30000。 種類與治療: 食物型治療:飲食控制儘量避免食用含苯胺基丙酸的食物,如蛋、肉、 魚、豆類、豆腐等,此類患者所能吃的食物極為有限,比吃全素還要
  • 4.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034 素,生活上極為不便與痛苦。 藥物型治療:此類患者可補充 BH4 來治療,同時還需補充一些副作 用極大的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DOPA)、5-HTP 等。 預防方法: 遺傳諮詢檢查:具有苯酮尿症家族史的人,在生育前可進行遺傳諮 詢,可藉由酵素分析的方式偵測出苯酮尿症基因的攜帶者,且胎兒在 未出生前就可以診斷出是否患有苯酮尿症。 孕婦的預防:若孕婦本身為苯酮尿症患者,則懷孕時要注意必須食用 特殊的低苯胺基丙酸含量的食物。 及早治療:預防苯酮尿症後遺症,除了必須對症下藥,愈早治療效果 愈好。患者在一個月內治療其平均智商為 95,一至兩個月大才治療之 患者平均智商為 85 而晚期接受治療或未治療者其平均智商為 53~45 ; 。 六、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 身體脂肪百分比: 肥胖,是威脅生命的高危險因子,與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及骨骼疏 鬆等疾病,都有密切的相關。身體脂肪百分比,成為評估健康體能的重 要項目之一。 定義: 身體質量指數(BMI),是用來評估體重的工具,這套標準適用於十九 歲以上的成人,是以體重及身高的相對關係來定義肥胖的程度。 功能: 目前多半採用 BMI 來評估是否肥胖,國內外學界普遍認同 BMI 最具實 用性,也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計算方法之一。BMI 指數愈高,罹患肥 胖與相關疾病的發病率也就愈高。 計算方式: BMI 的計算方法,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BMI=體 重(公斤)∕身高平方(公尺 2)。正常範圍為 BMI=18.5~24,BMI 愈 大愈可能超重。24 至 27 算超重;27 至 30 算輕度肥胖;超過 35 是重度 肥胖。 七、認識腦功能運作的儀器 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ms,簡稱 EEG): 學者:1929 年德國神經生理學家柏格(Berger)對腦波的研究,透過
  • 5.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礎 035 皮質區的電位變化,發明了「腦波儀」,由腦波儀記錄下腦波活動的 曲線,稱為「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m)。 特點:腦電圖,記錄一段長時間腦波的頻率和強度,可藉以觀測腦部 的活動,研究心理狀態的改變。 應用:EEG 可以被用來探討心理活動與腦部反應之間的關係,特別有 助於探討睡眠和夢的歷程。例如,睡眠中的作夢期和沉睡期,腦電圖 變化不同。 正子斷層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簡稱 PET): 定義:個體在從事某種訊息處理時,活化的大腦部位葡萄糖消耗較 多。研究者替個體注射葡萄糖放射性物質,透過儀器掃描追蹤葡萄糖 的使用情形,電腦分析大腦生理功能的影像。 特點:PET 掃描大腦各部位的用糖情形,繪製成大腦用糖掃描圖,以 紅、橙、黃代表高活化區,以藍、綠、紫代表低活化區。其最大優點 是可以將大腦各部位的活動,以不同顏色「活生生地」呈現在電腦螢 幕上。因此大腦用糖的異常,常被用以區辨心理異常癥候。 應用:例如,PET 掃描顯示在處理視覺訊息時,大腦枕葉的血流量會 增加。PET 掃描也被用來比較智力測驗分數高低者的大腦有何不同。 測驗分數高者在從事困難的認知作業時,大腦中與作業有關的特定區 域在葡萄糖的使用上更有效率。 磁共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簡稱 MRI): 定義:磁共振造影(MRI)是利用磁場和無線電波在腦內產生能量脈 衝,經由調整脈衝到不同頻率,電腦就會繪製出不同原子在各個腦區 的位置影像,研究人員從而建立起大腦結構與心理歷程之間的關聯。 特點:MRI 可繪製精細的立體腦部影像,有的 MRI 專門攝製靜態的 大腦解剖圖,有的 MRI 可以測量大腦內血氧的變化。 應用:研究者可藉 MRI「透視」個體在進行視覺、運動、語言、注意 與記憶等活動時,大腦各部位活動情形的變化。 功能性磁共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簡稱 fMRI): 定義:功能性磁共振造影(fMRI)是建立在 MRI 的基礎上,其原理 與 PET 相似,是利用氧氣的消耗來建構腦部活動的影像。fMRI 不需 使用放射性物質,透過磁場改變的原理,大腦中活化區域會比不活化 區域,流入較多的帶氧血液。
  • 6. 第六章 學習原理 101 種類: 個別指導:可用作「家教式指導」(tutorial program) ,視學生能 力、認知型態、錯誤類型、認知結構,提供適合的學習教材。所 謂「人工智慧」(ICAI)還可以記錄學生的反應情況,分析診斷 學習困難提供適切建議。 模擬教學:所謂「虛擬實境」就是讓學習者可以經歷與真實幾乎 一樣的情境,像是化學實驗、戰爭探討、機器操作等有危險的、 昂貴的、不易達成的學習情境,可透過電腦輔助模擬教學來達成。 反覆練習:電腦輔助教學類似將編序教學擴大以電腦來實施。將 教材邏輯編排後提供直線式與分支式的學習設計,電腦可針對學 生狀況提供適合的題目反覆練習。 建立資料:電腦輔助教學尚可應用於學生個別資料的建立與更 新,儲存學習與評量資料,運用網際網路資訊來充實個別學習教 材。 實施原則、優點與限制: 實施原則:  確定起點行為:必須先瞭解學習者的起點行為以及預期達成的 終點行為,建立明確的行為目標。  掌握邏輯順序:分析教材將其細分為許多小單元或小階層,由 易而難、由簡而繁循序編排。  採取連續漸進:每個小單元或小階層即代表一個概念或問題, 掌握操作制約理論中的連續漸進原則。  運用回饋增強:問題呈現盡可能採用是非、選擇或填充的題 型,方便作答後立即呈現正確答案,從答案正確與否的「回饋」 (feedback)中建立學習動機。  進行個別學習:允許學生依自己的步調來完成學習教材,彌補 個別能力差異所產生的學習壓力。  致力自動學習:讓每個學生能個別學習、自動學習、自我檢核, 達成教學目的。 優點:  教材組織利於學習:教材分為小單元與小階層並依邏輯順序排 列,學生可循序漸進學習。  提供積極學習情境:擺脫傳統被動學習,學生自動閱讀、作答、
  • 7.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102 檢核,主動學習情境學習意願更高。  立即回饋提高動機:作答完後立即呈現正確答案,由答案核對 中了解自己的學習情形,主動積極的學習情境。  充分適應個別差異:學生可按自己的能力、興趣和需要,自己 決定學習的速度,減低學習的挫折與壓力。  利於診斷補救教學:教材循序漸進可診斷學生需要協助之處, 可提供適切的補充教材,很快便可繼續學習。 限制:  編序教材編製不易:要能分析教材依難易邏輯排列,耗時費力 非單一教師能力可完成,要透過專業團隊協助。  難以掌握情意教學:有關價值、態度、情感、理念等情意陶冶 的部分,編序教學不易達成。  無法兼顧社會功能:抽離社會互動的學習情境,學習易變得枯 燥乏味,社會適應、群性陶冶的功能無法兼顧。 電腦科技的應用──數位學習(digital learning): 定義:數位學習即所謂的「e-Learning」,學習者與教學者不再受 限於傳統面對面授課固定時間、地點的限制,可隨時隨地透過網 路進行互動教學。 優點:學習者可依自己的學習環境及狀態彈性調整自己的學習進 度;教學者亦可視學習者的情況調整其教學進度,發揮有如實體 教學的效果。 精熟學習法(mastery learning): 意義:又稱「完全學習」「掌握學習」 、 ,由美國學者布魯姆(Bloom, 1968)所提出,適用於常態分班的教學情境,讓至少 80%至 90%的 學生能學會的教學設計。其理念是「勤能補拙」「人一能之,己十 、 之」的概念。 內涵:精熟學習主要是根據卡羅(Carroll, 1963)的主張,【學習程 度=ƒ(學習使用時間∕學習所需時間) 。只要提供充足學習時間 】 滿足個別差異,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學生學習成就落後,是教師對 不同學習速度的學生,提供相同的學習教材和學習時間所致。 策略與步驟: 訂定教學目標並針對每個目標訂定精熟標準。 針對每個教學目標編排邏輯層次的學習教材。
  • 8. 第六章 學習原理 103 設計形成性評量確認是否達到精熟標準(80%~90%正確無誤)。 對於未達精熟標準的學生提供補救教學的教材與學習機會。 對於已達精熟標準的學生提供加深加廣的教材與學習經驗。 所有單元學習結束後提供總結性評量。 依據形成性和總結性評量改進教材教法與學習安排。 個別化系統教學法(personalized system of instruction,簡稱 PSI): 意義:個別化系統教學法或稱「凱勒計畫」(Keller plan) ,由美國 心理學家凱勒(Keller, 1968)所提出。採用操作制約「立即增強」 與「連續漸進法」的概念,兼採「精熟學習」的原則,允許學生依 自己能力、性向、時間及其他需求來決定學習速度的方法。 實施程序: 訂定明確的教學目標。 將教材依邏輯細分成數個小單元或小階層。 教師進行教學,提供學習方法激發學習動機。 教師提供教材,學生依自己狀況決定學習時間、地點和方式自我 學習。 學生視自己熟練程度提出參加評量的要求。 通過評量者繼續進行下一單元學習;未通過評量者繼續該單元學 習直至熟練通過評量為止。 學期末提供總結性評量,檢驗個別學習的整體效果。 優點: 依據自我步調:個別化系統教學法允許學生依能力、時間、性向、 其他條件等因素「自我控速」(self-spacing)。 提供立即回饋:評量結果立即告知,幫助學生體驗成功經驗提高 學習動機,未通過者提供補救教學機會。 循序漸進學習:學習教材的細分和編排使學習更容易,可藉此循 序漸進方式引導自我學會全部教材。 建立精熟標準:建立精熟標準後,每位學生每單元學習必須達到 百分之九十的精熟度,如此可保障學習品質。 適應個別差異:學習者自我控速,能力優者繼續下一單元學習, 免於等待、無聊、厭煩的情緒;能力差者慢慢學習,免於挫敗感 與被催促的壓力。 限制:
  • 9.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104 不適用所有學科:此教學法較適用於人文及社會學科,自然科學 等嚴謹求真的科目,較不適用此法。 不適用所有學生:強調學生的自動自發、自我控速,學習風格較 消極、被動的學生,不適用此法。 考試導向有所偏頗:學習成效掌控於考試,流於記誦和填鴨學 習,學習應包含認知、情意、技能三大領域,則略為偏頗。 觀察學習法: 意義:Bandura 提出「觀察學習」與「模仿」兩概念來說明社會學 習的產生。Bandura 提出「自我調節」概念,認為人會為自己的行 為設定標準,以此標準去衡量監控自己行為,提供自我讚許或自我 懲罰。 教學應用: 就生活層面而言:父母、師長要能以身作則,扮演適切行為楷模 供兒童觀察學習。同時必須杜絕生活中可能接觸到有礙身心發展 的不當楷模。 就學校層面而言:安排學習情境中的楷模,從人際互動中正負向 楷模角色去觀察學習,可收耳濡目染之效。 就教學層面而言:學習歷程中設法讓學生能注意、保留、再生與 動機,方能將學習材料真正內化並表現出來。 就學習目標而言:協助學生建立適切學習目標,教導自我規範、 自我調節,藉由內在增強提高學習興趣與動機。 三、認知主義(cognitivism) 「認知結構學習論」(cognitive structure learning theory),個人對某事物 的認知結構,也就是他對該事物的認識與經驗。認知結構學習論,包含有 布魯納(Bruner)「發現學習論」 、奧蘇貝(Ausubel)「意義學習論」 、蓋 聶(Gagne)「學習階層論」 、柯勒(Kohler)「頓悟論」 、及托爾曼(Tolman) 「符號完形論」。 發現學習論(discovery learning theory): 意義:布魯納(Bruner)主張讓兒童從主動探索過程中發現原理原則, 才是構成學習的條件。布魯納的認知學習論被稱為「發現學習論」應 用於教學上稱為「發現式教學法」(discovery method of teaching)或 「啟發式教學法」,是讓學生主動去「發現」知識的教學方法。
  • 10. 第六章 學習原理 105 基本概念: 引導直覺思維:所謂「直覺思維」,就是不按邏輯推理的思維。引 導學生在面對問題時,敢於根據知識與經驗先作直覺思維,有助心 智運作的靈活。 提供結構學習:所謂「結構」,是指知識的基本架構。提供結構性 學習環境與教材,可幫助理解、不易遺忘、正向學習遷移、培養執 簡御繁能力、才會產生「發現」。 鼓勵自我回饋:「發現」的本身即是學習動機最好的內在回饋。在 探索過程中鼓勵「發現自己的錯誤」與「發現正確的答案」,提供 內在回饋增強作用會更樂於投入發現。 優點: 自己發現與組織的知識,有助長期記憶不易遺忘。 主動思維的發現歷程,可促進智力的發展。 發現過程提供成就感,毋需再提供外在回饋維持動機。 瞭解結構性知識教材,有助類似情境學習遷移 學習如何學習,培養獨立求知與研究的能力。 限制: 必須先具備知識技能,否則無法從發現中學習。 發現過程若遇困難求助無門,會降低求知動機。 發現的過程相當費時,教學進度的掌握不易。 能力較差的學生容易產生挫折感、自卑、嫉妒、壓力等情緒。 發現教學常以討論方式進行,能言善道的學生獲益較大,造成其他 學生學習機會的剝奪。 強調事實性的基本知識或動作習慣如注音符號、國字語詞、四則運 算等,發現教學容易造成學習困擾。 應用原則: 教師必須將結構性知識、教材與學習情境說明清楚。 配合學生經驗與能力將教材適當編組,考量個別差異。 配合認知表徵採用螺旋課程概念,教材邏輯適當安排。 教材難易與學習動機有關,難易適中才能維持內在動機。 在輕鬆自由討論的氣氛情境下,學生較易發現知識。 教師扮演輔導、被諮詢、觀察角色,學習有偏差才適時介入。
  • 11. 第九章 身心發展 201 個人與行為三項因素會交互影響,又稱為「三元學習論」或「交互決 定論」。 實驗設計: 研究對象:Bandura 以兒童為對象進行實驗。 研究過程:將兒童分為三組觀賞相同題材但結局不同的電影。前半 段故事均是看一個成人對著充氣橡皮人拳打腳踢,後半段故事三組 兒童看到不同結局,第一種結局是成人受到懲罰,第二種結局是成 人受到獎勵,第三種結局是沒有懲罰也無獎勵。故事結束後分別給 三組兒童充氣橡皮人,觀察兒童如何處理。 研究發現:觀賞受到懲罰結局的兒童,表現粗暴行為最少;觀賞受 到獎勵結局的兒童,表現粗暴行為最多。此結果說明兒童經由觀察 學習到暴力行為。 主要概念: 環境提供訊息:Bandura 將增強作用視為提供個體認知環境的訊 息。增強物的出現告訴個體做對或做錯,提供繼續保持或知錯能改 的訊息,個體自主性受到重視。 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個體以旁觀者身分觀察他人行 為即可學習,又稱為「替代學習」(vicarious learning)「勿需練習 、 的學習」 。個體向社會情境中某人或某團體學習行為的歷程稱為「模 仿」,被模仿的對象稱為「楷模」(model)。 替代增強(vicarious reinforcement) :個體看見他人因某種行為而被 獎勵或懲罰時,他自己相同的行為也將獲得獎勵或懲罰,此即「替 代性增強」,是一種間接增強作用,可激勵個體見賢思齊或殺雞警 猴。 觀察階段歷程: 注意階段:個體必須注意到楷模的行為且了解該行為象徵的意 義。 保留階段:將所看到的行為轉換為心像或語言符號保留於記憶 中。 再生階段:觀察記憶後將楷模的行為以自己的行為表現出來。 動機階段:習得的行為個體願意在適當時機將其表現出來。 觀察模仿方式: 直接模仿:最簡單基本社會技能的學習,如用筷子吃飯、用筆寫
  • 12.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202 字、大小便自理能力的學習。 綜合模仿:較複雜的模仿未必直接模仿自同一人,而是綜合許多 楷模形成自己的行為。 象徵模仿:不是模仿楷模的具體行為,而是其性格、行為背後所 象徵的勇敢、正義、誠實等隱含意義。 抽象模仿:觀察學習到的是抽象原則而非具體行為,例如:從教 師演示作答學習到後設認知的解題原則。 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自我調節的概念,認為人的行為並非 完全由環境決定,人會為自己的行為設定標準,以此標準去監控、 衡量自己的行為,並提供自我讚許或懲罰,亦即「自我增強」。自 我調節即是「自律」,個體行為雖是觀察學習而來,卻是會透過自 我評估、自我調節提供內在增強,對個體行為影響力更大。 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 人本主義(humanism): 第三勢力:人本主義由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 1908 ~1970)與羅杰斯(Carl Rogers, 1902~1987) 1950 年代所創立。 於 相較於行為主義與精神分析,人本心理學被視為心理學「第三勢力」 (third force)。 強調主觀與自由:人本主義受「現象心理學」與「存在主義」的影 響。現象心理學強調主觀、知覺與個人意義;存在主義強調自由、 選擇與責任,兩種思想融合造就「人本主義心理學」。 著眼情感層面:關切個體性與獨特性,探究人類異於動物特有的自 我概念、自我價值、動機慾望、自我實現等議題,對人性持樂觀看 法。 重視潛能與需求:主張人性本善蘊藏無限潛能,重視人的需求將研 究帶入新境界。人本主義對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諮商輔導及 心理治療影響甚鉅。 情意教育(affective education): 定義:康布斯(Combs)主張,教育的目的不是只提供知識或謀生 技能,要滿足學生的「情意需求」(affective need) ,使其在知(知 識)、情(情感)、意(意志)三方面能均衡發展,培養健全人格。 情意教育,注重情感的發展,態度、品格、價值觀、道德的培養。 情意教育,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柏隆姆(B. S. Bloom)的教學目標
  • 13. 第九章 身心發展 203 之一。 目的:情意教育的目標包括:接納、反應、價值、組織、品格形成 五個層次。情意教育的目的在使學生學到適當的情感表達,學到與 人相處時的同情與體恤情操,從而培養自愛、愛人、被愛的能力。 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 間接的道德教育:道德的「知」 定義:間接的道德教育,主要的教學方法即是「價值澄清法」 (value clarification)或稱「價值辨析法」。其教學過程不是靠價 值灌輸,而是透過書寫活動及澄清式問答,在問題回答及討論的 過程中,鼓勵學生分析檢討自己的行為與信念,從而澄清自己的 價值觀。 目的:價值澄清法的目的,希望經由選擇、珍視、行動的價值澄 清歷程,建立真正屬於自己的信念、情感、態度、抱負,並表現 忠於自己價值觀的行為。在輔導學生選擇的過程中,經由對「重 要性」與「社會意義性」的了解,形成或改正自己的價值觀。 過程:  選擇:自由選擇。從各種不同選項中選擇。考慮各種不 同選項的後果。  珍視:對所作的選擇感到高興。珍愛且願意公開表示自己 的選擇。  行動:根據選擇採取行動。重複實施成為生活方式。 階段:  了解期:表達是此時主要的工作,個人表達自己的想法且分享 資料和知識,由各種行為中自由選擇。  相對期:幫助個人整理接觸到的想法和資料,將資料和概念相 結合,此一階段包含選擇和珍視的過程。  形成期:個人表達各種資料或概念的好惡感覺,以及自己的選 擇決定,個人再次肯定自己的選擇。  反映期:鼓勵個人公開表達出自己的價值觀和感覺,再一次經 驗自己、肯定自己的決定和偏好。 功能:  培養溝通能力:價值澄清法鼓勵個人表達自己的理想、信念、 態度和情感,使他人能夠理解,促進彼此的溝通。
  • 14.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204  學習設身處地:在價值澄清過程中,學習由不同角度看事情, 體會不同環境經驗所產生的感受差異,增進設身處地為人著想 的能力。  釐清價值信念:學習如何澄清混淆及矛盾的價值觀,並由多種 價值中選擇自己的價值,釐清且珍視自己的價值信念。  培養審慎思考:價值澄清法能養成個人自我分析反省的習慣, 臨事能獨立思考、仔細選擇、勇於表達意見。  增進抉擇能力:生活中充滿需要抉擇的情境,價值澄清法使個 人學會分析、衡量結果,避免事前猶豫難斷、事後懊惱悔恨。  促使言行合一:價值澄清法使個人更清楚的掌握自我價值,做 為個人行為的依據,幫助個人言行合一。 限制:  營造信賴環境:唯有在安全、信賴、尊重、接納的情境下,學 生才敢勇於表達不同意見,激盪出不同的想法。  耐心長期實施:價值澄清是屬於發展性的討論活動,效果並非 一蹴可幾,唯有經常實施、累積經驗、成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 才易見到成效。  知道但做不到:價值澄清法的缺點在於學生有道德的認知,但 是在行為上未必能付諸實踐表現道德行為。 直接的道德教育:道德的「行」 功能:間接的價值澄清法協助學生釐清是非觀念,直接的道德教 學則強調讓學生願意在日常生活中表現正確的行為。 運作:直接道德教育的運作,是經由民主方式師生共同參與,透 過討論明確訂定應遵守的行為規範,對於違反規定者的處理方 式,也一併訂於規範中。
  • 15. 第九章 身心發展 205 一、在皮亞傑(J. 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中,個體須要適應以促進認知發展, 請說明個體是如何適應的?並舉例說明之。 【85 身障四教育】 二、皮亞傑(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將人類的智能發展分做那幾個階段?試 加以說明。 【85 高檢教育】 三、簡述柯伯(L. Kohlberg)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86 法務三調查局】 四、壯年時期(18〜35 歲)有那些發展任務(developmental task)? 【89 地四人事】 五、請問柯爾柏(Kohlberg)認為人類的道德判斷是如何隨著年齡發展的?並 請闡述該理論在道德教育上的意涵。 【90 普考教育】 六、簡述 Kohlberg 對道德發展(moral development)的看法、其主要的研究工 具,以及相關的研究結果與爭議。 【90 高考政風】 七、請說明皮亞傑(J. Piaget)認知發展的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意義。 【91 地四教育】 八、請敘述下列心理學家的主要論點與貢獻: 班都拉(Albert Bandura) 史登博格(Robert Sternberg) 羅吉斯(Carl Rogers) 艾里斯(Albert Ellis) 艾力克遜(Eric H. Erikson) 【91 普考人事】 九、請說明維果斯基(L. S. Vygotsky)對思考與語言的發展、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鷹架作用(Scaffolding)之論點,並加評論。 【91 普考人事】 十、遺傳、環境、成熟及學習因素對發展的影響是什麼,又各因素在發展上扮 演何種角色,試說明之。 【91 高考政風】 十一、請討論皮亞傑(Piaget)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的貢獻與爭議。 【91 薦升人事】 十二、請界定發展上的下列三項概念:關鍵期(critical periods),階段 (stages),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s)。 【92 高考政風】
  • 16. 第十五章 社會行為 401 性、權威性,比訊息本身的邏輯性與合理性更為重要。  舉例:電視廣告喜歡請名人、專家學者、形象良好的人代言商 品。 訊息本身特性(message):  數量與品質:訊息提供的數量多寡會影響說服效果,電視廣告 經常採取密集播送方式。訊息數量愈多但欠缺說服力的訊息, 也可能造成反效果,尤其訊息接收者對訊息內容介入很深,會 用心思考訊息品質時,大量訊息未必能得到認同。  單面或雙面訊息:只強調優點不承認缺點,這種只呈現優點的 訊息,稱為單面訊息;優缺點併呈的訊息,則稱為雙面訊息。 如果訊息接收者的教育程度高、有其他管道可獲得訊息、知道 該訊息有不同觀點,最好採取雙面訊息。  恐懼訴求:傳達的訊息會產生壓力與威脅,為了減輕恐懼壓 力,會聽從訊息改變態度。恐懼心理會轉化為動機造成態度改 變。例如,醫生告知抽煙會造成性無能,抽煙者因為恐懼開始 戒煙。 訊息接收者特性(recipient):  定義:訊息接收者的教育程度、智力、自尊心、認知需求、以 及訊息介入程度,會影響對於說服訊息的接受程度。就廣告行 銷而言,相同商品須依據消費者特性,來決定用什麼方法推銷。  舉例:以酒類廣告為例,刊登在中年人看的雜誌時,強調權力 與性;刊登在年輕人看的雜誌時,則強調青春、友伴與歡樂。 選舉時候選人也會視不同族群提出不同政見。 訊息傳達管道(channel):  定義:訊息經由何種管道傳播,也會影響說服效果。平面媒體 如報紙、雜誌,讀者可反覆觀看,適合做理性雙面訊息的傳達。 電子媒體如電視、廣播、網路,時間有限且訊息更新快速,較 適合簡短摘要式的說服訊息。  舉例:選舉政見發表方式,以電視辯論、書面政策白皮書、或 廣播辯論,會有不同的接收群,發揮不同的效果。 說服路徑: 學者:Cacioppo & Petty 等人根據用心思考程度,提出「深思可得 性模型」(the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ELM) ,訊息接收者態度
  • 17.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402 的改變,會受兩種說服路徑的影響,中心路徑與外圍路徑。 說服路徑: 中心路徑(central route):  適用對象:此說服路徑,適用於高認知需求者。高認知需求者 喜歡思考、分析、解決問題,不只依據證據說服力,還會依據 自己對證據的認知,深入思考比較,態度持續較久不輕易改 變,由其態度可預測其行為。影響高認知需求者態度轉變的因 素,主要受個體認知特徵、邏輯判斷及說服訊息的品質。  說服方式:要能說服高認知需求者轉變態度,必須突顯訊息的 優點、性質、合理性,透過系統討論激發思考。例如,推銷電 腦給工程師,必須從電腦的特性加以說服購買者。 外圍路徑(peripheral route):  適用對象:此說服路徑,適用於低認知需求者。低認知需求者 依據外部線索,不會積極思考訊息本身的內容,屬於低度用心 思考的特質。低認知需求者態度轉變快而且短暫,根據其態度 較難預測其行為。影響低認知需求者態度轉變的因素,主要受 訊息傳達者特性,如可信度、吸引力,以及訊息表面的特徵, 如說服訊息的數量。  說服方式:要能使低認知需求者態度轉變,主要透過提供外在 線索使之未經深入思考就接受。例如,化妝品廣告,使產品與 美麗、時尚、品味作聯結,並非提供產品本身的訊息。如果訊 息傳達者言語清晰、說服力強、具吸引力,則人們很容易不假 思索的接受訊息。 偏見與歧視: 定義: 偏見(prejudice): 定義:偏見,指對人或對事評斷時所持的偏頗信念,非以客觀事 實為依據所建立的態度,認知成分較少,情感成分較多。受情感 因素影響,偏見的表現可能是正面的偏愛,也可能是負面的偏惡。 特徵: 認知核心是刻板印象。 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確的訊息來 源為基礎。 有過度類化的傾向。 含有先入為主的判斷。 歧視(discrimination): 定義:歧視,對具有不同性質的事物,予以不同方式處理的心理
  • 18. 第十五章 社會行為 403 歷程。或是對人對事存有偏見而予以差別待遇的歧視情形。偏見 是內隱的態度,歧視則是偏見的外顯行為。 舉例:只因為人的團體身分,而做出不利於他的行為,像是種族 歧視、性別歧視。種族歧視(race discimination),因個人種族不 同而受到政治性、社會性、教育性等不平等的待遇。 比較:偏見,是指對某人或團體的態度,通常是負面的態度;歧視, 是指對某人或團體因偏見而產生的負面行為。偏見,是內隱的態 度,歧視,是偏見的外顯行為。 偏見的特徵: 認知核心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stereotype),指對特定的人事物 具有固定的、僵化的看法。人們不但對種族、性別、職業有刻板印 象,甚至對美醜胖瘦都有刻板印象。例如,男性是粗獷獨立的、女 性是溫暖善妒的、律師都能言善道、上海人都很海派、客家人都很 勤儉持家等。 有限或不正確的訊息來源:偏見多半不是個體親身的經歷,大多來 自道聽途說、人云亦云,因而形成負面偏見。例如,大醫院經常出 現許多看小病的病患,認為大醫院的醫師是名醫,醫術較好。 過度類化的傾向:對特定對象存有偏見時,容易出現月暈效應。喜 歡一個人,就認為這個人樣樣都好,十全十美;如果不喜歡一個人, 就會把他看得一無是處。這種過度類化以偏概全的傾向,忽視個別 差異性。 先入為主的判斷:有偏見的人,即使面對相反的事實也拒絕承認, 不願意改變修正原來的判斷。偏見,是先入為主的觀念,受較多情 感因素影響,以致即使獲得真實可靠的訊息,仍舊會堅持固執己見。 偏見的形成: 社會化:偏見往往和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交織在一起, 並深深地紮根於社會生活中,像是男尊女卑的觀念。兒童在社會化 過程中,學習到共同認可的價值、態度、觀念與行為,偏見態度也 因此成為個體根深蒂固的觀念。 媒體影響:媒體對特定人事物的報導,是反映社會對該人事物所抱 持的刻板印象。各種平面或電子媒體的大肆報導,往往是增強而非 改變傳統的刻板印象。 權威性格:根據權威性格的研究,偏見發展自權威性格,像是過度
  • 19.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404 崇尚權威、極端順應傳統、自以為公正的敵意、重視權力地位、對 上卑躬屈膝、對下盛氣凌人、不能容忍弱者。 偏見的消除: 善用社會化循環:兒童是從父母、師長、同儕及各種傳播媒體處學 到偏見,因此必須從社會化循環的角度,避免偏見再傳遞。成人必 須相信自己持有偏見,才會願意反省調整自己的言行,減少兒童受 偏見影響的程度。 團體內直接對話: 定義:接觸假說(contact hypothesis) ,是消除偏見的理論。接觸 假說相信,增進不同團體的接觸,能有效化解族群間的偏見。 原因:  頻繁接觸能使族群間發現彼此的相似性,增加彼此吸引力。  當足夠的訊息否定刻板印象時,增加刻板印象被改變的可能 性。  頻繁接觸能破解人們對其他團體成員同質性的錯覺。 重新歸類界線:消除我們和他們的分類界線,能化解彼此的偏見和 敵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彼此合作,當分屬不同團體的成員為共 同目標合作時,會開始認定彼此屬於同一個團體,原本是他們的偏 見,就開始消除。 認知的介入:刻板印象在偏見形成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透過 改變刻板印象,可消除族群間的偏見和歧視。鼓勵人們做出正確的 評價,以減低刻板印象對自己的影響,鼓勵人們對自己的態度與行 為作正確的歸因。 四、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 定義: 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心理上的距離,也就是情感上的關係。不同的 人際關係,會引起不同的情緒體驗。心理距離愈近,雙方都會感到愉快, 如無所不談、心心相印;心理距離愈遠,雙方都會感到不愉快,如抑鬱、 孤獨、憂傷,甚至影響心理健康。 重要性──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 定義:人們雖然會有想要獨處與幽靜的時候,但其實人是怕孤獨與寂 寞的。個人從小依附父母或養護者,也與年齡相近的同儕一起玩耍,
  • 20. 第十五章 社會行為 405 人際間友誼關係的建立是個人身心正常發展的必要歷程。 特徵:個人面臨壓力時,對於社會支持特別覺得需要與寶貴。當個人 自覺受到威脅有心理壓力時,不僅希望心理上獲得他人支持,解決問 題時也期待他人從旁協助。 原因:社會支持有降低血壓、減少壓力激素、加強免疫功能的作用。 社會支持中的交談與鼓勵,使被支持者對事件有較合理的看法。擁有 良好社會支持的個體,面對負向事件時比較少憂鬱、焦慮及健康問題。 應用:社會支持的品質,是決定心理壓力的重要依據。有些人寧可捨 棄不可靠或煩人的親友,轉而尋求可以時刻依偎身邊的貓、狗等忠心 無邪的寵物。 成分: 參與活動:不同的人際關係,所參與的活動不同。例如,夫妻之間的 活動如看電視、旅遊、用餐、購物、親密談話、爭吵等;朋友之間的 活動如吃飯、聊天、喝酒、休閒等活動。夫妻關係相較於朋友或同事 關係,所從事的活動要來得具體而有內容。 經營原則:各種人際關係的經營原則和鞏固方式不同,在夫妻、親子、 鄰居關係中,人們的行為受法律約束;在工作關係中如部屬、同事關 係,人們的行為受規章制度約束。各種人際關係還受許多非正式原則 的約束。 建立技巧:人際關係的建立不僅要遵守某些原則,還需要運用一些技 巧。例如,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自我暴露、各種場合的會面型式、言談 互動的回應方式等,都會影響人際關係的結果。 滿意度:影響人際關係的滿意度,主要歸納為三個因素:物質或工具 性的幫助、社會或情感性的支持、共同的利益。夫妻關係是滿意度最 高的,鄰居關係則是滿意度最低的。 界限: 價值取向: 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強調以個人為主體,個體以相信自己、 依靠自己、責任自己負責的獨立精神為其價值核心,或稱「利己主 義」(egoism)。個人主義者具有下列四個特徵:個人對自己的目 標和價值有獨特的看法與了解、個人為自我實現而奮鬥、個人對生 活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個人具有規範性道德表徵。 集體主義(collectivism) :強調個人與他人的依賴與責任,或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