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ist ein Scribd-Unternehmen logo
1 von 3
知識鴻溝假說在新媒體社群中的驗證
一、 導言
知識鴻溝假說(knowledge-gap hypothesis)是由明尼蘇達大學的 P. J. Tichenor、G. A.
Donohue 和 C. N. Olien 等人在 1970 年提出的。假說的主要內容,可以用這段原文
來概括:「當流入社會系統中的大眾媒體資訊增加時,社經地位較高的人,獲得
知識的能力會比社經地位較低者為高,因而這兩種人之間的知識鴻溝不減反
增。」該理論期後被不斷補充,也有批評的意見出現,但有趣的是,隨著互聯網
的普及,一些新興的網路新媒體社群也出現了因「知溝」分派的現象。
二、 文獻回顧
i. 原文
這個假說最先在 Tichenor 三人所作的論文《大眾媒體潮流和不同的知識成長》中
提出,其後三人分別在 1975 和 1980 年再度發文,完善理論。在 1970 年的原著
中,他們指出有五個可能導致知溝的原因:
1. 社經地位愈高的人,處理資訊的能力較高,能更好地將相關內容閱讀、理解並
識記下來
2. 社經地位愈高的人,在教育或生活當中,更容易理解到各項事務的背景知識
3. 社經地位愈高的人,在生活當中往往有更多相關的人際網絡
4. 社經地位愈低的人,往往無法理解某事情的重要性,選擇性接受資訊的情況,
從而失卻增值的機會
5. 大眾媒體自然而然地會去迎合社經地位高層的需求
當時他們將「教育程度」和社經地位連結為因果關係,即是教育程度愈高者,具
可能具有上述的優勢。並通過提出 1949 年到人類登月前,不同教育水平的人,
對「人類能否登上月亮」問題上答覆的不同,以佐證該假說。
ii. 修正
而在 1975 年,三人就自己提出的「不減反增」,提出了修正,指出了三個會縮減
知溝的理由:
1. 當社會系統成員遇到一個本地的問題
2. 擁有共同消息來源的單質社群 (homogeneous communities)
3. 有突發事件發生,特別是在本地有巨大影響的事情。
iii. 網路時代的影響
網路時代的情況,網路已經取代書本等其他途徑,成為人們獲得資訊的主要渠
道。固然在上網率偏低的發展中地區和農業經濟區域裡,社經的地位的高低,會
影響到個人獲得的資訊量。
但在大部分已發展地區,互聯網已是伸手可及,幾乎所有不同社經地位都能獲
得相若的信息量,反而是影響了個人的資訊素養及能力高低最主要的決定因素。
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傳統上有較好的聽說讀寫及數理基礎能力,以及在搜尋資
料、整理歸納分析,並用以解決問題提供決策的能力上通常高於教育程度較低的
人。(曾淑芬,2002)
三、 實例
i. 社群概況
有趣的是,中文維基百科(Chinese Wikimedia)社群近期的發展,凸顯了這個社群
有知溝出現的徵象。這個社群原來是在中文維基百科上貢獻的個人,自 2005 年
開始各地有定期聚會後,社群漸漸在各地成形。各地的社群分別在 2006 的香港
中文維基年會和 2007 年的台北國際維基媒體年會上有所整合。
ii. 現象
據不少現役中文維基人的觀察,2005 年中被譽為新老維基人的一個分水嶺。由
於自 2005 年,維基百科在兩岸三地知名度陸續提升,因此原有社群在整合的同
時,也吸納新的人加入編輯。但新、老維基人之間,漸漸出現一個比較明顯的知
識鴻溝,特別在維基媒體的政策方面。
維基百科的政策,往往受制對公眾開放的元維基(meta-wiki)上的討論。較資深的
維基人,往往會關注元維基上的討論,並參與其中。但 2005 年後加入的維基人,
往往則比較疏於到元維基。
iii. 現象分析
新、老維基人的分別,和知溝理論的幾個成因,有相似的地方。
就筆者在香港社群的觀察所得,一般而言,老維基人的經濟狀況一般較好,學
歷也比較高。也即是社會經濟地位較高。而他們的英語能力較新維基人的為高,
因此樂意在元維基上參與討論。其次,較高的年資,造成了對整個維基百科政策
的背景知識和相關人脈也較豐富。
而新派維基人則情況相反,較弱的英語能力,導致他們往往膽怯於元維基發表
看法,較少的背景知識和人脈也較為缺乏。再加上背景知識的不足,導致選擇性
接受,導致他們在與老維基人討論政策時,往往會吃虧,甚至會提出一些被譽
為「離經叛道」的論點和理據。而事實上,中文維基百科的政策走向,往往較易受
老維基人的影響。老維基人推出新政策的話,往往會較新派維基人的阻力為少。
當然也有不少例外的情況,如社群某些女成員的發言,往往會備受重視,縱使
年資較淺。這估計和整個維基媒體陽盛陰衰有關。
當然在某些情況下,新、老維基人的知識鴻溝會縮小,如對某些破壞者或挑起事
端個人的言行,兩類人都認知水平是相差不遠的。這剛好印證 Tichenor 等人
1975 年提出的知溝會縮窄的可能性中的兩點。破壞者往往對社群造成困擾,是
一個要共同面對的問題,而且大部分的破壞是突然而來,因此往往聚會中討論
的一個焦點,便是近期的破壞者。
四、總結
新的網絡時代,知識多在互聯網上,大部分都有獲得知識的平等權利,一般以
為知識鴻溝會消失,但事實上依然存在,而且在某些部分會愈來愈嚴重。
參考資料
Tichenor, P. J., Donohue, G. A., & Olien, C. N (1970) Mass Media Flow and Different
Growth in Knowledge, Quarterly
Tichenor, P. J., Donohue, G. A., & Olien, C. N (1975), Mass Media and the Knowledge
Gap: A Hypothesis Research
Tichenor, P. J., Donohue, G. A., & Olien, C. N (1980) Community Conflict and the
Press, Beverly Hill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曾淑芬:《數位落差的社會意涵與影響》,2002 年,網路與社會研討會論文。新
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Weitere ähnliche Inhalte

Mehr von Jeromy-Yu Maximiliain Chan (7)

中文維基百科的發展和推廣
中文維基百科的發展和推廣中文維基百科的發展和推廣
中文維基百科的發展和推廣
 
Reusing Contents On Wikimedia: Notes
Reusing Contents On Wikimedia: NotesReusing Contents On Wikimedia: Notes
Reusing Contents On Wikimedia: Notes
 
Reusing Contents On Wikimedia
Reusing Contents On WikimediaReusing Contents On Wikimedia
Reusing Contents On Wikimedia
 
Wikimedia, MediaWiki & Education in IT: Notes
Wikimedia, MediaWiki & Education in IT: NotesWikimedia, MediaWiki & Education in IT: Notes
Wikimedia, MediaWiki & Education in IT: Notes
 
My Online Journey
My Online JourneyMy Online Journey
My Online Journey
 
Wikimedia, Wiki & Web 2.0, Free Culture
Wikimedia, Wiki & Web 2.0, Free CultureWikimedia, Wiki & Web 2.0, Free Culture
Wikimedia, Wiki & Web 2.0, Free Culture
 
Wikimedia, MediaWiki & Education in IT
Wikimedia, MediaWiki & Education in ITWikimedia, MediaWiki & Education in IT
Wikimedia, MediaWiki & Education in IT
 

知識鴻溝假說在新媒體社群中的驗證

  • 1. 知識鴻溝假說在新媒體社群中的驗證 一、 導言 知識鴻溝假說(knowledge-gap hypothesis)是由明尼蘇達大學的 P. J. Tichenor、G. A. Donohue 和 C. N. Olien 等人在 1970 年提出的。假說的主要內容,可以用這段原文 來概括:「當流入社會系統中的大眾媒體資訊增加時,社經地位較高的人,獲得 知識的能力會比社經地位較低者為高,因而這兩種人之間的知識鴻溝不減反 增。」該理論期後被不斷補充,也有批評的意見出現,但有趣的是,隨著互聯網 的普及,一些新興的網路新媒體社群也出現了因「知溝」分派的現象。 二、 文獻回顧 i. 原文 這個假說最先在 Tichenor 三人所作的論文《大眾媒體潮流和不同的知識成長》中 提出,其後三人分別在 1975 和 1980 年再度發文,完善理論。在 1970 年的原著 中,他們指出有五個可能導致知溝的原因: 1. 社經地位愈高的人,處理資訊的能力較高,能更好地將相關內容閱讀、理解並 識記下來 2. 社經地位愈高的人,在教育或生活當中,更容易理解到各項事務的背景知識 3. 社經地位愈高的人,在生活當中往往有更多相關的人際網絡 4. 社經地位愈低的人,往往無法理解某事情的重要性,選擇性接受資訊的情況, 從而失卻增值的機會 5. 大眾媒體自然而然地會去迎合社經地位高層的需求 當時他們將「教育程度」和社經地位連結為因果關係,即是教育程度愈高者,具 可能具有上述的優勢。並通過提出 1949 年到人類登月前,不同教育水平的人, 對「人類能否登上月亮」問題上答覆的不同,以佐證該假說。 ii. 修正 而在 1975 年,三人就自己提出的「不減反增」,提出了修正,指出了三個會縮減 知溝的理由: 1. 當社會系統成員遇到一個本地的問題 2. 擁有共同消息來源的單質社群 (homogeneous communities) 3. 有突發事件發生,特別是在本地有巨大影響的事情。 iii. 網路時代的影響 網路時代的情況,網路已經取代書本等其他途徑,成為人們獲得資訊的主要渠 道。固然在上網率偏低的發展中地區和農業經濟區域裡,社經的地位的高低,會 影響到個人獲得的資訊量。
  • 2. 但在大部分已發展地區,互聯網已是伸手可及,幾乎所有不同社經地位都能獲 得相若的信息量,反而是影響了個人的資訊素養及能力高低最主要的決定因素。 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傳統上有較好的聽說讀寫及數理基礎能力,以及在搜尋資 料、整理歸納分析,並用以解決問題提供決策的能力上通常高於教育程度較低的 人。(曾淑芬,2002) 三、 實例 i. 社群概況 有趣的是,中文維基百科(Chinese Wikimedia)社群近期的發展,凸顯了這個社群 有知溝出現的徵象。這個社群原來是在中文維基百科上貢獻的個人,自 2005 年 開始各地有定期聚會後,社群漸漸在各地成形。各地的社群分別在 2006 的香港 中文維基年會和 2007 年的台北國際維基媒體年會上有所整合。 ii. 現象 據不少現役中文維基人的觀察,2005 年中被譽為新老維基人的一個分水嶺。由 於自 2005 年,維基百科在兩岸三地知名度陸續提升,因此原有社群在整合的同 時,也吸納新的人加入編輯。但新、老維基人之間,漸漸出現一個比較明顯的知 識鴻溝,特別在維基媒體的政策方面。 維基百科的政策,往往受制對公眾開放的元維基(meta-wiki)上的討論。較資深的 維基人,往往會關注元維基上的討論,並參與其中。但 2005 年後加入的維基人, 往往則比較疏於到元維基。 iii. 現象分析 新、老維基人的分別,和知溝理論的幾個成因,有相似的地方。 就筆者在香港社群的觀察所得,一般而言,老維基人的經濟狀況一般較好,學 歷也比較高。也即是社會經濟地位較高。而他們的英語能力較新維基人的為高, 因此樂意在元維基上參與討論。其次,較高的年資,造成了對整個維基百科政策 的背景知識和相關人脈也較豐富。 而新派維基人則情況相反,較弱的英語能力,導致他們往往膽怯於元維基發表 看法,較少的背景知識和人脈也較為缺乏。再加上背景知識的不足,導致選擇性 接受,導致他們在與老維基人討論政策時,往往會吃虧,甚至會提出一些被譽 為「離經叛道」的論點和理據。而事實上,中文維基百科的政策走向,往往較易受 老維基人的影響。老維基人推出新政策的話,往往會較新派維基人的阻力為少。 當然也有不少例外的情況,如社群某些女成員的發言,往往會備受重視,縱使 年資較淺。這估計和整個維基媒體陽盛陰衰有關。
  • 3. 當然在某些情況下,新、老維基人的知識鴻溝會縮小,如對某些破壞者或挑起事 端個人的言行,兩類人都認知水平是相差不遠的。這剛好印證 Tichenor 等人 1975 年提出的知溝會縮窄的可能性中的兩點。破壞者往往對社群造成困擾,是 一個要共同面對的問題,而且大部分的破壞是突然而來,因此往往聚會中討論 的一個焦點,便是近期的破壞者。 四、總結 新的網絡時代,知識多在互聯網上,大部分都有獲得知識的平等權利,一般以 為知識鴻溝會消失,但事實上依然存在,而且在某些部分會愈來愈嚴重。 參考資料 Tichenor, P. J., Donohue, G. A., & Olien, C. N (1970) Mass Media Flow and Different Growth in Knowledge, Quarterly Tichenor, P. J., Donohue, G. A., & Olien, C. N (1975), Mass Media and the Knowledge Gap: A Hypothesis Research Tichenor, P. J., Donohue, G. A., & Olien, C. N (1980) Community Conflict and the Press, Beverly Hill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曾淑芬:《數位落差的社會意涵與影響》,2002 年,網路與社會研討會論文。新 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